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大学毕业吗?”
“不是,我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就在村里的挂毯厂上班,后来到了棉纺厂上班。前几天办事处跟企业借人,厂子就把我派过来了。”姚平说道。
那个时候,乡镇的财政收入都是独立核算,不像现在由市里统管。乡镇工作量很大,都有自己招聘的半脱产干部,也就是俗称的临时工。北城区镇办企业多,而且效益好,这里的半脱产大部分都是从企业借调过来的,工资企业负担。
想到姚静现在是厂部主任,安排妹妹到区里上班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彭长宜说:“你姐姐很能干。”
“是啊,为了我们她连自己都耽误了。”说到姐姐,姚平的眼圈有点红。
彭长宜突然想去老校长跟他说姚静的话,也许对于姚静,在妹妹弟弟面前,是:“谁让他比咱岁数大呐。”
田冲说:“不过你这酒量我是真见识了。”
“刘书记和田部长的酒量都在我之上,我现在是强打精神,谁难受谁知道。”彭长宜故意呲牙咧嘴地说道。
刘忠说:“长宜,以后咱们弟兄私下别称呼官职,那样显着远,我们都不跟你叫书记,你也就别高抬我们了。”
一句话,刘忠就表明了两个人的立场。毫无疑问,这两个人是一体。
彭长宜心领神会,在这之前,他或多或少听说过一些班子内部的情况。
任小亮和两个办公室主任走的比较近,而刘忠和田冲还有一个宣委平时总好扎堆,他们对任小亮多有微词,认为这个人太虚,喜欢耍一些小手腕小聪明,经常把去世的张主任忽悠的找不着北,但是朱国庆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个人倾向。
尽管和任小亮没什么交集,但是彭长宜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个油头粉面的人,他对任小亮的看法和大家一样。今天,刘忠和田冲明确表达出靠拢之意,彭长宜心里当然有一些窃喜。
作为北城名副其实的三把手,他可不想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身边应该有比较知近的人帮衬,何况,眼前这两个人还是党委委员,既然他们主动示好,主动找他结盟,他没有理由拒绝与他们相交,他没有不接受的理由。
他笑着说道:“两位老兄都比我年岁大,又在北城工作多年,北城的一切情况都装在你们心里,以后在工作中还望老兄们多多提醒,多多帮助,长宜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咱们弟兄就都别客气了,以后我们还指望着你提携呢。”田冲说道。
“那我也表个态,以后两位老兄有用得着长宜的地方,尽管吩咐。”彭长宜说道。
“我们对你有所了解,姚斌和我是表兄弟,寇京海和田部长是战友,他们对你的评价都很高,说你人实在,磊落,不虚伪。”刘忠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