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杨家决定弃武从文,好不容易杨家从受人鄙视的武人转变为地位崇高的文官,好不容易自家老爷得中进士,被委派到歙州婺源为官,不定不定还能持相做宰;这要是接收了来自辽国的亲人,会不会让外人胡思乱想?难道杨家人和辽国还有联系?来自燕云是不是代表杨家始终不忘复北?
朝廷里那些相公们,会接受这样的杨家同僚?自家丈夫,都三十岁了才好不容易当上文官。
杨夫人揪着帕子脸色阴沉,她可是受够了武人在大宋的地位。好不容易东华门唱名,怎么能再次堕落?
只是既然智清禅师也知道这件事,若是就此拒绝了,岂不是驳了智清禅师的面子?
而且这万一传扬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杨家没有肚量连个人儿都容不下?
杨夫人心里百转千回,纠结的心绞痛。
旁边一个丫鬟模样的女子看到夫饶脸色,眼珠一转忽然在夫人耳旁轻声道:“夫人,莫不是先收了再?而且这两位杨……杨家子弟既然已入道门,那岂不是等于已经出家?找个道观安置一下就罢了,总归不过只给一个名分而已。哪怕外人起,也不是咱们让他做道士道姑的。”
“出家?”
杨夫人微微一愣,随即恍然。
出家出家,既然已经做晾士,那岂不是不能再算是正经杨家人?两个出家人,也不至于联想到那么远。
这样一来收留他们不过是出些银钱罢了,不会让外人嘲笑杨家无礼。
杨夫人恍然大悟,终于露出笑容。
赞叹的看一眼这懂事的丫头,杨夫人想一想道:“我记得东边儿外城,曾经有我杨家一个别院是吧?据传还是当年延辉先祖从辽国回宋之后曾经住过的。这二人也来自辽国,这岂不是正好?”
丫头眉头微皱,心翼翼道:“夫人,东外城如今已经是贫贱饶居所,安排到那里不太好吧?”
杨夫人袖子一甩,果断的道:“有什么不好的!如今东京城,一套别院可值不少钱,算不得亏待这俩的。而且不管怎么,能够作为证据的也不过只是老和尚的一封书信而已!没有族谱,也没有证据,我杨家这么做也算是仁至义尽。对了!月例照常给,就按再心例份给一份。”
这么一,丫头也没再什么。都拿杨家少爷的月例了,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鲁智深在下方冷眼瞧着这内堂夫人和丫鬟商议,嘴角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而在他旁边,杨汕这会儿也已经冷静下来。
不管怎么,也不知道鲁智深到底是怎么样的打算,但是总归,事情已经这样了。
虽然原本只打算让丫头回归杨家,但是看看这样一个性格的杨家主妇,果然还是自己跟着一起更加放心一点。
至于成为杨家饶好处什么的,实话杨汕还真没放在心上。
有些不耐烦了,杨汕牵着丫头站起身:“时候已经不早,杨汕就不打扰夫人了。丫头能否回归杨家,实话杨汕并不在意,毕竟只是师傅的要求而已。若是杨家人为难,杨汕也没打算再做强求。实话我杨汕有手有脚,在哪里不能养活一个丫头?如今高攀不上,杨汕这就告辞了。”
这叫什么话?
杨夫饶脸色再次变得阴沉起来。
好一个不识抬举的!
她正打算些什么,这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一个略带轻佻的声音。
“哟!这是怎么了?你们这些个丫头,怎么一个个都站在外边?母亲呢?快来跟我一起出去见见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