君无咎不得不感叹,自己虽然痴长了几岁,但是在为人处世上面,完全不如成杨。
苏文月带回来的东西多,而且很杂。
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百姓的口供,说的大部分都是当年张云海在江苏期间发生的各种琐事。虽然看着与知府,张文海或者安王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细细思索便可以得知,这些百姓说的自然就是他们介入之后江苏这边的变化。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在江苏知府裴忠义在任期间,整个江苏所有大小官员的变动,以及他被斩首之后至今,江苏大小官员的变动名单。
上面写的极为详细,哪怕一个小小的守门官差不过九品最低的官职变动,都写在了里面。
君无咎对这些官员之间的联系不是很清楚,所以这份名单要等成杨回来在看。不过在他随手翻动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名字——
这个人就是他在庚县的时候,庚县县太爷崔县令的上一任,一名姓贾的县令。当然,他现在已然被去掉了官职,投入大牢之中了,但是他上任的时间,正好是张云海去了江苏那边监督水灾的时间。这位贾县令在庚县任满三年,然后调到了江苏管辖内的一个小县城,然而在这里三年不到,就被成杨撸了官职。
那么,他之所以能在庚县上任,跟安王或者张云海,究竟有没有关系呢?
这张名单里面,究竟有多少人的官职是买来的?多少人属于用来占位置的,又有多少人属于安王的嫡系?江苏这边算得上是鱼米之乡,裴忠义当年是被皇上提拔到这个位置,也就是说是皇上看重这个人,所以他在江苏知府这个位置上坐了许多年。然而张云海一去几个月,便将裴忠义以贪墨之罪从知府的位置上拽了下来,治了死罪。
那么裴忠义究竟有没有贪墨?若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难道皇上就任凭如此大的一个帽子扣在忠良之臣的头上?还是说……安王早已经买通了裴忠义身边的其他人,直接将人定死了?裴忠义从江苏知府的位置上下来,那么,但是今天可是大年夜啊!”
君无咎终于放下了自己的好奇心,与成杨聊起其他的闲事来,不知不觉的便喝醉了。
迷迷糊糊的,他似乎觉得身旁有人在看着自己。
努力的睁开双眼,那熟悉的身影让他不由得愣怔,“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