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篇章
这一趟出门,不只是对于吴七,就是对于岳欣然而言,也算得上漫长,除开茶季前的一些准备,真正最忙碌的时候,她都在外奔波,竟没能在家帮上忙。
那些茶商,岳欣然半分不急,且让他们等着吧。
现下家中几位嫂嫂都在外忙碌,对茶季之事进行最后收尾,现在只有老夫人和几个孩子在家,于情于理,岳欣然都该先去拜见陆老夫人。
岳欣然才到老夫人院外,竟吃惊地看到老夫人扶了门在张望,岳欣然不由加快脚步,连忙扶了老夫人:“阿家怎地出来了!”
按任何一人来看,这个院子的设计,十分特殊,院中只有高大的乔木,花园也只在中央砌了一个。房间更是显得低矮,因为没有台阶,也没有门槛,从房间出来的道上,铺着的一溜地砖也格外不同,带着一道一道的格棱。
听到岳欣然的声音,老夫人却是微微一笑,竟稳稳伸着拐杖,朝她走来:“方才听信伯说你回来啦?”
岳欣然连忙上前见礼,但她并没有扶着老夫人,只是随她一起慢慢走着,边应道:“此次的事情麻烦了些,在外边耽误得久了些。”
天边的夕阳洒下余晖,花园中的桃花半数已经开始凋零,隐约能看到一枚枚青色的小疙瘩挂着,牡丹与紫荆正是花时,争奇斗艳,金色余晖之下,院中仿佛蒸腾着某种奇异混合的水汽芬芳,静谧又安详,就像此时走在老夫人身旁。
陆老夫人没有多问她什么,只是伸出木杖探路,发出笃笃声响,归燕在枝头呢喃,外面世界那些的嘈杂似乎已经远去,岳欣然慢慢走在她的身边,脚下清晰地能感觉到陶砖的那些棱格,心情却出奇地宁静,好像那些纷纷扰扰已经远去,现多的烦扰也已经被这扇门挡在了外头。
什么也不必多虑,或许这就是“家”这个字的魔力。
岳欣然竟然不经意间这样想着,可这个念头在脑中闪过时,她自己也是惊讶的,彤彤的金色浮云之下,她眺望远处群山,再缓缓看着这个她当初建议单独规整设计过的院落,什么时候起,她竟也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呢?
岳欣然身旁,陆老夫人确实已经不再年轻,岁月在她身上留下太多伤痛,只是,这种伤痛,又莫名令她有种强大的沉静力量,就像此时的岳欣然,伴着她缓缓在院中漫步,都被这沉静所感染。
看着天色渐暗,岳欣然笑道:“阿家,不若摆饭吧,吃罢饭咱们再走走。”
陆老夫人再次走到门前时,脚下的陶砖杜桥变成的竖着的,她才停了下来:“他呢?怎不叫他一道进来用饭?”
岳欣然登时有些哭笑不得,难道方才一路,陆老夫人竟是一直想问阿孛都日而未能开口吗?
仿佛以为岳欣然是为难,陆老夫人慈祥一笑:“阿苗那个李书生都来家里不知多少次了?偏你小心在意。”
岳欣然有些恍惚,发生了这样多的事情,可在陆老夫人心目中,她岳欣然还是那个陆老夫人不肯叫她守寡的小儿媳,阿孛都日是那个被她岳欣然看上、出身虽然寒微、陆老夫人却肯见上一见的陌生人。
岳欣然凝视着她隐隐期盼的温柔面容,心中踟蹰又犹疑,她生平,极少有这样难以决断的时刻。
便在此时,一阵清脆的欢呼响起:“六叔母!”
好像一群玉石子叮叮咚咚打破湖面下的潜流,激起一湖的热闹喧嚣。
岳欣然终于将那句话咽下,蹲下身,挨个摸摸那几张红朴朴的亲昵小脸蛋:“阿金、阿恒、阿和,你们今天的功课做完啦?”
他们几个到了发蒙的年纪,吴敬苍是不可能回来教他们了,岳欣然自然给他们另择了蒙师,对方也是一个寒门士子,年纪已有五旬,未见得学问有多高深,却有足够耐心,且愿意按照岳欣然划定的大纲去教,几个孩子学习上倒算得是十分认真。
阿金一握拳头,挺起胸膛:“早就做完啦!”
阿恒点点头,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岳欣然,只有最小的阿和,小小声地“啊”了一声,心虚地转开了视线。
听到部曲们六叔母回来了,哥哥们都很高兴,他也很激动吖,就扔下笔直接跟着跑过来了嘛。
岳欣然心中了然,但她不以为忤,并不责怪,表扬了阿金和阿恒之后,她只轻轻点了点阿和的鼻尖:“先吃饭,吃完了再去写。”
阿和欢呼一声,“啾”地给了岳欣然一个大亲亲才害羞地跑开去洗手。
最小的阿久却是被岳嬷嬷抱在手上,此时才到,看到岳欣然,这只小小的弯起了眼睛,咬着沾着墨水的手指头:“六六……”
岳嬷嬷先是盯着岳欣然一个劲儿瞧,见她安然无恙不免又觉得她在外奔波瘦了,刚想念叨就发现阿久在咬手指头,连忙去阻拦,倒叫岳欣然摸了摸阿久的脸蛋,笑出了声。
待几人次第洗了手,才规规矩矩坐在桌前,陆府自从来了成首,许多规矩也和原来不同,分餐不分席,老少都是围了圆桌坐在胡椅上,对于几个小家伙也并没有什么食不言的限制,只是要他们把东西咽下去才准说话。
阿和举着箸认真地道:“祖母,今日六叔母回家啦,我好想她的,可不可以把鸡子给六叔母吃吖?”
岳欣然:……
她回想了一下,最近这段时间她确实在外跑得太频繁,对小朋友的教育问题有些疏忽了,现在阿和小朋友学会给挑食找借口了!
阿金皱一对小小的浓眉嫌弃道:“你又不肯好好吃饭!”
岳欣然认真道:“谢谢阿和,可是六叔母自己有,你留着自己吃哦。”
阿恒悄悄看了阿和一眼,暗示今日六叔母也在,她看着的呀,自己也爱莫能助。
阿和有些泄气,家里还有一条规矩,餐盒中是不让剩菜的,可是他真的不爱吃鸡子啊。
岳欣然想了想笑道:“阿和不想知道叔母在外面做了什么吗?吃完了饭,叔母可以告诉你们哦。”
阿和睁大了眼睛:“咦?”
可以知道外边的事情吗!这样一想,好像鸡子也不是那么难吃了呢!
然后阿和转过头来,两个哥哥扒饭的速度都加快了,他不由自主也“阿呜”咬了一大口鸡子。
岳嬷嬷在一旁连忙劝道:“慢着些,莫噎着了。”
岳欣然笑道:“你们莫要吃太快了,也等等叔母呀。”
三个小的看了她一眼,阿金小小声催促道:“叔母也要快点吃啊。”
岳欣然点头答应,用餐速度却依旧不快不慢,小孩子吃饭太快,咀嚼不充分不好消化,也容易呛到噎着,她不肯叫他们吃得太快。
在三个小的的期盼中,岳欣然终于放下碗筷时,阿金正要催促,阿和却忽然“啊”了一声:“阿久还在吃!”
阿金和阿恒同时转头,只见阿久艰难地举着调匙还在战斗,他原本颤颤巍巍地舀了一勺肉羹,被阿和这么一叫,啪叽掉到了桌上,他傻傻地看着那勺肉羹,一双漂亮的大眼睛里很快委屈地水雾弥漫。
岳嬷嬷熟练地给他加了两大勺子:“阿久乖乖吃啊……”
阿恒瞪大了眼睛,鼓起了脸蛋,阿金却直接叫出了声:“啊!嬷嬷!”
阿久本来就吃得够慢了!再加这么多得吃到什么时候去啊!
阿金快开始挠桌子,阿恒一直鼓着脸蛋,阿和就盯着阿久颤巍巍举调匙,可是,再怎么着急,他们也只是坐在一旁等着最小的阿弟,虽然都知道六叔母说的那些好玩的事情,阿弟不一定听得明白,但从阿久开始能走路跌跌撞撞跟在后边起,他们就没有扔下过阿弟。
陆老夫人含笑听着他们叽叽喳喳,什么也没有说。
好不容易等阿久“阿呜”吃掉了最后一勺肉羹,幸福地弯起了眼睛,阿金已经迫不及待一把抱起了他,他自己也还没到十岁,举着这么一个小胖墩,也十分吃力,却很顽强地把阿久抱到了一旁的席案上……平素一家人吃完了饭,都喜欢围在这儿说话。
阿久小小打了一个嗝,他小小人儿,今年才三岁,穿着粉色小袄,睁着漂亮的大眼睛,过吧?”
阿钟伯叹了口气,一抹脸:“老夫人这辈子不容易。老夫人生在益州,长在益州,如果不是北狄战事,国公爷同老夫人定是会在益州和和美美一辈子。当初大郎战死之事,国公爷颇对不住她,老夫人原本是不肯叫大郎出征的,那一场战事太过凶险……偏偏国公爷说了,进了魏京,食君之禄就要忠君之事,他的儿子不去,叫谁的儿子去呢?结果大郎一去就没能回来。
老夫人性情激烈,索性一气给国公爷纳了许多妾室。她说了,国公爷既然要留在魏京当他的忠臣名将,她就陪他当个贤良淑德的国公夫人,她甚至放出话来,道是如果国公爷不纳,她就吊死在国公府门前。
……几个公子陆续出生,国公爷将那些妾都放出府……就这样国公府里冰窟似地过了好些年,好不容易世子出生了,眼看着府中才渐渐有了人气,世子顽劣也罢,要上房揭瓦也罢,国公爷面儿上再生气,心底里总是疼爱的,不只是因为幼子,更因为这是他同老夫人唯一在世的孩儿了。”
即使是岳欣然,进了陆府这样几年,也从来不知道,原来国公府和和睦睦的家庭竟有那样的过去,或者说,整个陆府的妯娌们,除了苗氏,恐怕都不会知道,这样一段过去。
岳欣然有些回不过神来,陆老夫人那一张平静慈和的面容之下,竟然有那样激烈到决绝的曾经。
夷族女子接受凤凰花时,接受的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约定,一个夷族女子,要绝望到什么样的程度,才会不惜亲自逼着曾经的爱人摧毁诺言,将这约定弃之如敝屐?
岳欣然无法想像,如今这样一张慈和的面容之下,掩去了多少痛楚、绝望与惨烈。
阿忠伯仰天望天,仿佛亦沉浸在往事中:“六郎两岁不到,国公就向上皇请封了世子之位,从小到大金尊玉贵地长在魏京,一直长到十五岁,都从来没有去过边关……国公府六个公子,独他这般,第一次巡边,他苦求了老夫人好久才终于应允,结果却发生了那些事……”
阿钟伯苦笑:“我问了世子,问他为甚不肯回来,不见老夫人,他只说他不敢……”阿钟伯擦了擦眼睛,声音竟也有些哽咽:“我哪里猜不到,他这分明就是还要去草原拼命,国公爷、二郎、四郎,这样不明不白死在径关,血海深仇,都背在他一个人肩上,他哪里敢见老夫人……”
上一次的绝望中,陆老夫人做了那样的事。这一次的绝望,她这样艰难地挺了过来,好不容易回到故乡……若再经历一次得而复失,如何能承受?
她这一生,已经太多苦难,谁能忍心。
阿钟伯好半晌才终于能安静下来,他径直跪下道:“……老奴不敢同老夫人说,听凭六夫人责罚。”
岳欣然连忙扶起他,却是没有再说什么,此事之上,阿钟伯隐瞒陆老夫人,谁也不能指责他是做错了,岳欣然之所以来寻阿钟伯,不也是因为她心中迟疑难下的缘故吗?
阿钟伯起身时,心中感慨之余其实也松了口气,六夫人毕竟大度,没有追究他为世子一并隐瞒了她的事。
岳欣然岂会不知阿钟伯这点小心思?阿钟伯隐瞒陆膺的身份不告诉陆老夫人是一回事,但不告诉岳欣然又是另一回事了。
但她没有追问,也不必追问,人心总是偏的。
她与陆膺之间,阿钟伯从小看着陆膺长大,自然更想维护陆膺。
事实也正是如此,阿钟伯看来,六夫人哪里都好,世子虽然有时混账了些,可这些年在草原吃了不少苦,也是个男子汉啦,与六夫人两情相悦简直再好不过,他老人家乐见其成,自然不会拆穿。
然后,阿钟伯道:“六夫人既然原谅了老奴,那我也便斗胆为世子再辩解一句,他当初多半也是怕您生气,故而不敢同您说穿……”
岳欣然却只气定神闲地笑了笑,不再回答。
这个笑容,叫人老成精的阿钟伯都没法再继续给陆膺洗地,心中只想着,六郎你这小混账哟,这次怕是要吃些苦头喽。
听了这些事,对于不要同陆老夫人提及此事,岳欣然也同阿钟伯算达成了默契,她想了想,还向眼前这为陆府奉献了一生的老人道:“群敌环伺,北狄与大魏胶着如此之久,并非常态,平衡一旦打破,草原必将狼烟再起……这其中,陆膺未必没有回来的时机。”
就看他的实力和运气如何了。
阿钟伯闻言,怔怔看向岳欣然,再次红了眼睛,抽了抽鼻子道:“哎!人老了就是沙子爱进眼睛。”
然后,他对岳欣然道:“六夫人,当年径关之事必有蹊跷,我追随国公爷如此多年,他于北狄上下研究得通通透透,怎么可能全无防备就中了招。您若得空,自可去北边祭屋旁的空屋看看,那里有国公爷留下的北狄书册。”
岳欣然谢过阿钟伯,出得院门,对于眼前宁静的陆府,忽然又了不同的感触。
阿田在她身后低声叹气。
岳欣然默然,回到她自己院中,却是不少婢女在进进出出,陆老夫人身边的嬷嬷连忙向岳欣然见礼:“老奴前来给六夫人裁衣,老夫人说先前在孝中,您这边也没添置几件衣裳,如今您这年岁,就该好好打扮起来。”
还有四件华美精致的首饰,件件都是简雅到了极致的款式,并不繁复,一枚素金钗,通体只饰了一枚拇指大小的东珠。一枚项圈,垂了一束玉石璎珞。一枚饰以红宝的玉钗,却是小荷初开的造型,一枚琉璃手镯,却通体温润透明,没有半分瑕疵。以岳欣然不太喜欢麻烦的性格,竟也都觉得无一不喜欢。
嬷嬷解释道:“这是老夫人自年轻时候的首饰中挑出来的,觉得这几件大抵您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