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玄幻奇幻>待到山花烂漫时> 第二十六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2 / 2)

跳下马来的赵锃也是一愣。

容缓将短笛放回袖内,缓缓走出山亭沿阶而下,对所有人等视而不见。

赵锃打量这白衣少年,道:“这位书生,你一直待在此处么?可曾见到一只白狐?”

容缓脚步顿住,摇首:“阁下也是为那白狐而来么?”

“你当真见到了?”赵锃大喜,“可看到它向哪一个方向去了?”

容缓淡哂:“看阁下貌相精明,气度不凡,居然也信那等子虚乌有之事?雪狐毛色与雪一色,正是为了保护自身,多生活于常年冰雪的极寒之地,怎会出现在明州?”

被一少年教训,赵锃好生没脸,斥道:“本地绝无雪狐,本城主焉不晓得?正因稀缺,才会珍贵,若是遍地都是,本城主又何必兴师动众?”

容缓眉尖微颦:“若当真是那等珍贵稀缺之物,必然是天地灵物,阁下却要将之猎杀,不怕召来无端祸事么?”

这人也太……白了些吧?赵大吉抽了抽脖子,瑟缩在主子身后,道:“城主,属下认为这位书生说得有理,雪狐凭空出现,并非寻常之事,还是任其自然消失得好。”

“你……”赵锃瞪一眼这个不知站在哪边的属下,“这位书生,本城主乃这一地的藩主,这土地内的所有物什均属于本城主。那雪狐既然出现在本城主的土地内,自然也归本地主发落。书生与本城主萍水相逢,本城主不计较你不懂礼节不曾见礼之罪,你反而言出不恭,圣贤书是读到哪里去了?”

容缓双手平举,袖高齐眉:“学生不知明州城主驾临,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赵锃正待宽大原宥,听白衣书生又道:“只是,学生所读过的圣贤书里,无不在教导学生仁爱之道,城主既为一地藩主,便该造福一方,惠及众生,春时万物复苏,所谓‘春不合围’,猎杀生灵有违天道,还望城主自重。”

赵锃恁是不快:“大胆书生……”

“城主,您息怒!”赵大吉在旁观看容缓,那尖巧的脸,上挑的眼,越看越是无法淡定,急声劝解自家主子,“这位书生既读圣贤书,便知圣贤理,城主向来礼贤下士,爱惜人才,千万莫因书生的直言不讳动了怒气。”

说话间,赵大吉向着容缓行了个礼,道:“这位书生请勿误会,我家城主素来有‘当代孟尝’的美誉,是一位极重情义的仁人君子,即使行猎,也从不杀怀胎、哺乳母兽及幼兽,绝非滥杀之辈。”

容缓摇首:“猎人行猎,是为养家糊口,以充饥虚。城主行猎,仅为一己之好,行乐,绝非仁人君子所为。”

“你……”这书生真是顽固。赵大吉干笑了两声,“书生此言差矣,我们城主励精图治,爱民如子,使明州宛如之乱世中的世外桃源,百姓安居乐业,这若不是仁人君子,难道那些满口道德文章却毫无建树的人才算?”

这位城主的身边人颇有一些见地呢。容缓一笑:“满口道德文章毫无建树的算与不算,在下无从判断。但明州绝非世外桃源,百姓也并非安居乐业,这却是在下亲眼所见。”

“大胆!”赵锃怒了,“本城主向来敬重儒生,故而对你多处容让,你却不知收敛,大放厥词起来。你小小年纪,忘记圣贤教诲犯上妄语,成何体统?”

容缓泰然自若:“在下从安州方向而来,一路向此,进入明州境,确感气象一变,街巷间未见三五成群的流民,也少有沿街乞讨的乞丐,街头百姓也不似征战频频的安、梁边境的百姓那般苦厄满面,但若是因此便自诩世外桃源安居乐业,不免一叶障目自欺欺人。”

触及到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政绩,赵锃寸土不让:“本城主若是就此以妄言之罪将你下狱,你必定不服。本城主如何一叶障目?如何自欺欺人?你一一说给本城主听。”

容缓看了看四遭:“在此地么?”

赵锃一指山亭:“进得其内,慢慢说来,本城主给你这个申辩机会。大吉,上茶。”

“……是。”赵大吉有一点后悔自己这张嘴,方才插话的本意,是想让主子尽快结束与这雪衣书生的对谈早些返程,怎么反而弄巧成拙,主子要与这书生长耗上了?

城主出行,茶水点心自是必备之物,茶沏在一把银壶里,煨在一鼎小小的火炉,有家丁专项负责看管。如今城主要茶,茶便来了。

山亭内,两方对坐,赵锃边执盏饮茶,边直视对方那张雪色面孔,道:“讲。”

容缓神色平和,从容道来:“城主想听,在下也不怕献丑。在下游学四方,自也见得四方人情。在下从安州动身,由梁入明,见过无数的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城主之所以自信安州百姓安居乐业,不外是因为其它藩地百姓活得过于困苦。城主曾经亲自走过您的领地么?可曾见过您的领地之南,因天灾导致两县百姓颗粒无收,当地官员为了维护安宁局面,不求援,不赈灾,并将无饭可吃的百姓驱离安州境界,成为他州流民?”

赵锃脸色骤变:“信口雌黄!”

容缓安然如初:“城主不肯相信,派个得力的人手去暗访一下即可得知,比如城主那位亲随便颇有几分见地,派他过去,当不难查到真相。”

这位雪狐书生是在夸我么?赵大吉微微受惊。

赵锃向他瞥去一眼,转眼再看容缓:“本城主自会派人查实。若你无中生有,莫怪本城主治你罪过。”

“还有,安州边境上关卡重重,为得是防他州灾民流入,给贵地营造了许久的安宁局面填上诸多麻烦,却不管那些灾民在关卡之外游离无归,饿殍遍地。请问,仁人君子闻之,对城主是何观感?”

赵锃面色僵紫,这个政令的确是自己签发,否认不得,但该辩白之处还须辩个明白:“他州灾民无家可归确实可怜可悯,但若是任四方灾民涌入,必定为本州百姓带来隐患重重,一则治安必恶,二则分刮资源。作为本地之首,本城主首要保住本州百姓存活,可有错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