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学道的问题是微博。
前世,微博在新浪手里,聚人不聚财,只赚热闹不赚钱,空守着巨大用户群和流量,却只能像传统媒体卖版面一样卖卖广告,始终没有找到明确的变现模式。
今世,边学道准备下重金搞微博,坚决不能重蹈新浪的覆辙。
如何不重蹈新浪的覆辙?
必须找一个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执行力强的掌舵人。
这个人选,本来边学道脑子里一团迷雾。
可是洪诚夫跟他介绍沈雅安履历时,听到“雅虎”二字,边学道一下有了想法。
沈雅安在:“我肚子里这点东西早都倒给他了,今天就看你的了。”
沈雅安的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弹动着,然后摩挲了两下酒杯,才开口说:“你的思路很有可取之处,可是有两个地方,我觉得缺乏战略性。”
听沈雅安这么说,边学道和洪诚夫都来了劲头,一下坐直身体,看向沈雅安。
沈雅安说:“第一,听你刚才的介绍,还没出炉的这个微博客,媒体属性偏重,社交属性不足。”
见沈雅安居然一张嘴就说到了重点,边学道心头狂喜,可是他脸上平静,不动声色地问:“然后呢?”
沈雅安说:“媒体这个中心化的形态本身,正在世界范围内走下坡路。杂志的生命力还能稍微长一点,报纸行业的寿命,我估计在b到15年之间,也就是说,207年到214年,会出现一波报社倒闭浪潮,215年到22年,这6年内,报纸会无可挽回地大面积消亡。”
洪诚夫问:“不是还有新媒体吗?把报纸上网,不是一样延续生命吗?”
沈雅安说:“你这是外行话。”
洪诚夫不以为忤:“说说。”
沈雅安说:“传统媒体的媒介组织形态,是一个以把关人和专业主义的新闻生产为中心的辐射式结构。而新媒体呢,它其实不是媒体,而是基于互联网的媒介平台。新媒体不仅是一个内容集成平台、信息发布平台,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开放的综合服务平台,是一个融集成资源、响应需求和创造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边学道插话进来:“先不说新媒体,就说微博。”
沈雅安说:“按你刚才说的,发展理想的话,也许两年内微博就会聚拢巨大人气和流量,可是……单一的媒体属性会让微博成为一间热闹的茶馆,大家每天都上茶馆来听说书,今儿个谁和谁分手了,明儿个谁和谁打架了,后儿个谁和谁开房了,但即便再擅长这种话题式的运营,一天一个热点,十天一个案例,微博的生态只能是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因为无论它看上去多热闹,映射的始终只是个案,它与大多数人的生活无关。当人们打开微博的目的已经跟看电视和报纸的目的是一样了的时候,微博就等于自己走进死胡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