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人不要看表面!”赫本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女儿,孜孜不倦的教导着。女儿还是过于单纯了一些,却不想想一个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的人,会单纯么?
要论单纯,艾伦威尔逊才单纯,在这个险恶的社会都不是被欺骗多少次了。不然他怎么会怀念英属印度的生活呢!那里才是对他最友好的地方,心灵安宁的港湾。
母亲的话,并没有让奥黛丽赫本听进去,她觉得那个英国人就是不错。因为营养不良的关系,赫本对自己的面容其实没什么信心,她也并不是在赞美当中长大的。
如果不是对这张脸过于熟悉,艾伦威尔逊也不可能认出还在幼年期的地球球花。
一九四五年的奥黛丽赫本,并没有通杀中西的颜值,甚至还不如在波恩的伊莎贝拉姐妹,就是一个长相清秀的普通小女孩而已。
奥黛丽赫本,真正被人熟知是在罗马假日之后,不夸张的说,是好莱坞的法。
但布鲁塞尔的语言环境确实如同亚历山大卡多根所说,法语是优势语言,荷兰语代表着贫穷落后的佛兰德斯,而且比利时政府的官方语言仅有法语一种。
布鲁塞尔的教育机构也几乎都使用法语教学,这进一步阻碍了荷兰语的推广,也导致人们产生了荷兰语的低等印象。
不过站在英国人的角度来看,这不过是法国太阳王时代的些许残留,世界上不同地方的进步程度是不一样的,某些地方存在几百年前的痕迹,也不是不能理解。
在这个英语影响力早已经远超法语的世界当中,应该对固执的法国人报以同情和理解。
“法国人这种固执的坚持,真是十分可爱,我们就没有毫无异议的压倒过法国人一次嘛?”艾伦威尔逊摇着头苦笑道。
“又过几次,但是这种次数不多。”亚历山大卡多根慢吞吞的开口道。
“最近一次让法国人无话可说是什么时候。”艾伦威尔逊颇感兴趣的追问道。
“一八一五年,滑铁卢战役。法国人绝对无话可说!”亚历山大卡多根带着坏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