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门外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刘彦昌打开房门喊道:“唉!我在。”
门外正是三圣母,她高兴地说:“四公主来了,我们来找你聊天。”
刘彦昌看到她们来了很高兴,“来来来!快进屋,外面冷。咱们好久不见了,今天我做火锅,大家一起吃啊!”
突然间,刘彦昌想起了二郎神的话,他结结巴巴地说:“你、你们先别进来,在外面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进来。”
刘彦昌‘嘭’的一下把三圣母和四公主关在门外。
四公主皱眉,“他又发什么疯了?”
三圣母不明所以地摇头,“我也不明白。”
刘彦昌翻箱倒柜,翻出自己唯一一件女装。为了做这件衣裳,他特意跑出城去,到三十里外的隔壁县城订做的。
当时裁缝铺老板还有伙计的眼神,他这辈子都忘不了。估计他们没见过哪个男人来订做女装,还要求是按照自己尺寸做的。
裁缝铺老板和伙计真没见识,刘彦昌鉴定完毕。
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加油,刘彦昌视死如归地套上了那件女装。
一身青色衣裙,料子很普通,头上还梳着男子发髻。刘彦昌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忍不住红了眼眶。
完了,他变成女装癖了……
刘彦昌委委屈屈地打开门,三圣母和四公主看到他忍不住捂住了嘴巴。
四公主喊道:“刘彦昌,你在作什么妖?”
“先进来再说吧!”
进了屋里,他们三个围坐在炭盆旁边说话。刘彦昌跟她们控诉二郎神的无礼行为。本以为三圣母和四公主能站在自己这边,没想到她们俩听完了不仅没有同情,反而哈哈大笑。
四公主趴在三圣母身上,笑得肚子疼。还是三圣母有良心,她忍笑说道:“你别怕,我去跟二哥说一声,让他不要欺负你。”
刘彦昌眼泪汪汪地道谢:“谢谢你啊!三圣母!你比你哥哥好多了。”
三圣母一听他说话,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你们太不像话了吧!你们笑啥呢?我就穿个裙子有什么好笑的!”
四公主坐直身体,忍住笑意,“好了,好了,我们不笑了。噗!哈哈哈!”
刘彦昌瞪她一眼,不就是反串嘛!真是没见识!笑笑笑,像吃了哈哈屁似的……
三圣母戳戳四公主,趴在她耳边小声说了什么。四公主听完,眼睛闪闪发亮,她迫不及待地点头。
刘彦昌问:“你们俩嘀嘀咕咕什么呢?”
三圣母商量着说:“刘彦昌,我们帮你梳个发髻怎么样?”
刘彦昌捂住脑瓜,人家特意在前院给他安排了一个单独的院落,院里有两个角门,一扇通向前院,另一扇门直接通向府外。小小院落自成一体,刘彦昌闭门读书,或者出门会友都方便。
院内的屋舍布置的大方素雅,家具摆设都很贵重,床铺也非常柔软舒适。刘彦昌重生后家中贫穷,他在这里住的舒坦,对于丁大的安排好像也没有那么讨厌了!
“刘先生,刘先生在吗?”
刘彦昌放下手里的书出门迎接,“嫂子,我在呢!快请进屋坐。”
丁夫人笑道:“眼看着就要秋天了,我带裁缝来给你量量尺寸,过两天秋衣做好了我给你送来。”
刘彦昌连连摆手,“嫂子,可别给我做衣服了。我的衣裳够穿,不用再麻烦了。我在您家白吃白喝已经很不好意思了,您还给我做新衣裳,我住着真是不安心。”
“刘先生,您千万别这么说。我心中感激您,你是我们丁家的大恩人啊!”
刘彦昌叹气,“您又来了,我都说了,我啥也没干!您老这么说,我就更不好意思住下去了。”
丁夫人笑笑,“既然您不爱听,我就不说了。”
想了想,丁夫人突然问道:“刘先生,你读书忙不忙?”
刘彦昌想了想,丁夫人这么问一定是有求于他。他笑着说道:“怎么说呢?下一次进京赶考是三年后了。我这人懒得很,读书嘛,现在把书都看了,三年后岂不是忘光了。所以啊!我肯定是明年才开始看书的。”
丁夫人笑了,她听得出刘彦昌这是在给她台阶下,她不好意思地说:“我们丁家一连生了十二个女孩儿,最大的已经十岁了。以前夫君不喜欢女儿,一直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我觉得就算不会琴棋书画,孩子们总得识字啊!大女儿再有几年就要出阁了,不识字,将来怎么算账管家呢?”
刘彦昌明白了丁夫人的意思,他非常痛快地说道:“我知道嫂子的意思了。您和丁大哥要是放心,尽管把孩子们送到我这里来上课。识字不必说,我好歹也是个秀才。算术我也会些,教教孩子们用算盘,我还是能做到的。”
丁夫人听了大喜,“真是多谢您了!现在好先生可不好找,您能答应真是太好了。明日我和夫君亲自送来束脩!”
刘彦昌摆摆手,“别客气,束脩也别送。老让我白吃白喝,我真受不了,能给我找点活干也挺好的。”
就这样,刘彦昌在丁家当起了教书匠。上午的时候,丁家的小姐们带着丫鬟来学习。课程只有两样,一样是识字,一样是算术。
丁大的十二个女儿只有七个来刘彦昌这里学习,剩下的都太小了,学也学不会。刘彦昌背地里吐槽过,丁大家里这叫华山十二钗,来学习的是华山七仙女。
七个女孩儿里,只有老大和老五是丁夫人生的,其他都是庶出。刘彦昌这个做老师的从来不会差别对待,学得好有奖励,学不好有惩罚。刘彦昌年轻,长得也好看,丁大的女儿们就算被训斥了也爱跟着他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