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我的本意又或者是从最后的结果上来看,缪斯都算不上是一个重要角色,而且,这个人也没有任何的原型,不过是幻想之中的一个女仆而已。但是这位女仆奉献了全书唯一的第一人称叙述段落以及最多的裸戏。最早我是想把她写成和萨马埃尔一样的受虐狂的,但是没有任何理由地改变了想法。这个人物没有什么两面性,她那种始终不屈的反抗精神只是为了多少丰满一下人物性格,但是恰好又给了她的死一个很好的理由。事实上,很多人的命运都是我无意为之的,例如辛博,例如缪斯,例如库兹卡尔……我只是在他们的性格上略微用了些心思,剩下地就让它们顺其自然地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也许正是性格造成了他们的结局。
这个人物不够丰满,性格不够鲜明,很正常,因为花的笔墨实在太少。
——————————
曼蒂.阿诺尼摩丝(mandyanonymous)——女人
没错,就是曼蒂.无名氏,本人物的原型要求了这个奇怪的名字,事实上,这个人物的原型的性格和书中人物没有任何关联。
这是一个令很多人恨得牙根痒痒的角色,也几乎是全书最关键的一个线索人物。从最初的花瓶到最后的原型毕露,踏着无数人的尸体一步步向上,再加上对好友和情人的冷酷到近乎变态的利用和杀害,我可以想象书友“煌大仙”的愤怒和任何一个价值观正常的人对她的厌恶。
但是,按照本人一贯“反英雄”,“反常规”的习惯,曼蒂并不是一个如此简单的人物。事实上,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我多少参考了《飘》里的思嘉(我讨厌思嘉!)。曼蒂是个野心家,但并不是个阴谋家,在有些地方很精明,在有些地方有无比愚蠢。她也许是个天才的演员,但是,却绝对不是一个好的谋划者。
说到阴谋,最近有一个lk上推这本书的帖子里说这是一本阴谋的小说,可是恰好相反,我是一个极度不喜欢阴谋的人。我讨厌很多书(宫斗或者商战的居多)里面那种料事如神,处处料敌先机的阴谋家,每个人都仿佛可以掌握一切,而谋略也像简单的博弈论教材。仿佛下棋,我只能想下一步但是我相信有聪明人可以想到之后两步或三步甚至四步,但是我绝对不相信有人可以想到七步八步之后的事情,然后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我们可以订计划,做准备或者罗列各种选择,但是我们不可能对一切发生的事情做出准确的预测,而这才是现实的世界,充斥着偶然与不确定因素的世界。十日的故事很明确的表述了我的立场——书里有很多阴谋家,但是他们都死了。
但是,曼蒂不属于他们之中的一员,以上罗列的阴谋家的特质,曼蒂都不具备。如果阴谋家们能想到三步或者四步以后的事,那么曼蒂只能想到面前的一步。
有人会问这种人怎么配有这么大的野心,而实际上,历史一次次的证明了,野心其实和能力无关。(君不见袁术乎)
曼蒂很傻,她自己对此毫不掩饰,她知道自己并不擅长阴谋,但是她深知这一点。她是一个非常现实而且目的明确的女人——她知道自己的长处,也就是她的美貌和演技,于是她利用这个长处诱惑一切有利用价值的男人,这是她的第一选择;相反,她不擅长谋划,因此她在内心始终排斥维格菲给她指出的那条路,因为那是她的最后选择。与此同时,她用尽一切办法做一切对她有利的事情,而不考虑它们会带来的长期结果,如果上baidu搜索“贪婪算法”,你就会发现那正是曼蒂所作的。在我看来,她的这种愚蠢在加上执着,让她的形象从一个阴谋家变得可爱起来,就像一只踏着滚轮不断追逐着触不到的奶酪的老鼠。
这就解释了很多人提出的问题。最早,她放任卡蒂娅被杀是为了混乱,同时她也惧怕隐世会的报复;之后,她预感到事情的变化,想要向那位女士请求更多的情报的时候,被小丑间接地拒绝了,而她去醉梦月被那位女士第二次拒绝之后,正式和影子一切叛离;她先是一方面挑拨博得和维格菲,一方面挑拨美第奇家族和塔布家族,顺便把隐世会也暴露出来,同时,她还色诱法尔和博得,这就是所谓的“贪婪算法”;接着瑞文戴尔的局势变化,当她发现自己有机会染指瑞文戴尔之主的位置时,这就成了她的第一目标(在之前她估计连想都没想过),实际上,这算是她刚刚抬起了脚;接着,维格菲和博得都死了,她当上塔主,这是她实质性的第一步,只不过色诱法尔以失败而告终,断了她另外一条希望。
在这里中断,各位想想如果你是曼蒂,接下来一步会干什么?
至此,她也只不过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而已,而前一天晚上维格菲说的话实际上打动了她(参见第六日第十五章),虽然不是她最想要的选择,但是对于贪婪算法而言,也是一个选项。
于是接下来,她派影子杀了萨拉,杀了那位女士,接下来去杀摄政王的时候被艾丽抓个正着;接下来的事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了,因为那时候我给了她主角待遇,也就是有了心理描写。
总体来说她首先是一个女人,其次是一个好演员,最后才是一个野心家,在一切都只不过是舞会和勾引男人的时代,她肆无忌惮地释放她的野心;当混乱到来时,她用她的演技在男人之间周旋;而当真正的危险来临时,她成了一个想赢怕输,瞻前顾后的女人。
最后的结局有人觉得对于她而言过于仁慈了,而事实上可能也确实如此,只不过这并不是最终的结局。我说过十日的故事其实并没有结束,而在十日之后,实际上曼蒂又回到了原点,就像西绪弗斯将石头推上高山之巅,却在临近顶峰的时候跌落,然后如此反复……
有的时候,死亡并不是痛苦,而是痛苦的解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