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高护假传圣旨召他入宫后,对他威逼利诱时,他不也没敢反驳,他这次被贬去长安,其实最关键的还就在这,立场不够坚定,亏了名节大义,关键时候还不如萧嗣业、薛仁贵表现好。
李安期没想过要做个铁骨忠贞的硬臣,他爹李百药活了八十多岁,仕过杨勇仕过杨广,甚至后来还给江淮反王杜伏威给做过官,反正就如墙头草般,但不也活到八十多岁,甚至爵封康国公,挣得世封。
他祖父李德林,那也是隋文帝的宰相。
反正李家三代都做过宰相了。
这些诏敕都是三品以上的,甚至是拜相的制书,送到一边给太子审阅。
对于重臣的加封诏敕用词、典故等都得很谨慎,不能有丝毫差错,这不是给一般官员授官除职,随便三五十字就打发了。
这些诏敕里,最重要的一封自然是给秦琅的。
李贤认真的看完,又看了一遍,最后交给了李义府,他本是中书省执政事休息,也是侍奉天子。
等明日大朝会,正式见过百官后,再做后续安排。
但肯定也是要先在宫中陪一段时间天子的,毕竟眼下天子中疯瘫痪还没稳定下来,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突发状况。
最后决定今晚由许敬宗、程处默以及许圉师值守宫中,另外太子也特请检校侍中秦俊一并留守。
太子还特意授秦俊统领宫禁侍卫之职,而程处默则兼检校北门诸营,牛建武兼检校玄武门守卫。
反正此时李贤最信任的还是秦俊和程处默、牛建武几人。
玄武门外的神机营、百骑营、千骑营、飞骑营、羽林营等北门屯营,今天已经全都重新调整了一遍,统兵的中郎将和校尉们,都换成了秦程牛等几家的子弟,以及他们的姻亲旧部,反正都是山东军功新贵集团的人。
值守在玄武门和太液池西洲上的将士,依然都是今日入宫勤王的那些人,太子和秦俊都很信任他们,此时轮班当值守卫。
让人把大臣们送出宫去,太子让当值的几位大臣也干脆就留在岛上登春阁休息。
李贤还特意邀表兄秦俊同榻而眠,两人躺在榻上却都睡不着。
明明很困,却又很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