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祖父母那一代人都是背朝天脚踏黄土的农民,在他家还没做餐饮行业发迹之前,他家也是种地的,他深切体会过种地的辛苦,若能帮一把这里的村民他很愿意帮一把。“好好!”沈德忠满脸欣慰,可心里记挂着的事让他脸上的喜色淡了,老脸犯愁。他看着沈砚北琢磨了下,劝道,“沈晏啊,等忙完春耕,你还是用功读书吧,地里这些琐事就让你家夫郎去操持吧!”“周围村庄的年轻人要不事业有成,要不考取了功名,我们村里年轻的这一辈也没谁有建树的……”他们这一带有大大小小好几个村,每年秋收的时候各个村庄会联合起来举办社戏,这是村里的一大盛事,可惜他们沈家村这些年越发没落了,社戏的举办权已经许久没有落到他们村头上了。去年社戏是在李家村举办的,李家村走了狗屎运出了一个举人,想来今年社戏的举办权又会落到李家村手里。想到李家村那些王八犊子做的好事,沈德忠就气得不行。人穷被人欺!谁让他们沈家村人没权没势呢?可这口气他实在咽不下!“沈晏啊,大伙就指望你了!”面对沈德忠如此殷切的目光,沈砚北脸上继续保持微笑,心里却累觉不爱。他是沈砚北,可大伙一口一个沈晏地叫他,他还是没能习惯。要是在某些时刻他媳妇也这样叫他……想想都抑郁。看沈砚北不为所动,沈德忠苦口婆心地道:“沈晏啊,你今年二十了,虽说还没行冠礼,可毕竟成了家,作为一家之主你可得光耀门楣啊!你祖父曾祖父都是了不得的人,你……”沈砚北愣了愣,忽而拍手笑起来:“忠叔您说得对!”古代的男子二十岁就及冠,行过冠礼后就是成人,为了方便称呼,就会取一个以表其德的别名,这就是表字的由来。农家人没有这种习惯,可他是读书人啊!读书人取表字再正常不过了!“您说的我都记下了。”沈砚北神情诚恳,“待忙完春耕,还请忠叔为我操持加冠一事。”沈德忠作为村长,分量足够给他加冠。行过冠礼后,他就能用回自己的名字了!第25章 插秧沈家的水田泡了两日就能下秧苗了。这天一大早,沈砚北等人就去了田里插秧。秧苗是沈砚北托村长找人买的,正好就是沈三哥家的。沈砚北到达地里的时候,吴三哥已经在那候着他。“吴三哥,这么早?吃过了吗?”“吃过了!”吴三哥和气地笑笑。自家的秧已经插完了,听说沈砚北家今天插秧,他特地过来瞧瞧。沈家的八亩水田连一块,一眼望去看不到边,一天忙活下来估计也够呛。徐大叔三人都是熟手,取了秧苗便熟门熟路地蹲田里开始干活。顾长封把鞋脱了,把裤腿卷起来准备下水。沈砚北不太愿意他干这活,一直弯着腰重复同一个动作,半天下来手臂和腰酸得不行。可顾长封用那双沉静的黑色眼眸静静地看着他,他就心软了。他媳妇说:夫君你说过的,我做我擅长的你做你擅长的,咱俩分工合作就很好。既然你想法子增加粮食产量,那我就负责种地。你说他还能说什么?顾长封没插过秧,但插秧又不难,向徐大叔讨教一下就插得有模有样了。“沈晏啊,你家夫郎以前种过地?这插秧手法真是绝了!”吴三哥看着飞快地把一行秧插完又起一行的顾长封,眼里满是震惊。沈砚北笑了笑没搭话,心里郁闷得不行。能不好吗?用武功来插秧!估计全天下也就他家一个用武林高手来插秧的了!四人一块儿干活,一亩地很快就插完。沈砚北把岸上放着的木桶小心提了过去。“沈晏,你这是做什么呢?”看沈砚北从木桶里往田里倒水,吴三哥好奇地走过去。待走近了才发现那木桶里装着的不仅仅是水,还有细细的鱼苗!吴三哥脸色都变了,忙阻止他:“沈晏,你别胡来!这鱼会把稻田糟蹋坏的。”农家人靠地吃饭,这鱼要是把秧苗吃了把水土弄坏了,那这一年也甭想有收获了!“无妨的。”沈砚北耐心给他解释什么叫鱼稻共生。“这鱼都没手指头大,不会妨碍秧苗的生长。反而鱼儿在水里游动,会增加水的活性和养料……”看无三哥还是一脸茫然,沈砚北尽量用直白的话来阐述:“这鱼苗小,只吃水里的东西,咬不动秧苗。而鱼苗产生的粪便还能给秧苗加肥。等鱼苗长大了,秧苗的根也长稳了……”无三哥仔细想了想,似乎是这个理。但是……“等秧子抽穗结稻子的时候,这鱼不得把稻谷吃了?”吴三哥满是心疼地道。“这就是要注意的地方了。一亩水田放多少鱼苗是有讲究的。鱼苗放多了,稻谷会被鱼吃掉,得不偿失。鱼苗放少了,达不到共生养的目的……”为了增加可信度,沈砚北不得不把书搬出来:“这是我从杂物志上看到的,别的地方的村子就是这样子种植水稻的。这鱼稻互利,稻谷增产,田鱼更加肥美。”还能这样种田的?吴三哥心里惊疑不定。这就接受不来了?到时候他还得往田里放鸭子呢!沈砚北笑笑,抬头看看天。还好今日的太阳不算毒,否则把他媳妇晒坏了,他不得心疼死。吴三个哥思虑了片刻,神情郑重地对沈砚北道:“沈晏啊,若是这法子真管用,下回插秧你教教我,我给你育最好的秧!”他们种地的都望着粮食能丰收,要真是能让粮食增产,谁不想?沈砚北一口应下:“成啊,等收稻子的时候,吴三哥你过来瞧瞧。我会和村长说,让想学的大伙一块来,我教你们种。”“真是多谢你了!”吴三哥满脸激动。沈砚北微微笑,看第三亩水田也插完了,对顾长封招招手:“媳妇,上来吧,咱们回家做饭。”顾长封没再坚持。他们雇人是管一顿饭的,他得和沈砚北一同回去,即便不是他做饭,也不能让人知道这饭是沈砚北做的。“来,喝口水。”看顾长封鼻子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沈砚北也顾不得有人在,直接扯了袖子给他擦汗。顾长封脸上发红,也不知道是晒的还是害羞,但也没阻止沈砚北。吴三哥瞧见两人这模样,心下啧啧称奇。这沈晏性情大变,连喜好也变了!不爱娇俏的女子反而对这身材健硕面目刚毅如汉子般的夫郎上心。真是让人难以置信!等顾长封穿好鞋袜,沈砚北便拉着人往家里走。“累不累?”顾长封摇摇头,干这点活,也就相当于热个身而已,连内力都用不上。“媳妇,你教我一些拳脚功夫吧,用来强身健体的那种。”这个身体的素质实在是太差了,连媳妇的一半都比不上。他之前就想着要好好锻炼,无奈他知道的锻炼方法在别人看来会太过古怪,而媳妇就是高手,直接找媳妇教,好过自己解释半天。顾长封有些迟疑:“要坚持才能有效。会很累。”“没事,我一个大男人总不能比不上一个小孩子吧?”周煜天天来他们家报道,就是他媳妇不在也乖乖地扎马步等着他媳妇回来查看,他还挺佩服这小孩的毅力的。顾长封沉吟一番,道:“我教你一套拳法。”“好啊!”沈砚北有些兴奋,饶有兴趣地问,“媳妇你都会些什么功夫?你有惯用的武器吗?”顾长封努力想了想,眸色微沉:“不记得了……”沈砚北心里觉得可惜。他媳妇耍起刀枪来一定很帅!但看顾长封锁着眉,急忙安慰道:“不记得也没关系,日子太平着,不需要动刀动剑。咱们种种田,做点小生意就好!”顾长封轻轻“嗯”了声。两人回到家的时候,周煜正在喂兔子,而一个胖子百无聊赖地坐在院子里看他喂兔子。“沈宴!”看到他们回来,胖子眼睛一亮连忙站起来。“来福哥,久等了。”沈砚北歉意地笑笑。“没事没事,我也就刚到,呵呵……”沈来福神色有些急切,“那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顾长封目光疑惑,沈砚北轻笑着给他解惑:“他是我要请的大厨,我自然得了解下他会做些什么菜。”顾长封愣了愣,忽然明白过来。“那些菜是他做的?”“你以为?”沈砚北揶揄道,“我可是只给我媳妇做饭的人,别人可没这个待遇。”顾长封眸光闪耀,心像泡在温水里般暖融融的。“媳妇啊,我……”他话还没说完,只觉得脸侧一热。那温度一触即分,他还没反应过来,顾长封就带着周煜出了门,他只来得及看到那通红的耳根。沈来福:“……”他什么都没看到!沈砚北摸了摸脸颊,心里即欢喜又忧愁。喜的是媳妇越来越主动了,忧的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可怎么办好?要不……再去找大夫瞧瞧,问一问?还在田里忙活的徐大叔三人把手里的秧苗插完,纷纷到岸上喝水歇息。“爹,你说今天沈秀才家会做什么菜啊?”小儿子徐达擦了擦汗,满眼期待地问。徐大勇瞪他一眼,没好气地骂道:“你这孩子,往日我是缺你吃还是缺你喝了?带你打个短工,你还把主家的饭菜给惦记上了!”“你是没短我吃喝,可你也得看看娘做的是什么菜啊!”徐达满腹委屈,“炒个菜像是用水煮似的,没滋没味。让她整条鱼吧,腥得不行,也就炖的肉熬的汤能喝一口……”“你娘辛辛苦苦做饭给你吃你还挑三拣四的,能耐得你!”徐大勇踹了小儿子一脚。徐达跳起来:“可人秀才老爷家的饭就是好吃过咱们家的啊!明明就是很普通的炒青菜都能整得青葱油亮,一看就有食欲!”大儿子徐志默默说了句:“那个鱼好吃。”徐大勇:“……”原本他以为沈砚北管饭,也就是意思意思地给份咸菜和馒头,可出乎他意料之外,沈砚北准备的是很正经的饭菜:杂粮米饭,一个炒素菜,一个肉一个汤。两菜一汤,不是什么贵重的吃食。可那颜色那味道真真能让人把舌头吃掉!第一天吃饭的时候,他两个儿子差点把人家锅里的饭都吃光了!把他的老脸都给丢光了!“哎,好饿啊,沈秀才什么时候才送饭过来?”徐达低喃道。“就知道惦记着吃,赶紧把活干完!”徐大勇红着脸呵斥,把两儿子往田里推。两个兔崽子!说得他没饿都饿了!第26章 清明祭祖众人忙活了几日总算把地都种完了,沈砚北心里松了口气,拉着顾长封和沈来福去县里找人重新装修酒楼,做酒楼开张的准备工作。那东家果然吝啬,酒楼盘给沈砚北后,酒楼里的桌椅凳子、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和后院的一应家什都被搬走了,那叫一个空空荡荡!沈砚北颇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也没在意。这里他原本就打算重新规划装修,那些破旧的配置他也不打算用,而且厨房那里他要重新设计过灶台。沈来福在县里待了这么久,许多事情都熟门熟路,马上就给找了熟手的泥水匠和木匠过来。酒楼有两层,一楼大堂,二楼是雅间。酒楼大格局沈砚北没改变,只是在装饰上多花了些心思。家具打造雕花刻叶太过费时间费金钱,沈砚北让木匠一切从简,定制的桌椅一例都是线条简洁大气雅观的。装修的花费大头在硬件,其余的花费主要用在购买厨具餐具,此外沈砚北还购入了好些半人高的绿色植物以及花卉盆栽。不同于其他酒楼饭馆,大堂就随意地摆上几张桌子供客人吃饭,沈砚北参考现代装修风格繁多的饭馆,充分地利用空间,用植物和木板,把大堂隔成三个空间。左右靠墙一行座位并一条过道,中间用木板隔开做两行座位。座位与座位之间用木板隔开成卡座,再用植物和花卉装点。二楼雅间沈砚北没有像那些很高大上的酒楼般取很风雅的名字,什么春夏秋冬梅兰竹菊,他划了五个雅间,分别以酸、甜、苦、辣、咸命名。酸甜苦辣咸,与尔同品,喜怒哀乐羞,与尔同渡;富贵长寿春,与尔同福。酒楼的整体装潢风格定下,还得找跑堂的小二、掌柜以及帮厨等等。沈来福直接向沈砚北推荐了之前共事的伙计们,沈砚北考察一番后,把人员定下,签了合同后训练了一番。……这边忙着酒楼的装修,沈砚北也没放下田里的农作物。玉米黄豆等都长了半尺高的小苗出来,秧苗返青扎根,一片茵茵绿意。再过半个月就能把鸭子放下去,八亩水田要放养的鸭子不少,沈砚北又着人打听附近有谁家里养了鸭子的,找人订了一批小鸭仔。忙忙碌碌间清明已至。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个颇为重要的节日,扫墓祭祖上香人人都慎重以待。在现代的时候,无论清明或是母亲忌日,沈砚北都会去墓园拜祭母亲。如今转换了时空,占了别人家孩子的身体,沈砚北对待清明节更是用心。清明时节雨纷纷,前两日天气还是晴朗,可到了清明这一日,天上忽然飘起了细雨。沈砚北和顾长封并肩而行。雨不大,两人各自撑着伞,沈砚北手里提着竹篮,篮子里是香、烛、冥纸等,顾长封扛着锄头,锄头上挂着个食盒,里面装着的是用来祭拜的食物和酒水。原主父母被葬在华秋山山脚下,这附近一带都是墓葬区,一眼望去,全是大小不一或简陋或修葺齐整的坟墓。漫漫白纸飞扬,白幡涌动,合着这阴雨绵绵的天气看着还怪凄凉的。古人讲究死同穴,沈父沈母合葬的坟墓是个小坟包,边上立着墓碑,墓碑上用朱砂写着父沈长青之墓母沈王氏淑雅之墓。土包常年被雨水冲刷,低矮了不少,上头长满了青青杂草。顾长封沉吟一番,道:“我教你一套拳法。”“好啊!”沈砚北有些兴奋,饶有兴趣地问,“媳妇你都会些什么功夫?你有惯用的武器吗?”顾长封努力想了想,眸色微沉:“不记得了……”沈砚北心里觉得可惜。他媳妇耍起刀枪来一定很帅!但看顾长封锁着眉,急忙安慰道:“不记得也没关系,日子太平着,不需要动刀动剑。咱们种种田,做点小生意就好!”顾长封轻轻“嗯”了声。两人回到家的时候,周煜正在喂兔子,而一个胖子百无聊赖地坐在院子里看他喂兔子。“沈宴!”看到他们回来,胖子眼睛一亮连忙站起来。“来福哥,久等了。”沈砚北歉意地笑笑。“没事没事,我也就刚到,呵呵……”沈来福神色有些急切,“那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顾长封目光疑惑,沈砚北轻笑着给他解惑:“他是我要请的大厨,我自然得了解下他会做些什么菜。”顾长封愣了愣,忽然明白过来。“那些菜是他做的?”“你以为?”沈砚北揶揄道,“我可是只给我媳妇做饭的人,别人可没这个待遇。”顾长封眸光闪耀,心像泡在温水里般暖融融的。“媳妇啊,我……”他话还没说完,只觉得脸侧一热。那温度一触即分,他还没反应过来,顾长封就带着周煜出了门,他只来得及看到那通红的耳根。沈来福:“……”他什么都没看到!沈砚北摸了摸脸颊,心里即欢喜又忧愁。喜的是媳妇越来越主动了,忧的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可怎么办好?要不……再去找大夫瞧瞧,问一问?还在田里忙活的徐大叔三人把手里的秧苗插完,纷纷到岸上喝水歇息。“爹,你说今天沈秀才家会做什么菜啊?”小儿子徐达擦了擦汗,满眼期待地问。徐大勇瞪他一眼,没好气地骂道:“你这孩子,往日我是缺你吃还是缺你喝了?带你打个短工,你还把主家的饭菜给惦记上了!”“你是没短我吃喝,可你也得看看娘做的是什么菜啊!”徐达满腹委屈,“炒个菜像是用水煮似的,没滋没味。让她整条鱼吧,腥得不行,也就炖的肉熬的汤能喝一口……”“你娘辛辛苦苦做饭给你吃你还挑三拣四的,能耐得你!”徐大勇踹了小儿子一脚。徐达跳起来:“可人秀才老爷家的饭就是好吃过咱们家的啊!明明就是很普通的炒青菜都能整得青葱油亮,一看就有食欲!”大儿子徐志默默说了句:“那个鱼好吃。”徐大勇:“……”原本他以为沈砚北管饭,也就是意思意思地给份咸菜和馒头,可出乎他意料之外,沈砚北准备的是很正经的饭菜:杂粮米饭,一个炒素菜,一个肉一个汤。两菜一汤,不是什么贵重的吃食。可那颜色那味道真真能让人把舌头吃掉!第一天吃饭的时候,他两个儿子差点把人家锅里的饭都吃光了!把他的老脸都给丢光了!“哎,好饿啊,沈秀才什么时候才送饭过来?”徐达低喃道。“就知道惦记着吃,赶紧把活干完!”徐大勇红着脸呵斥,把两儿子往田里推。两个兔崽子!说得他没饿都饿了!第26章 清明祭祖众人忙活了几日总算把地都种完了,沈砚北心里松了口气,拉着顾长封和沈来福去县里找人重新装修酒楼,做酒楼开张的准备工作。那东家果然吝啬,酒楼盘给沈砚北后,酒楼里的桌椅凳子、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和后院的一应家什都被搬走了,那叫一个空空荡荡!沈砚北颇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也没在意。这里他原本就打算重新规划装修,那些破旧的配置他也不打算用,而且厨房那里他要重新设计过灶台。沈来福在县里待了这么久,许多事情都熟门熟路,马上就给找了熟手的泥水匠和木匠过来。酒楼有两层,一楼大堂,二楼是雅间。酒楼大格局沈砚北没改变,只是在装饰上多花了些心思。家具打造雕花刻叶太过费时间费金钱,沈砚北让木匠一切从简,定制的桌椅一例都是线条简洁大气雅观的。装修的花费大头在硬件,其余的花费主要用在购买厨具餐具,此外沈砚北还购入了好些半人高的绿色植物以及花卉盆栽。不同于其他酒楼饭馆,大堂就随意地摆上几张桌子供客人吃饭,沈砚北参考现代装修风格繁多的饭馆,充分地利用空间,用植物和木板,把大堂隔成三个空间。左右靠墙一行座位并一条过道,中间用木板隔开做两行座位。座位与座位之间用木板隔开成卡座,再用植物和花卉装点。二楼雅间沈砚北没有像那些很高大上的酒楼般取很风雅的名字,什么春夏秋冬梅兰竹菊,他划了五个雅间,分别以酸、甜、苦、辣、咸命名。酸甜苦辣咸,与尔同品,喜怒哀乐羞,与尔同渡;富贵长寿春,与尔同福。酒楼的整体装潢风格定下,还得找跑堂的小二、掌柜以及帮厨等等。沈来福直接向沈砚北推荐了之前共事的伙计们,沈砚北考察一番后,把人员定下,签了合同后训练了一番。……这边忙着酒楼的装修,沈砚北也没放下田里的农作物。玉米黄豆等都长了半尺高的小苗出来,秧苗返青扎根,一片茵茵绿意。再过半个月就能把鸭子放下去,八亩水田要放养的鸭子不少,沈砚北又着人打听附近有谁家里养了鸭子的,找人订了一批小鸭仔。忙忙碌碌间清明已至。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个颇为重要的节日,扫墓祭祖上香人人都慎重以待。在现代的时候,无论清明或是母亲忌日,沈砚北都会去墓园拜祭母亲。如今转换了时空,占了别人家孩子的身体,沈砚北对待清明节更是用心。清明时节雨纷纷,前两日天气还是晴朗,可到了清明这一日,天上忽然飘起了细雨。沈砚北和顾长封并肩而行。雨不大,两人各自撑着伞,沈砚北手里提着竹篮,篮子里是香、烛、冥纸等,顾长封扛着锄头,锄头上挂着个食盒,里面装着的是用来祭拜的食物和酒水。原主父母被葬在华秋山山脚下,这附近一带都是墓葬区,一眼望去,全是大小不一或简陋或修葺齐整的坟墓。漫漫白纸飞扬,白幡涌动,合着这阴雨绵绵的天气看着还怪凄凉的。古人讲究死同穴,沈父沈母合葬的坟墓是个小坟包,边上立着墓碑,墓碑上用朱砂写着父沈长青之墓母沈王氏淑雅之墓。土包常年被雨水冲刷,低矮了不少,上头长满了青青杂草。顾长封沉吟一番,道:“我教你一套拳法。”“好啊!”沈砚北有些兴奋,饶有兴趣地问,“媳妇你都会些什么功夫?你有惯用的武器吗?”顾长封努力想了想,眸色微沉:“不记得了……”沈砚北心里觉得可惜。他媳妇耍起刀枪来一定很帅!但看顾长封锁着眉,急忙安慰道:“不记得也没关系,日子太平着,不需要动刀动剑。咱们种种田,做点小生意就好!”顾长封轻轻“嗯”了声。两人回到家的时候,周煜正在喂兔子,而一个胖子百无聊赖地坐在院子里看他喂兔子。“沈宴!”看到他们回来,胖子眼睛一亮连忙站起来。“来福哥,久等了。”沈砚北歉意地笑笑。“没事没事,我也就刚到,呵呵……”沈来福神色有些急切,“那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顾长封目光疑惑,沈砚北轻笑着给他解惑:“他是我要请的大厨,我自然得了解下他会做些什么菜。”顾长封愣了愣,忽然明白过来。“那些菜是他做的?”“你以为?”沈砚北揶揄道,“我可是只给我媳妇做饭的人,别人可没这个待遇。”顾长封眸光闪耀,心像泡在温水里般暖融融的。“媳妇啊,我……”他话还没说完,只觉得脸侧一热。那温度一触即分,他还没反应过来,顾长封就带着周煜出了门,他只来得及看到那通红的耳根。沈来福:“……”他什么都没看到!沈砚北摸了摸脸颊,心里即欢喜又忧愁。喜的是媳妇越来越主动了,忧的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可怎么办好?要不……再去找大夫瞧瞧,问一问?还在田里忙活的徐大叔三人把手里的秧苗插完,纷纷到岸上喝水歇息。“爹,你说今天沈秀才家会做什么菜啊?”小儿子徐达擦了擦汗,满眼期待地问。徐大勇瞪他一眼,没好气地骂道:“你这孩子,往日我是缺你吃还是缺你喝了?带你打个短工,你还把主家的饭菜给惦记上了!”“你是没短我吃喝,可你也得看看娘做的是什么菜啊!”徐达满腹委屈,“炒个菜像是用水煮似的,没滋没味。让她整条鱼吧,腥得不行,也就炖的肉熬的汤能喝一口……”“你娘辛辛苦苦做饭给你吃你还挑三拣四的,能耐得你!”徐大勇踹了小儿子一脚。徐达跳起来:“可人秀才老爷家的饭就是好吃过咱们家的啊!明明就是很普通的炒青菜都能整得青葱油亮,一看就有食欲!”大儿子徐志默默说了句:“那个鱼好吃。”徐大勇:“……”原本他以为沈砚北管饭,也就是意思意思地给份咸菜和馒头,可出乎他意料之外,沈砚北准备的是很正经的饭菜:杂粮米饭,一个炒素菜,一个肉一个汤。两菜一汤,不是什么贵重的吃食。可那颜色那味道真真能让人把舌头吃掉!第一天吃饭的时候,他两个儿子差点把人家锅里的饭都吃光了!把他的老脸都给丢光了!“哎,好饿啊,沈秀才什么时候才送饭过来?”徐达低喃道。“就知道惦记着吃,赶紧把活干完!”徐大勇红着脸呵斥,把两儿子往田里推。两个兔崽子!说得他没饿都饿了!第26章 清明祭祖众人忙活了几日总算把地都种完了,沈砚北心里松了口气,拉着顾长封和沈来福去县里找人重新装修酒楼,做酒楼开张的准备工作。那东家果然吝啬,酒楼盘给沈砚北后,酒楼里的桌椅凳子、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和后院的一应家什都被搬走了,那叫一个空空荡荡!沈砚北颇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也没在意。这里他原本就打算重新规划装修,那些破旧的配置他也不打算用,而且厨房那里他要重新设计过灶台。沈来福在县里待了这么久,许多事情都熟门熟路,马上就给找了熟手的泥水匠和木匠过来。酒楼有两层,一楼大堂,二楼是雅间。酒楼大格局沈砚北没改变,只是在装饰上多花了些心思。家具打造雕花刻叶太过费时间费金钱,沈砚北让木匠一切从简,定制的桌椅一例都是线条简洁大气雅观的。装修的花费大头在硬件,其余的花费主要用在购买厨具餐具,此外沈砚北还购入了好些半人高的绿色植物以及花卉盆栽。不同于其他酒楼饭馆,大堂就随意地摆上几张桌子供客人吃饭,沈砚北参考现代装修风格繁多的饭馆,充分地利用空间,用植物和木板,把大堂隔成三个空间。左右靠墙一行座位并一条过道,中间用木板隔开做两行座位。座位与座位之间用木板隔开成卡座,再用植物和花卉装点。二楼雅间沈砚北没有像那些很高大上的酒楼般取很风雅的名字,什么春夏秋冬梅兰竹菊,他划了五个雅间,分别以酸、甜、苦、辣、咸命名。酸甜苦辣咸,与尔同品,喜怒哀乐羞,与尔同渡;富贵长寿春,与尔同福。酒楼的整体装潢风格定下,还得找跑堂的小二、掌柜以及帮厨等等。沈来福直接向沈砚北推荐了之前共事的伙计们,沈砚北考察一番后,把人员定下,签了合同后训练了一番。……这边忙着酒楼的装修,沈砚北也没放下田里的农作物。玉米黄豆等都长了半尺高的小苗出来,秧苗返青扎根,一片茵茵绿意。再过半个月就能把鸭子放下去,八亩水田要放养的鸭子不少,沈砚北又着人打听附近有谁家里养了鸭子的,找人订了一批小鸭仔。忙忙碌碌间清明已至。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个颇为重要的节日,扫墓祭祖上香人人都慎重以待。在现代的时候,无论清明或是母亲忌日,沈砚北都会去墓园拜祭母亲。如今转换了时空,占了别人家孩子的身体,沈砚北对待清明节更是用心。清明时节雨纷纷,前两日天气还是晴朗,可到了清明这一日,天上忽然飘起了细雨。沈砚北和顾长封并肩而行。雨不大,两人各自撑着伞,沈砚北手里提着竹篮,篮子里是香、烛、冥纸等,顾长封扛着锄头,锄头上挂着个食盒,里面装着的是用来祭拜的食物和酒水。原主父母被葬在华秋山山脚下,这附近一带都是墓葬区,一眼望去,全是大小不一或简陋或修葺齐整的坟墓。漫漫白纸飞扬,白幡涌动,合着这阴雨绵绵的天气看着还怪凄凉的。古人讲究死同穴,沈父沈母合葬的坟墓是个小坟包,边上立着墓碑,墓碑上用朱砂写着父沈长青之墓母沈王氏淑雅之墓。土包常年被雨水冲刷,低矮了不少,上头长满了青青杂草。顾长封沉吟一番,道:“我教你一套拳法。”“好啊!”沈砚北有些兴奋,饶有兴趣地问,“媳妇你都会些什么功夫?你有惯用的武器吗?”顾长封努力想了想,眸色微沉:“不记得了……”沈砚北心里觉得可惜。他媳妇耍起刀枪来一定很帅!但看顾长封锁着眉,急忙安慰道:“不记得也没关系,日子太平着,不需要动刀动剑。咱们种种田,做点小生意就好!”顾长封轻轻“嗯”了声。两人回到家的时候,周煜正在喂兔子,而一个胖子百无聊赖地坐在院子里看他喂兔子。“沈宴!”看到他们回来,胖子眼睛一亮连忙站起来。“来福哥,久等了。”沈砚北歉意地笑笑。“没事没事,我也就刚到,呵呵……”沈来福神色有些急切,“那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顾长封目光疑惑,沈砚北轻笑着给他解惑:“他是我要请的大厨,我自然得了解下他会做些什么菜。”顾长封愣了愣,忽然明白过来。“那些菜是他做的?”“你以为?”沈砚北揶揄道,“我可是只给我媳妇做饭的人,别人可没这个待遇。”顾长封眸光闪耀,心像泡在温水里般暖融融的。“媳妇啊,我……”他话还没说完,只觉得脸侧一热。那温度一触即分,他还没反应过来,顾长封就带着周煜出了门,他只来得及看到那通红的耳根。沈来福:“……”他什么都没看到!沈砚北摸了摸脸颊,心里即欢喜又忧愁。喜的是媳妇越来越主动了,忧的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可怎么办好?要不……再去找大夫瞧瞧,问一问?还在田里忙活的徐大叔三人把手里的秧苗插完,纷纷到岸上喝水歇息。“爹,你说今天沈秀才家会做什么菜啊?”小儿子徐达擦了擦汗,满眼期待地问。徐大勇瞪他一眼,没好气地骂道:“你这孩子,往日我是缺你吃还是缺你喝了?带你打个短工,你还把主家的饭菜给惦记上了!”“你是没短我吃喝,可你也得看看娘做的是什么菜啊!”徐达满腹委屈,“炒个菜像是用水煮似的,没滋没味。让她整条鱼吧,腥得不行,也就炖的肉熬的汤能喝一口……”“你娘辛辛苦苦做饭给你吃你还挑三拣四的,能耐得你!”徐大勇踹了小儿子一脚。徐达跳起来:“可人秀才老爷家的饭就是好吃过咱们家的啊!明明就是很普通的炒青菜都能整得青葱油亮,一看就有食欲!”大儿子徐志默默说了句:“那个鱼好吃。”徐大勇:“……”原本他以为沈砚北管饭,也就是意思意思地给份咸菜和馒头,可出乎他意料之外,沈砚北准备的是很正经的饭菜:杂粮米饭,一个炒素菜,一个肉一个汤。两菜一汤,不是什么贵重的吃食。可那颜色那味道真真能让人把舌头吃掉!第一天吃饭的时候,他两个儿子差点把人家锅里的饭都吃光了!把他的老脸都给丢光了!“哎,好饿啊,沈秀才什么时候才送饭过来?”徐达低喃道。“就知道惦记着吃,赶紧把活干完!”徐大勇红着脸呵斥,把两儿子往田里推。两个兔崽子!说得他没饿都饿了!第26章 清明祭祖众人忙活了几日总算把地都种完了,沈砚北心里松了口气,拉着顾长封和沈来福去县里找人重新装修酒楼,做酒楼开张的准备工作。那东家果然吝啬,酒楼盘给沈砚北后,酒楼里的桌椅凳子、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和后院的一应家什都被搬走了,那叫一个空空荡荡!沈砚北颇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也没在意。这里他原本就打算重新规划装修,那些破旧的配置他也不打算用,而且厨房那里他要重新设计过灶台。沈来福在县里待了这么久,许多事情都熟门熟路,马上就给找了熟手的泥水匠和木匠过来。酒楼有两层,一楼大堂,二楼是雅间。酒楼大格局沈砚北没改变,只是在装饰上多花了些心思。家具打造雕花刻叶太过费时间费金钱,沈砚北让木匠一切从简,定制的桌椅一例都是线条简洁大气雅观的。装修的花费大头在硬件,其余的花费主要用在购买厨具餐具,此外沈砚北还购入了好些半人高的绿色植物以及花卉盆栽。不同于其他酒楼饭馆,大堂就随意地摆上几张桌子供客人吃饭,沈砚北参考现代装修风格繁多的饭馆,充分地利用空间,用植物和木板,把大堂隔成三个空间。左右靠墙一行座位并一条过道,中间用木板隔开做两行座位。座位与座位之间用木板隔开成卡座,再用植物和花卉装点。二楼雅间沈砚北没有像那些很高大上的酒楼般取很风雅的名字,什么春夏秋冬梅兰竹菊,他划了五个雅间,分别以酸、甜、苦、辣、咸命名。酸甜苦辣咸,与尔同品,喜怒哀乐羞,与尔同渡;富贵长寿春,与尔同福。酒楼的整体装潢风格定下,还得找跑堂的小二、掌柜以及帮厨等等。沈来福直接向沈砚北推荐了之前共事的伙计们,沈砚北考察一番后,把人员定下,签了合同后训练了一番。……这边忙着酒楼的装修,沈砚北也没放下田里的农作物。玉米黄豆等都长了半尺高的小苗出来,秧苗返青扎根,一片茵茵绿意。再过半个月就能把鸭子放下去,八亩水田要放养的鸭子不少,沈砚北又着人打听附近有谁家里养了鸭子的,找人订了一批小鸭仔。忙忙碌碌间清明已至。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个颇为重要的节日,扫墓祭祖上香人人都慎重以待。在现代的时候,无论清明或是母亲忌日,沈砚北都会去墓园拜祭母亲。如今转换了时空,占了别人家孩子的身体,沈砚北对待清明节更是用心。清明时节雨纷纷,前两日天气还是晴朗,可到了清明这一日,天上忽然飘起了细雨。沈砚北和顾长封并肩而行。雨不大,两人各自撑着伞,沈砚北手里提着竹篮,篮子里是香、烛、冥纸等,顾长封扛着锄头,锄头上挂着个食盒,里面装着的是用来祭拜的食物和酒水。原主父母被葬在华秋山山脚下,这附近一带都是墓葬区,一眼望去,全是大小不一或简陋或修葺齐整的坟墓。漫漫白纸飞扬,白幡涌动,合着这阴雨绵绵的天气看着还怪凄凉的。古人讲究死同穴,沈父沈母合葬的坟墓是个小坟包,边上立着墓碑,墓碑上用朱砂写着父沈长青之墓母沈王氏淑雅之墓。土包常年被雨水冲刷,低矮了不少,上头长满了青青杂草。顾长封沉吟一番,道:“我教你一套拳法。”“好啊!”沈砚北有些兴奋,饶有兴趣地问,“媳妇你都会些什么功夫?你有惯用的武器吗?”顾长封努力想了想,眸色微沉:“不记得了……”沈砚北心里觉得可惜。他媳妇耍起刀枪来一定很帅!但看顾长封锁着眉,急忙安慰道:“不记得也没关系,日子太平着,不需要动刀动剑。咱们种种田,做点小生意就好!”顾长封轻轻“嗯”了声。两人回到家的时候,周煜正在喂兔子,而一个胖子百无聊赖地坐在院子里看他喂兔子。“沈宴!”看到他们回来,胖子眼睛一亮连忙站起来。“来福哥,久等了。”沈砚北歉意地笑笑。“没事没事,我也就刚到,呵呵……”沈来福神色有些急切,“那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顾长封目光疑惑,沈砚北轻笑着给他解惑:“他是我要请的大厨,我自然得了解下他会做些什么菜。”顾长封愣了愣,忽然明白过来。“那些菜是他做的?”“你以为?”沈砚北揶揄道,“我可是只给我媳妇做饭的人,别人可没这个待遇。”顾长封眸光闪耀,心像泡在温水里般暖融融的。“媳妇啊,我……”他话还没说完,只觉得脸侧一热。那温度一触即分,他还没反应过来,顾长封就带着周煜出了门,他只来得及看到那通红的耳根。沈来福:“……”他什么都没看到!沈砚北摸了摸脸颊,心里即欢喜又忧愁。喜的是媳妇越来越主动了,忧的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可怎么办好?要不……再去找大夫瞧瞧,问一问?还在田里忙活的徐大叔三人把手里的秧苗插完,纷纷到岸上喝水歇息。“爹,你说今天沈秀才家会做什么菜啊?”小儿子徐达擦了擦汗,满眼期待地问。徐大勇瞪他一眼,没好气地骂道:“你这孩子,往日我是缺你吃还是缺你喝了?带你打个短工,你还把主家的饭菜给惦记上了!”“你是没短我吃喝,可你也得看看娘做的是什么菜啊!”徐达满腹委屈,“炒个菜像是用水煮似的,没滋没味。让她整条鱼吧,腥得不行,也就炖的肉熬的汤能喝一口……”“你娘辛辛苦苦做饭给你吃你还挑三拣四的,能耐得你!”徐大勇踹了小儿子一脚。徐达跳起来:“可人秀才老爷家的饭就是好吃过咱们家的啊!明明就是很普通的炒青菜都能整得青葱油亮,一看就有食欲!”大儿子徐志默默说了句:“那个鱼好吃。”徐大勇:“……”原本他以为沈砚北管饭,也就是意思意思地给份咸菜和馒头,可出乎他意料之外,沈砚北准备的是很正经的饭菜:杂粮米饭,一个炒素菜,一个肉一个汤。两菜一汤,不是什么贵重的吃食。可那颜色那味道真真能让人把舌头吃掉!第一天吃饭的时候,他两个儿子差点把人家锅里的饭都吃光了!把他的老脸都给丢光了!“哎,好饿啊,沈秀才什么时候才送饭过来?”徐达低喃道。“就知道惦记着吃,赶紧把活干完!”徐大勇红着脸呵斥,把两儿子往田里推。两个兔崽子!说得他没饿都饿了!第26章 清明祭祖众人忙活了几日总算把地都种完了,沈砚北心里松了口气,拉着顾长封和沈来福去县里找人重新装修酒楼,做酒楼开张的准备工作。那东家果然吝啬,酒楼盘给沈砚北后,酒楼里的桌椅凳子、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和后院的一应家什都被搬走了,那叫一个空空荡荡!沈砚北颇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也没在意。这里他原本就打算重新规划装修,那些破旧的配置他也不打算用,而且厨房那里他要重新设计过灶台。沈来福在县里待了这么久,许多事情都熟门熟路,马上就给找了熟手的泥水匠和木匠过来。酒楼有两层,一楼大堂,二楼是雅间。酒楼大格局沈砚北没改变,只是在装饰上多花了些心思。家具打造雕花刻叶太过费时间费金钱,沈砚北让木匠一切从简,定制的桌椅一例都是线条简洁大气雅观的。装修的花费大头在硬件,其余的花费主要用在购买厨具餐具,此外沈砚北还购入了好些半人高的绿色植物以及花卉盆栽。不同于其他酒楼饭馆,大堂就随意地摆上几张桌子供客人吃饭,沈砚北参考现代装修风格繁多的饭馆,充分地利用空间,用植物和木板,把大堂隔成三个空间。左右靠墙一行座位并一条过道,中间用木板隔开做两行座位。座位与座位之间用木板隔开成卡座,再用植物和花卉装点。二楼雅间沈砚北没有像那些很高大上的酒楼般取很风雅的名字,什么春夏秋冬梅兰竹菊,他划了五个雅间,分别以酸、甜、苦、辣、咸命名。酸甜苦辣咸,与尔同品,喜怒哀乐羞,与尔同渡;富贵长寿春,与尔同福。酒楼的整体装潢风格定下,还得找跑堂的小二、掌柜以及帮厨等等。沈来福直接向沈砚北推荐了之前共事的伙计们,沈砚北考察一番后,把人员定下,签了合同后训练了一番。……这边忙着酒楼的装修,沈砚北也没放下田里的农作物。玉米黄豆等都长了半尺高的小苗出来,秧苗返青扎根,一片茵茵绿意。再过半个月就能把鸭子放下去,八亩水田要放养的鸭子不少,沈砚北又着人打听附近有谁家里养了鸭子的,找人订了一批小鸭仔。忙忙碌碌间清明已至。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个颇为重要的节日,扫墓祭祖上香人人都慎重以待。在现代的时候,无论清明或是母亲忌日,沈砚北都会去墓园拜祭母亲。如今转换了时空,占了别人家孩子的身体,沈砚北对待清明节更是用心。清明时节雨纷纷,前两日天气还是晴朗,可到了清明这一日,天上忽然飘起了细雨。沈砚北和顾长封并肩而行。雨不大,两人各自撑着伞,沈砚北手里提着竹篮,篮子里是香、烛、冥纸等,顾长封扛着锄头,锄头上挂着个食盒,里面装着的是用来祭拜的食物和酒水。原主父母被葬在华秋山山脚下,这附近一带都是墓葬区,一眼望去,全是大小不一或简陋或修葺齐整的坟墓。漫漫白纸飞扬,白幡涌动,合着这阴雨绵绵的天气看着还怪凄凉的。古人讲究死同穴,沈父沈母合葬的坟墓是个小坟包,边上立着墓碑,墓碑上用朱砂写着父沈长青之墓母沈王氏淑雅之墓。土包常年被雨水冲刷,低矮了不少,上头长满了青青杂草。顾长封沉吟一番,道:“我教你一套拳法。”“好啊!”沈砚北有些兴奋,饶有兴趣地问,“媳妇你都会些什么功夫?你有惯用的武器吗?”顾长封努力想了想,眸色微沉:“不记得了……”沈砚北心里觉得可惜。他媳妇耍起刀枪来一定很帅!但看顾长封锁着眉,急忙安慰道:“不记得也没关系,日子太平着,不需要动刀动剑。咱们种种田,做点小生意就好!”顾长封轻轻“嗯”了声。两人回到家的时候,周煜正在喂兔子,而一个胖子百无聊赖地坐在院子里看他喂兔子。“沈宴!”看到他们回来,胖子眼睛一亮连忙站起来。“来福哥,久等了。”沈砚北歉意地笑笑。“没事没事,我也就刚到,呵呵……”沈来福神色有些急切,“那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顾长封目光疑惑,沈砚北轻笑着给他解惑:“他是我要请的大厨,我自然得了解下他会做些什么菜。”顾长封愣了愣,忽然明白过来。“那些菜是他做的?”“你以为?”沈砚北揶揄道,“我可是只给我媳妇做饭的人,别人可没这个待遇。”顾长封眸光闪耀,心像泡在温水里般暖融融的。“媳妇啊,我……”他话还没说完,只觉得脸侧一热。那温度一触即分,他还没反应过来,顾长封就带着周煜出了门,他只来得及看到那通红的耳根。沈来福:“……”他什么都没看到!沈砚北摸了摸脸颊,心里即欢喜又忧愁。喜的是媳妇越来越主动了,忧的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可怎么办好?要不……再去找大夫瞧瞧,问一问?还在田里忙活的徐大叔三人把手里的秧苗插完,纷纷到岸上喝水歇息。“爹,你说今天沈秀才家会做什么菜啊?”小儿子徐达擦了擦汗,满眼期待地问。徐大勇瞪他一眼,没好气地骂道:“你这孩子,往日我是缺你吃还是缺你喝了?带你打个短工,你还把主家的饭菜给惦记上了!”“你是没短我吃喝,可你也得看看娘做的是什么菜啊!”徐达满腹委屈,“炒个菜像是用水煮似的,没滋没味。让她整条鱼吧,腥得不行,也就炖的肉熬的汤能喝一口……”“你娘辛辛苦苦做饭给你吃你还挑三拣四的,能耐得你!”徐大勇踹了小儿子一脚。徐达跳起来:“可人秀才老爷家的饭就是好吃过咱们家的啊!明明就是很普通的炒青菜都能整得青葱油亮,一看就有食欲!”大儿子徐志默默说了句:“那个鱼好吃。”徐大勇:“……”原本他以为沈砚北管饭,也就是意思意思地给份咸菜和馒头,可出乎他意料之外,沈砚北准备的是很正经的饭菜:杂粮米饭,一个炒素菜,一个肉一个汤。两菜一汤,不是什么贵重的吃食。可那颜色那味道真真能让人把舌头吃掉!第一天吃饭的时候,他两个儿子差点把人家锅里的饭都吃光了!把他的老脸都给丢光了!“哎,好饿啊,沈秀才什么时候才送饭过来?”徐达低喃道。“就知道惦记着吃,赶紧把活干完!”徐大勇红着脸呵斥,把两儿子往田里推。两个兔崽子!说得他没饿都饿了!第26章 清明祭祖众人忙活了几日总算把地都种完了,沈砚北心里松了口气,拉着顾长封和沈来福去县里找人重新装修酒楼,做酒楼开张的准备工作。那东家果然吝啬,酒楼盘给沈砚北后,酒楼里的桌椅凳子、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和后院的一应家什都被搬走了,那叫一个空空荡荡!沈砚北颇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也没在意。这里他原本就打算重新规划装修,那些破旧的配置他也不打算用,而且厨房那里他要重新设计过灶台。沈来福在县里待了这么久,许多事情都熟门熟路,马上就给找了熟手的泥水匠和木匠过来。酒楼有两层,一楼大堂,二楼是雅间。酒楼大格局沈砚北没改变,只是在装饰上多花了些心思。家具打造雕花刻叶太过费时间费金钱,沈砚北让木匠一切从简,定制的桌椅一例都是线条简洁大气雅观的。装修的花费大头在硬件,其余的花费主要用在购买厨具餐具,此外沈砚北还购入了好些半人高的绿色植物以及花卉盆栽。不同于其他酒楼饭馆,大堂就随意地摆上几张桌子供客人吃饭,沈砚北参考现代装修风格繁多的饭馆,充分地利用空间,用植物和木板,把大堂隔成三个空间。左右靠墙一行座位并一条过道,中间用木板隔开做两行座位。座位与座位之间用木板隔开成卡座,再用植物和花卉装点。二楼雅间沈砚北没有像那些很高大上的酒楼般取很风雅的名字,什么春夏秋冬梅兰竹菊,他划了五个雅间,分别以酸、甜、苦、辣、咸命名。酸甜苦辣咸,与尔同品,喜怒哀乐羞,与尔同渡;富贵长寿春,与尔同福。酒楼的整体装潢风格定下,还得找跑堂的小二、掌柜以及帮厨等等。沈来福直接向沈砚北推荐了之前共事的伙计们,沈砚北考察一番后,把人员定下,签了合同后训练了一番。……这边忙着酒楼的装修,沈砚北也没放下田里的农作物。玉米黄豆等都长了半尺高的小苗出来,秧苗返青扎根,一片茵茵绿意。再过半个月就能把鸭子放下去,八亩水田要放养的鸭子不少,沈砚北又着人打听附近有谁家里养了鸭子的,找人订了一批小鸭仔。忙忙碌碌间清明已至。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个颇为重要的节日,扫墓祭祖上香人人都慎重以待。在现代的时候,无论清明或是母亲忌日,沈砚北都会去墓园拜祭母亲。如今转换了时空,占了别人家孩子的身体,沈砚北对待清明节更是用心。清明时节雨纷纷,前两日天气还是晴朗,可到了清明这一日,天上忽然飘起了细雨。沈砚北和顾长封并肩而行。雨不大,两人各自撑着伞,沈砚北手里提着竹篮,篮子里是香、烛、冥纸等,顾长封扛着锄头,锄头上挂着个食盒,里面装着的是用来祭拜的食物和酒水。原主父母被葬在华秋山山脚下,这附近一带都是墓葬区,一眼望去,全是大小不一或简陋或修葺齐整的坟墓。漫漫白纸飞扬,白幡涌动,合着这阴雨绵绵的天气看着还怪凄凉的。古人讲究死同穴,沈父沈母合葬的坟墓是个小坟包,边上立着墓碑,墓碑上用朱砂写着父沈长青之墓母沈王氏淑雅之墓。土包常年被雨水冲刷,低矮了不少,上头长满了青青杂草。顾长封沉吟一番,道:“我教你一套拳法。”“好啊!”沈砚北有些兴奋,饶有兴趣地问,“媳妇你都会些什么功夫?你有惯用的武器吗?”顾长封努力想了想,眸色微沉:“不记得了……”沈砚北心里觉得可惜。他媳妇耍起刀枪来一定很帅!但看顾长封锁着眉,急忙安慰道:“不记得也没关系,日子太平着,不需要动刀动剑。咱们种种田,做点小生意就好!”顾长封轻轻“嗯”了声。两人回到家的时候,周煜正在喂兔子,而一个胖子百无聊赖地坐在院子里看他喂兔子。“沈宴!”看到他们回来,胖子眼睛一亮连忙站起来。“来福哥,久等了。”沈砚北歉意地笑笑。“没事没事,我也就刚到,呵呵……”沈来福神色有些急切,“那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顾长封目光疑惑,沈砚北轻笑着给他解惑:“他是我要请的大厨,我自然得了解下他会做些什么菜。”顾长封愣了愣,忽然明白过来。“那些菜是他做的?”“你以为?”沈砚北揶揄道,“我可是只给我媳妇做饭的人,别人可没这个待遇。”顾长封眸光闪耀,心像泡在温水里般暖融融的。“媳妇啊,我……”他话还没说完,只觉得脸侧一热。那温度一触即分,他还没反应过来,顾长封就带着周煜出了门,他只来得及看到那通红的耳根。沈来福:“……”他什么都没看到!沈砚北摸了摸脸颊,心里即欢喜又忧愁。喜的是媳妇越来越主动了,忧的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可怎么办好?要不……再去找大夫瞧瞧,问一问?还在田里忙活的徐大叔三人把手里的秧苗插完,纷纷到岸上喝水歇息。“爹,你说今天沈秀才家会做什么菜啊?”小儿子徐达擦了擦汗,满眼期待地问。徐大勇瞪他一眼,没好气地骂道:“你这孩子,往日我是缺你吃还是缺你喝了?带你打个短工,你还把主家的饭菜给惦记上了!”“你是没短我吃喝,可你也得看看娘做的是什么菜啊!”徐达满腹委屈,“炒个菜像是用水煮似的,没滋没味。让她整条鱼吧,腥得不行,也就炖的肉熬的汤能喝一口……”“你娘辛辛苦苦做饭给你吃你还挑三拣四的,能耐得你!”徐大勇踹了小儿子一脚。徐达跳起来:“可人秀才老爷家的饭就是好吃过咱们家的啊!明明就是很普通的炒青菜都能整得青葱油亮,一看就有食欲!”大儿子徐志默默说了句:“那个鱼好吃。”徐大勇:“……”原本他以为沈砚北管饭,也就是意思意思地给份咸菜和馒头,可出乎他意料之外,沈砚北准备的是很正经的饭菜:杂粮米饭,一个炒素菜,一个肉一个汤。两菜一汤,不是什么贵重的吃食。可那颜色那味道真真能让人把舌头吃掉!第一天吃饭的时候,他两个儿子差点把人家锅里的饭都吃光了!把他的老脸都给丢光了!“哎,好饿啊,沈秀才什么时候才送饭过来?”徐达低喃道。“就知道惦记着吃,赶紧把活干完!”徐大勇红着脸呵斥,把两儿子往田里推。两个兔崽子!说得他没饿都饿了!第26章 清明祭祖众人忙活了几日总算把地都种完了,沈砚北心里松了口气,拉着顾长封和沈来福去县里找人重新装修酒楼,做酒楼开张的准备工作。那东家果然吝啬,酒楼盘给沈砚北后,酒楼里的桌椅凳子、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和后院的一应家什都被搬走了,那叫一个空空荡荡!沈砚北颇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也没在意。这里他原本就打算重新规划装修,那些破旧的配置他也不打算用,而且厨房那里他要重新设计过灶台。沈来福在县里待了这么久,许多事情都熟门熟路,马上就给找了熟手的泥水匠和木匠过来。酒楼有两层,一楼大堂,二楼是雅间。酒楼大格局沈砚北没改变,只是在装饰上多花了些心思。家具打造雕花刻叶太过费时间费金钱,沈砚北让木匠一切从简,定制的桌椅一例都是线条简洁大气雅观的。装修的花费大头在硬件,其余的花费主要用在购买厨具餐具,此外沈砚北还购入了好些半人高的绿色植物以及花卉盆栽。不同于其他酒楼饭馆,大堂就随意地摆上几张桌子供客人吃饭,沈砚北参考现代装修风格繁多的饭馆,充分地利用空间,用植物和木板,把大堂隔成三个空间。左右靠墙一行座位并一条过道,中间用木板隔开做两行座位。座位与座位之间用木板隔开成卡座,再用植物和花卉装点。二楼雅间沈砚北没有像那些很高大上的酒楼般取很风雅的名字,什么春夏秋冬梅兰竹菊,他划了五个雅间,分别以酸、甜、苦、辣、咸命名。酸甜苦辣咸,与尔同品,喜怒哀乐羞,与尔同渡;富贵长寿春,与尔同福。酒楼的整体装潢风格定下,还得找跑堂的小二、掌柜以及帮厨等等。沈来福直接向沈砚北推荐了之前共事的伙计们,沈砚北考察一番后,把人员定下,签了合同后训练了一番。……这边忙着酒楼的装修,沈砚北也没放下田里的农作物。玉米黄豆等都长了半尺高的小苗出来,秧苗返青扎根,一片茵茵绿意。再过半个月就能把鸭子放下去,八亩水田要放养的鸭子不少,沈砚北又着人打听附近有谁家里养了鸭子的,找人订了一批小鸭仔。忙忙碌碌间清明已至。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个颇为重要的节日,扫墓祭祖上香人人都慎重以待。在现代的时候,无论清明或是母亲忌日,沈砚北都会去墓园拜祭母亲。如今转换了时空,占了别人家孩子的身体,沈砚北对待清明节更是用心。清明时节雨纷纷,前两日天气还是晴朗,可到了清明这一日,天上忽然飘起了细雨。沈砚北和顾长封并肩而行。雨不大,两人各自撑着伞,沈砚北手里提着竹篮,篮子里是香、烛、冥纸等,顾长封扛着锄头,锄头上挂着个食盒,里面装着的是用来祭拜的食物和酒水。原主父母被葬在华秋山山脚下,这附近一带都是墓葬区,一眼望去,全是大小不一或简陋或修葺齐整的坟墓。漫漫白纸飞扬,白幡涌动,合着这阴雨绵绵的天气看着还怪凄凉的。古人讲究死同穴,沈父沈母合葬的坟墓是个小坟包,边上立着墓碑,墓碑上用朱砂写着父沈长青之墓母沈王氏淑雅之墓。土包常年被雨水冲刷,低矮了不少,上头长满了青青杂草。顾长封沉吟一番,道:“我教你一套拳法。”“好啊!”沈砚北有些兴奋,饶有兴趣地问,“媳妇你都会些什么功夫?你有惯用的武器吗?”顾长封努力想了想,眸色微沉:“不记得了……”沈砚北心里觉得可惜。他媳妇耍起刀枪来一定很帅!但看顾长封锁着眉,急忙安慰道:“不记得也没关系,日子太平着,不需要动刀动剑。咱们种种田,做点小生意就好!”顾长封轻轻“嗯”了声。两人回到家的时候,周煜正在喂兔子,而一个胖子百无聊赖地坐在院子里看他喂兔子。“沈宴!”看到他们回来,胖子眼睛一亮连忙站起来。“来福哥,久等了。”沈砚北歉意地笑笑。“没事没事,我也就刚到,呵呵……”沈来福神色有些急切,“那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顾长封目光疑惑,沈砚北轻笑着给他解惑:“他是我要请的大厨,我自然得了解下他会做些什么菜。”顾长封愣了愣,忽然明白过来。“那些菜是他做的?”“你以为?”沈砚北揶揄道,“我可是只给我媳妇做饭的人,别人可没这个待遇。”顾长封眸光闪耀,心像泡在温水里般暖融融的。“媳妇啊,我……”他话还没说完,只觉得脸侧一热。那温度一触即分,他还没反应过来,顾长封就带着周煜出了门,他只来得及看到那通红的耳根。沈来福:“……”他什么都没看到!沈砚北摸了摸脸颊,心里即欢喜又忧愁。喜的是媳妇越来越主动了,忧的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可怎么办好?要不……再去找大夫瞧瞧,问一问?还在田里忙活的徐大叔三人把手里的秧苗插完,纷纷到岸上喝水歇息。“爹,你说今天沈秀才家会做什么菜啊?”小儿子徐达擦了擦汗,满眼期待地问。徐大勇瞪他一眼,没好气地骂道:“你这孩子,往日我是缺你吃还是缺你喝了?带你打个短工,你还把主家的饭菜给惦记上了!”“你是没短我吃喝,可你也得看看娘做的是什么菜啊!”徐达满腹委屈,“炒个菜像是用水煮似的,没滋没味。让她整条鱼吧,腥得不行,也就炖的肉熬的汤能喝一口……”“你娘辛辛苦苦做饭给你吃你还挑三拣四的,能耐得你!”徐大勇踹了小儿子一脚。徐达跳起来:“可人秀才老爷家的饭就是好吃过咱们家的啊!明明就是很普通的炒青菜都能整得青葱油亮,一看就有食欲!”大儿子徐志默默说了句:“那个鱼好吃。”徐大勇:“……”原本他以为沈砚北管饭,也就是意思意思地给份咸菜和馒头,可出乎他意料之外,沈砚北准备的是很正经的饭菜:杂粮米饭,一个炒素菜,一个肉一个汤。两菜一汤,不是什么贵重的吃食。可那颜色那味道真真能让人把舌头吃掉!第一天吃饭的时候,他两个儿子差点把人家锅里的饭都吃光了!把他的老脸都给丢光了!“哎,好饿啊,沈秀才什么时候才送饭过来?”徐达低喃道。“就知道惦记着吃,赶紧把活干完!”徐大勇红着脸呵斥,把两儿子往田里推。两个兔崽子!说得他没饿都饿了!第26章 清明祭祖众人忙活了几日总算把地都种完了,沈砚北心里松了口气,拉着顾长封和沈来福去县里找人重新装修酒楼,做酒楼开张的准备工作。那东家果然吝啬,酒楼盘给沈砚北后,酒楼里的桌椅凳子、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和后院的一应家什都被搬走了,那叫一个空空荡荡!沈砚北颇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也没在意。这里他原本就打算重新规划装修,那些破旧的配置他也不打算用,而且厨房那里他要重新设计过灶台。沈来福在县里待了这么久,许多事情都熟门熟路,马上就给找了熟手的泥水匠和木匠过来。酒楼有两层,一楼大堂,二楼是雅间。酒楼大格局沈砚北没改变,只是在装饰上多花了些心思。家具打造雕花刻叶太过费时间费金钱,沈砚北让木匠一切从简,定制的桌椅一例都是线条简洁大气雅观的。装修的花费大头在硬件,其余的花费主要用在购买厨具餐具,此外沈砚北还购入了好些半人高的绿色植物以及花卉盆栽。不同于其他酒楼饭馆,大堂就随意地摆上几张桌子供客人吃饭,沈砚北参考现代装修风格繁多的饭馆,充分地利用空间,用植物和木板,把大堂隔成三个空间。左右靠墙一行座位并一条过道,中间用木板隔开做两行座位。座位与座位之间用木板隔开成卡座,再用植物和花卉装点。二楼雅间沈砚北没有像那些很高大上的酒楼般取很风雅的名字,什么春夏秋冬梅兰竹菊,他划了五个雅间,分别以酸、甜、苦、辣、咸命名。酸甜苦辣咸,与尔同品,喜怒哀乐羞,与尔同渡;富贵长寿春,与尔同福。酒楼的整体装潢风格定下,还得找跑堂的小二、掌柜以及帮厨等等。沈来福直接向沈砚北推荐了之前共事的伙计们,沈砚北考察一番后,把人员定下,签了合同后训练了一番。……这边忙着酒楼的装修,沈砚北也没放下田里的农作物。玉米黄豆等都长了半尺高的小苗出来,秧苗返青扎根,一片茵茵绿意。再过半个月就能把鸭子放下去,八亩水田要放养的鸭子不少,沈砚北又着人打听附近有谁家里养了鸭子的,找人订了一批小鸭仔。忙忙碌碌间清明已至。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个颇为重要的节日,扫墓祭祖上香人人都慎重以待。在现代的时候,无论清明或是母亲忌日,沈砚北都会去墓园拜祭母亲。如今转换了时空,占了别人家孩子的身体,沈砚北对待清明节更是用心。清明时节雨纷纷,前两日天气还是晴朗,可到了清明这一日,天上忽然飘起了细雨。沈砚北和顾长封并肩而行。雨不大,两人各自撑着伞,沈砚北手里提着竹篮,篮子里是香、烛、冥纸等,顾长封扛着锄头,锄头上挂着个食盒,里面装着的是用来祭拜的食物和酒水。原主父母被葬在华秋山山脚下,这附近一带都是墓葬区,一眼望去,全是大小不一或简陋或修葺齐整的坟墓。漫漫白纸飞扬,白幡涌动,合着这阴雨绵绵的天气看着还怪凄凉的。古人讲究死同穴,沈父沈母合葬的坟墓是个小坟包,边上立着墓碑,墓碑上用朱砂写着父沈长青之墓母沈王氏淑雅之墓。土包常年被雨水冲刷,低矮了不少,上头长满了青青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