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杨彪这么说,那些跪在地上的大臣都吃惊的抬起了头。
点点头,杨彪将身体转了回去,再次对灵帝道:“陛下的护卫自然是不能轻动,但是洛阳内的诸位大臣的护卫家仆却是可以抽调出来。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部分,相信就足以组成一只大军了。”
“哦?原来是这样。新任的平寇将军武安国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他就是在濮阳内商人富户的奴仆帮助下,才击破了五万逆贼。诸位爱卿,如今杨卿提出了同样的办法,不知诸位可愿意像濮阳城中的那些商人富户一样,为国家出力?”
灵帝一脸玩味的看着那些跪在地上的大臣,洛阳中每个大臣的家里有多少奴仆护卫,他是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些人每次出入,都是前呼后拥,从者无数。他之前怎么就没想到这么好的方法呢?管这些人要他们的护卫奴仆,无异于在他们的身上割肉。看着那些大臣一张张僵硬的脸,灵帝的心情不禁愉悦了起来,能让这些世家子不开心,就是他最大的快乐。
“这···,臣等奉诏,愿意献出家里的护卫,仆役,只是陛下,不知您想选何人为将,来带领这群杂牌呢?”犹豫了再三,袁隗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没见灵帝都说了吗?武安国是在濮阳城商人富户献出的仆役的帮助下,才击败了五万黄巾军。如果他们不答应,他们这些朝廷大员,岂不是还不如那些商人富户爱国?可是答应归答应了,他们也不能白白的将自己的财富贡献出来,借机谋取一些权力还是要的。
“这···,不知爱卿有什么建议吗?”灵帝的眼睛一咪,就知道这些世家子是不肯将自己的财富白白贡献出来。
“是的,这些奴仆战力不一,且不熟悉军中规矩,恐怕极难统御。如若派一个不知根底的人去,恐怕会全军覆没。所以臣建议就如平寇将军那般做法,从各家选出一些子弟统御他们,然后再从这些人中挑出一人为帅,毕竟最了解这些奴隶的,还是他们的主人不是吗?”灵帝既然拿武安国的例子说事,袁隗就照样拿着武安国的例子还了回去。
“这···。”这件事的本意就是要趁机削弱一下士人党的势力,同时还能解救被围困的皇甫嵩、朱儁部。可是真要如袁隗说的那般,岂不是反而让士人党的势力扩大了?因此灵帝犹豫了。
“陛下,太尉的话不错,臣等附议。”见灵帝迟疑,殿中的群臣一起表态道。
“那···好吧···。”虽然极不情愿,但是就算是身为皇帝,也不可能和他的所有大臣对抗,因此灵帝只能无奈的答应了下来。
“善,既然陛下也觉得此事可行,那么臣就推选故左中郎将袁成之子袁绍袁本初为将,统领这只军队。”在袁隗的示意下,立刻有一名官员站出来提议道。
“不妥,袁绍此人,朕也曾耳闻,其人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任侠放荡,如此之辈,岂可为将?”让这些士人的子弟统领这些奴仆灵帝已经很不乐意了,此刻又听说要以袁绍为将,如何肯答应。
然而士人党却非常坚持,立刻又有一官员走出来道:“陛下所说,不过绍幼时之行,孩童之举而已。据臣所知,袁本初在濮阳为官之时,百姓都赞其清正能干,有乃父之风,正是领军之人的良选。”
也是巧了,当年为了弱化宦冠党的势力,袁绍曾经在曹绍的东郡当过当过濮阳县长,试图给曹绍捣乱。不过此时的东郡早已在曹绍的经营下,变成了铁板一块。这袁绍没能在曹绍的手下讨到好,又恰逢其母病故服丧,于是就借机从濮阳灰溜溜的逃回了洛阳。后来又借补服父丧,干脆就辞去了濮阳县长的职务。
至于清正能干的名声,曹绍什么德行大家都知道,这袁绍去当濮阳县长的本意就是给曹绍添乱的,事事与曹绍对着干的他,不落个好名声那才怪了呢。
“既然陛下认为本初不足以担当大任,何不选一杰出者为其副将,从旁辅助为好?”见灵帝怎么都不肯答应,袁隗只得退一步建议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