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维多利亚的秘密> 分节阅读 5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1(1 / 1)

牌子,有了钱之后也懒得换,居然已经带了快五年了,真是个念旧之人。唐宁知道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似乎都有一块百达翡丽,还是在万国工业博览会上买的,现在自己也可以显摆一下了,不仅是块好表,还是一个代表爱情、承诺和尊贵,三个代表的袋表。表面天真可爱,可是观察力却不差的小女公爵早发现唐宁带着一块不起眼的破表,疯子麦斯除了领公爵的年金之外,根本不担任任何职务,成天就知道云游乡野,公爵家真是说穷不穷,说富也不富,给已经成为奥地利皇后的海伦公主的嫁妆又花了一大笔,现在拿得出手的宝贝也不多了,于是便有了这块百达翡丽。要赚送给丈母娘家的留声机公司的股份之事现在很让人纠结,因为那台用来说明留声机是什么东西的实物搁在汽车上,没来得及拿下来就让麦斯给开走了。卢多维卡公主便邀请他来森霍芬城堡住算了,你看,你父母已经不在了,以后森霍芬就是你的家。多么暖心的丈母娘,唐宁第一次拥有家的感觉是跟法拉第夫妇在一块儿,现在他又在慕尼黑有了一个家。他决定在森霍芬住一阵,反正现在也是有车一族了,去慕尼黑大学学术交流也好,去李比希家讨论无土水培也好,到汽车厂也好,都很方便。德意志人估计对汽车的喜欢要超过对音乐的喜爱,既然如此,心情大好的唐宁决定把汽车厂的5股份送给茜茜家作聘礼,这个聘礼初看上去没啥了不起,等全球都在跑汽车的时候他们就该知道这份大礼有多么的重。而且,唐宁决定把汽车厂命名为施坦贝尔汽车厂,既是代表工厂的地理位置,又可以纪念他跟妻子一吻定情的施坦贝尔湖。征得未婚妻同意之后,唐宁要把自己定婚的消息配合sart一起上市,电讯报上只以“剑桥伯爵与巴伐利亚女公爵伊丽莎白缔结婚约”为标题,最令人瞩目的当属那张大照片,白色的小精灵sart站着伊丽莎白,小注:伯爵大人的小礼物。文章中有对sart的简单介绍,关键词:氢燃料电池驱动,无污浊尾气无噪音,10匹马力,最高时速40公里,续航里程为600公里,由施坦贝尔湖边的工厂出品,售价待定,车厂正在整理生产线,预计两个月后在慕尼黑上市。伊丽莎白女公爵成了sart的车模,美丽高贵的公主殿下,某三世想与一个公主结亲都想瞎了心也没成的好事,而且是这么年轻漂亮上镜的未婚妻。新娘与新车同时成了欧洲八卦界和科技界的重磅新闻。这不仅是八卦和科技,也是政治新闻,一个这么震撼的交通工具诞生在巴伐利亚,它的国王多么的荣耀,大有与大英帝国比肩的威势。美人计奏效了麦斯米兰二世像除掉了董卓一般高兴,跑到移居在森霍芬的奉先温莎那里要求视察sart的工厂。哎,大boss来了,奉先只有点头的份儿。巴伐利亚王国在德意志邦联里的实力排在奥地利帝国和普鲁士王国之后,奥地利是邦联里唯一一个“帝国”,面积比普鲁士和巴伐利亚加起来还大,自是不用说,而普鲁士王国有以克虏伯家族为首的重工业支撑,说实在的,工业实力远在巴伐利亚王国之上,巴伐利亚重视科技,在重工业方面却没有普鲁士强,sart的出现,象征性地扭转了这个局面,巴伐利亚有了全球第一辆秒杀马车的陆上交通工具,对于一个以陆权为重的邦国来说,太重要了。毫无疑问,国王是要亲手驾驶一下杀马特,看看是不是如传说般的神奇。德意志民族对汽车的喜爱那是反正国王也学岳父大人,不顾廉耻地把一辆原型车抢走了,哪儿说理去经过几天的试驾和在大臣面前得瑟与显摆,国王征询大臣们的意见:“我想给我们巴伐利亚的女婿封个贵族,大家怎么看”总理大臣说:“这是应该的,我们也不能坠了巴伐利亚的威风,得弄个比伯爵更高级的。”国王想封个公爵以让唐宁配得上他们的巴伐利亚女公爵,可是“巴伐利亚”这个最大的头衔已经被使用了,怎么好呢总理大臣建议:“不用一下子封到公爵,又不是战功,恐怕臣民们有意见,还是悠着点儿,不如慕尼黑侯爵也够威风了。”总理大臣跟唐宁一交流,一个威风的侯爷就此诞生了,以后唐宁的全名就是唐宁冯温莎,哈哈,果然牛气。唐宁加入巴伐利亚国籍,并成为大贵族,一个拥有三国国籍的三姓家奴诞生了,对奉先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唐宁在慕尼黑生根这件事意义重大,很多大嘴巴名人在预言,巴伐利亚将成为德意志邦联里的领袖。不过唐宁自己知道,只要巴伐利亚是王权社会,他就不会让巴伐利亚王国太强大,汽车厂不可能只在慕尼黑设立,将来在英国和瑞士都会有不下于慕尼黑的汽车厂。最多是在慕尼黑设计,在各厂生产。冯温莎的名望越来越强大,有一个人就越来越失落欧仁妮。当初真不如冒着对法兰西皇帝悔婚的天下之大不韪嫁到温莎家算了,唉谁曾想堂堂的法兰西皇帝陛下竟然会被一个大资本家挤兑得这么惨连被严重管制的舆论都对他们的皇帝陛下颇有微辞,政治敏感的欧仁妮甚至感到了她们夫妇有最严重的危机,雨果也不是吃素的,没有把握他会提出那么过份的要求吗至于她那个破解无线电报秘密的计划更是行不通,连英国电报公司的人都搞不定,当代电磁学第一大家法拉第都搞不定,法国这个综合国力比英国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的国家如何能搞得定二极管、三极管这种东西是开启电子学的神秘小东西,连电子这种东西都没被发现的时代,想闹明白它的原理,恐怕得让整个时代的工程师磕掉几颗牙。法国皇后公开宣布她一定要与侯爷谈一谈,竟要丢下孩子前往慕尼黑。侯爷都被她的坚决态度吓了一跳,要不要继续“弃城而逃”这也太丢脸了吧别人是怕老婆,他是怕前女友,唉经过一番纠结,侯爷决定了继续逃跑,现在不是吕奉先,而是刘皇叔的干活。逃到哪里,他谁也不告诉,其实是去日内瓦,他被未婚妻赠送的百达翡丽启发,发觉日内瓦的钟表匠造精密仪器最在行,正好去那里筹备瑞士精密仪器,这个巨大的隐藏实力,悄悄地创建,只有极少数友方工厂能知道它的存在,伟大的数控机床时代就要来临了,他这一次又可以逃避皇后的追逐又可以攻克机械式计算机控制机床的技术难关。这个东西历史上都没人搞过,是个难题。第76章 谋国在日内瓦深藏功与名的侯爷以为自己躲避法兰西皇后成功,可惜事与愿违,世事就是这么神奇,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荷兰王国在整个19世纪发展都很慢,这也是为什么在1830年代比利时鄙视自己的宗主国闹独立的原因之一,曾经的海上马车夫现在落伍了,而且国王威廉三世权力大,在他的统治下,荷兰王国君主立宪基本被废,唐宁了解到这些之后,放弃了撮合比利时和荷兰组成关税同盟,在与荷兰人沟通的过程中,他不喜威廉三世的统治,可是威廉三世却有一个让他惊讶的提议,把现在仍然属于荷兰的卢森堡大公国出售给唐宁比荷兰更强大的比利时从荷兰独立之后,将荷兰与卢森堡分割开了,卢森堡成了荷兰的一块飞地,并被比利时蚕食了不少疆域,为了对抗比利时,荷兰甚至让普鲁士的几千军队进城守卫卢森堡城。说不定什么时候卢森堡就不是自己的了,又穷又没什么安全感的荷兰王室与唐宁接上头之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作价把块飞地给卖了,让土豪成为真正的土豪。人家侯爷是大英帝国和巴伐利亚王国两国的贵族,却徒有虚名,没有封地,喜欢权势的威廉三世猜唐宁是想要一块地的,这里可是大公国,买下来,侯爷就可以再进一步,成为欧洲显赫的“大公”。至于卢森堡出手之后新主人能不能保得住,那就不是威廉三世要考虑的问题了,这位爷本身就是着三不着两的主,自己的政策还朝三暮四。卢森堡北临比利时,东接普鲁士,南靠法兰西,唐宁接手之后,比利时也许不会动他,可是法国跟他不和,普鲁士是北德意志联盟的领袖,长期与亲奥地利的南德意志暗战,巴伐利亚则是南德意志联盟的魁首,可想而知普鲁士不会欢迎“慕尼黑侯爵”来执掌卢森堡,可不要忘了,有几千普鲁士大兵驻扎在卢森堡城中,拿破仑说过普鲁士人是“从炮弹里孵出来的”,当时普鲁士因为经济落后,不是拿破仑的对手,但已经让拿破仑大帝刮目相看。正是在1815年大帝倒台之后,普鲁士的统治阶级奋发图强,如今已是重工业强国,军事实力足以让欧洲任何一个大国重视。欧仁妮皇后来到了慕尼黑,侯爷云深不知处,她只好在拜访了巴伐利亚国王之后失望地要离开法国,这个时候,路透社的人找到她,告知,请稍候,我们侯爷很快就回到慕尼黑,将跟您见上一面。真是柳暗花明。为了不给法国人民戴上绿帽,皇后与侯爷见面时都有几个法国官员在场,正经得很。后来的电讯报甚至使用这样的标题:唐宁冯温莎与法国官员会晤,探讨合作发展事宜。这又是一个炒作的大好时机,和解不忘做生意,在这个报告里,又宣告了一个送给法国皇后的小礼物留声机。附送的唱片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名作茶花女的歌剧版。八卦报纸开始嚷嚷:“号外号外刚刚跟茜茜公主订婚的慕尼黑侯爵送给前女友珍贵礼物,这位前女友竟然是法国皇后”得,这顶大绿帽还是给法国人民妥妥地戴上了。拿破仑三世差点没给这样的报导气死,唉叫欧仁妮不要去不要去,拦都拦不住。过了两天,欧仁妮传来电报,唐宁与她们夫妇和解的条件是要法国支持唐宁“买入”卢森堡。这真是令人惊奇的事件,这个不着调的荷兰国王竟然要把卢森堡卖掉这个事件也让拿破仑三世好过了一点,似乎这两个老相好谈的正事很正经嘛。为了平息绿帽风波,拿破仑三世未经谈判方的同意,擅自发布了法国正在与唐宁交涉这一起“生意”之事。他相信这一足以令欧洲大国侧目的消息会掩盖那些无谓的八卦。果断,报纸迅速跟进,大篇幅报导,并畅想大工业家接手卢森堡之后的各种可能。原来一个人有钱到一定的地步是可以变成国君的,有意思到底这笔买卖会是什么价格呢没有人能猜到,有人说几十万英镑,也有人说几百万英镑。当然不可能有人猜到,因为唐宁本人都根本没询价。根据唐宁的想法,只要他跟法国和普鲁士达成协议,到时候威廉三世想不卖恐怕都不行。对付不着调的国王就得用他无法拒绝的方式。唐宁倒是没有对拿破仑三世的作法太反感,因为这也救了他,在与欧仁妮会面之后的第二天,某小女公爵阴阳怪气地问他“昨天过得很快乐吧”这种古怪的气氛直到她看到拿破仑三世引导舆论的报导才消失。这么大的事件,唐宁当然要跟法国修复关系,做国君跟做生意可不一样。拿破仑三世的谈判要求主要有两点:一、停止对共和派的资助。二、给予法国最惠国待遇,英格兰不算,别的国家有什么,法国也得有什么。别虚伪了,巴伐利亚王国不也是王权邦国吗为啥你对巴伐利亚那么好,却对法国敌视再说了,买下卢森堡你就是君主,还共什么和什么呀把自己革命掉吗唐宁收到条件之后,把共和派核心人士叫到慕尼黑来共商大事。唐宁首先问他们,觉得英国的君主立宪怎么样虽然共和派人士大概猜到了唐宁的用心,但也不得不说:“还行。”唐宁又说:“世上大多数人只知道三权分立,但其实不知道英国是五权分立。除了立法、司法和执政之外,还有舆论监督和虚位元首。新闻自由的威力大家都差不多达成共识了,而虚位元首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权力制衡。首先,国王爱自己的国家,那是肯定的,估计会比大多数有钱的大资本家更爱国,在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国王会比较倾向于让国家恢复正常,而且也有一定的实力和声望。有国王的国家抵抗战争和灾难的能力要强些。其次,民主选举其实也会出现大独裁者,尤其是总统制的国家,拿破仑三世的上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王这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会有效地抑制大独裁者的出现。所以,我认为,除了共和之外,君主立宪也是一种选择。大家不妨想一想这个可能性,像英国光荣革命一样,用较小的代价把自由平等带到法国。有时候,政治斗争更多的是一种妥协。就像动物世界的雄性争夺配偶一样,有来有往,总想把对手往死里第76章 谋国在日内瓦深藏功与名的侯爷以为自己躲避法兰西皇后成功,可惜事与愿违,世事就是这么神奇,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荷兰王国在整个19世纪发展都很慢,这也是为什么在1830年代比利时鄙视自己的宗主国闹独立的原因之一,曾经的海上马车夫现在落伍了,而且国王威廉三世权力大,在他的统治下,荷兰王国君主立宪基本被废,唐宁了解到这些之后,放弃了撮合比利时和荷兰组成关税同盟,在与荷兰人沟通的过程中,他不喜威廉三世的统治,可是威廉三世却有一个让他惊讶的提议,把现在仍然属于荷兰的卢森堡大公国出售给唐宁比荷兰更强大的比利时从荷兰独立之后,将荷兰与卢森堡分割开了,卢森堡成了荷兰的一块飞地,并被比利时蚕食了不少疆域,为了对抗比利时,荷兰甚至让普鲁士的几千军队进城守卫卢森堡城。说不定什么时候卢森堡就不是自己的了,又穷又没什么安全感的荷兰王室与唐宁接上头之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作价把块飞地给卖了,让土豪成为真正的土豪。人家侯爷是大英帝国和巴伐利亚王国两国的贵族,却徒有虚名,没有封地,喜欢权势的威廉三世猜唐宁是想要一块地的,这里可是大公国,买下来,侯爷就可以再进一步,成为欧洲显赫的“大公”。至于卢森堡出手之后新主人能不能保得住,那就不是威廉三世要考虑的问题了,这位爷本身就是着三不着两的主,自己的政策还朝三暮四。卢森堡北临比利时,东接普鲁士,南靠法兰西,唐宁接手之后,比利时也许不会动他,可是法国跟他不和,普鲁士是北德意志联盟的领袖,长期与亲奥地利的南德意志暗战,巴伐利亚则是南德意志联盟的魁首,可想而知普鲁士不会欢迎“慕尼黑侯爵”来执掌卢森堡,可不要忘了,有几千普鲁士大兵驻扎在卢森堡城中,拿破仑说过普鲁士人是“从炮弹里孵出来的”,当时普鲁士因为经济落后,不是拿破仑的对手,但已经让拿破仑大帝刮目相看。正是在1815年大帝倒台之后,普鲁士的统治阶级奋发图强,如今已是重工业强国,军事实力足以让欧洲任何一个大国重视。欧仁妮皇后来到了慕尼黑,侯爷云深不知处,她只好在拜访了巴伐利亚国王之后失望地要离开法国,这个时候,路透社的人找到她,告知,请稍候,我们侯爷很快就回到慕尼黑,将跟您见上一面。真是柳暗花明。为了不给法国人民戴上绿帽,皇后与侯爷见面时都有几个法国官员在场,正经得很。后来的电讯报甚至使用这样的标题:唐宁冯温莎与法国官员会晤,探讨合作发展事宜。这又是一个炒作的大好时机,和解不忘做生意,在这个报告里,又宣告了一个送给法国皇后的小礼物留声机。附送的唱片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名作茶花女的歌剧版。八卦报纸开始嚷嚷:“号外号外刚刚跟茜茜公主订婚的慕尼黑侯爵送给前女友珍贵礼物,这位前女友竟然是法国皇后”得,这顶大绿帽还是给法国人民妥妥地戴上了。拿破仑三世差点没给这样的报导气死,唉叫欧仁妮不要去不要去,拦都拦不住。过了两天,欧仁妮传来电报,唐宁与她们夫妇和解的条件是要法国支持唐宁“买入”卢森堡。这真是令人惊奇的事件,这个不着调的荷兰国王竟然要把卢森堡卖掉这个事件也让拿破仑三世好过了一点,似乎这两个老相好谈的正事很正经嘛。为了平息绿帽风波,拿破仑三世未经谈判方的同意,擅自发布了法国正在与唐宁交涉这一起“生意”之事。他相信这一足以令欧洲大国侧目的消息会掩盖那些无谓的八卦。果断,报纸迅速跟进,大篇幅报导,并畅想大工业家接手卢森堡之后的各种可能。原来一个人有钱到一定的地步是可以变成国君的,有意思到底这笔买卖会是什么价格呢没有人能猜到,有人说几十万英镑,也有人说几百万英镑。当然不可能有人猜到,因为唐宁本人都根本没询价。根据唐宁的想法,只要他跟法国和普鲁士达成协议,到时候威廉三世想不卖恐怕都不行。对付不着调的国王就得用他无法拒绝的方式。唐宁倒是没有对拿破仑三世的作法太反感,因为这也救了他,在与欧仁妮会面之后的第二天,某小女公爵阴阳怪气地问他“昨天过得很快乐吧”这种古怪的气氛直到她看到拿破仑三世引导舆论的报导才消失。这么大的事件,唐宁当然要跟法国修复关系,做国君跟做生意可不一样。拿破仑三世的谈判要求主要有两点:一、停止对共和派的资助。二、给予法国最惠国待遇,英格兰不算,别的国家有什么,法国也得有什么。别虚伪了,巴伐利亚王国不也是王权邦国吗为啥你对巴伐利亚那么好,却对法国敌视再说了,买下卢森堡你就是君主,还共什么和什么呀把自己革命掉吗唐宁收到条件之后,把共和派核心人士叫到慕尼黑来共商大事。唐宁首先问他们,觉得英国的君主立宪怎么样虽然共和派人士大概猜到了唐宁的用心,但也不得不说:“还行。”唐宁又说:“世上大多数人只知道三权分立,但其实不知道英国是五权分立。除了立法、司法和执政之外,还有舆论监督和虚位元首。新闻自由的威力大家都差不多达成共识了,而虚位元首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权力制衡。首先,国王爱自己的国家,那是肯定的,估计会比大多数有钱的大资本家更爱国,在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国王会比较倾向于让国家恢复正常,而且也有一定的实力和声望。有国王的国家抵抗战争和灾难的能力要强些。其次,民主选举其实也会出现大独裁者,尤其是总统制的国家,拿破仑三世的上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王这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会有效地抑制大独裁者的出现。所以,我认为,除了共和之外,君主立宪也是一种选择。大家不妨想一想这个可能性,像英国光荣革命一样,用较小的代价把自由平等带到法国。有时候,政治斗争更多的是一种妥协。就像动物世界的雄性争夺配偶一样,有来有往,总想把对手往死里第76章 谋国在日内瓦深藏功与名的侯爷以为自己躲避法兰西皇后成功,可惜事与愿违,世事就是这么神奇,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荷兰王国在整个19世纪发展都很慢,这也是为什么在1830年代比利时鄙视自己的宗主国闹独立的原因之一,曾经的海上马车夫现在落伍了,而且国王威廉三世权力大,在他的统治下,荷兰王国君主立宪基本被废,唐宁了解到这些之后,放弃了撮合比利时和荷兰组成关税同盟,在与荷兰人沟通的过程中,他不喜威廉三世的统治,可是威廉三世却有一个让他惊讶的提议,把现在仍然属于荷兰的卢森堡大公国出售给唐宁比荷兰更强大的比利时从荷兰独立之后,将荷兰与卢森堡分割开了,卢森堡成了荷兰的一块飞地,并被比利时蚕食了不少疆域,为了对抗比利时,荷兰甚至让普鲁士的几千军队进城守卫卢森堡城。说不定什么时候卢森堡就不是自己的了,又穷又没什么安全感的荷兰王室与唐宁接上头之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作价把块飞地给卖了,让土豪成为真正的土豪。人家侯爷是大英帝国和巴伐利亚王国两国的贵族,却徒有虚名,没有封地,喜欢权势的威廉三世猜唐宁是想要一块地的,这里可是大公国,买下来,侯爷就可以再进一步,成为欧洲显赫的“大公”。至于卢森堡出手之后新主人能不能保得住,那就不是威廉三世要考虑的问题了,这位爷本身就是着三不着两的主,自己的政策还朝三暮四。卢森堡北临比利时,东接普鲁士,南靠法兰西,唐宁接手之后,比利时也许不会动他,可是法国跟他不和,普鲁士是北德意志联盟的领袖,长期与亲奥地利的南德意志暗战,巴伐利亚则是南德意志联盟的魁首,可想而知普鲁士不会欢迎“慕尼黑侯爵”来执掌卢森堡,可不要忘了,有几千普鲁士大兵驻扎在卢森堡城中,拿破仑说过普鲁士人是“从炮弹里孵出来的”,当时普鲁士因为经济落后,不是拿破仑的对手,但已经让拿破仑大帝刮目相看。正是在1815年大帝倒台之后,普鲁士的统治阶级奋发图强,如今已是重工业强国,军事实力足以让欧洲任何一个大国重视。欧仁妮皇后来到了慕尼黑,侯爷云深不知处,她只好在拜访了巴伐利亚国王之后失望地要离开法国,这个时候,路透社的人找到她,告知,请稍候,我们侯爷很快就回到慕尼黑,将跟您见上一面。真是柳暗花明。为了不给法国人民戴上绿帽,皇后与侯爷见面时都有几个法国官员在场,正经得很。后来的电讯报甚至使用这样的标题:唐宁冯温莎与法国官员会晤,探讨合作发展事宜。这又是一个炒作的大好时机,和解不忘做生意,在这个报告里,又宣告了一个送给法国皇后的小礼物留声机。附送的唱片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名作茶花女的歌剧版。八卦报纸开始嚷嚷:“号外号外刚刚跟茜茜公主订婚的慕尼黑侯爵送给前女友珍贵礼物,这位前女友竟然是法国皇后”得,这顶大绿帽还是给法国人民妥妥地戴上了。拿破仑三世差点没给这样的报导气死,唉叫欧仁妮不要去不要去,拦都拦不住。过了两天,欧仁妮传来电报,唐宁与她们夫妇和解的条件是要法国支持唐宁“买入”卢森堡。这真是令人惊奇的事件,这个不着调的荷兰国王竟然要把卢森堡卖掉这个事件也让拿破仑三世好过了一点,似乎这两个老相好谈的正事很正经嘛。为了平息绿帽风波,拿破仑三世未经谈判方的同意,擅自发布了法国正在与唐宁交涉这一起“生意”之事。他相信这一足以令欧洲大国侧目的消息会掩盖那些无谓的八卦。果断,报纸迅速跟进,大篇幅报导,并畅想大工业家接手卢森堡之后的各种可能。原来一个人有钱到一定的地步是可以变成国君的,有意思到底这笔买卖会是什么价格呢没有人能猜到,有人说几十万英镑,也有人说几百万英镑。当然不可能有人猜到,因为唐宁本人都根本没询价。根据唐宁的想法,只要他跟法国和普鲁士达成协议,到时候威廉三世想不卖恐怕都不行。对付不着调的国王就得用他无法拒绝的方式。唐宁倒是没有对拿破仑三世的作法太反感,因为这也救了他,在与欧仁妮会面之后的第二天,某小女公爵阴阳怪气地问他“昨天过得很快乐吧”这种古怪的气氛直到她看到拿破仑三世引导舆论的报导才消失。这么大的事件,唐宁当然要跟法国修复关系,做国君跟做生意可不一样。拿破仑三世的谈判要求主要有两点:一、停止对共和派的资助。二、给予法国最惠国待遇,英格兰不算,别的国家有什么,法国也得有什么。别虚伪了,巴伐利亚王国不也是王权邦国吗为啥你对巴伐利亚那么好,却对法国敌视再说了,买下卢森堡你就是君主,还共什么和什么呀把自己革命掉吗唐宁收到条件之后,把共和派核心人士叫到慕尼黑来共商大事。唐宁首先问他们,觉得英国的君主立宪怎么样虽然共和派人士大概猜到了唐宁的用心,但也不得不说:“还行。”唐宁又说:“世上大多数人只知道三权分立,但其实不知道英国是五权分立。除了立法、司法和执政之外,还有舆论监督和虚位元首。新闻自由的威力大家都差不多达成共识了,而虚位元首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权力制衡。首先,国王爱自己的国家,那是肯定的,估计会比大多数有钱的大资本家更爱国,在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国王会比较倾向于让国家恢复正常,而且也有一定的实力和声望。有国王的国家抵抗战争和灾难的能力要强些。其次,民主选举其实也会出现大独裁者,尤其是总统制的国家,拿破仑三世的上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王这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会有效地抑制大独裁者的出现。所以,我认为,除了共和之外,君主立宪也是一种选择。大家不妨想一想这个可能性,像英国光荣革命一样,用较小的代价把自由平等带到法国。有时候,政治斗争更多的是一种妥协。就像动物世界的雄性争夺配偶一样,有来有往,总想把对手往死里第76章 谋国在日内瓦深藏功与名的侯爷以为自己躲避法兰西皇后成功,可惜事与愿违,世事就是这么神奇,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荷兰王国在整个19世纪发展都很慢,这也是为什么在1830年代比利时鄙视自己的宗主国闹独立的原因之一,曾经的海上马车夫现在落伍了,而且国王威廉三世权力大,在他的统治下,荷兰王国君主立宪基本被废,唐宁了解到这些之后,放弃了撮合比利时和荷兰组成关税同盟,在与荷兰人沟通的过程中,他不喜威廉三世的统治,可是威廉三世却有一个让他惊讶的提议,把现在仍然属于荷兰的卢森堡大公国出售给唐宁比荷兰更强大的比利时从荷兰独立之后,将荷兰与卢森堡分割开了,卢森堡成了荷兰的一块飞地,并被比利时蚕食了不少疆域,为了对抗比利时,荷兰甚至让普鲁士的几千军队进城守卫卢森堡城。说不定什么时候卢森堡就不是自己的了,又穷又没什么安全感的荷兰王室与唐宁接上头之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作价把块飞地给卖了,让土豪成为真正的土豪。人家侯爷是大英帝国和巴伐利亚王国两国的贵族,却徒有虚名,没有封地,喜欢权势的威廉三世猜唐宁是想要一块地的,这里可是大公国,买下来,侯爷就可以再进一步,成为欧洲显赫的“大公”。至于卢森堡出手之后新主人能不能保得住,那就不是威廉三世要考虑的问题了,这位爷本身就是着三不着两的主,自己的政策还朝三暮四。卢森堡北临比利时,东接普鲁士,南靠法兰西,唐宁接手之后,比利时也许不会动他,可是法国跟他不和,普鲁士是北德意志联盟的领袖,长期与亲奥地利的南德意志暗战,巴伐利亚则是南德意志联盟的魁首,可想而知普鲁士不会欢迎“慕尼黑侯爵”来执掌卢森堡,可不要忘了,有几千普鲁士大兵驻扎在卢森堡城中,拿破仑说过普鲁士人是“从炮弹里孵出来的”,当时普鲁士因为经济落后,不是拿破仑的对手,但已经让拿破仑大帝刮目相看。正是在1815年大帝倒台之后,普鲁士的统治阶级奋发图强,如今已是重工业强国,军事实力足以让欧洲任何一个大国重视。欧仁妮皇后来到了慕尼黑,侯爷云深不知处,她只好在拜访了巴伐利亚国王之后失望地要离开法国,这个时候,路透社的人找到她,告知,请稍候,我们侯爷很快就回到慕尼黑,将跟您见上一面。真是柳暗花明。为了不给法国人民戴上绿帽,皇后与侯爷见面时都有几个法国官员在场,正经得很。后来的电讯报甚至使用这样的标题:唐宁冯温莎与法国官员会晤,探讨合作发展事宜。这又是一个炒作的大好时机,和解不忘做生意,在这个报告里,又宣告了一个送给法国皇后的小礼物留声机。附送的唱片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名作茶花女的歌剧版。八卦报纸开始嚷嚷:“号外号外刚刚跟茜茜公主订婚的慕尼黑侯爵送给前女友珍贵礼物,这位前女友竟然是法国皇后”得,这顶大绿帽还是给法国人民妥妥地戴上了。拿破仑三世差点没给这样的报导气死,唉叫欧仁妮不要去不要去,拦都拦不住。过了两天,欧仁妮传来电报,唐宁与她们夫妇和解的条件是要法国支持唐宁“买入”卢森堡。这真是令人惊奇的事件,这个不着调的荷兰国王竟然要把卢森堡卖掉这个事件也让拿破仑三世好过了一点,似乎这两个老相好谈的正事很正经嘛。为了平息绿帽风波,拿破仑三世未经谈判方的同意,擅自发布了法国正在与唐宁交涉这一起“生意”之事。他相信这一足以令欧洲大国侧目的消息会掩盖那些无谓的八卦。果断,报纸迅速跟进,大篇幅报导,并畅想大工业家接手卢森堡之后的各种可能。原来一个人有钱到一定的地步是可以变成国君的,有意思到底这笔买卖会是什么价格呢没有人能猜到,有人说几十万英镑,也有人说几百万英镑。当然不可能有人猜到,因为唐宁本人都根本没询价。根据唐宁的想法,只要他跟法国和普鲁士达成协议,到时候威廉三世想不卖恐怕都不行。对付不着调的国王就得用他无法拒绝的方式。唐宁倒是没有对拿破仑三世的作法太反感,因为这也救了他,在与欧仁妮会面之后的第二天,某小女公爵阴阳怪气地问他“昨天过得很快乐吧”这种古怪的气氛直到她看到拿破仑三世引导舆论的报导才消失。这么大的事件,唐宁当然要跟法国修复关系,做国君跟做生意可不一样。拿破仑三世的谈判要求主要有两点:一、停止对共和派的资助。二、给予法国最惠国待遇,英格兰不算,别的国家有什么,法国也得有什么。别虚伪了,巴伐利亚王国不也是王权邦国吗为啥你对巴伐利亚那么好,却对法国敌视再说了,买下卢森堡你就是君主,还共什么和什么呀把自己革命掉吗唐宁收到条件之后,把共和派核心人士叫到慕尼黑来共商大事。唐宁首先问他们,觉得英国的君主立宪怎么样虽然共和派人士大概猜到了唐宁的用心,但也不得不说:“还行。”唐宁又说:“世上大多数人只知道三权分立,但其实不知道英国是五权分立。除了立法、司法和执政之外,还有舆论监督和虚位元首。新闻自由的威力大家都差不多达成共识了,而虚位元首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权力制衡。首先,国王爱自己的国家,那是肯定的,估计会比大多数有钱的大资本家更爱国,在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国王会比较倾向于让国家恢复正常,而且也有一定的实力和声望。有国王的国家抵抗战争和灾难的能力要强些。其次,民主选举其实也会出现大独裁者,尤其是总统制的国家,拿破仑三世的上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王这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会有效地抑制大独裁者的出现。所以,我认为,除了共和之外,君主立宪也是一种选择。大家不妨想一想这个可能性,像英国光荣革命一样,用较小的代价把自由平等带到法国。有时候,政治斗争更多的是一种妥协。就像动物世界的雄性争夺配偶一样,有来有往,总想把对手往死里第76章 谋国在日内瓦深藏功与名的侯爷以为自己躲避法兰西皇后成功,可惜事与愿违,世事就是这么神奇,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荷兰王国在整个19世纪发展都很慢,这也是为什么在1830年代比利时鄙视自己的宗主国闹独立的原因之一,曾经的海上马车夫现在落伍了,而且国王威廉三世权力大,在他的统治下,荷兰王国君主立宪基本被废,唐宁了解到这些之后,放弃了撮合比利时和荷兰组成关税同盟,在与荷兰人沟通的过程中,他不喜威廉三世的统治,可是威廉三世却有一个让他惊讶的提议,把现在仍然属于荷兰的卢森堡大公国出售给唐宁比荷兰更强大的比利时从荷兰独立之后,将荷兰与卢森堡分割开了,卢森堡成了荷兰的一块飞地,并被比利时蚕食了不少疆域,为了对抗比利时,荷兰甚至让普鲁士的几千军队进城守卫卢森堡城。说不定什么时候卢森堡就不是自己的了,又穷又没什么安全感的荷兰王室与唐宁接上头之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作价把块飞地给卖了,让土豪成为真正的土豪。人家侯爷是大英帝国和巴伐利亚王国两国的贵族,却徒有虚名,没有封地,喜欢权势的威廉三世猜唐宁是想要一块地的,这里可是大公国,买下来,侯爷就可以再进一步,成为欧洲显赫的“大公”。至于卢森堡出手之后新主人能不能保得住,那就不是威廉三世要考虑的问题了,这位爷本身就是着三不着两的主,自己的政策还朝三暮四。卢森堡北临比利时,东接普鲁士,南靠法兰西,唐宁接手之后,比利时也许不会动他,可是法国跟他不和,普鲁士是北德意志联盟的领袖,长期与亲奥地利的南德意志暗战,巴伐利亚则是南德意志联盟的魁首,可想而知普鲁士不会欢迎“慕尼黑侯爵”来执掌卢森堡,可不要忘了,有几千普鲁士大兵驻扎在卢森堡城中,拿破仑说过普鲁士人是“从炮弹里孵出来的”,当时普鲁士因为经济落后,不是拿破仑的对手,但已经让拿破仑大帝刮目相看。正是在1815年大帝倒台之后,普鲁士的统治阶级奋发图强,如今已是重工业强国,军事实力足以让欧洲任何一个大国重视。欧仁妮皇后来到了慕尼黑,侯爷云深不知处,她只好在拜访了巴伐利亚国王之后失望地要离开法国,这个时候,路透社的人找到她,告知,请稍候,我们侯爷很快就回到慕尼黑,将跟您见上一面。真是柳暗花明。为了不给法国人民戴上绿帽,皇后与侯爷见面时都有几个法国官员在场,正经得很。后来的电讯报甚至使用这样的标题:唐宁冯温莎与法国官员会晤,探讨合作发展事宜。这又是一个炒作的大好时机,和解不忘做生意,在这个报告里,又宣告了一个送给法国皇后的小礼物留声机。附送的唱片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名作茶花女的歌剧版。八卦报纸开始嚷嚷:“号外号外刚刚跟茜茜公主订婚的慕尼黑侯爵送给前女友珍贵礼物,这位前女友竟然是法国皇后”得,这顶大绿帽还是给法国人民妥妥地戴上了。拿破仑三世差点没给这样的报导气死,唉叫欧仁妮不要去不要去,拦都拦不住。过了两天,欧仁妮传来电报,唐宁与她们夫妇和解的条件是要法国支持唐宁“买入”卢森堡。这真是令人惊奇的事件,这个不着调的荷兰国王竟然要把卢森堡卖掉这个事件也让拿破仑三世好过了一点,似乎这两个老相好谈的正事很正经嘛。为了平息绿帽风波,拿破仑三世未经谈判方的同意,擅自发布了法国正在与唐宁交涉这一起“生意”之事。他相信这一足以令欧洲大国侧目的消息会掩盖那些无谓的八卦。果断,报纸迅速跟进,大篇幅报导,并畅想大工业家接手卢森堡之后的各种可能。原来一个人有钱到一定的地步是可以变成国君的,有意思到底这笔买卖会是什么价格呢没有人能猜到,有人说几十万英镑,也有人说几百万英镑。当然不可能有人猜到,因为唐宁本人都根本没询价。根据唐宁的想法,只要他跟法国和普鲁士达成协议,到时候威廉三世想不卖恐怕都不行。对付不着调的国王就得用他无法拒绝的方式。唐宁倒是没有对拿破仑三世的作法太反感,因为这也救了他,在与欧仁妮会面之后的第二天,某小女公爵阴阳怪气地问他“昨天过得很快乐吧”这种古怪的气氛直到她看到拿破仑三世引导舆论的报导才消失。这么大的事件,唐宁当然要跟法国修复关系,做国君跟做生意可不一样。拿破仑三世的谈判要求主要有两点:一、停止对共和派的资助。二、给予法国最惠国待遇,英格兰不算,别的国家有什么,法国也得有什么。别虚伪了,巴伐利亚王国不也是王权邦国吗为啥你对巴伐利亚那么好,却对法国敌视再说了,买下卢森堡你就是君主,还共什么和什么呀把自己革命掉吗唐宁收到条件之后,把共和派核心人士叫到慕尼黑来共商大事。唐宁首先问他们,觉得英国的君主立宪怎么样虽然共和派人士大概猜到了唐宁的用心,但也不得不说:“还行。”唐宁又说:“世上大多数人只知道三权分立,但其实不知道英国是五权分立。除了立法、司法和执政之外,还有舆论监督和虚位元首。新闻自由的威力大家都差不多达成共识了,而虚位元首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权力制衡。首先,国王爱自己的国家,那是肯定的,估计会比大多数有钱的大资本家更爱国,在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国王会比较倾向于让国家恢复正常,而且也有一定的实力和声望。有国王的国家抵抗战争和灾难的能力要强些。其次,民主选举其实也会出现大独裁者,尤其是总统制的国家,拿破仑三世的上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王这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会有效地抑制大独裁者的出现。所以,我认为,除了共和之外,君主立宪也是一种选择。大家不妨想一想这个可能性,像英国光荣革命一样,用较小的代价把自由平等带到法国。有时候,政治斗争更多的是一种妥协。就像动物世界的雄性争夺配偶一样,有来有往,总想把对手往死里第76章 谋国在日内瓦深藏功与名的侯爷以为自己躲避法兰西皇后成功,可惜事与愿违,世事就是这么神奇,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荷兰王国在整个19世纪发展都很慢,这也是为什么在1830年代比利时鄙视自己的宗主国闹独立的原因之一,曾经的海上马车夫现在落伍了,而且国王威廉三世权力大,在他的统治下,荷兰王国君主立宪基本被废,唐宁了解到这些之后,放弃了撮合比利时和荷兰组成关税同盟,在与荷兰人沟通的过程中,他不喜威廉三世的统治,可是威廉三世却有一个让他惊讶的提议,把现在仍然属于荷兰的卢森堡大公国出售给唐宁比荷兰更强大的比利时从荷兰独立之后,将荷兰与卢森堡分割开了,卢森堡成了荷兰的一块飞地,并被比利时蚕食了不少疆域,为了对抗比利时,荷兰甚至让普鲁士的几千军队进城守卫卢森堡城。说不定什么时候卢森堡就不是自己的了,又穷又没什么安全感的荷兰王室与唐宁接上头之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作价把块飞地给卖了,让土豪成为真正的土豪。人家侯爷是大英帝国和巴伐利亚王国两国的贵族,却徒有虚名,没有封地,喜欢权势的威廉三世猜唐宁是想要一块地的,这里可是大公国,买下来,侯爷就可以再进一步,成为欧洲显赫的“大公”。至于卢森堡出手之后新主人能不能保得住,那就不是威廉三世要考虑的问题了,这位爷本身就是着三不着两的主,自己的政策还朝三暮四。卢森堡北临比利时,东接普鲁士,南靠法兰西,唐宁接手之后,比利时也许不会动他,可是法国跟他不和,普鲁士是北德意志联盟的领袖,长期与亲奥地利的南德意志暗战,巴伐利亚则是南德意志联盟的魁首,可想而知普鲁士不会欢迎“慕尼黑侯爵”来执掌卢森堡,可不要忘了,有几千普鲁士大兵驻扎在卢森堡城中,拿破仑说过普鲁士人是“从炮弹里孵出来的”,当时普鲁士因为经济落后,不是拿破仑的对手,但已经让拿破仑大帝刮目相看。正是在1815年大帝倒台之后,普鲁士的统治阶级奋发图强,如今已是重工业强国,军事实力足以让欧洲任何一个大国重视。欧仁妮皇后来到了慕尼黑,侯爷云深不知处,她只好在拜访了巴伐利亚国王之后失望地要离开法国,这个时候,路透社的人找到她,告知,请稍候,我们侯爷很快就回到慕尼黑,将跟您见上一面。真是柳暗花明。为了不给法国人民戴上绿帽,皇后与侯爷见面时都有几个法国官员在场,正经得很。后来的电讯报甚至使用这样的标题:唐宁冯温莎与法国官员会晤,探讨合作发展事宜。这又是一个炒作的大好时机,和解不忘做生意,在这个报告里,又宣告了一个送给法国皇后的小礼物留声机。附送的唱片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名作茶花女的歌剧版。八卦报纸开始嚷嚷:“号外号外刚刚跟茜茜公主订婚的慕尼黑侯爵送给前女友珍贵礼物,这位前女友竟然是法国皇后”得,这顶大绿帽还是给法国人民妥妥地戴上了。拿破仑三世差点没给这样的报导气死,唉叫欧仁妮不要去不要去,拦都拦不住。过了两天,欧仁妮传来电报,唐宁与她们夫妇和解的条件是要法国支持唐宁“买入”卢森堡。这真是令人惊奇的事件,这个不着调的荷兰国王竟然要把卢森堡卖掉这个事件也让拿破仑三世好过了一点,似乎这两个老相好谈的正事很正经嘛。为了平息绿帽风波,拿破仑三世未经谈判方的同意,擅自发布了法国正在与唐宁交涉这一起“生意”之事。他相信这一足以令欧洲大国侧目的消息会掩盖那些无谓的八卦。果断,报纸迅速跟进,大篇幅报导,并畅想大工业家接手卢森堡之后的各种可能。原来一个人有钱到一定的地步是可以变成国君的,有意思到底这笔买卖会是什么价格呢没有人能猜到,有人说几十万英镑,也有人说几百万英镑。当然不可能有人猜到,因为唐宁本人都根本没询价。根据唐宁的想法,只要他跟法国和普鲁士达成协议,到时候威廉三世想不卖恐怕都不行。对付不着调的国王就得用他无法拒绝的方式。唐宁倒是没有对拿破仑三世的作法太反感,因为这也救了他,在与欧仁妮会面之后的第二天,某小女公爵阴阳怪气地问他“昨天过得很快乐吧”这种古怪的气氛直到她看到拿破仑三世引导舆论的报导才消失。这么大的事件,唐宁当然要跟法国修复关系,做国君跟做生意可不一样。拿破仑三世的谈判要求主要有两点:一、停止对共和派的资助。二、给予法国最惠国待遇,英格兰不算,别的国家有什么,法国也得有什么。别虚伪了,巴伐利亚王国不也是王权邦国吗为啥你对巴伐利亚那么好,却对法国敌视再说了,买下卢森堡你就是君主,还共什么和什么呀把自己革命掉吗唐宁收到条件之后,把共和派核心人士叫到慕尼黑来共商大事。唐宁首先问他们,觉得英国的君主立宪怎么样虽然共和派人士大概猜到了唐宁的用心,但也不得不说:“还行。”唐宁又说:“世上大多数人只知道三权分立,但其实不知道英国是五权分立。除了立法、司法和执政之外,还有舆论监督和虚位元首。新闻自由的威力大家都差不多达成共识了,而虚位元首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权力制衡。首先,国王爱自己的国家,那是肯定的,估计会比大多数有钱的大资本家更爱国,在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国王会比较倾向于让国家恢复正常,而且也有一定的实力和声望。有国王的国家抵抗战争和灾难的能力要强些。其次,民主选举其实也会出现大独裁者,尤其是总统制的国家,拿破仑三世的上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王这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会有效地抑制大独裁者的出现。所以,我认为,除了共和之外,君主立宪也是一种选择。大家不妨想一想这个可能性,像英国光荣革命一样,用较小的代价把自由平等带到法国。有时候,政治斗争更多的是一种妥协。就像动物世界的雄性争夺配偶一样,有来有往,总想把对手往死里第76章 谋国在日内瓦深藏功与名的侯爷以为自己躲避法兰西皇后成功,可惜事与愿违,世事就是这么神奇,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荷兰王国在整个19世纪发展都很慢,这也是为什么在1830年代比利时鄙视自己的宗主国闹独立的原因之一,曾经的海上马车夫现在落伍了,而且国王威廉三世权力大,在他的统治下,荷兰王国君主立宪基本被废,唐宁了解到这些之后,放弃了撮合比利时和荷兰组成关税同盟,在与荷兰人沟通的过程中,他不喜威廉三世的统治,可是威廉三世却有一个让他惊讶的提议,把现在仍然属于荷兰的卢森堡大公国出售给唐宁比荷兰更强大的比利时从荷兰独立之后,将荷兰与卢森堡分割开了,卢森堡成了荷兰的一块飞地,并被比利时蚕食了不少疆域,为了对抗比利时,荷兰甚至让普鲁士的几千军队进城守卫卢森堡城。说不定什么时候卢森堡就不是自己的了,又穷又没什么安全感的荷兰王室与唐宁接上头之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作价把块飞地给卖了,让土豪成为真正的土豪。人家侯爷是大英帝国和巴伐利亚王国两国的贵族,却徒有虚名,没有封地,喜欢权势的威廉三世猜唐宁是想要一块地的,这里可是大公国,买下来,侯爷就可以再进一步,成为欧洲显赫的“大公”。至于卢森堡出手之后新主人能不能保得住,那就不是威廉三世要考虑的问题了,这位爷本身就是着三不着两的主,自己的政策还朝三暮四。卢森堡北临比利时,东接普鲁士,南靠法兰西,唐宁接手之后,比利时也许不会动他,可是法国跟他不和,普鲁士是北德意志联盟的领袖,长期与亲奥地利的南德意志暗战,巴伐利亚则是南德意志联盟的魁首,可想而知普鲁士不会欢迎“慕尼黑侯爵”来执掌卢森堡,可不要忘了,有几千普鲁士大兵驻扎在卢森堡城中,拿破仑说过普鲁士人是“从炮弹里孵出来的”,当时普鲁士因为经济落后,不是拿破仑的对手,但已经让拿破仑大帝刮目相看。正是在1815年大帝倒台之后,普鲁士的统治阶级奋发图强,如今已是重工业强国,军事实力足以让欧洲任何一个大国重视。欧仁妮皇后来到了慕尼黑,侯爷云深不知处,她只好在拜访了巴伐利亚国王之后失望地要离开法国,这个时候,路透社的人找到她,告知,请稍候,我们侯爷很快就回到慕尼黑,将跟您见上一面。真是柳暗花明。为了不给法国人民戴上绿帽,皇后与侯爷见面时都有几个法国官员在场,正经得很。后来的电讯报甚至使用这样的标题:唐宁冯温莎与法国官员会晤,探讨合作发展事宜。这又是一个炒作的大好时机,和解不忘做生意,在这个报告里,又宣告了一个送给法国皇后的小礼物留声机。附送的唱片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名作茶花女的歌剧版。八卦报纸开始嚷嚷:“号外号外刚刚跟茜茜公主订婚的慕尼黑侯爵送给前女友珍贵礼物,这位前女友竟然是法国皇后”得,这顶大绿帽还是给法国人民妥妥地戴上了。拿破仑三世差点没给这样的报导气死,唉叫欧仁妮不要去不要去,拦都拦不住。过了两天,欧仁妮传来电报,唐宁与她们夫妇和解的条件是要法国支持唐宁“买入”卢森堡。这真是令人惊奇的事件,这个不着调的荷兰国王竟然要把卢森堡卖掉这个事件也让拿破仑三世好过了一点,似乎这两个老相好谈的正事很正经嘛。为了平息绿帽风波,拿破仑三世未经谈判方的同意,擅自发布了法国正在与唐宁交涉这一起“生意”之事。他相信这一足以令欧洲大国侧目的消息会掩盖那些无谓的八卦。果断,报纸迅速跟进,大篇幅报导,并畅想大工业家接手卢森堡之后的各种可能。原来一个人有钱到一定的地步是可以变成国君的,有意思到底这笔买卖会是什么价格呢没有人能猜到,有人说几十万英镑,也有人说几百万英镑。当然不可能有人猜到,因为唐宁本人都根本没询价。根据唐宁的想法,只要他跟法国和普鲁士达成协议,到时候威廉三世想不卖恐怕都不行。对付不着调的国王就得用他无法拒绝的方式。唐宁倒是没有对拿破仑三世的作法太反感,因为这也救了他,在与欧仁妮会面之后的第二天,某小女公爵阴阳怪气地问他“昨天过得很快乐吧”这种古怪的气氛直到她看到拿破仑三世引导舆论的报导才消失。这么大的事件,唐宁当然要跟法国修复关系,做国君跟做生意可不一样。拿破仑三世的谈判要求主要有两点:一、停止对共和派的资助。二、给予法国最惠国待遇,英格兰不算,别的国家有什么,法国也得有什么。别虚伪了,巴伐利亚王国不也是王权邦国吗为啥你对巴伐利亚那么好,却对法国敌视再说了,买下卢森堡你就是君主,还共什么和什么呀把自己革命掉吗唐宁收到条件之后,把共和派核心人士叫到慕尼黑来共商大事。唐宁首先问他们,觉得英国的君主立宪怎么样虽然共和派人士大概猜到了唐宁的用心,但也不得不说:“还行。”唐宁又说:“世上大多数人只知道三权分立,但其实不知道英国是五权分立。除了立法、司法和执政之外,还有舆论监督和虚位元首。新闻自由的威力大家都差不多达成共识了,而虚位元首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权力制衡。首先,国王爱自己的国家,那是肯定的,估计会比大多数有钱的大资本家更爱国,在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国王会比较倾向于让国家恢复正常,而且也有一定的实力和声望。有国王的国家抵抗战争和灾难的能力要强些。其次,民主选举其实也会出现大独裁者,尤其是总统制的国家,拿破仑三世的上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王这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会有效地抑制大独裁者的出现。所以,我认为,除了共和之外,君主立宪也是一种选择。大家不妨想一想这个可能性,像英国光荣革命一样,用较小的代价把自由平等带到法国。有时候,政治斗争更多的是一种妥协。就像动物世界的雄性争夺配偶一样,有来有往,总想把对手往死里第76章 谋国在日内瓦深藏功与名的侯爷以为自己躲避法兰西皇后成功,可惜事与愿违,世事就是这么神奇,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荷兰王国在整个19世纪发展都很慢,这也是为什么在1830年代比利时鄙视自己的宗主国闹独立的原因之一,曾经的海上马车夫现在落伍了,而且国王威廉三世权力大,在他的统治下,荷兰王国君主立宪基本被废,唐宁了解到这些之后,放弃了撮合比利时和荷兰组成关税同盟,在与荷兰人沟通的过程中,他不喜威廉三世的统治,可是威廉三世却有一个让他惊讶的提议,把现在仍然属于荷兰的卢森堡大公国出售给唐宁比荷兰更强大的比利时从荷兰独立之后,将荷兰与卢森堡分割开了,卢森堡成了荷兰的一块飞地,并被比利时蚕食了不少疆域,为了对抗比利时,荷兰甚至让普鲁士的几千军队进城守卫卢森堡城。说不定什么时候卢森堡就不是自己的了,又穷又没什么安全感的荷兰王室与唐宁接上头之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作价把块飞地给卖了,让土豪成为真正的土豪。人家侯爷是大英帝国和巴伐利亚王国两国的贵族,却徒有虚名,没有封地,喜欢权势的威廉三世猜唐宁是想要一块地的,这里可是大公国,买下来,侯爷就可以再进一步,成为欧洲显赫的“大公”。至于卢森堡出手之后新主人能不能保得住,那就不是威廉三世要考虑的问题了,这位爷本身就是着三不着两的主,自己的政策还朝三暮四。卢森堡北临比利时,东接普鲁士,南靠法兰西,唐宁接手之后,比利时也许不会动他,可是法国跟他不和,普鲁士是北德意志联盟的领袖,长期与亲奥地利的南德意志暗战,巴伐利亚则是南德意志联盟的魁首,可想而知普鲁士不会欢迎“慕尼黑侯爵”来执掌卢森堡,可不要忘了,有几千普鲁士大兵驻扎在卢森堡城中,拿破仑说过普鲁士人是“从炮弹里孵出来的”,当时普鲁士因为经济落后,不是拿破仑的对手,但已经让拿破仑大帝刮目相看。正是在1815年大帝倒台之后,普鲁士的统治阶级奋发图强,如今已是重工业强国,军事实力足以让欧洲任何一个大国重视。欧仁妮皇后来到了慕尼黑,侯爷云深不知处,她只好在拜访了巴伐利亚国王之后失望地要离开法国,这个时候,路透社的人找到她,告知,请稍候,我们侯爷很快就回到慕尼黑,将跟您见上一面。真是柳暗花明。为了不给法国人民戴上绿帽,皇后与侯爷见面时都有几个法国官员在场,正经得很。后来的电讯报甚至使用这样的标题:唐宁冯温莎与法国官员会晤,探讨合作发展事宜。这又是一个炒作的大好时机,和解不忘做生意,在这个报告里,又宣告了一个送给法国皇后的小礼物留声机。附送的唱片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名作茶花女的歌剧版。八卦报纸开始嚷嚷:“号外号外刚刚跟茜茜公主订婚的慕尼黑侯爵送给前女友珍贵礼物,这位前女友竟然是法国皇后”得,这顶大绿帽还是给法国人民妥妥地戴上了。拿破仑三世差点没给这样的报导气死,唉叫欧仁妮不要去不要去,拦都拦不住。过了两天,欧仁妮传来电报,唐宁与她们夫妇和解的条件是要法国支持唐宁“买入”卢森堡。这真是令人惊奇的事件,这个不着调的荷兰国王竟然要把卢森堡卖掉这个事件也让拿破仑三世好过了一点,似乎这两个老相好谈的正事很正经嘛。为了平息绿帽风波,拿破仑三世未经谈判方的同意,擅自发布了法国正在与唐宁交涉这一起“生意”之事。他相信这一足以令欧洲大国侧目的消息会掩盖那些无谓的八卦。果断,报纸迅速跟进,大篇幅报导,并畅想大工业家接手卢森堡之后的各种可能。原来一个人有钱到一定的地步是可以变成国君的,有意思到底这笔买卖会是什么价格呢没有人能猜到,有人说几十万英镑,也有人说几百万英镑。当然不可能有人猜到,因为唐宁本人都根本没询价。根据唐宁的想法,只要他跟法国和普鲁士达成协议,到时候威廉三世想不卖恐怕都不行。对付不着调的国王就得用他无法拒绝的方式。唐宁倒是没有对拿破仑三世的作法太反感,因为这也救了他,在与欧仁妮会面之后的第二天,某小女公爵阴阳怪气地问他“昨天过得很快乐吧”这种古怪的气氛直到她看到拿破仑三世引导舆论的报导才消失。这么大的事件,唐宁当然要跟法国修复关系,做国君跟做生意可不一样。拿破仑三世的谈判要求主要有两点:一、停止对共和派的资助。二、给予法国最惠国待遇,英格兰不算,别的国家有什么,法国也得有什么。别虚伪了,巴伐利亚王国不也是王权邦国吗为啥你对巴伐利亚那么好,却对法国敌视再说了,买下卢森堡你就是君主,还共什么和什么呀把自己革命掉吗唐宁收到条件之后,把共和派核心人士叫到慕尼黑来共商大事。唐宁首先问他们,觉得英国的君主立宪怎么样虽然共和派人士大概猜到了唐宁的用心,但也不得不说:“还行。”唐宁又说:“世上大多数人只知道三权分立,但其实不知道英国是五权分立。除了立法、司法和执政之外,还有舆论监督和虚位元首。新闻自由的威力大家都差不多达成共识了,而虚位元首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权力制衡。首先,国王爱自己的国家,那是肯定的,估计会比大多数有钱的大资本家更爱国,在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国王会比较倾向于让国家恢复正常,而且也有一定的实力和声望。有国王的国家抵抗战争和灾难的能力要强些。其次,民主选举其实也会出现大独裁者,尤其是总统制的国家,拿破仑三世的上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王这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会有效地抑制大独裁者的出现。所以,我认为,除了共和之外,君主立宪也是一种选择。大家不妨想一想这个可能性,像英国光荣革命一样,用较小的代价把自由平等带到法国。有时候,政治斗争更多的是一种妥协。就像动物世界的雄性争夺配偶一样,有来有往,总想把对手往死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