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工商业者,制造粗劣器具,积累奢侈资财,囤积居奇,待机出售,希图从农民身上牟取暴利。上述这五种人,都是国家的蛀虫。
君主如果不除掉这五种像蛀虫一样的人,不广罗刚直不阿的人,那么,天下即使出现破败沦亡的国家,地削名除的朝廷,也不足为怪了。
如果把最后一种‘工商业者’改称‘私营企业’的话,大概就更加准确。不过那是韩非没有见过工业化时代的历史局限性,而不是韩非个人有什么问题。而这五种人,95%以上都是地主阶级的一员。那些佃农家庭不可能有财力供养出这五种人。
想到这里,赵嘉仁答道:“任何道德劝说都是瞎扯淡,只有制度保护下的劳动者才有继续发展的机会。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去肉体消灭地主,而是去建立一个新制度。这点你要切记。文璋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这一点他做的不错。”
“不知这里头的区别在哪里?”
“如果我们的政策是肉体消灭地主,因果关系中就是我们先主动选择成为地主的敌人,然后引发了许多问题。如果我们的政策是建立一个全新的制度,为了建设一个更好的社会,进而引发诸多反对。就是那些激烈反抗的家伙们主动选择成为我们的敌人。从因果逻辑,从后面的法律角逻辑,才不会有问题。”
“……在这个逻辑之前的因果呢?”
“在推行新制度之前的因果逻辑就是我要带着学社和官员推动社会进步,让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生活更富裕幸福。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们就制定了新制度。”
“如果有人质问这个制度不能让所有人都得到好处,该怎么回答?”
“自然是说80%的人能够得救,为何不去做?有些事情不用对外面讲,但是要记在心里。别说80%的人明确支持我们,只要有60%的人能明确支持我们,所有敌人都不算事。然而真正能够坚定支持我们的人,和从我们政策里面获益的人数量相差甚远。”
“我明白。当年我们水利局和军队以及民夫一起拼死守住堤坝,因此保住性命与家产的百姓并没有对我们的那是我妈。
想起这个,赵嘉仁忍不住觉得自己太英明了。早早就不管赵谦的心思,让赵谦高中毕业后就去当兵。若是赵谦生于东宫,长于妇人手里,赵嘉仁大概只剩下绝望了。
看着没有强势女性姿态的姑娘,赵嘉仁觉得有点放心。大家刚坐下说了几句,姑娘尽可能吐字清楚的说了她就读杭州大学图书管理专业,也在检修数学系课程。秘书就进来了,低声对赵嘉仁说道:“刘宠求见。”
镇定自若的站起身,赵嘉仁笑道:“你们先聊着,我出去一下。”接着就施施然而去,出了门,赵嘉仁的表情就变得冷淡。肃奸委员会头子刘宠带来的消息,大概都没办法用笑容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