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历史军事>贞观俗人> 第1317章 赵王上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7章 赵王上洛(1 / 2)

造化图 www.zaohuatu.com贞观俗人 !

而朝廷对西南诸蛮,或者说如今对奚契、靺鞨,又如现在即将开打的征骠之战,却本质上不同,朝廷是要攻夺土地,征服蛮人,要把这些地变为中原大唐的疆域,要长远统治的。

反正是各怀心思。

秦琅的一道上书,引的朝廷也是很意外,但皇帝李胤很高兴,毕竟秦琅虽然离开朝堂十几年,但在朝野依然声望极高,他对征讨骠国表态如此支持,自然是好事一件。

所以皇帝李胤也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直接一道旨意给秦琅,把秦家四个商馆所在地,都划出了一块不小的地方给秦家,封为秦家的领地,反正秦琅儿子也多,挑了四个儿子,每人授一块,再授个爵。

大笔一挥,诏书上给秦家这四块领地每块圈了五万亩地,凑成二十万亩。相比起南北三四千里东西两千里的庞大骠国疆土来说,二十万亩地不值一提,五万亩地也就是个大点的村或小点的乡。

一个边长十里多点的方形地块而已。

事实上,皇帝划五万亩正是按方圆十里这么来算的,五万亩比边长十里的正方形稍大一点。

李胤在这方面其实也算大方的,这些年唐军征服三韩,收复辽东,讨伐奚契、靺鞨,朝廷就拿出了许多土地授封给立功的将士们,做为勋爵之封,不仅给永业田,还给了许多可世袭的领地封邑。

皇帝不仅大方的给了秦家四块封地二十万亩,还对大唐所有的商民颁下诏令,给予大唐商船自由劫掠骠国商船和骠国领地的特许权,劫的多还有功,可授勋。

要知道,如今大唐的勋可是很值钱的,不是贞观那时了。贞观有段时间,勋变的不太值钱,好多功勋二代可以承袭父祖之勋,也有些勋戚本无军功,也因是皇亲国戚而授勋,甚至勋的实际好处大减。

而李胤改革勋爵制度,把实封爵与军功勋整合在一起,所有实封爵须先得军功,军功十二转,勋官十二阶。十二转升到,并没有什么影响。

他虽改封承德,但在朝廷前两次讨伐下,奚族早就节节败退,一路北撤,承德这块燕山北的边境封地,早就已经变成了后方。

更何况,虽为朝廷宗藩,但皇帝李胤对这些世封的宗室藩王限制很多,既不能管民又不能统兵,手里仅剩下几百亲卫,加上三分之一的封地税赋收入,再加点监督权,分封宗室其实就是被皇帝养猪了。

无诏不得出封地,更不许擅自入京,不许交结地方官员,倒是不禁止做生意什么的,但也不许仗势欺人与民争利。

宗室里县公以上爵者,既不能参加科举,也不能从军领兵,除非是五服以外的宗室了,限制减少,允许参加科举、从军,但是不许拜宰相,不能任四品以上将军。

宗室封藩们虽分封在边疆各地,也备有府官国官两套班子,也还兼着世封都督、刺史之职,可实际上这顶多是个备用的备用,只有在最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封地或封地附近有人造反,或是京师倾覆等等一些特定情况下,这些宗藩才能够获得临时特别权力,有限的发挥一些作用。

李厥其实对这些也早就清楚。

皇子们五岁进学,十二岁加冠,出宫开府,然后满十六岁就要出京就藩,每三五年轮流受诏入京朝见天子。

一辈子望到头,连京师的繁华都享受不了,有的只是边疆的荒凉与孤寂,甚至还有些胡虏蛮夷进犯袭扰的危险。

在封地这也不许,那也不行。

等了三年,终于等到回京朝天子的诏令,李厥是一刻也不耽误的立马动身南下,这一路过来,也是非常畅快,甚至边走边打猎,好不痛快。

过了虎牢关,便算是进入洛阳的地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