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初唐傻小子> 分节阅读 17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73(1 / 1)

,除非他是大罗金仙,能掐会算,否则怎么可能在一百人中把公主挑出来呀”张小七和李恪的神情也舒缓下来。“恩,看来皇上也不是真心想把公主嫁出去啊”“是呀是呀如此一来,咱们也没必要再冒险了”“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咱们还是应该让王妃和嫂夫人多去江夏王府走动走动,多跟公主见见面,以防止禄东赞暗度陈仓啊”“恩,还是怀亮想得周到,就照你说的办”接下来的数日里,禄东赞大显身手,又连过了三关,一时间京师震动,满朝文武尽皆拜服,市井百姓街谈巷议,将他的事迹传得神乎其神。这天张小七众人又聚在吴王府中商议事情。张小七就说:“他娘的,你们都听说了吧,禄东赞那厮又答对了一题,如今他可是火遍京城了,外面传的沸沸扬扬,有的人说他是什么地藏菩萨驾前的灵兽转世,还有人说他是太上老君的牵牛童子下凡,说什么的都有,我这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李恪也道:“是啊禄东赞这几天真是出尽了风头,我发现父皇看他的眼神都变了”“唉,昨日我在街上闲逛,看到很多人争相购买禄东赞的画像,我气不过,就找了个人询问,我说你平白无故买这画像做什么,你们猜人家怎么回答的,人家说了,他要把这画像带回家供起来,将来可以保佑他求亲成功,抱得美人归”程怀亮不屑道:“求亲成功这题他还没答完呢,怎么就求亲成功了王妃、嫂夫人你们这几日去江夏王府可有什么发现”翟珊摇摇头,“王府一切如常,并没有什么蹊跷之处,我和王妃也跟公主见过面了,公主真不愧是将门虎女,年纪虽小,可是很有主见,讲话也非常有见地,对很多事情都有她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谈的很投缘。”阿史那云也连连点头称是。“这就好这就好啊只要他禄东赞过不了这最后一关,就一切都是浮云,他被捧得越高,脸丢得就越大,到时咱们只需在一旁看他的哈哈笑就行了”“恩,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这事先放在一边,还有老三娘亲的事,咱们得尽快解决了,老人家现在总也听不到儿子的声音,疑心越来越重,天天张罗着要见儿子,我已经快拦不住了,得赶紧找出一个跟老三口音相似的人出来,哪怕叫他过来喊一声娘也成啊”“对呀这几日咱们净忙着对付禄东赞了,把这事给忘了”他们正谈论着,忽听院中一声高叫,“旨意到吴王李恪、平凉侯张小七接旨”李恪和张小七对视了一眼,慌忙起身,整理衣服,赶到院中,跪拜,“臣李恪、张小七接旨”“传皇上口谕,宣李恪、张小七即刻入宫见驾,朕有要事相商。钦此”“臣等遵旨”李恪和张小七领了旨意,各自换好朝服,随太监进宫。进了太极殿,张小七再一看,嚯,今天可真是人头齐整,诸皇子、王公大臣一个个神情严肃,都在殿前侍立。他心中纳闷:“哎呦呵这也不是大朝的日子,怎么来了这么多人莫非皇上有极重要的事情要宣布还是竖着耳朵听着吧”须臾,李世民驾到,坐上龙椅,对群臣道:“诸位爱卿,你们现在一定都在疑惑,为何朕会突然把你们都召进宫来呢其实,朕近日确实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要诸位爱卿替朕分忧啊你们也知道,吐蕃婚使禄东赞已接连通过朕的五道测试了,此人胆大心细,很有才学,朕甚爱之,想把他招揽到咱们大唐来,望诸位爱卿群策群力,为朕想一个好办法呀”长孙无忌出班道:“皇上,此事简单至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咱们大唐繁荣昌盛,物阜民丰,强吐蕃百倍,皇上知人善任,礼贤下士,天下有才之士无不以为皇上效命为荣,想必那禄东赞也不例外。皇上只需下旨恩赏于他,再给他一个官做,他自会感恩戴德,为皇上效死的”“唉若能如此,朕还叫你们来做什么昨日朕就封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了,还想把琅琊长公主的外孙女嫁给他,让他留在长安,可他执意不从,他说他在吐蕃已有妻子,糟糠之妻不下堂,他不能为了荣华富贵而背叛妻子,还说他家赞普还没有娶到公主,他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他作为臣下怎能先行娶妻呢。一番话把朕说得哑口无言,只得作罢呀”太子李承乾气冲冲道:“父皇,这个禄东赞也太猖狂了,这么不识抬举,您还理他作甚依我看,您给他安个顶撞圣驾罪名,把他打发回去得了”“住口这等忠臣难能可贵,他越是这样,朕就越欣赏他,你作为太子,不懂得尊重人才,他日如何能治理好天下”“呃,父皇息怒,儿臣只是觉得他冒犯了父皇”“够了你不要再说了”李承乾吓得一缩脖,知道自己又杵了父皇的肺管子了,不敢再言语了。魏王李泰趁机道:“父皇,儿臣以为招揽禄东赞这样的聪明人,绝不能等闲视之,草率行事,必须要对症下药,详细了解他的身世背景,处事风格和个人喜好,而后再根据情况施以恩德,凡事急他之所急,想他之所想,久而久之,即便他的心是铜打铁铸的,也会逐渐被父皇的诚意所感化呀所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父皇乃是一代明君,恩德播于海内,普天之下的名士无不仰望,相信禄东赞也早晚会效命于父皇的麾下的”“好,说得好泰儿所言甚合朕心哪太子,你听听听听你四弟是怎么说的”李承乾的脸憋得通红,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来。李泰连忙解释:“父皇,儿臣只是想帮您出谋划策而已,绝没有冒犯太子哥的意思,还请父皇明察啊”“好了,泰儿,你的心意朕已经知道了,太子要是有你一半聪明乖巧,朕也不会这般操心哪”下面,李泰的亲信大臣们蠢蠢欲动,纷纷进言为他造势。“皇上,魏王殿下聪慧仁义,远见卓识,令臣钦佩呀”“是呀魏王的才学真是旷古烁今哪”房玄龄气得脸色铁青,向李世民进谏道:“皇上,太子终归是太子,亲王毕竟是亲王,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不可混淆啊只有如此国家才能安定,皇上讲话时务必要注意言辞,以免令有些人起了僭越之心哪”“玄龄说得对,朕受教了诶怎么说来说去,说跑题了今天的议题是如何招揽禄东赞哪,诸位爱卿还有什么建议,都给朕说说吧”齐王李祐启奏道:“父皇,关于招揽禄东赞的事,四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儿臣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只是儿臣以为太子哥所言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倘若禄东赞此人真的心如铁石,任凭父皇用尽办法,也不能将其说服,那就请父皇当机立断,将他处死,此等有才之人若不能为我们所用,就不能让他活在世上放虎归山,必成后患哪”“恩。”李世民点了点头,“恪儿、你有什么想法”李恪言道:“父皇,请恕儿臣直言,儿臣在西域时多有耳闻,这禄东赞名义上是松赞干布的臣下,可实际上与松赞干布情同手足啊当年,松赞干布十二岁即位便替父报仇,平定吐蕃贵族的内乱,继而消灭羊同、苏毗,开疆扩土,后又建都逻些,创立基业,这其中多有禄东赞的助力,这些年来,他们君臣并肩作战,患难与共,誓同生死,早已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情谊。依儿臣看,父皇想要撼动禄东赞的心意难如撼山哪”“朕不想听你说这些朕要的是你的办法”“这,儿臣还没有想好。”李世民又看向李治,“治儿,你怎么看”李治忙施礼道:“父皇,几位皇兄所言都很有道理,令儿臣受益匪浅。近日儿臣在私邸读书,对圣贤之言也有所领悟,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于自贤,唯有唯才是举,选贤任能,方能使政治清平,国家富强。儿臣并不了解禄东赞,也不敢妄言,只想以诸位皇兄为榜样,努力读书,日后也好为父皇的大业尽一份自己的心力”“恩,治儿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实属不易呀,你们几个皇子平日里也读了不少书,须知招贤纳士也是一门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这样吧,朕就将招揽禄东赞的差事交给你们去办,谁能帮朕了此心愿,朕重重有赏”“儿臣遵旨”五个皇子叩拜领旨。岑文本建议道:“皇上,既然您已决心招揽禄东赞,就应该先将这最后一试的日期推迟,把禄东赞拖在长安,也好给皇子们充足的准备时间啊”“景仁所言甚善朕这便给禄东赞下旨”计议已定,李世民退朝,李恪和张小七又回到了府中。李恪就把这差事又跟程怀亮、翟珊、阿史那云说了一遍。“招揽禄东赞”程怀亮连连咋舌,“这怎么可能呢”李恪也赞同道:“是啊父皇爱才心切,可是禄东赞心志之坚岂是功名利禄所能撼动的呀”“罢了罢了,反正这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让太子和魏王他们随便折腾去吧咱们不必管它”“恩,说的也是。”这时,张小七突然说道:“今天上朝你们说什么我倒没有太仔细听,不过我发现了另外一件事,殿下,你注意到没有,太子讲话的声音似乎跟老三很像啊”李恪闻言,也是一惊,“对呀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可是这有什么用太子怎么可能装成老三喊娘呢”“诶,事在人为嘛这事再难总比招揽禄东赞容易一些吧”程怀亮眼珠转了转,“恩,小七兄说得很对呀只要咱们事先做好周密的布置,此事或许真的能成”第七章 岑文本献策李世民给诸皇子出了一道难题,让他们招揽吐蕃婚使禄这其中的难度李恪和张小七众人心知肚明,他们并不对招揽成功抱有多大希望,倒是张小七在朝会上的意外发现使大家精神一振。太子说话的声音居然跟吴老三的口音很相似,如此一来,安抚老三娘亲的事岂不是有了眉目了吗程怀亮就说:“如今的太子在朝堂上备受冷落,被魏王抢尽了风头,此番招揽禄东赞,他必定会全力以赴,要在皇上面前重新证明自己,咱们或许可以利用他急于求成的心理做做章”张小七兴奋得一挥拳头,“对呀还是你小子聪明”李恪提醒道:“不过,此事咱们务必要布置周密,一次成功,不能有丝毫漏洞,否则一旦出了差错,很可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殃及自身哪”他们正说着,一个家丁跑进来,“殿下,岑大人在门外求见”“哦快快有请”少时,李恪率众将岑本迎进房中。众人落座,李恪问道:“岑大人此时前来,可是有关于招揽禄东赞的事要向我交代呀”“正是。”李恪叹了口气,“唉,我觉得这等邀宠之事还是交给太子和魏王他们吧,我实在是没什么兴趣。”“殿下怎会如此灰心丧气呀你可知,招揽禄东赞之事事关重大,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储位的人选啊”“储位岑大人,现今太子尚未被废,父皇最宠的又是魏王,我一个非嫡非长的皇子,拿什么来争位呢”“殿下说得不对,依微臣看,如今才是殿下争位的最好时机呀太子失德,在朝中的威信早已荡然无存,被废是早晚的事。而魏王虽一时得宠,可行事又太过张扬,不懂得收敛,一味地讨巧卖乖,锋芒毕露,只怕时间一长,也会招致皇上的不满哪他们两家斗得你死我活,于殿下而言反倒是好事。殿下此时应该潜心做事,厚积薄发,逐步提升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分量,当这分量达到一定程度之时,皇上自会把你扶上储位的,这次招揽禄东赞的差事便是一个很重的砝码,殿下切不可放弃呀”“岑大人说得有理,可是让那禄东赞投唐又谈何容易呀”“殿下的疑虑臣也知道,可凡事无绝对,招揽禄东赞的步骤,臣已为殿下想过了,总共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曰拖,臣已请皇上推迟了最后一试的日期,禄东赞将不得不长留京城,在此期间,太子和魏王必会倾尽所能地收买拉拢他,这金钱美女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些东西虽不能使他变节,却可以逐渐消磨他的锐气,而咱们此时则按兵不动,在一边观望即可。第二步曰间,臣会派人在临近吐蕃的边境一带散布谣言,就说禄东赞业已背叛吐蕃在大唐当了大将军了,还娶了大唐的成公主,成了驸马爷。正所谓三人成虎,料想那松赞干布见禄东赞长久未归,必会生疑,一旦他恼羞成怒,对禄东赞的家眷动手,断其归路,咱们的计策就成功了一大半了。第三步曰交,到了这一步,太子和魏王对禄东赞的争夺会日趋激烈,甚至可能会演变到刀兵相向的地步,而殿下要不失时机地出面将他救下,在他走投无路之时施以恩义,那禄东赞在感激殿下的同时,自然也会把这份功劳送给殿下的”张小七听得浑身发凉,“呃,岑老大人,容我说一句不中听的话,您是要一边把人家害得家破人亡,一边还要人家对您感恩戴德,您这招是不是有点缺德呀”程怀亮面露喜色,“诶,小七兄齐王李祐启奏道:“父皇,关于招揽禄东赞的事,四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儿臣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只是儿臣以为太子哥所言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倘若禄东赞此人真的心如铁石,任凭父皇用尽办法,也不能将其说服,那就请父皇当机立断,将他处死,此等有才之人若不能为我们所用,就不能让他活在世上放虎归山,必成后患哪”“恩。”李世民点了点头,“恪儿、你有什么想法”李恪言道:“父皇,请恕儿臣直言,儿臣在西域时多有耳闻,这禄东赞名义上是松赞干布的臣下,可实际上与松赞干布情同手足啊当年,松赞干布十二岁即位便替父报仇,平定吐蕃贵族的内乱,继而消灭羊同、苏毗,开疆扩土,后又建都逻些,创立基业,这其中多有禄东赞的助力,这些年来,他们君臣并肩作战,患难与共,誓同生死,早已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情谊。依儿臣看,父皇想要撼动禄东赞的心意难如撼山哪”“朕不想听你说这些朕要的是你的办法”“这,儿臣还没有想好。”李世民又看向李治,“治儿,你怎么看”李治忙施礼道:“父皇,几位皇兄所言都很有道理,令儿臣受益匪浅。近日儿臣在私邸读书,对圣贤之言也有所领悟,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于自贤,唯有唯才是举,选贤任能,方能使政治清平,国家富强。儿臣并不了解禄东赞,也不敢妄言,只想以诸位皇兄为榜样,努力读书,日后也好为父皇的大业尽一份自己的心力”“恩,治儿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实属不易呀,你们几个皇子平日里也读了不少书,须知招贤纳士也是一门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这样吧,朕就将招揽禄东赞的差事交给你们去办,谁能帮朕了此心愿,朕重重有赏”“儿臣遵旨”五个皇子叩拜领旨。岑文本建议道:“皇上,既然您已决心招揽禄东赞,就应该先将这最后一试的日期推迟,把禄东赞拖在长安,也好给皇子们充足的准备时间啊”“景仁所言甚善朕这便给禄东赞下旨”计议已定,李世民退朝,李恪和张小七又回到了府中。李恪就把这差事又跟程怀亮、翟珊、阿史那云说了一遍。“招揽禄东赞”程怀亮连连咋舌,“这怎么可能呢”李恪也赞同道:“是啊父皇爱才心切,可是禄东赞心志之坚岂是功名利禄所能撼动的呀”“罢了罢了,反正这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让太子和魏王他们随便折腾去吧咱们不必管它”“恩,说的也是。”这时,张小七突然说道:“今天上朝你们说什么我倒没有太仔细听,不过我发现了另外一件事,殿下,你注意到没有,太子讲话的声音似乎跟老三很像啊”李恪闻言,也是一惊,“对呀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可是这有什么用太子怎么可能装成老三喊娘呢”“诶,事在人为嘛这事再难总比招揽禄东赞容易一些吧”程怀亮眼珠转了转,“恩,小七兄说得很对呀只要咱们事先做好周密的布置,此事或许真的能成”第七章 岑文本献策李世民给诸皇子出了一道难题,让他们招揽吐蕃婚使禄这其中的难度李恪和张小七众人心知肚明,他们并不对招揽成功抱有多大希望,倒是张小七在朝会上的意外发现使大家精神一振。太子说话的声音居然跟吴老三的口音很相似,如此一来,安抚老三娘亲的事岂不是有了眉目了吗程怀亮就说:“如今的太子在朝堂上备受冷落,被魏王抢尽了风头,此番招揽禄东赞,他必定会全力以赴,要在皇上面前重新证明自己,咱们或许可以利用他急于求成的心理做做章”张小七兴奋得一挥拳头,“对呀还是你小子聪明”李恪提醒道:“不过,此事咱们务必要布置周密,一次成功,不能有丝毫漏洞,否则一旦出了差错,很可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殃及自身哪”他们正说着,一个家丁跑进来,“殿下,岑大人在门外求见”“哦快快有请”少时,李恪率众将岑本迎进房中。众人落座,李恪问道:“岑大人此时前来,可是有关于招揽禄东赞的事要向我交代呀”“正是。”李恪叹了口气,“唉,我觉得这等邀宠之事还是交给太子和魏王他们吧,我实在是没什么兴趣。”“殿下怎会如此灰心丧气呀你可知,招揽禄东赞之事事关重大,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储位的人选啊”“储位岑大人,现今太子尚未被废,父皇最宠的又是魏王,我一个非嫡非长的皇子,拿什么来争位呢”“殿下说得不对,依微臣看,如今才是殿下争位的最好时机呀太子失德,在朝中的威信早已荡然无存,被废是早晚的事。而魏王虽一时得宠,可行事又太过张扬,不懂得收敛,一味地讨巧卖乖,锋芒毕露,只怕时间一长,也会招致皇上的不满哪他们两家斗得你死我活,于殿下而言反倒是好事。殿下此时应该潜心做事,厚积薄发,逐步提升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分量,当这分量达到一定程度之时,皇上自会把你扶上储位的,这次招揽禄东赞的差事便是一个很重的砝码,殿下切不可放弃呀”“岑大人说得有理,可是让那禄东赞投唐又谈何容易呀”“殿下的疑虑臣也知道,可凡事无绝对,招揽禄东赞的步骤,臣已为殿下想过了,总共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曰拖,臣已请皇上推迟了最后一试的日期,禄东赞将不得不长留京城,在此期间,太子和魏王必会倾尽所能地收买拉拢他,这金钱美女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些东西虽不能使他变节,却可以逐渐消磨他的锐气,而咱们此时则按兵不动,在一边观望即可。第二步曰间,臣会派人在临近吐蕃的边境一带散布谣言,就说禄东赞业已背叛吐蕃在大唐当了大将军了,还娶了大唐的成公主,成了驸马爷。正所谓三人成虎,料想那松赞干布见禄东赞长久未归,必会生疑,一旦他恼羞成怒,对禄东赞的家眷动手,断其归路,咱们的计策就成功了一大半了。第三步曰交,到了这一步,太子和魏王对禄东赞的争夺会日趋激烈,甚至可能会演变到刀兵相向的地步,而殿下要不失时机地出面将他救下,在他走投无路之时施以恩义,那禄东赞在感激殿下的同时,自然也会把这份功劳送给殿下的”张小七听得浑身发凉,“呃,岑老大人,容我说一句不中听的话,您是要一边把人家害得家破人亡,一边还要人家对您感恩戴德,您这招是不是有点缺德呀”程怀亮面露喜色,“诶,小七兄齐王李祐启奏道:“父皇,关于招揽禄东赞的事,四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儿臣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只是儿臣以为太子哥所言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倘若禄东赞此人真的心如铁石,任凭父皇用尽办法,也不能将其说服,那就请父皇当机立断,将他处死,此等有才之人若不能为我们所用,就不能让他活在世上放虎归山,必成后患哪”“恩。”李世民点了点头,“恪儿、你有什么想法”李恪言道:“父皇,请恕儿臣直言,儿臣在西域时多有耳闻,这禄东赞名义上是松赞干布的臣下,可实际上与松赞干布情同手足啊当年,松赞干布十二岁即位便替父报仇,平定吐蕃贵族的内乱,继而消灭羊同、苏毗,开疆扩土,后又建都逻些,创立基业,这其中多有禄东赞的助力,这些年来,他们君臣并肩作战,患难与共,誓同生死,早已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情谊。依儿臣看,父皇想要撼动禄东赞的心意难如撼山哪”“朕不想听你说这些朕要的是你的办法”“这,儿臣还没有想好。”李世民又看向李治,“治儿,你怎么看”李治忙施礼道:“父皇,几位皇兄所言都很有道理,令儿臣受益匪浅。近日儿臣在私邸读书,对圣贤之言也有所领悟,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于自贤,唯有唯才是举,选贤任能,方能使政治清平,国家富强。儿臣并不了解禄东赞,也不敢妄言,只想以诸位皇兄为榜样,努力读书,日后也好为父皇的大业尽一份自己的心力”“恩,治儿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实属不易呀,你们几个皇子平日里也读了不少书,须知招贤纳士也是一门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这样吧,朕就将招揽禄东赞的差事交给你们去办,谁能帮朕了此心愿,朕重重有赏”“儿臣遵旨”五个皇子叩拜领旨。岑文本建议道:“皇上,既然您已决心招揽禄东赞,就应该先将这最后一试的日期推迟,把禄东赞拖在长安,也好给皇子们充足的准备时间啊”“景仁所言甚善朕这便给禄东赞下旨”计议已定,李世民退朝,李恪和张小七又回到了府中。李恪就把这差事又跟程怀亮、翟珊、阿史那云说了一遍。“招揽禄东赞”程怀亮连连咋舌,“这怎么可能呢”李恪也赞同道:“是啊父皇爱才心切,可是禄东赞心志之坚岂是功名利禄所能撼动的呀”“罢了罢了,反正这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让太子和魏王他们随便折腾去吧咱们不必管它”“恩,说的也是。”这时,张小七突然说道:“今天上朝你们说什么我倒没有太仔细听,不过我发现了另外一件事,殿下,你注意到没有,太子讲话的声音似乎跟老三很像啊”李恪闻言,也是一惊,“对呀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可是这有什么用太子怎么可能装成老三喊娘呢”“诶,事在人为嘛这事再难总比招揽禄东赞容易一些吧”程怀亮眼珠转了转,“恩,小七兄说得很对呀只要咱们事先做好周密的布置,此事或许真的能成”第七章 岑文本献策李世民给诸皇子出了一道难题,让他们招揽吐蕃婚使禄这其中的难度李恪和张小七众人心知肚明,他们并不对招揽成功抱有多大希望,倒是张小七在朝会上的意外发现使大家精神一振。太子说话的声音居然跟吴老三的口音很相似,如此一来,安抚老三娘亲的事岂不是有了眉目了吗程怀亮就说:“如今的太子在朝堂上备受冷落,被魏王抢尽了风头,此番招揽禄东赞,他必定会全力以赴,要在皇上面前重新证明自己,咱们或许可以利用他急于求成的心理做做章”张小七兴奋得一挥拳头,“对呀还是你小子聪明”李恪提醒道:“不过,此事咱们务必要布置周密,一次成功,不能有丝毫漏洞,否则一旦出了差错,很可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殃及自身哪”他们正说着,一个家丁跑进来,“殿下,岑大人在门外求见”“哦快快有请”少时,李恪率众将岑本迎进房中。众人落座,李恪问道:“岑大人此时前来,可是有关于招揽禄东赞的事要向我交代呀”“正是。”李恪叹了口气,“唉,我觉得这等邀宠之事还是交给太子和魏王他们吧,我实在是没什么兴趣。”“殿下怎会如此灰心丧气呀你可知,招揽禄东赞之事事关重大,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储位的人选啊”“储位岑大人,现今太子尚未被废,父皇最宠的又是魏王,我一个非嫡非长的皇子,拿什么来争位呢”“殿下说得不对,依微臣看,如今才是殿下争位的最好时机呀太子失德,在朝中的威信早已荡然无存,被废是早晚的事。而魏王虽一时得宠,可行事又太过张扬,不懂得收敛,一味地讨巧卖乖,锋芒毕露,只怕时间一长,也会招致皇上的不满哪他们两家斗得你死我活,于殿下而言反倒是好事。殿下此时应该潜心做事,厚积薄发,逐步提升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分量,当这分量达到一定程度之时,皇上自会把你扶上储位的,这次招揽禄东赞的差事便是一个很重的砝码,殿下切不可放弃呀”“岑大人说得有理,可是让那禄东赞投唐又谈何容易呀”“殿下的疑虑臣也知道,可凡事无绝对,招揽禄东赞的步骤,臣已为殿下想过了,总共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曰拖,臣已请皇上推迟了最后一试的日期,禄东赞将不得不长留京城,在此期间,太子和魏王必会倾尽所能地收买拉拢他,这金钱美女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些东西虽不能使他变节,却可以逐渐消磨他的锐气,而咱们此时则按兵不动,在一边观望即可。第二步曰间,臣会派人在临近吐蕃的边境一带散布谣言,就说禄东赞业已背叛吐蕃在大唐当了大将军了,还娶了大唐的成公主,成了驸马爷。正所谓三人成虎,料想那松赞干布见禄东赞长久未归,必会生疑,一旦他恼羞成怒,对禄东赞的家眷动手,断其归路,咱们的计策就成功了一大半了。第三步曰交,到了这一步,太子和魏王对禄东赞的争夺会日趋激烈,甚至可能会演变到刀兵相向的地步,而殿下要不失时机地出面将他救下,在他走投无路之时施以恩义,那禄东赞在感激殿下的同时,自然也会把这份功劳送给殿下的”张小七听得浑身发凉,“呃,岑老大人,容我说一句不中听的话,您是要一边把人家害得家破人亡,一边还要人家对您感恩戴德,您这招是不是有点缺德呀”程怀亮面露喜色,“诶,小七兄齐王李祐启奏道:“父皇,关于招揽禄东赞的事,四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儿臣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只是儿臣以为太子哥所言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倘若禄东赞此人真的心如铁石,任凭父皇用尽办法,也不能将其说服,那就请父皇当机立断,将他处死,此等有才之人若不能为我们所用,就不能让他活在世上放虎归山,必成后患哪”“恩。”李世民点了点头,“恪儿、你有什么想法”李恪言道:“父皇,请恕儿臣直言,儿臣在西域时多有耳闻,这禄东赞名义上是松赞干布的臣下,可实际上与松赞干布情同手足啊当年,松赞干布十二岁即位便替父报仇,平定吐蕃贵族的内乱,继而消灭羊同、苏毗,开疆扩土,后又建都逻些,创立基业,这其中多有禄东赞的助力,这些年来,他们君臣并肩作战,患难与共,誓同生死,早已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情谊。依儿臣看,父皇想要撼动禄东赞的心意难如撼山哪”“朕不想听你说这些朕要的是你的办法”“这,儿臣还没有想好。”李世民又看向李治,“治儿,你怎么看”李治忙施礼道:“父皇,几位皇兄所言都很有道理,令儿臣受益匪浅。近日儿臣在私邸读书,对圣贤之言也有所领悟,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于自贤,唯有唯才是举,选贤任能,方能使政治清平,国家富强。儿臣并不了解禄东赞,也不敢妄言,只想以诸位皇兄为榜样,努力读书,日后也好为父皇的大业尽一份自己的心力”“恩,治儿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实属不易呀,你们几个皇子平日里也读了不少书,须知招贤纳士也是一门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这样吧,朕就将招揽禄东赞的差事交给你们去办,谁能帮朕了此心愿,朕重重有赏”“儿臣遵旨”五个皇子叩拜领旨。岑文本建议道:“皇上,既然您已决心招揽禄东赞,就应该先将这最后一试的日期推迟,把禄东赞拖在长安,也好给皇子们充足的准备时间啊”“景仁所言甚善朕这便给禄东赞下旨”计议已定,李世民退朝,李恪和张小七又回到了府中。李恪就把这差事又跟程怀亮、翟珊、阿史那云说了一遍。“招揽禄东赞”程怀亮连连咋舌,“这怎么可能呢”李恪也赞同道:“是啊父皇爱才心切,可是禄东赞心志之坚岂是功名利禄所能撼动的呀”“罢了罢了,反正这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让太子和魏王他们随便折腾去吧咱们不必管它”“恩,说的也是。”这时,张小七突然说道:“今天上朝你们说什么我倒没有太仔细听,不过我发现了另外一件事,殿下,你注意到没有,太子讲话的声音似乎跟老三很像啊”李恪闻言,也是一惊,“对呀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可是这有什么用太子怎么可能装成老三喊娘呢”“诶,事在人为嘛这事再难总比招揽禄东赞容易一些吧”程怀亮眼珠转了转,“恩,小七兄说得很对呀只要咱们事先做好周密的布置,此事或许真的能成”第七章 岑文本献策李世民给诸皇子出了一道难题,让他们招揽吐蕃婚使禄这其中的难度李恪和张小七众人心知肚明,他们并不对招揽成功抱有多大希望,倒是张小七在朝会上的意外发现使大家精神一振。太子说话的声音居然跟吴老三的口音很相似,如此一来,安抚老三娘亲的事岂不是有了眉目了吗程怀亮就说:“如今的太子在朝堂上备受冷落,被魏王抢尽了风头,此番招揽禄东赞,他必定会全力以赴,要在皇上面前重新证明自己,咱们或许可以利用他急于求成的心理做做章”张小七兴奋得一挥拳头,“对呀还是你小子聪明”李恪提醒道:“不过,此事咱们务必要布置周密,一次成功,不能有丝毫漏洞,否则一旦出了差错,很可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殃及自身哪”他们正说着,一个家丁跑进来,“殿下,岑大人在门外求见”“哦快快有请”少时,李恪率众将岑本迎进房中。众人落座,李恪问道:“岑大人此时前来,可是有关于招揽禄东赞的事要向我交代呀”“正是。”李恪叹了口气,“唉,我觉得这等邀宠之事还是交给太子和魏王他们吧,我实在是没什么兴趣。”“殿下怎会如此灰心丧气呀你可知,招揽禄东赞之事事关重大,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储位的人选啊”“储位岑大人,现今太子尚未被废,父皇最宠的又是魏王,我一个非嫡非长的皇子,拿什么来争位呢”“殿下说得不对,依微臣看,如今才是殿下争位的最好时机呀太子失德,在朝中的威信早已荡然无存,被废是早晚的事。而魏王虽一时得宠,可行事又太过张扬,不懂得收敛,一味地讨巧卖乖,锋芒毕露,只怕时间一长,也会招致皇上的不满哪他们两家斗得你死我活,于殿下而言反倒是好事。殿下此时应该潜心做事,厚积薄发,逐步提升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分量,当这分量达到一定程度之时,皇上自会把你扶上储位的,这次招揽禄东赞的差事便是一个很重的砝码,殿下切不可放弃呀”“岑大人说得有理,可是让那禄东赞投唐又谈何容易呀”“殿下的疑虑臣也知道,可凡事无绝对,招揽禄东赞的步骤,臣已为殿下想过了,总共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曰拖,臣已请皇上推迟了最后一试的日期,禄东赞将不得不长留京城,在此期间,太子和魏王必会倾尽所能地收买拉拢他,这金钱美女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些东西虽不能使他变节,却可以逐渐消磨他的锐气,而咱们此时则按兵不动,在一边观望即可。第二步曰间,臣会派人在临近吐蕃的边境一带散布谣言,就说禄东赞业已背叛吐蕃在大唐当了大将军了,还娶了大唐的成公主,成了驸马爷。正所谓三人成虎,料想那松赞干布见禄东赞长久未归,必会生疑,一旦他恼羞成怒,对禄东赞的家眷动手,断其归路,咱们的计策就成功了一大半了。第三步曰交,到了这一步,太子和魏王对禄东赞的争夺会日趋激烈,甚至可能会演变到刀兵相向的地步,而殿下要不失时机地出面将他救下,在他走投无路之时施以恩义,那禄东赞在感激殿下的同时,自然也会把这份功劳送给殿下的”张小七听得浑身发凉,“呃,岑老大人,容我说一句不中听的话,您是要一边把人家害得家破人亡,一边还要人家对您感恩戴德,您这招是不是有点缺德呀”程怀亮面露喜色,“诶,小七兄齐王李祐启奏道:“父皇,关于招揽禄东赞的事,四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儿臣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只是儿臣以为太子哥所言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倘若禄东赞此人真的心如铁石,任凭父皇用尽办法,也不能将其说服,那就请父皇当机立断,将他处死,此等有才之人若不能为我们所用,就不能让他活在世上放虎归山,必成后患哪”“恩。”李世民点了点头,“恪儿、你有什么想法”李恪言道:“父皇,请恕儿臣直言,儿臣在西域时多有耳闻,这禄东赞名义上是松赞干布的臣下,可实际上与松赞干布情同手足啊当年,松赞干布十二岁即位便替父报仇,平定吐蕃贵族的内乱,继而消灭羊同、苏毗,开疆扩土,后又建都逻些,创立基业,这其中多有禄东赞的助力,这些年来,他们君臣并肩作战,患难与共,誓同生死,早已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情谊。依儿臣看,父皇想要撼动禄东赞的心意难如撼山哪”“朕不想听你说这些朕要的是你的办法”“这,儿臣还没有想好。”李世民又看向李治,“治儿,你怎么看”李治忙施礼道:“父皇,几位皇兄所言都很有道理,令儿臣受益匪浅。近日儿臣在私邸读书,对圣贤之言也有所领悟,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于自贤,唯有唯才是举,选贤任能,方能使政治清平,国家富强。儿臣并不了解禄东赞,也不敢妄言,只想以诸位皇兄为榜样,努力读书,日后也好为父皇的大业尽一份自己的心力”“恩,治儿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实属不易呀,你们几个皇子平日里也读了不少书,须知招贤纳士也是一门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这样吧,朕就将招揽禄东赞的差事交给你们去办,谁能帮朕了此心愿,朕重重有赏”“儿臣遵旨”五个皇子叩拜领旨。岑文本建议道:“皇上,既然您已决心招揽禄东赞,就应该先将这最后一试的日期推迟,把禄东赞拖在长安,也好给皇子们充足的准备时间啊”“景仁所言甚善朕这便给禄东赞下旨”计议已定,李世民退朝,李恪和张小七又回到了府中。李恪就把这差事又跟程怀亮、翟珊、阿史那云说了一遍。“招揽禄东赞”程怀亮连连咋舌,“这怎么可能呢”李恪也赞同道:“是啊父皇爱才心切,可是禄东赞心志之坚岂是功名利禄所能撼动的呀”“罢了罢了,反正这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让太子和魏王他们随便折腾去吧咱们不必管它”“恩,说的也是。”这时,张小七突然说道:“今天上朝你们说什么我倒没有太仔细听,不过我发现了另外一件事,殿下,你注意到没有,太子讲话的声音似乎跟老三很像啊”李恪闻言,也是一惊,“对呀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可是这有什么用太子怎么可能装成老三喊娘呢”“诶,事在人为嘛这事再难总比招揽禄东赞容易一些吧”程怀亮眼珠转了转,“恩,小七兄说得很对呀只要咱们事先做好周密的布置,此事或许真的能成”第七章 岑文本献策李世民给诸皇子出了一道难题,让他们招揽吐蕃婚使禄这其中的难度李恪和张小七众人心知肚明,他们并不对招揽成功抱有多大希望,倒是张小七在朝会上的意外发现使大家精神一振。太子说话的声音居然跟吴老三的口音很相似,如此一来,安抚老三娘亲的事岂不是有了眉目了吗程怀亮就说:“如今的太子在朝堂上备受冷落,被魏王抢尽了风头,此番招揽禄东赞,他必定会全力以赴,要在皇上面前重新证明自己,咱们或许可以利用他急于求成的心理做做章”张小七兴奋得一挥拳头,“对呀还是你小子聪明”李恪提醒道:“不过,此事咱们务必要布置周密,一次成功,不能有丝毫漏洞,否则一旦出了差错,很可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殃及自身哪”他们正说着,一个家丁跑进来,“殿下,岑大人在门外求见”“哦快快有请”少时,李恪率众将岑本迎进房中。众人落座,李恪问道:“岑大人此时前来,可是有关于招揽禄东赞的事要向我交代呀”“正是。”李恪叹了口气,“唉,我觉得这等邀宠之事还是交给太子和魏王他们吧,我实在是没什么兴趣。”“殿下怎会如此灰心丧气呀你可知,招揽禄东赞之事事关重大,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储位的人选啊”“储位岑大人,现今太子尚未被废,父皇最宠的又是魏王,我一个非嫡非长的皇子,拿什么来争位呢”“殿下说得不对,依微臣看,如今才是殿下争位的最好时机呀太子失德,在朝中的威信早已荡然无存,被废是早晚的事。而魏王虽一时得宠,可行事又太过张扬,不懂得收敛,一味地讨巧卖乖,锋芒毕露,只怕时间一长,也会招致皇上的不满哪他们两家斗得你死我活,于殿下而言反倒是好事。殿下此时应该潜心做事,厚积薄发,逐步提升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分量,当这分量达到一定程度之时,皇上自会把你扶上储位的,这次招揽禄东赞的差事便是一个很重的砝码,殿下切不可放弃呀”“岑大人说得有理,可是让那禄东赞投唐又谈何容易呀”“殿下的疑虑臣也知道,可凡事无绝对,招揽禄东赞的步骤,臣已为殿下想过了,总共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曰拖,臣已请皇上推迟了最后一试的日期,禄东赞将不得不长留京城,在此期间,太子和魏王必会倾尽所能地收买拉拢他,这金钱美女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些东西虽不能使他变节,却可以逐渐消磨他的锐气,而咱们此时则按兵不动,在一边观望即可。第二步曰间,臣会派人在临近吐蕃的边境一带散布谣言,就说禄东赞业已背叛吐蕃在大唐当了大将军了,还娶了大唐的成公主,成了驸马爷。正所谓三人成虎,料想那松赞干布见禄东赞长久未归,必会生疑,一旦他恼羞成怒,对禄东赞的家眷动手,断其归路,咱们的计策就成功了一大半了。第三步曰交,到了这一步,太子和魏王对禄东赞的争夺会日趋激烈,甚至可能会演变到刀兵相向的地步,而殿下要不失时机地出面将他救下,在他走投无路之时施以恩义,那禄东赞在感激殿下的同时,自然也会把这份功劳送给殿下的”张小七听得浑身发凉,“呃,岑老大人,容我说一句不中听的话,您是要一边把人家害得家破人亡,一边还要人家对您感恩戴德,您这招是不是有点缺德呀”程怀亮面露喜色,“诶,小七兄齐王李祐启奏道:“父皇,关于招揽禄东赞的事,四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儿臣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只是儿臣以为太子哥所言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倘若禄东赞此人真的心如铁石,任凭父皇用尽办法,也不能将其说服,那就请父皇当机立断,将他处死,此等有才之人若不能为我们所用,就不能让他活在世上放虎归山,必成后患哪”“恩。”李世民点了点头,“恪儿、你有什么想法”李恪言道:“父皇,请恕儿臣直言,儿臣在西域时多有耳闻,这禄东赞名义上是松赞干布的臣下,可实际上与松赞干布情同手足啊当年,松赞干布十二岁即位便替父报仇,平定吐蕃贵族的内乱,继而消灭羊同、苏毗,开疆扩土,后又建都逻些,创立基业,这其中多有禄东赞的助力,这些年来,他们君臣并肩作战,患难与共,誓同生死,早已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情谊。依儿臣看,父皇想要撼动禄东赞的心意难如撼山哪”“朕不想听你说这些朕要的是你的办法”“这,儿臣还没有想好。”李世民又看向李治,“治儿,你怎么看”李治忙施礼道:“父皇,几位皇兄所言都很有道理,令儿臣受益匪浅。近日儿臣在私邸读书,对圣贤之言也有所领悟,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于自贤,唯有唯才是举,选贤任能,方能使政治清平,国家富强。儿臣并不了解禄东赞,也不敢妄言,只想以诸位皇兄为榜样,努力读书,日后也好为父皇的大业尽一份自己的心力”“恩,治儿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实属不易呀,你们几个皇子平日里也读了不少书,须知招贤纳士也是一门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这样吧,朕就将招揽禄东赞的差事交给你们去办,谁能帮朕了此心愿,朕重重有赏”“儿臣遵旨”五个皇子叩拜领旨。岑文本建议道:“皇上,既然您已决心招揽禄东赞,就应该先将这最后一试的日期推迟,把禄东赞拖在长安,也好给皇子们充足的准备时间啊”“景仁所言甚善朕这便给禄东赞下旨”计议已定,李世民退朝,李恪和张小七又回到了府中。李恪就把这差事又跟程怀亮、翟珊、阿史那云说了一遍。“招揽禄东赞”程怀亮连连咋舌,“这怎么可能呢”李恪也赞同道:“是啊父皇爱才心切,可是禄东赞心志之坚岂是功名利禄所能撼动的呀”“罢了罢了,反正这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让太子和魏王他们随便折腾去吧咱们不必管它”“恩,说的也是。”这时,张小七突然说道:“今天上朝你们说什么我倒没有太仔细听,不过我发现了另外一件事,殿下,你注意到没有,太子讲话的声音似乎跟老三很像啊”李恪闻言,也是一惊,“对呀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可是这有什么用太子怎么可能装成老三喊娘呢”“诶,事在人为嘛这事再难总比招揽禄东赞容易一些吧”程怀亮眼珠转了转,“恩,小七兄说得很对呀只要咱们事先做好周密的布置,此事或许真的能成”第七章 岑文本献策李世民给诸皇子出了一道难题,让他们招揽吐蕃婚使禄这其中的难度李恪和张小七众人心知肚明,他们并不对招揽成功抱有多大希望,倒是张小七在朝会上的意外发现使大家精神一振。太子说话的声音居然跟吴老三的口音很相似,如此一来,安抚老三娘亲的事岂不是有了眉目了吗程怀亮就说:“如今的太子在朝堂上备受冷落,被魏王抢尽了风头,此番招揽禄东赞,他必定会全力以赴,要在皇上面前重新证明自己,咱们或许可以利用他急于求成的心理做做章”张小七兴奋得一挥拳头,“对呀还是你小子聪明”李恪提醒道:“不过,此事咱们务必要布置周密,一次成功,不能有丝毫漏洞,否则一旦出了差错,很可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殃及自身哪”他们正说着,一个家丁跑进来,“殿下,岑大人在门外求见”“哦快快有请”少时,李恪率众将岑本迎进房中。众人落座,李恪问道:“岑大人此时前来,可是有关于招揽禄东赞的事要向我交代呀”“正是。”李恪叹了口气,“唉,我觉得这等邀宠之事还是交给太子和魏王他们吧,我实在是没什么兴趣。”“殿下怎会如此灰心丧气呀你可知,招揽禄东赞之事事关重大,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储位的人选啊”“储位岑大人,现今太子尚未被废,父皇最宠的又是魏王,我一个非嫡非长的皇子,拿什么来争位呢”“殿下说得不对,依微臣看,如今才是殿下争位的最好时机呀太子失德,在朝中的威信早已荡然无存,被废是早晚的事。而魏王虽一时得宠,可行事又太过张扬,不懂得收敛,一味地讨巧卖乖,锋芒毕露,只怕时间一长,也会招致皇上的不满哪他们两家斗得你死我活,于殿下而言反倒是好事。殿下此时应该潜心做事,厚积薄发,逐步提升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分量,当这分量达到一定程度之时,皇上自会把你扶上储位的,这次招揽禄东赞的差事便是一个很重的砝码,殿下切不可放弃呀”“岑大人说得有理,可是让那禄东赞投唐又谈何容易呀”“殿下的疑虑臣也知道,可凡事无绝对,招揽禄东赞的步骤,臣已为殿下想过了,总共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曰拖,臣已请皇上推迟了最后一试的日期,禄东赞将不得不长留京城,在此期间,太子和魏王必会倾尽所能地收买拉拢他,这金钱美女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些东西虽不能使他变节,却可以逐渐消磨他的锐气,而咱们此时则按兵不动,在一边观望即可。第二步曰间,臣会派人在临近吐蕃的边境一带散布谣言,就说禄东赞业已背叛吐蕃在大唐当了大将军了,还娶了大唐的成公主,成了驸马爷。正所谓三人成虎,料想那松赞干布见禄东赞长久未归,必会生疑,一旦他恼羞成怒,对禄东赞的家眷动手,断其归路,咱们的计策就成功了一大半了。第三步曰交,到了这一步,太子和魏王对禄东赞的争夺会日趋激烈,甚至可能会演变到刀兵相向的地步,而殿下要不失时机地出面将他救下,在他走投无路之时施以恩义,那禄东赞在感激殿下的同时,自然也会把这份功劳送给殿下的”张小七听得浑身发凉,“呃,岑老大人,容我说一句不中听的话,您是要一边把人家害得家破人亡,一边还要人家对您感恩戴德,您这招是不是有点缺德呀”程怀亮面露喜色,“诶,小七兄齐王李祐启奏道:“父皇,关于招揽禄东赞的事,四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儿臣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只是儿臣以为太子哥所言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倘若禄东赞此人真的心如铁石,任凭父皇用尽办法,也不能将其说服,那就请父皇当机立断,将他处死,此等有才之人若不能为我们所用,就不能让他活在世上放虎归山,必成后患哪”“恩。”李世民点了点头,“恪儿、你有什么想法”李恪言道:“父皇,请恕儿臣直言,儿臣在西域时多有耳闻,这禄东赞名义上是松赞干布的臣下,可实际上与松赞干布情同手足啊当年,松赞干布十二岁即位便替父报仇,平定吐蕃贵族的内乱,继而消灭羊同、苏毗,开疆扩土,后又建都逻些,创立基业,这其中多有禄东赞的助力,这些年来,他们君臣并肩作战,患难与共,誓同生死,早已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情谊。依儿臣看,父皇想要撼动禄东赞的心意难如撼山哪”“朕不想听你说这些朕要的是你的办法”“这,儿臣还没有想好。”李世民又看向李治,“治儿,你怎么看”李治忙施礼道:“父皇,几位皇兄所言都很有道理,令儿臣受益匪浅。近日儿臣在私邸读书,对圣贤之言也有所领悟,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于自贤,唯有唯才是举,选贤任能,方能使政治清平,国家富强。儿臣并不了解禄东赞,也不敢妄言,只想以诸位皇兄为榜样,努力读书,日后也好为父皇的大业尽一份自己的心力”“恩,治儿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实属不易呀,你们几个皇子平日里也读了不少书,须知招贤纳士也是一门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这样吧,朕就将招揽禄东赞的差事交给你们去办,谁能帮朕了此心愿,朕重重有赏”“儿臣遵旨”五个皇子叩拜领旨。岑文本建议道:“皇上,既然您已决心招揽禄东赞,就应该先将这最后一试的日期推迟,把禄东赞拖在长安,也好给皇子们充足的准备时间啊”“景仁所言甚善朕这便给禄东赞下旨”计议已定,李世民退朝,李恪和张小七又回到了府中。李恪就把这差事又跟程怀亮、翟珊、阿史那云说了一遍。“招揽禄东赞”程怀亮连连咋舌,“这怎么可能呢”李恪也赞同道:“是啊父皇爱才心切,可是禄东赞心志之坚岂是功名利禄所能撼动的呀”“罢了罢了,反正这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让太子和魏王他们随便折腾去吧咱们不必管它”“恩,说的也是。”这时,张小七突然说道:“今天上朝你们说什么我倒没有太仔细听,不过我发现了另外一件事,殿下,你注意到没有,太子讲话的声音似乎跟老三很像啊”李恪闻言,也是一惊,“对呀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可是这有什么用太子怎么可能装成老三喊娘呢”“诶,事在人为嘛这事再难总比招揽禄东赞容易一些吧”程怀亮眼珠转了转,“恩,小七兄说得很对呀只要咱们事先做好周密的布置,此事或许真的能成”第七章 岑文本献策李世民给诸皇子出了一道难题,让他们招揽吐蕃婚使禄这其中的难度李恪和张小七众人心知肚明,他们并不对招揽成功抱有多大希望,倒是张小七在朝会上的意外发现使大家精神一振。太子说话的声音居然跟吴老三的口音很相似,如此一来,安抚老三娘亲的事岂不是有了眉目了吗程怀亮就说:“如今的太子在朝堂上备受冷落,被魏王抢尽了风头,此番招揽禄东赞,他必定会全力以赴,要在皇上面前重新证明自己,咱们或许可以利用他急于求成的心理做做章”张小七兴奋得一挥拳头,“对呀还是你小子聪明”李恪提醒道:“不过,此事咱们务必要布置周密,一次成功,不能有丝毫漏洞,否则一旦出了差错,很可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殃及自身哪”他们正说着,一个家丁跑进来,“殿下,岑大人在门外求见”“哦快快有请”少时,李恪率众将岑本迎进房中。众人落座,李恪问道:“岑大人此时前来,可是有关于招揽禄东赞的事要向我交代呀”“正是。”李恪叹了口气,“唉,我觉得这等邀宠之事还是交给太子和魏王他们吧,我实在是没什么兴趣。”“殿下怎会如此灰心丧气呀你可知,招揽禄东赞之事事关重大,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储位的人选啊”“储位岑大人,现今太子尚未被废,父皇最宠的又是魏王,我一个非嫡非长的皇子,拿什么来争位呢”“殿下说得不对,依微臣看,如今才是殿下争位的最好时机呀太子失德,在朝中的威信早已荡然无存,被废是早晚的事。而魏王虽一时得宠,可行事又太过张扬,不懂得收敛,一味地讨巧卖乖,锋芒毕露,只怕时间一长,也会招致皇上的不满哪他们两家斗得你死我活,于殿下而言反倒是好事。殿下此时应该潜心做事,厚积薄发,逐步提升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分量,当这分量达到一定程度之时,皇上自会把你扶上储位的,这次招揽禄东赞的差事便是一个很重的砝码,殿下切不可放弃呀”“岑大人说得有理,可是让那禄东赞投唐又谈何容易呀”“殿下的疑虑臣也知道,可凡事无绝对,招揽禄东赞的步骤,臣已为殿下想过了,总共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曰拖,臣已请皇上推迟了最后一试的日期,禄东赞将不得不长留京城,在此期间,太子和魏王必会倾尽所能地收买拉拢他,这金钱美女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些东西虽不能使他变节,却可以逐渐消磨他的锐气,而咱们此时则按兵不动,在一边观望即可。第二步曰间,臣会派人在临近吐蕃的边境一带散布谣言,就说禄东赞业已背叛吐蕃在大唐当了大将军了,还娶了大唐的成公主,成了驸马爷。正所谓三人成虎,料想那松赞干布见禄东赞长久未归,必会生疑,一旦他恼羞成怒,对禄东赞的家眷动手,断其归路,咱们的计策就成功了一大半了。第三步曰交,到了这一步,太子和魏王对禄东赞的争夺会日趋激烈,甚至可能会演变到刀兵相向的地步,而殿下要不失时机地出面将他救下,在他走投无路之时施以恩义,那禄东赞在感激殿下的同时,自然也会把这份功劳送给殿下的”张小七听得浑身发凉,“呃,岑老大人,容我说一句不中听的话,您是要一边把人家害得家破人亡,一边还要人家对您感恩戴德,您这招是不是有点缺德呀”程怀亮面露喜色,“诶,小七兄齐王李祐启奏道:“父皇,关于招揽禄东赞的事,四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儿臣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只是儿臣以为太子哥所言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倘若禄东赞此人真的心如铁石,任凭父皇用尽办法,也不能将其说服,那就请父皇当机立断,将他处死,此等有才之人若不能为我们所用,就不能让他活在世上放虎归山,必成后患哪”“恩。”李世民点了点头,“恪儿、你有什么想法”李恪言道:“父皇,请恕儿臣直言,儿臣在西域时多有耳闻,这禄东赞名义上是松赞干布的臣下,可实际上与松赞干布情同手足啊当年,松赞干布十二岁即位便替父报仇,平定吐蕃贵族的内乱,继而消灭羊同、苏毗,开疆扩土,后又建都逻些,创立基业,这其中多有禄东赞的助力,这些年来,他们君臣并肩作战,患难与共,誓同生死,早已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情谊。依儿臣看,父皇想要撼动禄东赞的心意难如撼山哪”“朕不想听你说这些朕要的是你的办法”“这,儿臣还没有想好。”李世民又看向李治,“治儿,你怎么看”李治忙施礼道:“父皇,几位皇兄所言都很有道理,令儿臣受益匪浅。近日儿臣在私邸读书,对圣贤之言也有所领悟,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于自贤,唯有唯才是举,选贤任能,方能使政治清平,国家富强。儿臣并不了解禄东赞,也不敢妄言,只想以诸位皇兄为榜样,努力读书,日后也好为父皇的大业尽一份自己的心力”“恩,治儿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实属不易呀,你们几个皇子平日里也读了不少书,须知招贤纳士也是一门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这样吧,朕就将招揽禄东赞的差事交给你们去办,谁能帮朕了此心愿,朕重重有赏”“儿臣遵旨”五个皇子叩拜领旨。岑文本建议道:“皇上,既然您已决心招揽禄东赞,就应该先将这最后一试的日期推迟,把禄东赞拖在长安,也好给皇子们充足的准备时间啊”“景仁所言甚善朕这便给禄东赞下旨”计议已定,李世民退朝,李恪和张小七又回到了府中。李恪就把这差事又跟程怀亮、翟珊、阿史那云说了一遍。“招揽禄东赞”程怀亮连连咋舌,“这怎么可能呢”李恪也赞同道:“是啊父皇爱才心切,可是禄东赞心志之坚岂是功名利禄所能撼动的呀”“罢了罢了,反正这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让太子和魏王他们随便折腾去吧咱们不必管它”“恩,说的也是。”这时,张小七突然说道:“今天上朝你们说什么我倒没有太仔细听,不过我发现了另外一件事,殿下,你注意到没有,太子讲话的声音似乎跟老三很像啊”李恪闻言,也是一惊,“对呀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可是这有什么用太子怎么可能装成老三喊娘呢”“诶,事在人为嘛这事再难总比招揽禄东赞容易一些吧”程怀亮眼珠转了转,“恩,小七兄说得很对呀只要咱们事先做好周密的布置,此事或许真的能成”第七章 岑文本献策李世民给诸皇子出了一道难题,让他们招揽吐蕃婚使禄这其中的难度李恪和张小七众人心知肚明,他们并不对招揽成功抱有多大希望,倒是张小七在朝会上的意外发现使大家精神一振。太子说话的声音居然跟吴老三的口音很相似,如此一来,安抚老三娘亲的事岂不是有了眉目了吗程怀亮就说:“如今的太子在朝堂上备受冷落,被魏王抢尽了风头,此番招揽禄东赞,他必定会全力以赴,要在皇上面前重新证明自己,咱们或许可以利用他急于求成的心理做做章”张小七兴奋得一挥拳头,“对呀还是你小子聪明”李恪提醒道:“不过,此事咱们务必要布置周密,一次成功,不能有丝毫漏洞,否则一旦出了差错,很可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殃及自身哪”他们正说着,一个家丁跑进来,“殿下,岑大人在门外求见”“哦快快有请”少时,李恪率众将岑本迎进房中。众人落座,李恪问道:“岑大人此时前来,可是有关于招揽禄东赞的事要向我交代呀”“正是。”李恪叹了口气,“唉,我觉得这等邀宠之事还是交给太子和魏王他们吧,我实在是没什么兴趣。”“殿下怎会如此灰心丧气呀你可知,招揽禄东赞之事事关重大,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储位的人选啊”“储位岑大人,现今太子尚未被废,父皇最宠的又是魏王,我一个非嫡非长的皇子,拿什么来争位呢”“殿下说得不对,依微臣看,如今才是殿下争位的最好时机呀太子失德,在朝中的威信早已荡然无存,被废是早晚的事。而魏王虽一时得宠,可行事又太过张扬,不懂得收敛,一味地讨巧卖乖,锋芒毕露,只怕时间一长,也会招致皇上的不满哪他们两家斗得你死我活,于殿下而言反倒是好事。殿下此时应该潜心做事,厚积薄发,逐步提升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分量,当这分量达到一定程度之时,皇上自会把你扶上储位的,这次招揽禄东赞的差事便是一个很重的砝码,殿下切不可放弃呀”“岑大人说得有理,可是让那禄东赞投唐又谈何容易呀”“殿下的疑虑臣也知道,可凡事无绝对,招揽禄东赞的步骤,臣已为殿下想过了,总共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曰拖,臣已请皇上推迟了最后一试的日期,禄东赞将不得不长留京城,在此期间,太子和魏王必会倾尽所能地收买拉拢他,这金钱美女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些东西虽不能使他变节,却可以逐渐消磨他的锐气,而咱们此时则按兵不动,在一边观望即可。第二步曰间,臣会派人在临近吐蕃的边境一带散布谣言,就说禄东赞业已背叛吐蕃在大唐当了大将军了,还娶了大唐的成公主,成了驸马爷。正所谓三人成虎,料想那松赞干布见禄东赞长久未归,必会生疑,一旦他恼羞成怒,对禄东赞的家眷动手,断其归路,咱们的计策就成功了一大半了。第三步曰交,到了这一步,太子和魏王对禄东赞的争夺会日趋激烈,甚至可能会演变到刀兵相向的地步,而殿下要不失时机地出面将他救下,在他走投无路之时施以恩义,那禄东赞在感激殿下的同时,自然也会把这份功劳送给殿下的”张小七听得浑身发凉,“呃,岑老大人,容我说一句不中听的话,您是要一边把人家害得家破人亡,一边还要人家对您感恩戴德,您这招是不是有点缺德呀”程怀亮面露喜色,“诶,小七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