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1 / 1)

喻临的眼睛渐渐瞪大了。喻柏凯狠狠心,继续说:“我不是说你不好,但你不能耽于情爱。如果你连自己的未来都没法把握,那么你又有什么能力去创造一个属于两个人的未来呢?我跟你说,你要是真的很喜欢一个人,很想和他在一起,那就堂堂正正地追求他,该奋斗的奋斗,该努力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让他看到你的优秀,同时也要出自真心地关爱他,让他体会到你的关爱。而不是沉迷于自怨自艾的情绪中,用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哄着他骗着他对你好。”喻柏凯知道这些话有点重。但不重不行。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只隐隐察觉到了爱情的美好,却根本没有体味到爱情的责任。他作为父亲必须要教导喻临明白这份责任。却不想,喻临半点没受到打击,反而兴致勃勃地说:“爸,你说得太对了!你再多说一点。等等,我先找个本子……你说的话简直是金科玉律啊,我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下来。”不到半分钟,喻临就找好了纸笔,一手拿纸一手拿笔,以记者采访的姿势老老实实地在喻柏凯面前坐好,认认真真地请教:“爸,我提取了一下你刚刚那段话里的中心思想。如果我要追求越维新,就要做到两点,一是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二是努力对越维新好,是不是?那你再具体地说说,怎样才算是对越维新好呢?你给我举几个例子,具体说明一下。”喻柏凯:“……”喻柏凯疑心自己喝醉了,正确的发展难道不是他把喻临教育一通,喻临表示爸爸说得对,他愿意接受教训吗?为什么会变成了喻临把他当作爱情军师,竟然向他请教如果追人?喻柏凯的沉默没有打击到喻临的积极性,他若有所思地说:“如果说对越维新好就是记住他的口味,给他买他爱吃的东西,记住他的爱好,陪他做他爱做的事情,记住他的作息,他值日那天帮他值日……那我已经做到了。这些就不用说了,你再举点别的方面的例子。”喻柏凯哪有恋爱的经验啊,只能睁着一双和喻临相似的眼睛,懵逼地看着他。喻临也不在意喻柏凯的沉默,他这会儿一个人就能撑起一台戏。他想了想,又说:“不对不对,现在就说追求越维新,好像太早了。我们要先弄明白越维新对我是哪种感情,不能贸然追求他。我们做个极端点的假设,如果他恐同,那么等他知道了我喜欢他,只怕我们连朋友都没法做了。这样绝对不行。爸,你给我分析分析,你觉得我追求的成功概率大吗?”喻柏凯忍无可忍地站了起来,把喻临从椅子里拎起来,推他走向门口。喻临把重心往下压,很努力地把自己钉在地上,却也只是减缓了自己被推动的速度,整个人还是被喻柏凯推出了门外。他着急地喊道:“爸!帮我分析一下啊!咱俩谁跟谁啊!”喻柏凯砰地关上了门。呵呵,这种儿子没法要了。喻临在外头敲门,一边敲一边说:“爸,开开门!你别躲在里面不出声啊!”越维新站在楼梯口朝这边张望,见喻临一副雪姨附身的样子,好奇地喊了他一声。喻临猛然回头。他弄明白了自己的心意,这会儿既渴望见到越维新,又不好意思见到他,一颗纯洁的少男心骚动得简直无处安放。越维新跑到喻临面前小声地问:“喻叔找你做什么啊?”“没、没做什么啊,他……他看到我肩膀上的伤了,找我问问。”喻临说。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就让喻临想起越维新前面在厨房里摸他肩膀的场景了,他顿时觉得整个人都热了。“对啊,喻叔不问,我也是要问的,肩膀上怎么会有那么一大块乌青啊?擦药了吗?”“都是看着厉害,其实早就不疼了。你看我这几天吃饭拿筷子什么的,不是都没有耽误吗?药一直擦着呢,训练营里发的喷雾,特别管用的。”喻临知道越维新是关心自己,心里更加热乎了。就肩膀这伤,除了抬高手脱衣服时会隐隐有些疼,其他时候确实已经不疼了。“你自己好喷吗?要不然我给你喷吧!”越维新说。“好……”喻临正要答应,忽然想起了他爸的话,又赶紧改了口,“……喷的。它的喷头设计很合理,我可以喷到后背的。你快去客厅招待客人吧,让客人们独自坐在那里不好。”喻临自己都没发现,他这话明显是把越维新当成这个家里的另一个主人了。越维新却发现了,笑着说:“行,那我招待客人去了。我们要聊晨曦大陆的ip,你等会儿也下来啊。”待越维新走后,喻柏凯再次把喻临拎到书房里,对着他又是一通教育。中心思想是,以后不准在越维新面前做些暧昧的举动,不能以好兄弟好朋友的名义对着越维新亲亲抱抱。“那要是他主动的呢?”喻临虚心请教道,“他当我是好兄弟呢,乐意和我勾肩搭背。难道他主动把胳膊搭我肩上,我还要躲开吗?不能这样做吧?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嫌弃他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喻柏凯这种恋爱困难的宇宙直男来说难度太大了。父子俩对望一眼。“他还要给我喷药呢!虽然我刚刚拒绝了。但是,爸,你瞧着吧,他那么关心我,肯定会坚持给我喷药的。”喻临美滋滋地说,“爸,你以后要给我作证啊,我是真的拒绝过了。”喻柏凯渐渐回过味来了,这小子臭不要脸,竟然敢拿他当挡箭牌!坐在客厅里的几个人只听见二楼传来一阵喧嚣,然后喻临大叫着跑下了楼。为了加快逃亡的速度,他坐扶手上滑了下来。喻柏凯总不能当着客人的面打孩子吧。喻临逃过一劫。越维新刚和武志国、石真楠几个拉了微信群,见喻临来了,笑着说:“我的朋友是穿越的这个微博是我和喻临一起经营的。有他参与讨论,你们会获得更多灵感。”当然,有了喻临,他们说话时就得注意点了。但这也没有关系,大不了他们再拉一个没有喻临的小群嘛!群组的名字竟然叫“这里都是喻队的娃”,是武志国抢着取的。他还非常积极地帮大家改了群名片,按照年纪下来,石真楠是大娃,他自己是二娃,越维新是三娃,喻临是真娃。这天晚上,真娃敲响了老父亲的房门。喻柏凯刚打开门,喻临就挤了进去,说:“爸,我刚刚想起来一件事。你记不记得越维新以前提到过战友之爱啊?那他应该是不排斥……”喻柏凯按了按太阳穴,说:“凭你自己的本事去谈恋爱,放过老父亲,行不?”第七十二章喻柏凯被喻临烦得要死, 偏偏喻临现在除了他再没有别的什么人可以分享心情的了。喻柏凯语重心长地说:“你有话不能去找好朋友说吗?邵星辰、管明哲他们几个都很靠谱。”“他们再靠谱也没有爸爸您靠谱啊!”喻临用一种充满了信任的目光看着喻柏凯。喻柏凯不想要这种信任。越维新很快就觉出了家里的变化。喻临找喻柏凯谈心的时间多了,那陪越维新一起看书、聊天、玩游戏的时间势必就减少了。越维新隐隐有些不习惯。但他又不能对喻临说, 你别总找喻叔谈心啊, 你来找我吧!于是,越维新只好转移注意力,每天和石真楠、武志国聊工作。这也是一件正经事, 出于对自己职业的看重,石真楠和武志国也一心想把ip打造好。等喻临回过神来后,他发现越维新变得好忙,不是在和别人开视频讨论会,就是在书房里画稿纸弄设定。因为知道越维新干的是正经事, 喻临没好意思去打扰他,只好又跑到喻柏凯那边去喋喋不休:“爸, 你帮我分析分析, 越维新最近是真忙,还是刻意对我冷淡了?”喻柏凯忍无可忍了,把喻临拎到健身房里去狠狠操练了一顿。老父亲根本没想着要手软,喻临累得趴在垫子上气喘吁吁, 脑子里不知道想了些什么,忽然说:“我也要努力了。”然后喻临就正常了, 该锻炼就锻炼, 该写作业就写作业,该拓展阅读就拓展阅读。临开学前,越维新又做了一次预言。这次预言的内容其实很简单, 他只是预见了宁教授和包茂典的一次聊天,大致内容是宁教授对着包茂典抱怨。宁教授的儿子早年留学美国,后来直接在那边定居了。宁教授的孙子在美国长大,一直接受西式教育,去年刚考上大学。宁教授抱怨说:“……咱们这边多安全,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校园枪击案,我早几年就说了,他留在国外就算了,把孙子给我送回来。呵,不听我的!幸好这次没事,要不然……”完成预言后,越维新先试着提取了几个信息点。大致可知道,宁教授孙子所在的大学将会发生枪击案,宁教授的孙子并没有在枪击案中受伤,但当时校园里至少有十五人死亡。他对喻柏凯汇报时只客观地复述了预言的内容,并没有加入主观的猜测,同时他说:“在我看到的画面中,茶几上摆着一份请柬,封面上有百年好合的字样,是结婚请柬。”所以他怀疑这个预言发生在包茂典去给宁教授送结婚请柬的那天,但具体是哪天就不得而知了。“你还看到了什么?”喻柏凯问。越维新就闭上眼睛一边回忆一边说出自己的发现:“……茶几上摆着荷塘形状的茶盘,他们用粗瓷杯喝茶。宁教授里面穿着黑色高领毛衣,外面套着一件薄款灰色羽绒背心……”这一说,细节就多了。喻柏凯直接把越维新说的话都录了下来。之后,喻柏凯带领临时分析小组针对这个预言做出了分析。他们甚至还制造了机会让宁教授家里的保姆不得不请了一段时间的假,然后他们安排自己的人通过李教授被介绍给宁教授成为了临时保姆。这个保姆不用做别的,只用像普通保姆那样照顾宁教授就可以了。很多时候,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里就藏着关键。比如说越维新提到宁教授穿着一件薄款灰色羽绒背心,临时保姆整理衣橱时却发现,宁教授并没有薄款的灰色羽绒背心,倒是有一件薄款的黑色羽绒背心,但这件背心已经旧了,袖衣摆处有磨损,穿上身以后会有跑毛的现象。临时分析小组就可以推测,宁教授接下来肯定要买一件灰色羽绒背心。那么越维新预言中那个场景的发生时间就应该在宁教授买了灰色羽绒背心之后。时间区间就缩小了一节。诸如此类的。这是临时分析小组的第一次正式尝试,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因此每个信息点都没放过。他们每个人都很重视这个工作。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他们获取了更多的信息。时间过得很快,在越维新做出预言后的第六天----这时越维新就读的白兰高中已经开学了----一则外媒新闻登上了热搜。有人持枪进入美国某知名大学,朝着人群无差别开枪。幸好在那些参观校园的众多游客中有一位是中国的退伍军人,他第一时间冲了上去,制服了这位持枪者,尽量减少了人员伤亡。外媒不吝赞美,称呼这位逆行的退伍军人是一位英雄。放学后,越维新怀着激动的心情跑回了家。喻柏凯笑着说:“跟我来书房。”“喻叔,这个退伍军人是我们安排的吧?”越维新问。“是的。”喻柏凯对越维新说了一些细节,这次行动可以算是成功的,但成功中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为了让退伍军人的出现看上去更像是巧合,他们不能安排太多的人进入美国的校园。但学校那么大,如果他们判定失误,“退伍军人”所在的位置和持枪者出现的位置相差甚远,那么这次行动肯定要失败了。幸好,最终的事发点距离他们的计算点相差不是很远。越维新若有所思地说:“因为两国最近一直在博弈,并且他们的媒体一直在煽动他们民间的情绪,所以我们才安排了这一出吗?”一切都很完美,美国的学校出事了,正好有一位中国的退伍军人在场,他挺身而出在枪支下保护了所有人。在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一个中国英雄恰逢其会地出现了,虽然改变不了国际大事,但会对现有的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再往深了说就是政治博弈了。博弈的结果会怎么样还不得而知,但舆论方面已经取得了胜利。想了想,越维新又问:“但这会不会太冒险了?要是我们安排的人被发现了,他们说不定会怀疑那个持枪者都是我们安排的……”到时候别说要当英雄了,反而会彻底输掉舆论。“所以我们只安排了一个人。”喻柏凯说。越维新这次的预言主要是针对宁教授的,关于枪杀案本身的信息给得很少,他们无法在不暴露越维新的情况下用一种世界警察的姿态去插手美国的安全问题,因此最终只安排了一个人过去。成功了,那既救了人也赢了舆论;要是失败了,那也只能是失败了。若有人死于枪杀案,他们的生死不能算到越维新的头上。在这个地球上,每分每秒都有人死于意外。幸好是成功的,伤亡率降到了最低,他们也从中得到了好处。喻柏凯拍了拍越维新的肩膀说:“目前上面虽然没有透出明确的意思,但我想信息分析小组由一个临时小组转为正式小组的可能性很大。你看,虽然我们这个世界没有魔法,但我们的科技还是很有用的,对吧?”越维新被现世削弱的魔法能力,现在由科技帮他补上了。“科技太有用了。魔法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它的存在其实很不公平。科技却是公平的,只要你愿意学习,你就能掌握科技,只要你努力工作,你就能花钱买到科技。”越维新说。之后的那个周末,包茂典去给宁教授送结婚请柬。宁教授年纪大了,哪怕是在有暖气的室内,身上也得套件薄款的羽绒背心。他穿着新买的灰色羽绒背心,喝着休完假回来的保姆小阿姨泡的茶,冲着包茂典抱怨说:“……咱们这边多安全,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校园枪击案,我早几年就说了,他留在国外就算了,把孙子给我送回来。呵,不听我的!听说凶手带着两把枪,要不是有我们中国的军人在现场……唉,真是太险了,幸好这次没事……”这番话和越维新当初预见到的不一样了。但这是正常的,因为事情确实发生了变化。包茂典还给越维新送了请柬,不是微信发的电子请柬,而是亲手送到越维新手上的。随着请柬一起送来的还有喜糖。喻临拆了喜糖,闭着眼睛摸了一颗,深呼吸后塞进了嘴里。“既然不爱吃,干嘛勉强自己?”瞧见喻临那吃糖如吃药的样子,越维新拼命忍笑。“我确实不爱吃甜的,但喜糖能一样吗?来来,你也吃一粒。”喻临为了沾喜气也是豁出去了。他想,吃了别人家的百年好合的喜糖,他和越维新说不定也能百年好合呢,嘿嘿。喻柏凯被喻临烦得要死, 偏偏喻临现在除了他再没有别的什么人可以分享心情的了。喻柏凯语重心长地说:“你有话不能去找好朋友说吗?邵星辰、管明哲他们几个都很靠谱。”“他们再靠谱也没有爸爸您靠谱啊!”喻临用一种充满了信任的目光看着喻柏凯。喻柏凯不想要这种信任。越维新很快就觉出了家里的变化。喻临找喻柏凯谈心的时间多了,那陪越维新一起看书、聊天、玩游戏的时间势必就减少了。越维新隐隐有些不习惯。但他又不能对喻临说, 你别总找喻叔谈心啊, 你来找我吧!于是,越维新只好转移注意力,每天和石真楠、武志国聊工作。这也是一件正经事, 出于对自己职业的看重,石真楠和武志国也一心想把ip打造好。等喻临回过神来后,他发现越维新变得好忙,不是在和别人开视频讨论会,就是在书房里画稿纸弄设定。因为知道越维新干的是正经事, 喻临没好意思去打扰他,只好又跑到喻柏凯那边去喋喋不休:“爸, 你帮我分析分析, 越维新最近是真忙,还是刻意对我冷淡了?”喻柏凯忍无可忍了,把喻临拎到健身房里去狠狠操练了一顿。老父亲根本没想着要手软,喻临累得趴在垫子上气喘吁吁, 脑子里不知道想了些什么,忽然说:“我也要努力了。”然后喻临就正常了, 该锻炼就锻炼, 该写作业就写作业,该拓展阅读就拓展阅读。临开学前,越维新又做了一次预言。这次预言的内容其实很简单, 他只是预见了宁教授和包茂典的一次聊天,大致内容是宁教授对着包茂典抱怨。宁教授的儿子早年留学美国,后来直接在那边定居了。宁教授的孙子在美国长大,一直接受西式教育,去年刚考上大学。宁教授抱怨说:“……咱们这边多安全,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校园枪击案,我早几年就说了,他留在国外就算了,把孙子给我送回来。呵,不听我的!幸好这次没事,要不然……”完成预言后,越维新先试着提取了几个信息点。大致可知道,宁教授孙子所在的大学将会发生枪击案,宁教授的孙子并没有在枪击案中受伤,但当时校园里至少有十五人死亡。他对喻柏凯汇报时只客观地复述了预言的内容,并没有加入主观的猜测,同时他说:“在我看到的画面中,茶几上摆着一份请柬,封面上有百年好合的字样,是结婚请柬。”所以他怀疑这个预言发生在包茂典去给宁教授送结婚请柬的那天,但具体是哪天就不得而知了。“你还看到了什么?”喻柏凯问。越维新就闭上眼睛一边回忆一边说出自己的发现:“……茶几上摆着荷塘形状的茶盘,他们用粗瓷杯喝茶。宁教授里面穿着黑色高领毛衣,外面套着一件薄款灰色羽绒背心……”这一说,细节就多了。喻柏凯直接把越维新说的话都录了下来。之后,喻柏凯带领临时分析小组针对这个预言做出了分析。他们甚至还制造了机会让宁教授家里的保姆不得不请了一段时间的假,然后他们安排自己的人通过李教授被介绍给宁教授成为了临时保姆。这个保姆不用做别的,只用像普通保姆那样照顾宁教授就可以了。很多时候,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里就藏着关键。比如说越维新提到宁教授穿着一件薄款灰色羽绒背心,临时保姆整理衣橱时却发现,宁教授并没有薄款的灰色羽绒背心,倒是有一件薄款的黑色羽绒背心,但这件背心已经旧了,袖衣摆处有磨损,穿上身以后会有跑毛的现象。临时分析小组就可以推测,宁教授接下来肯定要买一件灰色羽绒背心。那么越维新预言中那个场景的发生时间就应该在宁教授买了灰色羽绒背心之后。时间区间就缩小了一节。诸如此类的。这是临时分析小组的第一次正式尝试,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因此每个信息点都没放过。他们每个人都很重视这个工作。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他们获取了更多的信息。时间过得很快,在越维新做出预言后的第六天----这时越维新就读的白兰高中已经开学了----一则外媒新闻登上了热搜。有人持枪进入美国某知名大学,朝着人群无差别开枪。幸好在那些参观校园的众多游客中有一位是中国的退伍军人,他第一时间冲了上去,制服了这位持枪者,尽量减少了人员伤亡。外媒不吝赞美,称呼这位逆行的退伍军人是一位英雄。放学后,越维新怀着激动的心情跑回了家。喻柏凯笑着说:“跟我来书房。”“喻叔,这个退伍军人是我们安排的吧?”越维新问。“是的。”喻柏凯对越维新说了一些细节,这次行动可以算是成功的,但成功中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为了让退伍军人的出现看上去更像是巧合,他们不能安排太多的人进入美国的校园。但学校那么大,如果他们判定失误,“退伍军人”所在的位置和持枪者出现的位置相差甚远,那么这次行动肯定要失败了。幸好,最终的事发点距离他们的计算点相差不是很远。越维新若有所思地说:“因为两国最近一直在博弈,并且他们的媒体一直在煽动他们民间的情绪,所以我们才安排了这一出吗?”一切都很完美,美国的学校出事了,正好有一位中国的退伍军人在场,他挺身而出在枪支下保护了所有人。在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一个中国英雄恰逢其会地出现了,虽然改变不了国际大事,但会对现有的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再往深了说就是政治博弈了。博弈的结果会怎么样还不得而知,但舆论方面已经取得了胜利。想了想,越维新又问:“但这会不会太冒险了?要是我们安排的人被发现了,他们说不定会怀疑那个持枪者都是我们安排的……”到时候别说要当英雄了,反而会彻底输掉舆论。“所以我们只安排了一个人。”喻柏凯说。越维新这次的预言主要是针对宁教授的,关于枪杀案本身的信息给得很少,他们无法在不暴露越维新的情况下用一种世界警察的姿态去插手美国的安全问题,因此最终只安排了一个人过去。成功了,那既救了人也赢了舆论;要是失败了,那也只能是失败了。若有人死于枪杀案,他们的生死不能算到越维新的头上。在这个地球上,每分每秒都有人死于意外。幸好是成功的,伤亡率降到了最低,他们也从中得到了好处。喻柏凯拍了拍越维新的肩膀说:“目前上面虽然没有透出明确的意思,但我想信息分析小组由一个临时小组转为正式小组的可能性很大。你看,虽然我们这个世界没有魔法,但我们的科技还是很有用的,对吧?”越维新被现世削弱的魔法能力,现在由科技帮他补上了。“科技太有用了。魔法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它的存在其实很不公平。科技却是公平的,只要你愿意学习,你就能掌握科技,只要你努力工作,你就能花钱买到科技。”越维新说。之后的那个周末,包茂典去给宁教授送结婚请柬。宁教授年纪大了,哪怕是在有暖气的室内,身上也得套件薄款的羽绒背心。他穿着新买的灰色羽绒背心,喝着休完假回来的保姆小阿姨泡的茶,冲着包茂典抱怨说:“……咱们这边多安全,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校园枪击案,我早几年就说了,他留在国外就算了,把孙子给我送回来。呵,不听我的!听说凶手带着两把枪,要不是有我们中国的军人在现场……唉,真是太险了,幸好这次没事……”这番话和越维新当初预见到的不一样了。但这是正常的,因为事情确实发生了变化。包茂典还给越维新送了请柬,不是微信发的电子请柬,而是亲手送到越维新手上的。随着请柬一起送来的还有喜糖。喻临拆了喜糖,闭着眼睛摸了一颗,深呼吸后塞进了嘴里。“既然不爱吃,干嘛勉强自己?”瞧见喻临那吃糖如吃药的样子,越维新拼命忍笑。“我确实不爱吃甜的,但喜糖能一样吗?来来,你也吃一粒。”喻临为了沾喜气也是豁出去了。他想,吃了别人家的百年好合的喜糖,他和越维新说不定也能百年好合呢,嘿嘿。喻柏凯被喻临烦得要死, 偏偏喻临现在除了他再没有别的什么人可以分享心情的了。喻柏凯语重心长地说:“你有话不能去找好朋友说吗?邵星辰、管明哲他们几个都很靠谱。”“他们再靠谱也没有爸爸您靠谱啊!”喻临用一种充满了信任的目光看着喻柏凯。喻柏凯不想要这种信任。越维新很快就觉出了家里的变化。喻临找喻柏凯谈心的时间多了,那陪越维新一起看书、聊天、玩游戏的时间势必就减少了。越维新隐隐有些不习惯。但他又不能对喻临说, 你别总找喻叔谈心啊, 你来找我吧!于是,越维新只好转移注意力,每天和石真楠、武志国聊工作。这也是一件正经事, 出于对自己职业的看重,石真楠和武志国也一心想把ip打造好。等喻临回过神来后,他发现越维新变得好忙,不是在和别人开视频讨论会,就是在书房里画稿纸弄设定。因为知道越维新干的是正经事, 喻临没好意思去打扰他,只好又跑到喻柏凯那边去喋喋不休:“爸, 你帮我分析分析, 越维新最近是真忙,还是刻意对我冷淡了?”喻柏凯忍无可忍了,把喻临拎到健身房里去狠狠操练了一顿。老父亲根本没想着要手软,喻临累得趴在垫子上气喘吁吁, 脑子里不知道想了些什么,忽然说:“我也要努力了。”然后喻临就正常了, 该锻炼就锻炼, 该写作业就写作业,该拓展阅读就拓展阅读。临开学前,越维新又做了一次预言。这次预言的内容其实很简单, 他只是预见了宁教授和包茂典的一次聊天,大致内容是宁教授对着包茂典抱怨。宁教授的儿子早年留学美国,后来直接在那边定居了。宁教授的孙子在美国长大,一直接受西式教育,去年刚考上大学。宁教授抱怨说:“……咱们这边多安全,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校园枪击案,我早几年就说了,他留在国外就算了,把孙子给我送回来。呵,不听我的!幸好这次没事,要不然……”完成预言后,越维新先试着提取了几个信息点。大致可知道,宁教授孙子所在的大学将会发生枪击案,宁教授的孙子并没有在枪击案中受伤,但当时校园里至少有十五人死亡。他对喻柏凯汇报时只客观地复述了预言的内容,并没有加入主观的猜测,同时他说:“在我看到的画面中,茶几上摆着一份请柬,封面上有百年好合的字样,是结婚请柬。”所以他怀疑这个预言发生在包茂典去给宁教授送结婚请柬的那天,但具体是哪天就不得而知了。“你还看到了什么?”喻柏凯问。越维新就闭上眼睛一边回忆一边说出自己的发现:“……茶几上摆着荷塘形状的茶盘,他们用粗瓷杯喝茶。宁教授里面穿着黑色高领毛衣,外面套着一件薄款灰色羽绒背心……”这一说,细节就多了。喻柏凯直接把越维新说的话都录了下来。之后,喻柏凯带领临时分析小组针对这个预言做出了分析。他们甚至还制造了机会让宁教授家里的保姆不得不请了一段时间的假,然后他们安排自己的人通过李教授被介绍给宁教授成为了临时保姆。这个保姆不用做别的,只用像普通保姆那样照顾宁教授就可以了。很多时候,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里就藏着关键。比如说越维新提到宁教授穿着一件薄款灰色羽绒背心,临时保姆整理衣橱时却发现,宁教授并没有薄款的灰色羽绒背心,倒是有一件薄款的黑色羽绒背心,但这件背心已经旧了,袖衣摆处有磨损,穿上身以后会有跑毛的现象。临时分析小组就可以推测,宁教授接下来肯定要买一件灰色羽绒背心。那么越维新预言中那个场景的发生时间就应该在宁教授买了灰色羽绒背心之后。时间区间就缩小了一节。诸如此类的。这是临时分析小组的第一次正式尝试,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因此每个信息点都没放过。他们每个人都很重视这个工作。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他们获取了更多的信息。时间过得很快,在越维新做出预言后的第六天----这时越维新就读的白兰高中已经开学了----一则外媒新闻登上了热搜。有人持枪进入美国某知名大学,朝着人群无差别开枪。幸好在那些参观校园的众多游客中有一位是中国的退伍军人,他第一时间冲了上去,制服了这位持枪者,尽量减少了人员伤亡。外媒不吝赞美,称呼这位逆行的退伍军人是一位英雄。放学后,越维新怀着激动的心情跑回了家。喻柏凯笑着说:“跟我来书房。”“喻叔,这个退伍军人是我们安排的吧?”越维新问。“是的。”喻柏凯对越维新说了一些细节,这次行动可以算是成功的,但成功中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为了让退伍军人的出现看上去更像是巧合,他们不能安排太多的人进入美国的校园。但学校那么大,如果他们判定失误,“退伍军人”所在的位置和持枪者出现的位置相差甚远,那么这次行动肯定要失败了。幸好,最终的事发点距离他们的计算点相差不是很远。越维新若有所思地说:“因为两国最近一直在博弈,并且他们的媒体一直在煽动他们民间的情绪,所以我们才安排了这一出吗?”一切都很完美,美国的学校出事了,正好有一位中国的退伍军人在场,他挺身而出在枪支下保护了所有人。在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一个中国英雄恰逢其会地出现了,虽然改变不了国际大事,但会对现有的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再往深了说就是政治博弈了。博弈的结果会怎么样还不得而知,但舆论方面已经取得了胜利。想了想,越维新又问:“但这会不会太冒险了?要是我们安排的人被发现了,他们说不定会怀疑那个持枪者都是我们安排的……”到时候别说要当英雄了,反而会彻底输掉舆论。“所以我们只安排了一个人。”喻柏凯说。越维新这次的预言主要是针对宁教授的,关于枪杀案本身的信息给得很少,他们无法在不暴露越维新的情况下用一种世界警察的姿态去插手美国的安全问题,因此最终只安排了一个人过去。成功了,那既救了人也赢了舆论;要是失败了,那也只能是失败了。若有人死于枪杀案,他们的生死不能算到越维新的头上。在这个地球上,每分每秒都有人死于意外。幸好是成功的,伤亡率降到了最低,他们也从中得到了好处。喻柏凯拍了拍越维新的肩膀说:“目前上面虽然没有透出明确的意思,但我想信息分析小组由一个临时小组转为正式小组的可能性很大。你看,虽然我们这个世界没有魔法,但我们的科技还是很有用的,对吧?”越维新被现世削弱的魔法能力,现在由科技帮他补上了。“科技太有用了。魔法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它的存在其实很不公平。科技却是公平的,只要你愿意学习,你就能掌握科技,只要你努力工作,你就能花钱买到科技。”越维新说。之后的那个周末,包茂典去给宁教授送结婚请柬。宁教授年纪大了,哪怕是在有暖气的室内,身上也得套件薄款的羽绒背心。他穿着新买的灰色羽绒背心,喝着休完假回来的保姆小阿姨泡的茶,冲着包茂典抱怨说:“……咱们这边多安全,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校园枪击案,我早几年就说了,他留在国外就算了,把孙子给我送回来。呵,不听我的!听说凶手带着两把枪,要不是有我们中国的军人在现场……唉,真是太险了,幸好这次没事……”这番话和越维新当初预见到的不一样了。但这是正常的,因为事情确实发生了变化。包茂典还给越维新送了请柬,不是微信发的电子请柬,而是亲手送到越维新手上的。随着请柬一起送来的还有喜糖。喻临拆了喜糖,闭着眼睛摸了一颗,深呼吸后塞进了嘴里。“既然不爱吃,干嘛勉强自己?”瞧见喻临那吃糖如吃药的样子,越维新拼命忍笑。“我确实不爱吃甜的,但喜糖能一样吗?来来,你也吃一粒。”喻临为了沾喜气也是豁出去了。他想,吃了别人家的百年好合的喜糖,他和越维新说不定也能百年好合呢,嘿嘿。喻柏凯被喻临烦得要死, 偏偏喻临现在除了他再没有别的什么人可以分享心情的了。喻柏凯语重心长地说:“你有话不能去找好朋友说吗?邵星辰、管明哲他们几个都很靠谱。”“他们再靠谱也没有爸爸您靠谱啊!”喻临用一种充满了信任的目光看着喻柏凯。喻柏凯不想要这种信任。越维新很快就觉出了家里的变化。喻临找喻柏凯谈心的时间多了,那陪越维新一起看书、聊天、玩游戏的时间势必就减少了。越维新隐隐有些不习惯。但他又不能对喻临说, 你别总找喻叔谈心啊, 你来找我吧!于是,越维新只好转移注意力,每天和石真楠、武志国聊工作。这也是一件正经事, 出于对自己职业的看重,石真楠和武志国也一心想把ip打造好。等喻临回过神来后,他发现越维新变得好忙,不是在和别人开视频讨论会,就是在书房里画稿纸弄设定。因为知道越维新干的是正经事, 喻临没好意思去打扰他,只好又跑到喻柏凯那边去喋喋不休:“爸, 你帮我分析分析, 越维新最近是真忙,还是刻意对我冷淡了?”喻柏凯忍无可忍了,把喻临拎到健身房里去狠狠操练了一顿。老父亲根本没想着要手软,喻临累得趴在垫子上气喘吁吁, 脑子里不知道想了些什么,忽然说:“我也要努力了。”然后喻临就正常了, 该锻炼就锻炼, 该写作业就写作业,该拓展阅读就拓展阅读。临开学前,越维新又做了一次预言。这次预言的内容其实很简单, 他只是预见了宁教授和包茂典的一次聊天,大致内容是宁教授对着包茂典抱怨。宁教授的儿子早年留学美国,后来直接在那边定居了。宁教授的孙子在美国长大,一直接受西式教育,去年刚考上大学。宁教授抱怨说:“……咱们这边多安全,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校园枪击案,我早几年就说了,他留在国外就算了,把孙子给我送回来。呵,不听我的!幸好这次没事,要不然……”完成预言后,越维新先试着提取了几个信息点。大致可知道,宁教授孙子所在的大学将会发生枪击案,宁教授的孙子并没有在枪击案中受伤,但当时校园里至少有十五人死亡。他对喻柏凯汇报时只客观地复述了预言的内容,并没有加入主观的猜测,同时他说:“在我看到的画面中,茶几上摆着一份请柬,封面上有百年好合的字样,是结婚请柬。”所以他怀疑这个预言发生在包茂典去给宁教授送结婚请柬的那天,但具体是哪天就不得而知了。“你还看到了什么?”喻柏凯问。越维新就闭上眼睛一边回忆一边说出自己的发现:“……茶几上摆着荷塘形状的茶盘,他们用粗瓷杯喝茶。宁教授里面穿着黑色高领毛衣,外面套着一件薄款灰色羽绒背心……”这一说,细节就多了。喻柏凯直接把越维新说的话都录了下来。之后,喻柏凯带领临时分析小组针对这个预言做出了分析。他们甚至还制造了机会让宁教授家里的保姆不得不请了一段时间的假,然后他们安排自己的人通过李教授被介绍给宁教授成为了临时保姆。这个保姆不用做别的,只用像普通保姆那样照顾宁教授就可以了。很多时候,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里就藏着关键。比如说越维新提到宁教授穿着一件薄款灰色羽绒背心,临时保姆整理衣橱时却发现,宁教授并没有薄款的灰色羽绒背心,倒是有一件薄款的黑色羽绒背心,但这件背心已经旧了,袖衣摆处有磨损,穿上身以后会有跑毛的现象。临时分析小组就可以推测,宁教授接下来肯定要买一件灰色羽绒背心。那么越维新预言中那个场景的发生时间就应该在宁教授买了灰色羽绒背心之后。时间区间就缩小了一节。诸如此类的。这是临时分析小组的第一次正式尝试,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因此每个信息点都没放过。他们每个人都很重视这个工作。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他们获取了更多的信息。时间过得很快,在越维新做出预言后的第六天----这时越维新就读的白兰高中已经开学了----一则外媒新闻登上了热搜。有人持枪进入美国某知名大学,朝着人群无差别开枪。幸好在那些参观校园的众多游客中有一位是中国的退伍军人,他第一时间冲了上去,制服了这位持枪者,尽量减少了人员伤亡。外媒不吝赞美,称呼这位逆行的退伍军人是一位英雄。放学后,越维新怀着激动的心情跑回了家。喻柏凯笑着说:“跟我来书房。”“喻叔,这个退伍军人是我们安排的吧?”越维新问。“是的。”喻柏凯对越维新说了一些细节,这次行动可以算是成功的,但成功中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为了让退伍军人的出现看上去更像是巧合,他们不能安排太多的人进入美国的校园。但学校那么大,如果他们判定失误,“退伍军人”所在的位置和持枪者出现的位置相差甚远,那么这次行动肯定要失败了。幸好,最终的事发点距离他们的计算点相差不是很远。越维新若有所思地说:“因为两国最近一直在博弈,并且他们的媒体一直在煽动他们民间的情绪,所以我们才安排了这一出吗?”一切都很完美,美国的学校出事了,正好有一位中国的退伍军人在场,他挺身而出在枪支下保护了所有人。在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一个中国英雄恰逢其会地出现了,虽然改变不了国际大事,但会对现有的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再往深了说就是政治博弈了。博弈的结果会怎么样还不得而知,但舆论方面已经取得了胜利。想了想,越维新又问:“但这会不会太冒险了?要是我们安排的人被发现了,他们说不定会怀疑那个持枪者都是我们安排的……”到时候别说要当英雄了,反而会彻底输掉舆论。“所以我们只安排了一个人。”喻柏凯说。越维新这次的预言主要是针对宁教授的,关于枪杀案本身的信息给得很少,他们无法在不暴露越维新的情况下用一种世界警察的姿态去插手美国的安全问题,因此最终只安排了一个人过去。成功了,那既救了人也赢了舆论;要是失败了,那也只能是失败了。若有人死于枪杀案,他们的生死不能算到越维新的头上。在这个地球上,每分每秒都有人死于意外。幸好是成功的,伤亡率降到了最低,他们也从中得到了好处。喻柏凯拍了拍越维新的肩膀说:“目前上面虽然没有透出明确的意思,但我想信息分析小组由一个临时小组转为正式小组的可能性很大。你看,虽然我们这个世界没有魔法,但我们的科技还是很有用的,对吧?”越维新被现世削弱的魔法能力,现在由科技帮他补上了。“科技太有用了。魔法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它的存在其实很不公平。科技却是公平的,只要你愿意学习,你就能掌握科技,只要你努力工作,你就能花钱买到科技。”越维新说。之后的那个周末,包茂典去给宁教授送结婚请柬。宁教授年纪大了,哪怕是在有暖气的室内,身上也得套件薄款的羽绒背心。他穿着新买的灰色羽绒背心,喝着休完假回来的保姆小阿姨泡的茶,冲着包茂典抱怨说:“……咱们这边多安全,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校园枪击案,我早几年就说了,他留在国外就算了,把孙子给我送回来。呵,不听我的!听说凶手带着两把枪,要不是有我们中国的军人在现场……唉,真是太险了,幸好这次没事……”这番话和越维新当初预见到的不一样了。但这是正常的,因为事情确实发生了变化。包茂典还给越维新送了请柬,不是微信发的电子请柬,而是亲手送到越维新手上的。随着请柬一起送来的还有喜糖。喻临拆了喜糖,闭着眼睛摸了一颗,深呼吸后塞进了嘴里。“既然不爱吃,干嘛勉强自己?”瞧见喻临那吃糖如吃药的样子,越维新拼命忍笑。“我确实不爱吃甜的,但喜糖能一样吗?来来,你也吃一粒。”喻临为了沾喜气也是豁出去了。他想,吃了别人家的百年好合的喜糖,他和越维新说不定也能百年好合呢,嘿嘿。喻柏凯被喻临烦得要死, 偏偏喻临现在除了他再没有别的什么人可以分享心情的了。喻柏凯语重心长地说:“你有话不能去找好朋友说吗?邵星辰、管明哲他们几个都很靠谱。”“他们再靠谱也没有爸爸您靠谱啊!”喻临用一种充满了信任的目光看着喻柏凯。喻柏凯不想要这种信任。越维新很快就觉出了家里的变化。喻临找喻柏凯谈心的时间多了,那陪越维新一起看书、聊天、玩游戏的时间势必就减少了。越维新隐隐有些不习惯。但他又不能对喻临说, 你别总找喻叔谈心啊, 你来找我吧!于是,越维新只好转移注意力,每天和石真楠、武志国聊工作。这也是一件正经事, 出于对自己职业的看重,石真楠和武志国也一心想把ip打造好。等喻临回过神来后,他发现越维新变得好忙,不是在和别人开视频讨论会,就是在书房里画稿纸弄设定。因为知道越维新干的是正经事, 喻临没好意思去打扰他,只好又跑到喻柏凯那边去喋喋不休:“爸, 你帮我分析分析, 越维新最近是真忙,还是刻意对我冷淡了?”喻柏凯忍无可忍了,把喻临拎到健身房里去狠狠操练了一顿。老父亲根本没想着要手软,喻临累得趴在垫子上气喘吁吁, 脑子里不知道想了些什么,忽然说:“我也要努力了。”然后喻临就正常了, 该锻炼就锻炼, 该写作业就写作业,该拓展阅读就拓展阅读。临开学前,越维新又做了一次预言。这次预言的内容其实很简单, 他只是预见了宁教授和包茂典的一次聊天,大致内容是宁教授对着包茂典抱怨。宁教授的儿子早年留学美国,后来直接在那边定居了。宁教授的孙子在美国长大,一直接受西式教育,去年刚考上大学。宁教授抱怨说:“……咱们这边多安全,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校园枪击案,我早几年就说了,他留在国外就算了,把孙子给我送回来。呵,不听我的!幸好这次没事,要不然……”完成预言后,越维新先试着提取了几个信息点。大致可知道,宁教授孙子所在的大学将会发生枪击案,宁教授的孙子并没有在枪击案中受伤,但当时校园里至少有十五人死亡。他对喻柏凯汇报时只客观地复述了预言的内容,并没有加入主观的猜测,同时他说:“在我看到的画面中,茶几上摆着一份请柬,封面上有百年好合的字样,是结婚请柬。”所以他怀疑这个预言发生在包茂典去给宁教授送结婚请柬的那天,但具体是哪天就不得而知了。“你还看到了什么?”喻柏凯问。越维新就闭上眼睛一边回忆一边说出自己的发现:“……茶几上摆着荷塘形状的茶盘,他们用粗瓷杯喝茶。宁教授里面穿着黑色高领毛衣,外面套着一件薄款灰色羽绒背心……”这一说,细节就多了。喻柏凯直接把越维新说的话都录了下来。之后,喻柏凯带领临时分析小组针对这个预言做出了分析。他们甚至还制造了机会让宁教授家里的保姆不得不请了一段时间的假,然后他们安排自己的人通过李教授被介绍给宁教授成为了临时保姆。这个保姆不用做别的,只用像普通保姆那样照顾宁教授就可以了。很多时候,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里就藏着关键。比如说越维新提到宁教授穿着一件薄款灰色羽绒背心,临时保姆整理衣橱时却发现,宁教授并没有薄款的灰色羽绒背心,倒是有一件薄款的黑色羽绒背心,但这件背心已经旧了,袖衣摆处有磨损,穿上身以后会有跑毛的现象。临时分析小组就可以推测,宁教授接下来肯定要买一件灰色羽绒背心。那么越维新预言中那个场景的发生时间就应该在宁教授买了灰色羽绒背心之后。时间区间就缩小了一节。诸如此类的。这是临时分析小组的第一次正式尝试,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因此每个信息点都没放过。他们每个人都很重视这个工作。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他们获取了更多的信息。时间过得很快,在越维新做出预言后的第六天----这时越维新就读的白兰高中已经开学了----一则外媒新闻登上了热搜。有人持枪进入美国某知名大学,朝着人群无差别开枪。幸好在那些参观校园的众多游客中有一位是中国的退伍军人,他第一时间冲了上去,制服了这位持枪者,尽量减少了人员伤亡。外媒不吝赞美,称呼这位逆行的退伍军人是一位英雄。放学后,越维新怀着激动的心情跑回了家。喻柏凯笑着说:“跟我来书房。”“喻叔,这个退伍军人是我们安排的吧?”越维新问。“是的。”喻柏凯对越维新说了一些细节,这次行动可以算是成功的,但成功中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为了让退伍军人的出现看上去更像是巧合,他们不能安排太多的人进入美国的校园。但学校那么大,如果他们判定失误,“退伍军人”所在的位置和持枪者出现的位置相差甚远,那么这次行动肯定要失败了。幸好,最终的事发点距离他们的计算点相差不是很远。越维新若有所思地说:“因为两国最近一直在博弈,并且他们的媒体一直在煽动他们民间的情绪,所以我们才安排了这一出吗?”一切都很完美,美国的学校出事了,正好有一位中国的退伍军人在场,他挺身而出在枪支下保护了所有人。在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一个中国英雄恰逢其会地出现了,虽然改变不了国际大事,但会对现有的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再往深了说就是政治博弈了。博弈的结果会怎么样还不得而知,但舆论方面已经取得了胜利。想了想,越维新又问:“但这会不会太冒险了?要是我们安排的人被发现了,他们说不定会怀疑那个持枪者都是我们安排的……”到时候别说要当英雄了,反而会彻底输掉舆论。“所以我们只安排了一个人。”喻柏凯说。越维新这次的预言主要是针对宁教授的,关于枪杀案本身的信息给得很少,他们无法在不暴露越维新的情况下用一种世界警察的姿态去插手美国的安全问题,因此最终只安排了一个人过去。成功了,那既救了人也赢了舆论;要是失败了,那也只能是失败了。若有人死于枪杀案,他们的生死不能算到越维新的头上。在这个地球上,每分每秒都有人死于意外。幸好是成功的,伤亡率降到了最低,他们也从中得到了好处。喻柏凯拍了拍越维新的肩膀说:“目前上面虽然没有透出明确的意思,但我想信息分析小组由一个临时小组转为正式小组的可能性很大。你看,虽然我们这个世界没有魔法,但我们的科技还是很有用的,对吧?”越维新被现世削弱的魔法能力,现在由科技帮他补上了。“科技太有用了。魔法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它的存在其实很不公平。科技却是公平的,只要你愿意学习,你就能掌握科技,只要你努力工作,你就能花钱买到科技。”越维新说。之后的那个周末,包茂典去给宁教授送结婚请柬。宁教授年纪大了,哪怕是在有暖气的室内,身上也得套件薄款的羽绒背心。他穿着新买的灰色羽绒背心,喝着休完假回来的保姆小阿姨泡的茶,冲着包茂典抱怨说:“……咱们这边多安全,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校园枪击案,我早几年就说了,他留在国外就算了,把孙子给我送回来。呵,不听我的!听说凶手带着两把枪,要不是有我们中国的军人在现场……唉,真是太险了,幸好这次没事……”这番话和越维新当初预见到的不一样了。但这是正常的,因为事情确实发生了变化。包茂典还给越维新送了请柬,不是微信发的电子请柬,而是亲手送到越维新手上的。随着请柬一起送来的还有喜糖。喻临拆了喜糖,闭着眼睛摸了一颗,深呼吸后塞进了嘴里。“既然不爱吃,干嘛勉强自己?”瞧见喻临那吃糖如吃药的样子,越维新拼命忍笑。“我确实不爱吃甜的,但喜糖能一样吗?来来,你也吃一粒。”喻临为了沾喜气也是豁出去了。他想,吃了别人家的百年好合的喜糖,他和越维新说不定也能百年好合呢,嘿嘿。喻柏凯被喻临烦得要死, 偏偏喻临现在除了他再没有别的什么人可以分享心情的了。喻柏凯语重心长地说:“你有话不能去找好朋友说吗?邵星辰、管明哲他们几个都很靠谱。”“他们再靠谱也没有爸爸您靠谱啊!”喻临用一种充满了信任的目光看着喻柏凯。喻柏凯不想要这种信任。越维新很快就觉出了家里的变化。喻临找喻柏凯谈心的时间多了,那陪越维新一起看书、聊天、玩游戏的时间势必就减少了。越维新隐隐有些不习惯。但他又不能对喻临说, 你别总找喻叔谈心啊, 你来找我吧!于是,越维新只好转移注意力,每天和石真楠、武志国聊工作。这也是一件正经事, 出于对自己职业的看重,石真楠和武志国也一心想把ip打造好。等喻临回过神来后,他发现越维新变得好忙,不是在和别人开视频讨论会,就是在书房里画稿纸弄设定。因为知道越维新干的是正经事, 喻临没好意思去打扰他,只好又跑到喻柏凯那边去喋喋不休:“爸, 你帮我分析分析, 越维新最近是真忙,还是刻意对我冷淡了?”喻柏凯忍无可忍了,把喻临拎到健身房里去狠狠操练了一顿。老父亲根本没想着要手软,喻临累得趴在垫子上气喘吁吁, 脑子里不知道想了些什么,忽然说:“我也要努力了。”然后喻临就正常了, 该锻炼就锻炼, 该写作业就写作业,该拓展阅读就拓展阅读。临开学前,越维新又做了一次预言。这次预言的内容其实很简单, 他只是预见了宁教授和包茂典的一次聊天,大致内容是宁教授对着包茂典抱怨。宁教授的儿子早年留学美国,后来直接在那边定居了。宁教授的孙子在美国长大,一直接受西式教育,去年刚考上大学。宁教授抱怨说:“……咱们这边多安全,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校园枪击案,我早几年就说了,他留在国外就算了,把孙子给我送回来。呵,不听我的!幸好这次没事,要不然……”完成预言后,越维新先试着提取了几个信息点。大致可知道,宁教授孙子所在的大学将会发生枪击案,宁教授的孙子并没有在枪击案中受伤,但当时校园里至少有十五人死亡。他对喻柏凯汇报时只客观地复述了预言的内容,并没有加入主观的猜测,同时他说:“在我看到的画面中,茶几上摆着一份请柬,封面上有百年好合的字样,是结婚请柬。”所以他怀疑这个预言发生在包茂典去给宁教授送结婚请柬的那天,但具体是哪天就不得而知了。“你还看到了什么?”喻柏凯问。越维新就闭上眼睛一边回忆一边说出自己的发现:“……茶几上摆着荷塘形状的茶盘,他们用粗瓷杯喝茶。宁教授里面穿着黑色高领毛衣,外面套着一件薄款灰色羽绒背心……”这一说,细节就多了。喻柏凯直接把越维新说的话都录了下来。之后,喻柏凯带领临时分析小组针对这个预言做出了分析。他们甚至还制造了机会让宁教授家里的保姆不得不请了一段时间的假,然后他们安排自己的人通过李教授被介绍给宁教授成为了临时保姆。这个保姆不用做别的,只用像普通保姆那样照顾宁教授就可以了。很多时候,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里就藏着关键。比如说越维新提到宁教授穿着一件薄款灰色羽绒背心,临时保姆整理衣橱时却发现,宁教授并没有薄款的灰色羽绒背心,倒是有一件薄款的黑色羽绒背心,但这件背心已经旧了,袖衣摆处有磨损,穿上身以后会有跑毛的现象。临时分析小组就可以推测,宁教授接下来肯定要买一件灰色羽绒背心。那么越维新预言中那个场景的发生时间就应该在宁教授买了灰色羽绒背心之后。时间区间就缩小了一节。诸如此类的。这是临时分析小组的第一次正式尝试,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因此每个信息点都没放过。他们每个人都很重视这个工作。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他们获取了更多的信息。时间过得很快,在越维新做出预言后的第六天----这时越维新就读的白兰高中已经开学了----一则外媒新闻登上了热搜。有人持枪进入美国某知名大学,朝着人群无差别开枪。幸好在那些参观校园的众多游客中有一位是中国的退伍军人,他第一时间冲了上去,制服了这位持枪者,尽量减少了人员伤亡。外媒不吝赞美,称呼这位逆行的退伍军人是一位英雄。放学后,越维新怀着激动的心情跑回了家。喻柏凯笑着说:“跟我来书房。”“喻叔,这个退伍军人是我们安排的吧?”越维新问。“是的。”喻柏凯对越维新说了一些细节,这次行动可以算是成功的,但成功中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为了让退伍军人的出现看上去更像是巧合,他们不能安排太多的人进入美国的校园。但学校那么大,如果他们判定失误,“退伍军人”所在的位置和持枪者出现的位置相差甚远,那么这次行动肯定要失败了。幸好,最终的事发点距离他们的计算点相差不是很远。越维新若有所思地说:“因为两国最近一直在博弈,并且他们的媒体一直在煽动他们民间的情绪,所以我们才安排了这一出吗?”一切都很完美,美国的学校出事了,正好有一位中国的退伍军人在场,他挺身而出在枪支下保护了所有人。在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一个中国英雄恰逢其会地出现了,虽然改变不了国际大事,但会对现有的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再往深了说就是政治博弈了。博弈的结果会怎么样还不得而知,但舆论方面已经取得了胜利。想了想,越维新又问:“但这会不会太冒险了?要是我们安排的人被发现了,他们说不定会怀疑那个持枪者都是我们安排的……”到时候别说要当英雄了,反而会彻底输掉舆论。“所以我们只安排了一个人。”喻柏凯说。越维新这次的预言主要是针对宁教授的,关于枪杀案本身的信息给得很少,他们无法在不暴露越维新的情况下用一种世界警察的姿态去插手美国的安全问题,因此最终只安排了一个人过去。成功了,那既救了人也赢了舆论;要是失败了,那也只能是失败了。若有人死于枪杀案,他们的生死不能算到越维新的头上。在这个地球上,每分每秒都有人死于意外。幸好是成功的,伤亡率降到了最低,他们也从中得到了好处。喻柏凯拍了拍越维新的肩膀说:“目前上面虽然没有透出明确的意思,但我想信息分析小组由一个临时小组转为正式小组的可能性很大。你看,虽然我们这个世界没有魔法,但我们的科技还是很有用的,对吧?”越维新被现世削弱的魔法能力,现在由科技帮他补上了。“科技太有用了。魔法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它的存在其实很不公平。科技却是公平的,只要你愿意学习,你就能掌握科技,只要你努力工作,你就能花钱买到科技。”越维新说。之后的那个周末,包茂典去给宁教授送结婚请柬。宁教授年纪大了,哪怕是在有暖气的室内,身上也得套件薄款的羽绒背心。他穿着新买的灰色羽绒背心,喝着休完假回来的保姆小阿姨泡的茶,冲着包茂典抱怨说:“……咱们这边多安全,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校园枪击案,我早几年就说了,他留在国外就算了,把孙子给我送回来。呵,不听我的!听说凶手带着两把枪,要不是有我们中国的军人在现场……唉,真是太险了,幸好这次没事……”这番话和越维新当初预见到的不一样了。但这是正常的,因为事情确实发生了变化。包茂典还给越维新送了请柬,不是微信发的电子请柬,而是亲手送到越维新手上的。随着请柬一起送来的还有喜糖。喻临拆了喜糖,闭着眼睛摸了一颗,深呼吸后塞进了嘴里。“既然不爱吃,干嘛勉强自己?”瞧见喻临那吃糖如吃药的样子,越维新拼命忍笑。“我确实不爱吃甜的,但喜糖能一样吗?来来,你也吃一粒。”喻临为了沾喜气也是豁出去了。他想,吃了别人家的百年好合的喜糖,他和越维新说不定也能百年好合呢,嘿嘿。喻柏凯被喻临烦得要死, 偏偏喻临现在除了他再没有别的什么人可以分享心情的了。喻柏凯语重心长地说:“你有话不能去找好朋友说吗?邵星辰、管明哲他们几个都很靠谱。”“他们再靠谱也没有爸爸您靠谱啊!”喻临用一种充满了信任的目光看着喻柏凯。喻柏凯不想要这种信任。越维新很快就觉出了家里的变化。喻临找喻柏凯谈心的时间多了,那陪越维新一起看书、聊天、玩游戏的时间势必就减少了。越维新隐隐有些不习惯。但他又不能对喻临说, 你别总找喻叔谈心啊, 你来找我吧!于是,越维新只好转移注意力,每天和石真楠、武志国聊工作。这也是一件正经事, 出于对自己职业的看重,石真楠和武志国也一心想把ip打造好。等喻临回过神来后,他发现越维新变得好忙,不是在和别人开视频讨论会,就是在书房里画稿纸弄设定。因为知道越维新干的是正经事, 喻临没好意思去打扰他,只好又跑到喻柏凯那边去喋喋不休:“爸, 你帮我分析分析, 越维新最近是真忙,还是刻意对我冷淡了?”喻柏凯忍无可忍了,把喻临拎到健身房里去狠狠操练了一顿。老父亲根本没想着要手软,喻临累得趴在垫子上气喘吁吁, 脑子里不知道想了些什么,忽然说:“我也要努力了。”然后喻临就正常了, 该锻炼就锻炼, 该写作业就写作业,该拓展阅读就拓展阅读。临开学前,越维新又做了一次预言。这次预言的内容其实很简单, 他只是预见了宁教授和包茂典的一次聊天,大致内容是宁教授对着包茂典抱怨。宁教授的儿子早年留学美国,后来直接在那边定居了。宁教授的孙子在美国长大,一直接受西式教育,去年刚考上大学。宁教授抱怨说:“……咱们这边多安全,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校园枪击案,我早几年就说了,他留在国外就算了,把孙子给我送回来。呵,不听我的!幸好这次没事,要不然……”完成预言后,越维新先试着提取了几个信息点。大致可知道,宁教授孙子所在的大学将会发生枪击案,宁教授的孙子并没有在枪击案中受伤,但当时校园里至少有十五人死亡。他对喻柏凯汇报时只客观地复述了预言的内容,并没有加入主观的猜测,同时他说:“在我看到的画面中,茶几上摆着一份请柬,封面上有百年好合的字样,是结婚请柬。”所以他怀疑这个预言发生在包茂典去给宁教授送结婚请柬的那天,但具体是哪天就不得而知了。“你还看到了什么?”喻柏凯问。越维新就闭上眼睛一边回忆一边说出自己的发现:“……茶几上摆着荷塘形状的茶盘,他们用粗瓷杯喝茶。宁教授里面穿着黑色高领毛衣,外面套着一件薄款灰色羽绒背心……”这一说,细节就多了。喻柏凯直接把越维新说的话都录了下来。之后,喻柏凯带领临时分析小组针对这个预言做出了分析。他们甚至还制造了机会让宁教授家里的保姆不得不请了一段时间的假,然后他们安排自己的人通过李教授被介绍给宁教授成为了临时保姆。这个保姆不用做别的,只用像普通保姆那样照顾宁教授就可以了。很多时候,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里就藏着关键。比如说越维新提到宁教授穿着一件薄款灰色羽绒背心,临时保姆整理衣橱时却发现,宁教授并没有薄款的灰色羽绒背心,倒是有一件薄款的黑色羽绒背心,但这件背心已经旧了,袖衣摆处有磨损,穿上身以后会有跑毛的现象。临时分析小组就可以推测,宁教授接下来肯定要买一件灰色羽绒背心。那么越维新预言中那个场景的发生时间就应该在宁教授买了灰色羽绒背心之后。时间区间就缩小了一节。诸如此类的。这是临时分析小组的第一次正式尝试,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因此每个信息点都没放过。他们每个人都很重视这个工作。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他们获取了更多的信息。时间过得很快,在越维新做出预言后的第六天----这时越维新就读的白兰高中已经开学了----一则外媒新闻登上了热搜。有人持枪进入美国某知名大学,朝着人群无差别开枪。幸好在那些参观校园的众多游客中有一位是中国的退伍军人,他第一时间冲了上去,制服了这位持枪者,尽量减少了人员伤亡。外媒不吝赞美,称呼这位逆行的退伍军人是一位英雄。放学后,越维新怀着激动的心情跑回了家。喻柏凯笑着说:“跟我来书房。”“喻叔,这个退伍军人是我们安排的吧?”越维新问。“是的。”喻柏凯对越维新说了一些细节,这次行动可以算是成功的,但成功中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为了让退伍军人的出现看上去更像是巧合,他们不能安排太多的人进入美国的校园。但学校那么大,如果他们判定失误,“退伍军人”所在的位置和持枪者出现的位置相差甚远,那么这次行动肯定要失败了。幸好,最终的事发点距离他们的计算点相差不是很远。越维新若有所思地说:“因为两国最近一直在博弈,并且他们的媒体一直在煽动他们民间的情绪,所以我们才安排了这一出吗?”一切都很完美,美国的学校出事了,正好有一位中国的退伍军人在场,他挺身而出在枪支下保护了所有人。在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一个中国英雄恰逢其会地出现了,虽然改变不了国际大事,但会对现有的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再往深了说就是政治博弈了。博弈的结果会怎么样还不得而知,但舆论方面已经取得了胜利。想了想,越维新又问:“但这会不会太冒险了?要是我们安排的人被发现了,他们说不定会怀疑那个持枪者都是我们安排的……”到时候别说要当英雄了,反而会彻底输掉舆论。“所以我们只安排了一个人。”喻柏凯说。越维新这次的预言主要是针对宁教授的,关于枪杀案本身的信息给得很少,他们无法在不暴露越维新的情况下用一种世界警察的姿态去插手美国的安全问题,因此最终只安排了一个人过去。成功了,那既救了人也赢了舆论;要是失败了,那也只能是失败了。若有人死于枪杀案,他们的生死不能算到越维新的头上。在这个地球上,每分每秒都有人死于意外。幸好是成功的,伤亡率降到了最低,他们也从中得到了好处。喻柏凯拍了拍越维新的肩膀说:“目前上面虽然没有透出明确的意思,但我想信息分析小组由一个临时小组转为正式小组的可能性很大。你看,虽然我们这个世界没有魔法,但我们的科技还是很有用的,对吧?”越维新被现世削弱的魔法能力,现在由科技帮他补上了。“科技太有用了。魔法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它的存在其实很不公平。科技却是公平的,只要你愿意学习,你就能掌握科技,只要你努力工作,你就能花钱买到科技。”越维新说。之后的那个周末,包茂典去给宁教授送结婚请柬。宁教授年纪大了,哪怕是在有暖气的室内,身上也得套件薄款的羽绒背心。他穿着新买的灰色羽绒背心,喝着休完假回来的保姆小阿姨泡的茶,冲着包茂典抱怨说:“……咱们这边多安全,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校园枪击案,我早几年就说了,他留在国外就算了,把孙子给我送回来。呵,不听我的!听说凶手带着两把枪,要不是有我们中国的军人在现场……唉,真是太险了,幸好这次没事……”这番话和越维新当初预见到的不一样了。但这是正常的,因为事情确实发生了变化。包茂典还给越维新送了请柬,不是微信发的电子请柬,而是亲手送到越维新手上的。随着请柬一起送来的还有喜糖。喻临拆了喜糖,闭着眼睛摸了一颗,深呼吸后塞进了嘴里。“既然不爱吃,干嘛勉强自己?”瞧见喻临那吃糖如吃药的样子,越维新拼命忍笑。“我确实不爱吃甜的,但喜糖能一样吗?来来,你也吃一粒。”喻临为了沾喜气也是豁出去了。他想,吃了别人家的百年好合的喜糖,他和越维新说不定也能百年好合呢,嘿嘿。喻柏凯被喻临烦得要死, 偏偏喻临现在除了他再没有别的什么人可以分享心情的了。喻柏凯语重心长地说:“你有话不能去找好朋友说吗?邵星辰、管明哲他们几个都很靠谱。”“他们再靠谱也没有爸爸您靠谱啊!”喻临用一种充满了信任的目光看着喻柏凯。喻柏凯不想要这种信任。越维新很快就觉出了家里的变化。喻临找喻柏凯谈心的时间多了,那陪越维新一起看书、聊天、玩游戏的时间势必就减少了。越维新隐隐有些不习惯。但他又不能对喻临说, 你别总找喻叔谈心啊, 你来找我吧!于是,越维新只好转移注意力,每天和石真楠、武志国聊工作。这也是一件正经事, 出于对自己职业的看重,石真楠和武志国也一心想把ip打造好。等喻临回过神来后,他发现越维新变得好忙,不是在和别人开视频讨论会,就是在书房里画稿纸弄设定。因为知道越维新干的是正经事, 喻临没好意思去打扰他,只好又跑到喻柏凯那边去喋喋不休:“爸, 你帮我分析分析, 越维新最近是真忙,还是刻意对我冷淡了?”喻柏凯忍无可忍了,把喻临拎到健身房里去狠狠操练了一顿。老父亲根本没想着要手软,喻临累得趴在垫子上气喘吁吁, 脑子里不知道想了些什么,忽然说:“我也要努力了。”然后喻临就正常了, 该锻炼就锻炼, 该写作业就写作业,该拓展阅读就拓展阅读。临开学前,越维新又做了一次预言。这次预言的内容其实很简单, 他只是预见了宁教授和包茂典的一次聊天,大致内容是宁教授对着包茂典抱怨。宁教授的儿子早年留学美国,后来直接在那边定居了。宁教授的孙子在美国长大,一直接受西式教育,去年刚考上大学。宁教授抱怨说:“……咱们这边多安全,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校园枪击案,我早几年就说了,他留在国外就算了,把孙子给我送回来。呵,不听我的!幸好这次没事,要不然……”完成预言后,越维新先试着提取了几个信息点。大致可知道,宁教授孙子所在的大学将会发生枪击案,宁教授的孙子并没有在枪击案中受伤,但当时校园里至少有十五人死亡。他对喻柏凯汇报时只客观地复述了预言的内容,并没有加入主观的猜测,同时他说:“在我看到的画面中,茶几上摆着一份请柬,封面上有百年好合的字样,是结婚请柬。”所以他怀疑这个预言发生在包茂典去给宁教授送结婚请柬的那天,但具体是哪天就不得而知了。“你还看到了什么?”喻柏凯问。越维新就闭上眼睛一边回忆一边说出自己的发现:“……茶几上摆着荷塘形状的茶盘,他们用粗瓷杯喝茶。宁教授里面穿着黑色高领毛衣,外面套着一件薄款灰色羽绒背心……”这一说,细节就多了。喻柏凯直接把越维新说的话都录了下来。之后,喻柏凯带领临时分析小组针对这个预言做出了分析。他们甚至还制造了机会让宁教授家里的保姆不得不请了一段时间的假,然后他们安排自己的人通过李教授被介绍给宁教授成为了临时保姆。这个保姆不用做别的,只用像普通保姆那样照顾宁教授就可以了。很多时候,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里就藏着关键。比如说越维新提到宁教授穿着一件薄款灰色羽绒背心,临时保姆整理衣橱时却发现,宁教授并没有薄款的灰色羽绒背心,倒是有一件薄款的黑色羽绒背心,但这件背心已经旧了,袖衣摆处有磨损,穿上身以后会有跑毛的现象。临时分析小组就可以推测,宁教授接下来肯定要买一件灰色羽绒背心。那么越维新预言中那个场景的发生时间就应该在宁教授买了灰色羽绒背心之后。时间区间就缩小了一节。诸如此类的。这是临时分析小组的第一次正式尝试,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因此每个信息点都没放过。他们每个人都很重视这个工作。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他们获取了更多的信息。时间过得很快,在越维新做出预言后的第六天----这时越维新就读的白兰高中已经开学了----一则外媒新闻登上了热搜。有人持枪进入美国某知名大学,朝着人群无差别开枪。幸好在那些参观校园的众多游客中有一位是中国的退伍军人,他第一时间冲了上去,制服了这位持枪者,尽量减少了人员伤亡。外媒不吝赞美,称呼这位逆行的退伍军人是一位英雄。放学后,越维新怀着激动的心情跑回了家。喻柏凯笑着说:“跟我来书房。”“喻叔,这个退伍军人是我们安排的吧?”越维新问。“是的。”喻柏凯对越维新说了一些细节,这次行动可以算是成功的,但成功中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为了让退伍军人的出现看上去更像是巧合,他们不能安排太多的人进入美国的校园。但学校那么大,如果他们判定失误,“退伍军人”所在的位置和持枪者出现的位置相差甚远,那么这次行动肯定要失败了。幸好,最终的事发点距离他们的计算点相差不是很远。越维新若有所思地说:“因为两国最近一直在博弈,并且他们的媒体一直在煽动他们民间的情绪,所以我们才安排了这一出吗?”一切都很完美,美国的学校出事了,正好有一位中国的退伍军人在场,他挺身而出在枪支下保护了所有人。在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一个中国英雄恰逢其会地出现了,虽然改变不了国际大事,但会对现有的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再往深了说就是政治博弈了。博弈的结果会怎么样还不得而知,但舆论方面已经取得了胜利。想了想,越维新又问:“但这会不会太冒险了?要是我们安排的人被发现了,他们说不定会怀疑那个持枪者都是我们安排的……”到时候别说要当英雄了,反而会彻底输掉舆论。“所以我们只安排了一个人。”喻柏凯说。越维新这次的预言主要是针对宁教授的,关于枪杀案本身的信息给得很少,他们无法在不暴露越维新的情况下用一种世界警察的姿态去插手美国的安全问题,因此最终只安排了一个人过去。成功了,那既救了人也赢了舆论;要是失败了,那也只能是失败了。若有人死于枪杀案,他们的生死不能算到越维新的头上。在这个地球上,每分每秒都有人死于意外。幸好是成功的,伤亡率降到了最低,他们也从中得到了好处。喻柏凯拍了拍越维新的肩膀说:“目前上面虽然没有透出明确的意思,但我想信息分析小组由一个临时小组转为正式小组的可能性很大。你看,虽然我们这个世界没有魔法,但我们的科技还是很有用的,对吧?”越维新被现世削弱的魔法能力,现在由科技帮他补上了。“科技太有用了。魔法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它的存在其实很不公平。科技却是公平的,只要你愿意学习,你就能掌握科技,只要你努力工作,你就能花钱买到科技。”越维新说。之后的那个周末,包茂典去给宁教授送结婚请柬。宁教授年纪大了,哪怕是在有暖气的室内,身上也得套件薄款的羽绒背心。他穿着新买的灰色羽绒背心,喝着休完假回来的保姆小阿姨泡的茶,冲着包茂典抱怨说:“……咱们这边多安全,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校园枪击案,我早几年就说了,他留在国外就算了,把孙子给我送回来。呵,不听我的!听说凶手带着两把枪,要不是有我们中国的军人在现场……唉,真是太险了,幸好这次没事……”这番话和越维新当初预见到的不一样了。但这是正常的,因为事情确实发生了变化。包茂典还给越维新送了请柬,不是微信发的电子请柬,而是亲手送到越维新手上的。随着请柬一起送来的还有喜糖。喻临拆了喜糖,闭着眼睛摸了一颗,深呼吸后塞进了嘴里。“既然不爱吃,干嘛勉强自己?”瞧见喻临那吃糖如吃药的样子,越维新拼命忍笑。“我确实不爱吃甜的,但喜糖能一样吗?来来,你也吃一粒。”喻临为了沾喜气也是豁出去了。他想,吃了别人家的百年好合的喜糖,他和越维新说不定也能百年好合呢,嘿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