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爹的宽容和引领,赵谦沉默一阵,在痛苦的驱动下说道:“……我觉得可以忘记别人所做的事情,但是没办法原谅我做的事情。结果自己和别人都不能原谅。”
“忘记不了就带着。背的越来越多,直到沉重的走不动为止。如果那时候你还在试图继续进步,你就不得不学着放下。只要痛苦还在,你就不得不学着善待自己善待别人……”
“官家,大郎好不容易回来。你给他讲这么多听着就难受的事情。”门外响起秦玉贞的声音。随着话音,秦玉贞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得出,儿子难得回来一趟,秦玉贞非常喜欢。
等赵谦给母亲见礼,坐回沙发上,赵嘉仁根本不理会老婆,继续说道:“大郎,美德这种东西,我年轻的时候觉得那就是孔雀身上的孔雀翎,竖起来的时候看着令人目眩神迷。看书里讲述前辈人物,他们的美德令人忍不住想的都是些开心的话。家里的情况,生活的变化。秦玉贞问起赵谦在江宁有什么开心事。赵嘉仁夹菜的手就停顿了一下。接着赵嘉仁就装作没事人一样,继续吃菜喝汤。接着就听赵谦讲述起他和大宋最好的工程专家一起工作的经历。那不是一个部门,而是抽调了包括军队在内的三十几名专家,赵谦这样的大学生,只能在队伍里当个工地小头目。
一听自家儿子的际遇,秦玉贞笑容消失不少。赵谦倒是继续欢欢喜喜的讲述着专家们不得了的地方,还有在江宁修建起来的那些过河桥梁的伟大意义。他们在河道里面打下深深的钢筋水泥桩,用铝热剂把钢筋焊接起来。粗大的桥桩上修建起钢筋水泥的桥面,蒸汽船可以在桥下轻松通过。
除了桥梁,那些同样打下水泥桩的拦河水坝上面安装了许多厚重的水泥水门。枯水期关闭水门,就可以让秦淮河河道里面水位超过七米。洪水期打开水门,可以轻松泄洪。
秦玉贞听到一半,就命道:“赶紧吃饭,吃完你还要回家去。”
等赵谦走后,赵嘉仁问秦玉贞,“要么我们有空去江宁看看?”
“不去。”秦玉贞立刻拒绝了。儿子在江宁这么辛苦,秦玉贞不想去那个地方。
赵嘉仁没有多说什么。江宁最近的局面在朝廷看来发展的超好,朝廷眼中的好,对地主无疑是灾难。去年江宁迁走一万穷人,他们走的时候卖给朝廷一万多亩地,地主们今年就被迫卖了三万亩地。地主们最看不起的就是佃户,最让他们咬牙切齿咒骂的也是佃户。但是没有佃户,谁去租地主的土地呢?
有这一万多人在大平原地区,江宁地区今年已经又迁移到河南两万多穷人。加上一部分原本就读书的中上地主卖地进城,江宁官府农场新增许多连片土地。要不了多久,自给自足的农村旧经济体系就会被消灭。江宁只是一个代表而已。
不过赵嘉仁并不认为这个过程会是温情脉脉的。至少现阶段的北方战场正在进行残酷的战争。三万骑兵依旧沿着河流逆流而上,前去剿杀驱赶牧群前来的蒙古部族。经历过去年的战争,再去那些河流的部落数量少了许多。报告中显示,宋军骑兵斩杀的人数比去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嘉仁并不觉得意外,敌人少了,宋军骑兵反倒因为不担心遭到围殴,可以充分施展。
除了三万骑兵,三万步兵沿着修建的补给线一路北上,直奔和林。有骑兵的经验之后,步兵们的目标不是占领和林,而是要威胁和林。也该让阴山以北的人惶惶不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