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防盗章 萧启一边心里不断的安慰着自个,即来之则安之, 一边揉着疼痛不已的头部, 等脑海中所有的记忆都融合以后,萧启整个人更是有些凌乱了, 这…这都他娘的算怎么个事啊?
这人有时侯还真不能太铁齿了, 也不能不信这因果报应。
唉,想当年他们这些武将最是看不上朝里那些张口就把人说得头昏眼花, 遇上个事就得思谋这个, 忧虑那个, 一句简单的话愣是得分成十句, 还引经据典不明说, 浑身酸溜溜的文人。
包括他在内,一帮武将可是没少与人家人争斗,互相添堵, 结果呢,现如今他这个身体居然还就是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 光会耍嘴皮子的文人。
如果光是这样, 还真不打紧,大不了以后咱练练, 又是一个威武雄壮的汉子。可问题是这张脸一看便是那细皮嫩肉的,大老爷们还抹那小铁盒香脂, 简直就是个的娘娘腔小白脸, 更要命的是这小白脸他人品还不行, 简直是个伪君子,卑鄙小人!
原来,这赵援朝是七三年下乡来的知青,因着长着一副好皮囊,又是个读过高中,文质杉杉的书生,因此一到这王家营,就被这村里几个刚刚情窦初开的小姑娘给看上了,好在这会的民风还不开放,这小姑娘的好感一不二,有头有脸的实权人物,肯定能帮衬上他。
于是心思不纯的小白脸便一边想法在王美兰跟前装可怜,让她缠着她爹和大伯给安排了一个看仓库的轻松活计,一边不远不近,不热情也不冷淡的吊着人小姑娘,想拿好处还不想负责任。
七十年代的农村,民风还是相当保守的,即使是正儿八经谈对象结婚的,这凑的近了,都能惹来风言风语,更何况这俩还处在差层窗户纸没捅破的状态下。这时间一长,关于两人的流言蜚语,便在村里的大娘,婶子中传了开来。
这自古以来,男女之间的桃色新闻都是流传最快的,往往也都是女方比较吃亏,虽然老王家在村里也算有头有脸的人家,一般没人能惹的起,但也不能捂着别人的嘴,不让人在背地里的议论呀。
等到这些风言风语传到王家人耳中时,这王美兰的名声在这附近几个到处都是亲连亲,知根知底的村子里可就彻底给坏了。
长的水水灵灵,漂漂亮亮,十八,九岁的大姑娘,愣是没人上门提亲了,毕竟谁家也不想这新媳妇还没进门,自家孩子的脑袋上就顶了个带色的帽子不是,这一下可把王家人给气了个够呛。
王大队长和王木匠哥俩都不傻,那知青明显就是利用自家这傻闺女,对自家这傻闺女压根就没那方面的意思,也没想着负责任,都是自家这傻妮子上赶去倒贴,你说愁人不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