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帝盯着袁隗那红润白皙的脸,越来越想冲过去给他一脚,转过身去才好不容易忍住这种冲动:“那不知爱卿的病何时能好?”
袁隗和同僚交换了一番眼神,实在是不明白灵帝实在搞什么鬼,只能硬着头皮道:“这···,恐怕还要几日吧。”
灵帝仿佛就在等袁隗的这句话一般,立刻转过身道:“既如此,那爱卿就回去好好歇息吧。朕已经决定,拜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总览平乱事宜,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似有不妥,陛下难道忘了窦武之事呼?如若由何进出任大将军,录尚书事,恐惹百姓非议。”听灵帝这么说,太仆袁逢立刻站出来反对道。
灵帝一脸高深莫测的看着袁逢:“可是太尉的身体,无法坐诊尚书台,今日又出了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换人录尚书事的话,恐怕尚书台就要大换人了。毕竟两天的时间,很难想象太平道的那群逆贼会发展成什么样,太仆你说是吗?”
“可···。”袁逢还想说什么,却被袁隗以眼神制止,随即出列道:“陛下此乃深谋远虑之举,臣等附议。”
见袁隗自己都同意了,其余人纷纷赞同道:“陛下圣明。”
“好。”灵帝满意的点点头:“接下来我们谈论一下该如何防守京师,又该由何人领兵平叛。”
于是,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在天微微亮的时候,朝廷终于拿出了应对太平道谋反的对策。
首先以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于都亭,整点武器,镇守京师;又自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关口,设置都尉驻防;下诏各地严防,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
其次灵帝以解除党禁、大赦党人,发还各徙徒,条件则是公卿捐出马、弩,推举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
最后就是由卢植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前往冀州剿灭又张氏三兄弟率领的叛军主力;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讨伐颍川一带的叛军。
“二弟,刚刚陛下要免除你录尚书事的职务,你为何如此轻易的就答应了?”散朝后,袁氏两兄弟一边慢悠悠的往宫外走,一边聊着昨夜的朝会。
袁隗摆摆手:“呵呵,何进何人也,不过一屠夫耳,就算他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还不是要靠着我们的人才能处理政务?放心,就算我不在录尚书事,尚书台也还是我们的。更何况今夜陛下之意,如若我不答应,恐怕就要追究鸿翎急报之事了。到时候追查下来,恐怕要连累更多的同僚,到那时我们才是得不偿失。他毕竟是圣上,我们也要让着他点不是?更何况,我们的目的不是已经达到了吗?”
“可是你为何又答应陛下,让朱儁领兵出征呢?那人不过以商贾儿而已,何德何能?”点点头,袁逢又问道。
笑了笑,袁隗不屑的道:“可是陛下不是也答应了我们让卢植,还有皇甫嵩领兵出战的提议吗?更何况,卢植还负责剿灭太平道的主力,他能得到的功勋,要远超朱儁。至于朱儁嘛,让他领军又如何?三河骑士?久不经战阵,早已经是一只废军。再加上一群刚刚征召的新兵,靠着这群人,他能在太平道的攻击下保住命就不错了,还谈何剿贼。到时候,还不是要我们帮忙?如此一来,他这一军的战功,还不是我们的?”
竖了竖大拇指,袁逢赞道:“贤弟真老谋深算。”
袁隗也回到:“彼此彼此···。”说完,两人都忍不住轻声笑了起来。
而此时远在东郡濮阳的武安国,根本不知道,相较于原本的历史,针对于黄巾军,大汉更为迅速的拿出了对策。而且就算是知道了,他恐怕也没心思管,因为濮阳周围的黄巾军终于出现了。
“好多人啊,我终于知道历史上这黄巾军为何会被称为蚁贼了。”看着从远处密密麻麻而来的人潮,武安国喃喃自语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