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综合其他>大宋皇商> 第一百六十四节:唱一出《后庭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四节:唱一出《后庭花》(2 / 2)

还敢用这种姿势挑逗我,王诩心头似乎已经装进了一只雄狮,再也顾不上什么了,抗起了冉儿腿,犹如象牙白的双腿之间的稀罕物,在王诩的眼前一览无余,黑白映衬之间,点缀着粉红,一道沟壑沾着剔透的水珠,径直留到了张翕不已的菊朵上,**异常。

“用这个…在这里…”冉儿一只手捂住脸,一只手指指王诩手中的瓷瓶,又指指躲无可躲的精巧的雏菊。

王诩闷哼一声,擦油上枪,策马驰骋。

只听得冉儿一声娇哼。

一曲抑扬顿挫的《后庭花》便在浓重如墨的夜色中,荡漾开来。

翌日一大早,王诩便从一夜春梦中醒来,而身边犹如海棠仍在春睡的冉儿,面色红润,柳眉微蹙,似乎在梦里也还在感受着后庭残花的疼痛。

王诩轻轻地吻了吻冉儿的额头,却见冉儿忽然拉起被子将脸捂了起来,任凭王诩如何哄骗只顾着在被窝里摇头。

王诩无奈,只好自己先行起床,打开门扉的一刹那,王诩似乎闻到了某种奇异的香味,不同于麝香和龙涎香,而是一种又淡转浓的香气,似乎从卧房里传来,被风一吹,又消失殆尽,无迹可寻了。

王诩摇摇头,也没太放在心上,就掩好了门,朝前厅而去了。

此刻,婆子已经做好了早饭,王诩着婆子给冉儿送去,自己才坐下用膳,刚吃完,鲁克峰就找上门来。

“鲁掌柜,这么早吃过早饭了?要不要坐下来一起吃?”王诩说着,也没等鲁克峰回答,就让婆子添了双碗筷,拉着鲁克峰就坐下了。

“有什么事边吃边说。”王诩笑着给鲁克峰夹了一筷子的菜。

留食在北宋是对人很认可和亲近的表现,王诩倒是觉得没什么,却把鲁克峰弄了个手忙脚乱,感动不跌。

“说吧,鲁掌柜,有何事?”王诩用手巾摸了摸嘴,放下筷子。

鲁克峰来之前就用过早饭,被王诩硬拉着坐下,吃了几口也就饱了,“书院已经盖起来了,教书的山长也请好了,有几位还是张载的门生。”

王诩满意地点点头,他想来这段时间无事可做,自己也可以去书院上上课,传播一下经世致用的学说。

“不过还有个问题。”鲁克峰话音一转。

“什么问题。”

“咱们书院基本是不收一文钱的,这样一来,不仅学童来了,还有不少成年人。不光是蕃人,宋人也有不少读不起书的,也来了。这样一来,咱们负担就重了,才盖起的书院也得扩建。”鲁克峰很是发愁,处处都要用钱。

“好啊!这是天大的好事,没想到这西北秦州,反倒是有这么多人求学若渴。”王诩哈哈大笑,欣喜不已。

鲁克峰以为王诩没明白其中的厉害,进一步说道,“公子,我的意思是这么做下去会亏得很厉害,还要不要再投入了?”

“当然要,不仅要投入,还要加大投入。不过,眼下缺钱,就暂时维持着这个规模,让书院咬咬牙,等纺织院开设起来,就有大把大把的钱投入进去了。”王诩宽慰道。

听王诩说暂时维持规模,鲁克峰心头松了不少。

“诶,为何西北人会蜂拥而至,前来书院求学。鲁掌柜,你久居西北,知不知道其中的缘由?”王诩忽然想起了这个问题。

“公子长年在东南,肯定不知西北的事。咱们大宋承平百年,拥有子民数亿计。但是如今每三年才录取三百名进士。而且进士科取士向来是东南多,西北少。福建、两浙的军州,一科出十几个进士都不稀奇,甚至一个世家大族,一科出了五六个进士的事也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公子您不就是王氏一门的骄傲吗。”鲁克峰说道此处,脸上也多出一份自豪,“那苏轼、苏辙、苏洵三父子又是其中一例,还有当今枢密院枢密使曾布出身的建昌南丰,曾氏一门更是人才辈出,曾巩、曾布、曾肇等人合称南丰七曾。而陕西一路二十多军州,哪一科进士加起来能超过五个,都算是大丰收。连续十几科都没一个进士出头,在西北的军州更是常见。”鲁克峰说起来如数家珍,看来亦是羡慕读书人,深知读书人之事。

王诩对自己这个与蔡京合谋而来的状元并不感冒,“究其原因是为何?”

“连年战乱,哪能安生地读书。虽说战事都在边境,但是朝廷在陕西五路经略着打仗,这陕西的一粒沙子都要受到战事的影响,何况人呢。就说这钱吧,以前呢是铜钱,后来用上了铁钱,现在铜铁钱并用,一文铜钱换三文铁钱是普遍状况,但是老百姓还是愿意收铜钱,担心着铁钱不值钱了。这都还不算,除了铜铁钱,还有交子。你说说,百姓的生活都被折腾得不安生,时时想着如何过日子,还有什么心思读书。”鲁克峰摇头叹气,作为商人,他亦是深受其害。

为了应付战争,朝廷连年在陕西调整货币政策,而且反复无常,如此一来,就加剧了陕西的经济动荡,人心不安,王诩对此是有一些了解的,“治病还得治根,彻底解除了战乱,陕西的百姓才有好日子过。”

沉默片刻,王诩问道,“除了书院,还有什么情况。”(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