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三国之公孙世家> 第十三章 纸的意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纸的意义(2 / 2)

在世家看来,财富、土地都可能被后代败光,只要多多藏书,只要留下哪怕一本好书,败落的家业荣光随时都可能被读过书的后代再挣回来。

曹操颁布求贤令,大力提拔寒门士子,一是缺乏人才,二是让寒门士子与世家弟子同朝为官,抗衡抑制世家。不抑制世家不行,汉朝的官员升迁全被世家控制了,里面的危害世家出身的曹操很清楚。

曹操做了几十年的努力,最后还是在儿子曹丕的九品中正制上彻底败给了世家士族,曹魏最后还是倒在了世家的脚下,变成了晋朝。晋朝为什么在历史上几乎是最惨的汉族政权,世家朝政要负很大一本部分责任。

唐太宗李世民,在科举制度的推行上不遗余力,为什么?

他自己就是世家出身,世家对朝政、官员升迁的控制方法他都知道,对社会稳定的危害他更清楚,所以他用科举制度提拔社会各阶层人才,为了抑制世家占很大一部分原因。科举制度有效的保证了各势力的平衡,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世家能被彻底消灭吗?不能,当你消灭了旧世家,自然就最大受益者和受益群体来接收旧世家的经济政治等社会地位,这些受益者和受益群体在不久之后就会形成新的世家,除非你皇帝不任命官员,自己处理国家的大大小小所有事情。

有的人认为自己有本事,使用国家暴力彻底铲平世家,貌似一切搞定了。全部启用寒门士子,本事差点没事,没有从政经验没事,不会处理民政也没事,慢慢锻炼,早晚本事能提升上来,在此期间用国家暴力维持国家平稳。二十年之后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的儿子孙子的人脉、从政经验与平民出身的官员相比哪个高?谁的起-点更高?谁的官职会更大?五十年之后新的世家门阀诞生了,“有的人”是不是在搞一次国家暴力铲平世家啊?

有的人想到了办法彻底消灭了世家,官员们还会利用同年、同乡、同师形成新的利益团体,借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团体之间还是会今天你泼我一头狗血,明天我搞你一身鸡毛的互相倾轧、争斗。

没完没了了吧,就是到了现代,哪个单位部门没有几个山头。

既然消灭不了,那就抑制,抑制坏作用,发挥好作用。

怎么抑制?

提高平民识字率、扩大读书人基数,从而选拔有才能的高人。读书人数量越大,高人数量、质量越高。

造出来好纸,开发了活字印刷术,书籍质量、数量就能提高,价格就能降下来。平民就能读书识字,有才能的人就会出现。

这些出身平民的人做了军政官员以后,就能实现部分平民的政治诉求,也使社会矛盾有了向高层表达的方法,高层及时处理平民的愿望就能缓和社会矛盾,使社会更平稳。

读过书的人更容易建立信仰,组成的军队战斗力会更强。

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仍有一支部队保持了较高的战斗力。这就是蒋-介*石发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后,以知识青年为主体建立的青年军。守城最顽强的部队都是青年军,友邻部队都撤了青年军都是不会撤的更不用说投降,都会拼到最后,因为部队的战斗力来自于部队的信仰,这个部队有自己的信仰,入骨髓的三*民*主*义。甚至有人说,如果青年军早组建几年,说不定会改写历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