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哥儿开始还怀疑雨后是不是像小孩子玩泥沙一样乱来的,但是当第一个陷阱完成,雨后拍拍手站起来说“成了”,他看那陷阱也是做得有模有样的,按照雨后的说法似乎真的能抓到野鸡野兔,他就忍不出问了: “雨后,你怎么知道怎样设陷阱”雨后小心翼翼看了一圈四周,确定没人后神神秘秘道:“我跟你说,你不能跟其他人说哦”“嗯嗯,我绝对不告诉其他人”夕哥儿点头答应,但他根本没想过要不要保密,只是打算哄雨后告诉他。“我前几天不是昏迷,差点死掉了吗,其实我那时候见到老神仙了,他教了我很多东西,还把我送回来了,所以我就醒了,那些学过的东西我还记得,但我怕你们把我当妖怪,不敢告诉你们。”雨后抱着肚子装可怜,“可是饿着肚子真的很难受,夕哥儿、阿爹和阿么也都饿肚子,我想吃饱,也想让你们不用饿肚子,就想用老神仙教过我的东西找吃的,他就教过我设陷拼抓猎物,他教的我时候能抓好多好多动物呢”雨后想过了,他总不能因为怕被三房的人怀疑就把自己会的东西都隐藏起来,他会的东西很多,他知道怎么种田提高产量;他知道怎么打猎设陷阱;他认识一些常用的或贵重的药材;他知道不少新颖的食物;他知道怎么制造一些比较原始的武器;他还玩过组装手枪,只要条件允许他甚至能打造一把手枪他甚至知道火药的配方,只要有材料就能做出炸药这里面有保命的手段,也有能发家致富的,有些东西甚至能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要是这些东西都当不知道实在太浪费了。所以他想好了借口解释他会的东西是怎么来的,他刚才故意没有隐藏表现出自己的真实力,熟练做了一个陷阱,就是为了让夕哥儿起疑,问他,他就能顺着说出想好的理由。经过他这些日子对夕哥儿的观察,夕哥儿虽小,人也像赵三和王淑敏一样逆来顺受,但他口风很紧,像他“失忆”忘了一些事情的事夕哥儿也就告诉三房的赵三和王淑敏,没有和三房以外的人说过。夕哥儿哪里会想老神仙设陷拼会不会残害生物有损天道,他只知道雨后为了自己和他们不用挨饿冒着可能被人当成妖怪的风险拿出老神仙教他的东西抓猎物给他们吃,他竟然还怀疑他,实在大错特错“雨哥儿,你想抓猎物让我们都吃饱是对的,我保证不对别人说”当然,阿爹和阿么不是别人,所以夕哥儿是打算悄悄把雨哥儿跟老神仙学东西的事告诉他们。作者闲话:012、第一个猎物“你不会认为我是妖怪吧”夕哥儿摇头,认真道:“不会,你是雨哥儿不是妖怪,我们都是阿么生的,要是你是妖怪那我也是妖怪了,阿么还是妖怪么么呢”根据雨哥儿的了解,那天晚上赵三和王淑敏说的话夕哥儿应该没有听见才对,可他竟无意间和王淑敏说了类似的话,这就是一家人的心有灵犀吗雨哥儿红了眼,好生感动,觉得自己能成为三房的人实在太好了“雨哥儿,我们快点,多设几个陷阱,抓多多的野鸡和野兔,我们和阿爹阿么就不会饿肚子了”夕哥儿边吸溜口水边道。感动抵不过现实,雨哥儿叹了一口气,背着手在附近走了一圈,指了另一个地方道:“在这里也设个陷阱。”“好”夕哥儿的配合加上雨后的经验,两人花了一个时辰弄了三个陷阱。夕哥儿累得坐在地上喘气,抬头看向天空,因树木的遮挡,看不到宽阔的天空,只看到一束束光透过树丛射下来,过了一会,他突然惊叫:“雨哥儿,我们出来多久了”惨了惨了,他们是被叫出来割猪草的,但他们只顾着设陷阱没割多少猪草,也不知现在过了多长时间了“我也是傻了,问你你也不会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的。”夕哥儿昂头看了天空好久,他都分不清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才三岁的雨后怎么会懂。出乎夕哥儿的意料,雨后很却准确地说:“不,我知道,从我们走出家门到现在,一共过去一个半时辰又一刻钟。”开玩笑,特种兵怎么能对时间不敏感,要知道出任务的时候会约定什么时候哪处人员该干什么,时间时常精准到秒,不得出半点差错。夕哥儿扯过打猪草的筐子,看到里面只是铺了一层薄薄的猪草,欲哭无泪:“怎么办,我们才打了这么点猪草,今天的午饭又没得吃了。”夕哥儿伸手揉着饿得有些瘪的肚子,挖陷阱比打猪草累,肚子里的一点存货早就消耗完了,他觉得自己快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还说抓猎物填饱肚子呢,只怕猎物没抓到他们就得饿死了。“反正我们现在回去也没有东西吃,要不我们在这里守着,说不定等一下就有猎物掉到陷阱里了。”“真的吗”垂头丧气的夕哥儿立刻双眼一亮,就像濒临死亡的病人突然回光返照一样。雨后看了看周围,指着不远处的一棵大树道:“我们去后面躲着,要是我们在这里,小动物就不会出来了。”夕哥儿乐滋滋拉着雨后躲大树后去了,一心认为等一会就能抓到猎物了,但雨后却没抱多大的希望,这虽比守株待兔好一点,不过他们也就只能再等两三个时辰,若是这期间没有猎物掉到陷阱里,他们也必须回去了,否则天黑了,许多夜行动物出行,就算他们在山林边上也可能遇上危险。雨后不喜欢这种靠运气、由上天决定结果的方式,他更宁愿找出附近一窝兔子的所有穴口,封住其他出口只留下两个,一个用烟熏,另一个让夕哥儿用打猪草的筐子盖着,这样就能很快并且确切逮到兔子了,只是他们出来的时候没有带打火石,靠他们两个小孩的力道想钻木取火也很难成功,也只能这样了。极为幸运的,一个时辰后一只兔子掉进其中一个陷阱,因雨后只是想抓些小动物,也因他们能力有限,陷拼较小,深度也比较浅,夕哥儿俯身伸手往下探就能把底下被树枝扎伤的兔子拧起来。兔子受了伤流血了,雨后本来还担心夕哥儿看到血会不会害怕,不敢把兔子捡起来,事实证明他想太多了,夕哥儿一心把兔子看成食物,根本没在意兔子身上的血。果然,食欲能战胜一切,冏。夕哥儿拧起兔子高高举起来,激动问:“我们要怎么吃”雨后冏了冏,道:“不是我们吃的,是拿回去给祖阿么的,否则我们没打满猪草,又回去这么迟,会挨揍的。”所以,他根本没打算把这次猎到用来填饱他们的肚子,而且要塞住老赵氏的嘴巴,让他不会因为他们迟回骂人和打人。“没事,给我一点时间很快就能打满一筐猪草了”夕哥儿泪汪汪看着雨后,希望他能改变主意。或许是雨后现在的表现比较成熟,又或许是知道雨后从老神仙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本是比雨后大,夕哥儿却不由得听从雨后的话,雨后说要把这只兔子给老赵氏,夕哥儿再不愿意也是打算说服雨后改变主意,没想过自己变强硬必须要雨后听他的。“”重点是一筐猪草吗,重点是他们迟回去了,没在规定的上午时间内打满一箧猪草雨后详细解释了原因,但夕哥儿竟然表示愿意挨骂挨打也不肯把兔子交给老赵氏,因为他知道兔子上交给公家肯定没他们三房的份,后来还是雨后说他们没带打火石,没法将兔子弄熟吃下肚子,等明天把打火石带出来了就不会把抓到的猎物交给老赵氏了,夕哥儿这才同意了。作者闲话:013、上交猎物雨后把受伤的兔子放在筐底,上面铺了一层他们割的猪草,就没人知道他们两个孩子拿着的筐子有兔子了。虽然夕哥儿说村里的人大都很老实,不会抢孩子的东西,但雨后不熟悉村里的人,不能确保人的人性高于利益,要是如此在前世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了利益做出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了,他更相信自己,只要自己做得够隐秘,不被人发现,就不会出现人性和利益的考验了。他还想他这是为了他们好,不用他们为难是选择人性还是选择利益。准备要回去了,夕哥儿却惊呆了,他根本忘了他们是从哪个方向来了,不知道走哪条路回去了。雨后却毫不犹豫往一个方向走,夕哥儿拉住雨后,道:“雨哥儿,你别乱走,我再看看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别走错了,离家越来越远。”“我没乱走,我们就是从这个方向来的。”雨后指向前方,很确定地道。“你确定”雨后点头,见夕哥儿还有些不相信,就指着地上被脚踩踏过的草地痕迹解释:“这是我们来的时候踩的。”夕哥儿指着另一个方向道:“但这里的草也有被踩踏弯下去了,你怎么知道不是这个方向呢”“那是大人踩踏的痕迹,不是我们踩的,这里、这里、这里都是我们踩的,不过那些是我们设陷阱和抓兔子走过的路,不是来时的路,来时的路在这边。”雨后接连点了几个地方,手最后指向他一开始想前进的方向。夕哥儿看着那些痕迹,满脸茫然,他没看出有什么分别,为什么雨后能这么确定又不像在沙地或泥地上走路出现明显的脚印,能从脚印的大小分辨是大人还是小孩的脚印。雨后就跟他解释,他们还小,踩过的地方小草受损没这么严重,大人重,踩过的地方路上的草受损严重。这还是比较简单的,就算都是同龄人他也能分辨哪些是他的脚印,何况他也记得路,根本不会错的。夕哥儿听懂了,但是没看懂被他们和大人踩过的草地有什么区别,不过看雨后说得信誓旦旦,想起雨后接受过老神仙的教导,应该不会错的,就走他说的路的。一路上夕哥儿心惊胆跳怕走错路走进深山里出不来,等走出山林后不禁松了一口长长的气,一个放松还差点坐到地上去了。雨后知道自己还小,就算扶夕哥儿也帮不了他,就停下来等夕哥儿缓缓再一起走回去。雨后和夕哥儿刚进了家门,老赵氏看见了就抽了身边的一根棍子冲过来,“你这两个兔崽子又跑去玩不按时回来,大家都干活就你们偷懒”真想说要是他们是小兔崽子,你老赵氏就是老兔崽子还想问干活的大家是哪些人,家里的大爷们都去干活了没错,但是去了不代表做了,做了还分做得少和做得多的,想赵四和他夫郎就经常偷懒,借口不舒服到天边的草地上休息,赵大和他夫郎则是慢悠悠地做,一天下来根本没干多少活,赵二和他夫郎老实也认真,干了不少,赵三和王淑敏和二房的一样认真,但只有他们被分了大半的活,和这些人分开干,他们二人没干完就不能休息也不能吃饭。在雨后这一辈,大郎二郎三郎以及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哥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玩的时间比干活的时间长多了,年纪小的,除了雨后和夕哥儿,基本都是在玩,老赵氏有时会叫这些小的干活,但是他们没完成任务也只是说他们两句,从不会动手打他们,对待二房的三郎和两个哥儿最多也就克扣他们的食物,老赵氏倒是经常打三房的孩子,一个不称心就抽,简直就是把他对所有人的不满都发泄在他们三房的孩子身上。老赵氏给夕哥儿和雨哥儿的任务是早上打猪草一筐,下午打猪草一筐,他们两人只带了一个筐子出去,到了下午才回来,就算把筐子打满猪草也只是一筐,这个时间再去打第二筐猪草就来不及了,这就是他为什么说他们偷懒了。雨后也知道这样才说把兔子给老赵氏,好让他消气别对他们动手。“祖阿么,我们回来晚了是因为追这只兔子去了”雨后快速从筐底掏出受伤的兔子,在老赵氏动手打他之前用这只兔子哄他,否则他们挨打了,这只兔子贡献给老赵氏就白费了。雨后个儿很小,拧着只五六斤重兔子站都站不稳,老赵氏看他摇摇欲坠急忙把兔子抢过去,怕还能微微颤动的兔子跑掉了。作者闲话:014、分肉掂了掂兔子,估摸有五六斤,老赵氏很满意,但还是绷着脸瞪着雨后和夕哥儿:“你们竟然能抓到兔子,可不要是抢别人的”雨后真想吐槽,他们俩这小胳膊小腿,老赵氏都猜到他们连兔子都抓不了,他们又能从谁手里抢到兔子“我们在山林边打猪草,看到一只兔子就追了过去,兔子跑得急了撞到树上,树上缠着带刺的藤蔓,把兔子扎伤了,兔子跑不动,我们冲上去就把兔子捡回来了,但进了林子,我们找不到路,所以才这么晚回来。”这是雨后在路上教给夕哥儿,让他这样告诉老赵氏的。老赵氏确定这只兔子现在就是属于他们赵家的,嘴里骂骂咧咧说夕哥儿和雨后是懒虫、偷懒等等,但到底没有打他们了。夕哥儿和雨后中午没回来,午饭当然没能吃上,他本来也打算不让他们吃晚饭,看在这只兔子的份上还是让他们吃了。村里人一般只吃两顿,早上一顿,吃完就去干活,中午一顿,吃了下午才有力气干活,晚上这顿是没有的,反正晚上不干活,早点睡觉就是了,睡着了就不会觉得肚子饿了。也因此一天吃三顿的他们在赵家村是个特殊的存在,据说赵家很久以前其实是个地主,一天吃三顿,后来败了这个习惯还是保持下来了,就算现在老赵氏总抱怨日子过得艰难却没有改变这个习惯,因为他觉得赵家能吃三顿代表他们过得比村里其他人要好,这是个体面的习惯,能为他面子添光。雨后倒觉得现在赵家能保持这个习惯全因赵三和王淑敏等人勤奋做事,又甘愿被压榨,其他人才能多吃一顿。骂完后,老赵氏转过头就高兴地叫赵三把兔子处理了,让王淑“”重点是一筐猪草吗,重点是他们迟回去了,没在规定的上午时间内打满一箧猪草雨后详细解释了原因,但夕哥儿竟然表示愿意挨骂挨打也不肯把兔子交给老赵氏,因为他知道兔子上交给公家肯定没他们三房的份,后来还是雨后说他们没带打火石,没法将兔子弄熟吃下肚子,等明天把打火石带出来了就不会把抓到的猎物交给老赵氏了,夕哥儿这才同意了。作者闲话:013、上交猎物雨后把受伤的兔子放在筐底,上面铺了一层他们割的猪草,就没人知道他们两个孩子拿着的筐子有兔子了。虽然夕哥儿说村里的人大都很老实,不会抢孩子的东西,但雨后不熟悉村里的人,不能确保人的人性高于利益,要是如此在前世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了利益做出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了,他更相信自己,只要自己做得够隐秘,不被人发现,就不会出现人性和利益的考验了。他还想他这是为了他们好,不用他们为难是选择人性还是选择利益。准备要回去了,夕哥儿却惊呆了,他根本忘了他们是从哪个方向来了,不知道走哪条路回去了。雨后却毫不犹豫往一个方向走,夕哥儿拉住雨后,道:“雨哥儿,你别乱走,我再看看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别走错了,离家越来越远。”“我没乱走,我们就是从这个方向来的。”雨后指向前方,很确定地道。“你确定”雨后点头,见夕哥儿还有些不相信,就指着地上被脚踩踏过的草地痕迹解释:“这是我们来的时候踩的。”夕哥儿指着另一个方向道:“但这里的草也有被踩踏弯下去了,你怎么知道不是这个方向呢”“那是大人踩踏的痕迹,不是我们踩的,这里、这里、这里都是我们踩的,不过那些是我们设陷阱和抓兔子走过的路,不是来时的路,来时的路在这边。”雨后接连点了几个地方,手最后指向他一开始想前进的方向。夕哥儿看着那些痕迹,满脸茫然,他没看出有什么分别,为什么雨后能这么确定又不像在沙地或泥地上走路出现明显的脚印,能从脚印的大小分辨是大人还是小孩的脚印。雨后就跟他解释,他们还小,踩过的地方小草受损没这么严重,大人重,踩过的地方路上的草受损严重。这还是比较简单的,就算都是同龄人他也能分辨哪些是他的脚印,何况他也记得路,根本不会错的。夕哥儿听懂了,但是没看懂被他们和大人踩过的草地有什么区别,不过看雨后说得信誓旦旦,想起雨后接受过老神仙的教导,应该不会错的,就走他说的路的。一路上夕哥儿心惊胆跳怕走错路走进深山里出不来,等走出山林后不禁松了一口长长的气,一个放松还差点坐到地上去了。雨后知道自己还小,就算扶夕哥儿也帮不了他,就停下来等夕哥儿缓缓再一起走回去。雨后和夕哥儿刚进了家门,老赵氏看见了就抽了身边的一根棍子冲过来,“你这两个兔崽子又跑去玩不按时回来,大家都干活就你们偷懒”真想说要是他们是小兔崽子,你老赵氏就是老兔崽子还想问干活的大家是哪些人,家里的大爷们都去干活了没错,但是去了不代表做了,做了还分做得少和做得多的,想赵四和他夫郎就经常偷懒,借口不舒服到天边的草地上休息,赵大和他夫郎则是慢悠悠地做,一天下来根本没干多少活,赵二和他夫郎老实也认真,干了不少,赵三和王淑敏和二房的一样认真,但只有他们被分了大半的活,和这些人分开干,他们二人没干完就不能休息也不能吃饭。在雨后这一辈,大郎二郎三郎以及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哥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玩的时间比干活的时间长多了,年纪小的,除了雨后和夕哥儿,基本都是在玩,老赵氏有时会叫这些小的干活,但是他们没完成任务也只是说他们两句,从不会动手打他们,对待二房的三郎和两个哥儿最多也就克扣他们的食物,老赵氏倒是经常打三房的孩子,一个不称心就抽,简直就是把他对所有人的不满都发泄在他们三房的孩子身上。老赵氏给夕哥儿和雨哥儿的任务是早上打猪草一筐,下午打猪草一筐,他们两人只带了一个筐子出去,到了下午才回来,就算把筐子打满猪草也只是一筐,这个时间再去打第二筐猪草就来不及了,这就是他为什么说他们偷懒了。雨后也知道这样才说把兔子给老赵氏,好让他消气别对他们动手。“祖阿么,我们回来晚了是因为追这只兔子去了”雨后快速从筐底掏出受伤的兔子,在老赵氏动手打他之前用这只兔子哄他,否则他们挨打了,这只兔子贡献给老赵氏就白费了。雨后个儿很小,拧着只五六斤重兔子站都站不稳,老赵氏看他摇摇欲坠急忙把兔子抢过去,怕还能微微颤动的兔子跑掉了。作者闲话:014、分肉掂了掂兔子,估摸有五六斤,老赵氏很满意,但还是绷着脸瞪着雨后和夕哥儿:“你们竟然能抓到兔子,可不要是抢别人的”雨后真想吐槽,他们俩这小胳膊小腿,老赵氏都猜到他们连兔子都抓不了,他们又能从谁手里抢到兔子“我们在山林边打猪草,看到一只兔子就追了过去,兔子跑得急了撞到树上,树上缠着带刺的藤蔓,把兔子扎伤了,兔子跑不动,我们冲上去就把兔子捡回来了,但进了林子,我们找不到路,所以才这么晚回来。”这是雨后在路上教给夕哥儿,让他这样告诉老赵氏的。老赵氏确定这只兔子现在就是属于他们赵家的,嘴里骂骂咧咧说夕哥儿和雨后是懒虫、偷懒等等,但到底没有打他们了。夕哥儿和雨后中午没回来,午饭当然没能吃上,他本来也打算不让他们吃晚饭,看在这只兔子的份上还是让他们吃了。村里人一般只吃两顿,早上一顿,吃完就去干活,中午一顿,吃了下午才有力气干活,晚上这顿是没有的,反正晚上不干活,早点睡觉就是了,睡着了就不会觉得肚子饿了。也因此一天吃三顿的他们在赵家村是个特殊的存在,据说赵家很久以前其实是个地主,一天吃三顿,后来败了这个习惯还是保持下来了,就算现在老赵氏总抱怨日子过得艰难却没有改变这个习惯,因为他觉得赵家能吃三顿代表他们过得比村里其他人要好,这是个体面的习惯,能为他面子添光。雨后倒觉得现在赵家能保持这个习惯全因赵三和王淑敏等人勤奋做事,又甘愿被压榨,其他人才能多吃一顿。骂完后,老赵氏转过头就高兴地叫赵三把兔子处理了,让王淑“”重点是一筐猪草吗,重点是他们迟回去了,没在规定的上午时间内打满一箧猪草雨后详细解释了原因,但夕哥儿竟然表示愿意挨骂挨打也不肯把兔子交给老赵氏,因为他知道兔子上交给公家肯定没他们三房的份,后来还是雨后说他们没带打火石,没法将兔子弄熟吃下肚子,等明天把打火石带出来了就不会把抓到的猎物交给老赵氏了,夕哥儿这才同意了。作者闲话:013、上交猎物雨后把受伤的兔子放在筐底,上面铺了一层他们割的猪草,就没人知道他们两个孩子拿着的筐子有兔子了。虽然夕哥儿说村里的人大都很老实,不会抢孩子的东西,但雨后不熟悉村里的人,不能确保人的人性高于利益,要是如此在前世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了利益做出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了,他更相信自己,只要自己做得够隐秘,不被人发现,就不会出现人性和利益的考验了。他还想他这是为了他们好,不用他们为难是选择人性还是选择利益。准备要回去了,夕哥儿却惊呆了,他根本忘了他们是从哪个方向来了,不知道走哪条路回去了。雨后却毫不犹豫往一个方向走,夕哥儿拉住雨后,道:“雨哥儿,你别乱走,我再看看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别走错了,离家越来越远。”“我没乱走,我们就是从这个方向来的。”雨后指向前方,很确定地道。“你确定”雨后点头,见夕哥儿还有些不相信,就指着地上被脚踩踏过的草地痕迹解释:“这是我们来的时候踩的。”夕哥儿指着另一个方向道:“但这里的草也有被踩踏弯下去了,你怎么知道不是这个方向呢”“那是大人踩踏的痕迹,不是我们踩的,这里、这里、这里都是我们踩的,不过那些是我们设陷阱和抓兔子走过的路,不是来时的路,来时的路在这边。”雨后接连点了几个地方,手最后指向他一开始想前进的方向。夕哥儿看着那些痕迹,满脸茫然,他没看出有什么分别,为什么雨后能这么确定又不像在沙地或泥地上走路出现明显的脚印,能从脚印的大小分辨是大人还是小孩的脚印。雨后就跟他解释,他们还小,踩过的地方小草受损没这么严重,大人重,踩过的地方路上的草受损严重。这还是比较简单的,就算都是同龄人他也能分辨哪些是他的脚印,何况他也记得路,根本不会错的。夕哥儿听懂了,但是没看懂被他们和大人踩过的草地有什么区别,不过看雨后说得信誓旦旦,想起雨后接受过老神仙的教导,应该不会错的,就走他说的路的。一路上夕哥儿心惊胆跳怕走错路走进深山里出不来,等走出山林后不禁松了一口长长的气,一个放松还差点坐到地上去了。雨后知道自己还小,就算扶夕哥儿也帮不了他,就停下来等夕哥儿缓缓再一起走回去。雨后和夕哥儿刚进了家门,老赵氏看见了就抽了身边的一根棍子冲过来,“你这两个兔崽子又跑去玩不按时回来,大家都干活就你们偷懒”真想说要是他们是小兔崽子,你老赵氏就是老兔崽子还想问干活的大家是哪些人,家里的大爷们都去干活了没错,但是去了不代表做了,做了还分做得少和做得多的,想赵四和他夫郎就经常偷懒,借口不舒服到天边的草地上休息,赵大和他夫郎则是慢悠悠地做,一天下来根本没干多少活,赵二和他夫郎老实也认真,干了不少,赵三和王淑敏和二房的一样认真,但只有他们被分了大半的活,和这些人分开干,他们二人没干完就不能休息也不能吃饭。在雨后这一辈,大郎二郎三郎以及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哥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玩的时间比干活的时间长多了,年纪小的,除了雨后和夕哥儿,基本都是在玩,老赵氏有时会叫这些小的干活,但是他们没完成任务也只是说他们两句,从不会动手打他们,对待二房的三郎和两个哥儿最多也就克扣他们的食物,老赵氏倒是经常打三房的孩子,一个不称心就抽,简直就是把他对所有人的不满都发泄在他们三房的孩子身上。老赵氏给夕哥儿和雨哥儿的任务是早上打猪草一筐,下午打猪草一筐,他们两人只带了一个筐子出去,到了下午才回来,就算把筐子打满猪草也只是一筐,这个时间再去打第二筐猪草就来不及了,这就是他为什么说他们偷懒了。雨后也知道这样才说把兔子给老赵氏,好让他消气别对他们动手。“祖阿么,我们回来晚了是因为追这只兔子去了”雨后快速从筐底掏出受伤的兔子,在老赵氏动手打他之前用这只兔子哄他,否则他们挨打了,这只兔子贡献给老赵氏就白费了。雨后个儿很小,拧着只五六斤重兔子站都站不稳,老赵氏看他摇摇欲坠急忙把兔子抢过去,怕还能微微颤动的兔子跑掉了。作者闲话:014、分肉掂了掂兔子,估摸有五六斤,老赵氏很满意,但还是绷着脸瞪着雨后和夕哥儿:“你们竟然能抓到兔子,可不要是抢别人的”雨后真想吐槽,他们俩这小胳膊小腿,老赵氏都猜到他们连兔子都抓不了,他们又能从谁手里抢到兔子“我们在山林边打猪草,看到一只兔子就追了过去,兔子跑得急了撞到树上,树上缠着带刺的藤蔓,把兔子扎伤了,兔子跑不动,我们冲上去就把兔子捡回来了,但进了林子,我们找不到路,所以才这么晚回来。”这是雨后在路上教给夕哥儿,让他这样告诉老赵氏的。老赵氏确定这只兔子现在就是属于他们赵家的,嘴里骂骂咧咧说夕哥儿和雨后是懒虫、偷懒等等,但到底没有打他们了。夕哥儿和雨后中午没回来,午饭当然没能吃上,他本来也打算不让他们吃晚饭,看在这只兔子的份上还是让他们吃了。村里人一般只吃两顿,早上一顿,吃完就去干活,中午一顿,吃了下午才有力气干活,晚上这顿是没有的,反正晚上不干活,早点睡觉就是了,睡着了就不会觉得肚子饿了。也因此一天吃三顿的他们在赵家村是个特殊的存在,据说赵家很久以前其实是个地主,一天吃三顿,后来败了这个习惯还是保持下来了,就算现在老赵氏总抱怨日子过得艰难却没有改变这个习惯,因为他觉得赵家能吃三顿代表他们过得比村里其他人要好,这是个体面的习惯,能为他面子添光。雨后倒觉得现在赵家能保持这个习惯全因赵三和王淑敏等人勤奋做事,又甘愿被压榨,其他人才能多吃一顿。骂完后,老赵氏转过头就高兴地叫赵三把兔子处理了,让王淑“”重点是一筐猪草吗,重点是他们迟回去了,没在规定的上午时间内打满一箧猪草雨后详细解释了原因,但夕哥儿竟然表示愿意挨骂挨打也不肯把兔子交给老赵氏,因为他知道兔子上交给公家肯定没他们三房的份,后来还是雨后说他们没带打火石,没法将兔子弄熟吃下肚子,等明天把打火石带出来了就不会把抓到的猎物交给老赵氏了,夕哥儿这才同意了。作者闲话:013、上交猎物雨后把受伤的兔子放在筐底,上面铺了一层他们割的猪草,就没人知道他们两个孩子拿着的筐子有兔子了。虽然夕哥儿说村里的人大都很老实,不会抢孩子的东西,但雨后不熟悉村里的人,不能确保人的人性高于利益,要是如此在前世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了利益做出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了,他更相信自己,只要自己做得够隐秘,不被人发现,就不会出现人性和利益的考验了。他还想他这是为了他们好,不用他们为难是选择人性还是选择利益。准备要回去了,夕哥儿却惊呆了,他根本忘了他们是从哪个方向来了,不知道走哪条路回去了。雨后却毫不犹豫往一个方向走,夕哥儿拉住雨后,道:“雨哥儿,你别乱走,我再看看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别走错了,离家越来越远。”“我没乱走,我们就是从这个方向来的。”雨后指向前方,很确定地道。“你确定”雨后点头,见夕哥儿还有些不相信,就指着地上被脚踩踏过的草地痕迹解释:“这是我们来的时候踩的。”夕哥儿指着另一个方向道:“但这里的草也有被踩踏弯下去了,你怎么知道不是这个方向呢”“那是大人踩踏的痕迹,不是我们踩的,这里、这里、这里都是我们踩的,不过那些是我们设陷阱和抓兔子走过的路,不是来时的路,来时的路在这边。”雨后接连点了几个地方,手最后指向他一开始想前进的方向。夕哥儿看着那些痕迹,满脸茫然,他没看出有什么分别,为什么雨后能这么确定又不像在沙地或泥地上走路出现明显的脚印,能从脚印的大小分辨是大人还是小孩的脚印。雨后就跟他解释,他们还小,踩过的地方小草受损没这么严重,大人重,踩过的地方路上的草受损严重。这还是比较简单的,就算都是同龄人他也能分辨哪些是他的脚印,何况他也记得路,根本不会错的。夕哥儿听懂了,但是没看懂被他们和大人踩过的草地有什么区别,不过看雨后说得信誓旦旦,想起雨后接受过老神仙的教导,应该不会错的,就走他说的路的。一路上夕哥儿心惊胆跳怕走错路走进深山里出不来,等走出山林后不禁松了一口长长的气,一个放松还差点坐到地上去了。雨后知道自己还小,就算扶夕哥儿也帮不了他,就停下来等夕哥儿缓缓再一起走回去。雨后和夕哥儿刚进了家门,老赵氏看见了就抽了身边的一根棍子冲过来,“你这两个兔崽子又跑去玩不按时回来,大家都干活就你们偷懒”真想说要是他们是小兔崽子,你老赵氏就是老兔崽子还想问干活的大家是哪些人,家里的大爷们都去干活了没错,但是去了不代表做了,做了还分做得少和做得多的,想赵四和他夫郎就经常偷懒,借口不舒服到天边的草地上休息,赵大和他夫郎则是慢悠悠地做,一天下来根本没干多少活,赵二和他夫郎老实也认真,干了不少,赵三和王淑敏和二房的一样认真,但只有他们被分了大半的活,和这些人分开干,他们二人没干完就不能休息也不能吃饭。在雨后这一辈,大郎二郎三郎以及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哥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玩的时间比干活的时间长多了,年纪小的,除了雨后和夕哥儿,基本都是在玩,老赵氏有时会叫这些小的干活,但是他们没完成任务也只是说他们两句,从不会动手打他们,对待二房的三郎和两个哥儿最多也就克扣他们的食物,老赵氏倒是经常打三房的孩子,一个不称心就抽,简直就是把他对所有人的不满都发泄在他们三房的孩子身上。老赵氏给夕哥儿和雨哥儿的任务是早上打猪草一筐,下午打猪草一筐,他们两人只带了一个筐子出去,到了下午才回来,就算把筐子打满猪草也只是一筐,这个时间再去打第二筐猪草就来不及了,这就是他为什么说他们偷懒了。雨后也知道这样才说把兔子给老赵氏,好让他消气别对他们动手。“祖阿么,我们回来晚了是因为追这只兔子去了”雨后快速从筐底掏出受伤的兔子,在老赵氏动手打他之前用这只兔子哄他,否则他们挨打了,这只兔子贡献给老赵氏就白费了。雨后个儿很小,拧着只五六斤重兔子站都站不稳,老赵氏看他摇摇欲坠急忙把兔子抢过去,怕还能微微颤动的兔子跑掉了。作者闲话:014、分肉掂了掂兔子,估摸有五六斤,老赵氏很满意,但还是绷着脸瞪着雨后和夕哥儿:“你们竟然能抓到兔子,可不要是抢别人的”雨后真想吐槽,他们俩这小胳膊小腿,老赵氏都猜到他们连兔子都抓不了,他们又能从谁手里抢到兔子“我们在山林边打猪草,看到一只兔子就追了过去,兔子跑得急了撞到树上,树上缠着带刺的藤蔓,把兔子扎伤了,兔子跑不动,我们冲上去就把兔子捡回来了,但进了林子,我们找不到路,所以才这么晚回来。”这是雨后在路上教给夕哥儿,让他这样告诉老赵氏的。老赵氏确定这只兔子现在就是属于他们赵家的,嘴里骂骂咧咧说夕哥儿和雨后是懒虫、偷懒等等,但到底没有打他们了。夕哥儿和雨后中午没回来,午饭当然没能吃上,他本来也打算不让他们吃晚饭,看在这只兔子的份上还是让他们吃了。村里人一般只吃两顿,早上一顿,吃完就去干活,中午一顿,吃了下午才有力气干活,晚上这顿是没有的,反正晚上不干活,早点睡觉就是了,睡着了就不会觉得肚子饿了。也因此一天吃三顿的他们在赵家村是个特殊的存在,据说赵家很久以前其实是个地主,一天吃三顿,后来败了这个习惯还是保持下来了,就算现在老赵氏总抱怨日子过得艰难却没有改变这个习惯,因为他觉得赵家能吃三顿代表他们过得比村里其他人要好,这是个体面的习惯,能为他面子添光。雨后倒觉得现在赵家能保持这个习惯全因赵三和王淑敏等人勤奋做事,又甘愿被压榨,其他人才能多吃一顿。骂完后,老赵氏转过头就高兴地叫赵三把兔子处理了,让王淑“”重点是一筐猪草吗,重点是他们迟回去了,没在规定的上午时间内打满一箧猪草雨后详细解释了原因,但夕哥儿竟然表示愿意挨骂挨打也不肯把兔子交给老赵氏,因为他知道兔子上交给公家肯定没他们三房的份,后来还是雨后说他们没带打火石,没法将兔子弄熟吃下肚子,等明天把打火石带出来了就不会把抓到的猎物交给老赵氏了,夕哥儿这才同意了。作者闲话:013、上交猎物雨后把受伤的兔子放在筐底,上面铺了一层他们割的猪草,就没人知道他们两个孩子拿着的筐子有兔子了。虽然夕哥儿说村里的人大都很老实,不会抢孩子的东西,但雨后不熟悉村里的人,不能确保人的人性高于利益,要是如此在前世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了利益做出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了,他更相信自己,只要自己做得够隐秘,不被人发现,就不会出现人性和利益的考验了。他还想他这是为了他们好,不用他们为难是选择人性还是选择利益。准备要回去了,夕哥儿却惊呆了,他根本忘了他们是从哪个方向来了,不知道走哪条路回去了。雨后却毫不犹豫往一个方向走,夕哥儿拉住雨后,道:“雨哥儿,你别乱走,我再看看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别走错了,离家越来越远。”“我没乱走,我们就是从这个方向来的。”雨后指向前方,很确定地道。“你确定”雨后点头,见夕哥儿还有些不相信,就指着地上被脚踩踏过的草地痕迹解释:“这是我们来的时候踩的。”夕哥儿指着另一个方向道:“但这里的草也有被踩踏弯下去了,你怎么知道不是这个方向呢”“那是大人踩踏的痕迹,不是我们踩的,这里、这里、这里都是我们踩的,不过那些是我们设陷阱和抓兔子走过的路,不是来时的路,来时的路在这边。”雨后接连点了几个地方,手最后指向他一开始想前进的方向。夕哥儿看着那些痕迹,满脸茫然,他没看出有什么分别,为什么雨后能这么确定又不像在沙地或泥地上走路出现明显的脚印,能从脚印的大小分辨是大人还是小孩的脚印。雨后就跟他解释,他们还小,踩过的地方小草受损没这么严重,大人重,踩过的地方路上的草受损严重。这还是比较简单的,就算都是同龄人他也能分辨哪些是他的脚印,何况他也记得路,根本不会错的。夕哥儿听懂了,但是没看懂被他们和大人踩过的草地有什么区别,不过看雨后说得信誓旦旦,想起雨后接受过老神仙的教导,应该不会错的,就走他说的路的。一路上夕哥儿心惊胆跳怕走错路走进深山里出不来,等走出山林后不禁松了一口长长的气,一个放松还差点坐到地上去了。雨后知道自己还小,就算扶夕哥儿也帮不了他,就停下来等夕哥儿缓缓再一起走回去。雨后和夕哥儿刚进了家门,老赵氏看见了就抽了身边的一根棍子冲过来,“你这两个兔崽子又跑去玩不按时回来,大家都干活就你们偷懒”真想说要是他们是小兔崽子,你老赵氏就是老兔崽子还想问干活的大家是哪些人,家里的大爷们都去干活了没错,但是去了不代表做了,做了还分做得少和做得多的,想赵四和他夫郎就经常偷懒,借口不舒服到天边的草地上休息,赵大和他夫郎则是慢悠悠地做,一天下来根本没干多少活,赵二和他夫郎老实也认真,干了不少,赵三和王淑敏和二房的一样认真,但只有他们被分了大半的活,和这些人分开干,他们二人没干完就不能休息也不能吃饭。在雨后这一辈,大郎二郎三郎以及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哥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玩的时间比干活的时间长多了,年纪小的,除了雨后和夕哥儿,基本都是在玩,老赵氏有时会叫这些小的干活,但是他们没完成任务也只是说他们两句,从不会动手打他们,对待二房的三郎和两个哥儿最多也就克扣他们的食物,老赵氏倒是经常打三房的孩子,一个不称心就抽,简直就是把他对所有人的不满都发泄在他们三房的孩子身上。老赵氏给夕哥儿和雨哥儿的任务是早上打猪草一筐,下午打猪草一筐,他们两人只带了一个筐子出去,到了下午才回来,就算把筐子打满猪草也只是一筐,这个时间再去打第二筐猪草就来不及了,这就是他为什么说他们偷懒了。雨后也知道这样才说把兔子给老赵氏,好让他消气别对他们动手。“祖阿么,我们回来晚了是因为追这只兔子去了”雨后快速从筐底掏出受伤的兔子,在老赵氏动手打他之前用这只兔子哄他,否则他们挨打了,这只兔子贡献给老赵氏就白费了。雨后个儿很小,拧着只五六斤重兔子站都站不稳,老赵氏看他摇摇欲坠急忙把兔子抢过去,怕还能微微颤动的兔子跑掉了。作者闲话:014、分肉掂了掂兔子,估摸有五六斤,老赵氏很满意,但还是绷着脸瞪着雨后和夕哥儿:“你们竟然能抓到兔子,可不要是抢别人的”雨后真想吐槽,他们俩这小胳膊小腿,老赵氏都猜到他们连兔子都抓不了,他们又能从谁手里抢到兔子“我们在山林边打猪草,看到一只兔子就追了过去,兔子跑得急了撞到树上,树上缠着带刺的藤蔓,把兔子扎伤了,兔子跑不动,我们冲上去就把兔子捡回来了,但进了林子,我们找不到路,所以才这么晚回来。”这是雨后在路上教给夕哥儿,让他这样告诉老赵氏的。老赵氏确定这只兔子现在就是属于他们赵家的,嘴里骂骂咧咧说夕哥儿和雨后是懒虫、偷懒等等,但到底没有打他们了。夕哥儿和雨后中午没回来,午饭当然没能吃上,他本来也打算不让他们吃晚饭,看在这只兔子的份上还是让他们吃了。村里人一般只吃两顿,早上一顿,吃完就去干活,中午一顿,吃了下午才有力气干活,晚上这顿是没有的,反正晚上不干活,早点睡觉就是了,睡着了就不会觉得肚子饿了。也因此一天吃三顿的他们在赵家村是个特殊的存在,据说赵家很久以前其实是个地主,一天吃三顿,后来败了这个习惯还是保持下来了,就算现在老赵氏总抱怨日子过得艰难却没有改变这个习惯,因为他觉得赵家能吃三顿代表他们过得比村里其他人要好,这是个体面的习惯,能为他面子添光。雨后倒觉得现在赵家能保持这个习惯全因赵三和王淑敏等人勤奋做事,又甘愿被压榨,其他人才能多吃一顿。骂完后,老赵氏转过头就高兴地叫赵三把兔子处理了,让王淑“”重点是一筐猪草吗,重点是他们迟回去了,没在规定的上午时间内打满一箧猪草雨后详细解释了原因,但夕哥儿竟然表示愿意挨骂挨打也不肯把兔子交给老赵氏,因为他知道兔子上交给公家肯定没他们三房的份,后来还是雨后说他们没带打火石,没法将兔子弄熟吃下肚子,等明天把打火石带出来了就不会把抓到的猎物交给老赵氏了,夕哥儿这才同意了。作者闲话:013、上交猎物雨后把受伤的兔子放在筐底,上面铺了一层他们割的猪草,就没人知道他们两个孩子拿着的筐子有兔子了。虽然夕哥儿说村里的人大都很老实,不会抢孩子的东西,但雨后不熟悉村里的人,不能确保人的人性高于利益,要是如此在前世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了利益做出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了,他更相信自己,只要自己做得够隐秘,不被人发现,就不会出现人性和利益的考验了。他还想他这是为了他们好,不用他们为难是选择人性还是选择利益。准备要回去了,夕哥儿却惊呆了,他根本忘了他们是从哪个方向来了,不知道走哪条路回去了。雨后却毫不犹豫往一个方向走,夕哥儿拉住雨后,道:“雨哥儿,你别乱走,我再看看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别走错了,离家越来越远。”“我没乱走,我们就是从这个方向来的。”雨后指向前方,很确定地道。“你确定”雨后点头,见夕哥儿还有些不相信,就指着地上被脚踩踏过的草地痕迹解释:“这是我们来的时候踩的。”夕哥儿指着另一个方向道:“但这里的草也有被踩踏弯下去了,你怎么知道不是这个方向呢”“那是大人踩踏的痕迹,不是我们踩的,这里、这里、这里都是我们踩的,不过那些是我们设陷阱和抓兔子走过的路,不是来时的路,来时的路在这边。”雨后接连点了几个地方,手最后指向他一开始想前进的方向。夕哥儿看着那些痕迹,满脸茫然,他没看出有什么分别,为什么雨后能这么确定又不像在沙地或泥地上走路出现明显的脚印,能从脚印的大小分辨是大人还是小孩的脚印。雨后就跟他解释,他们还小,踩过的地方小草受损没这么严重,大人重,踩过的地方路上的草受损严重。这还是比较简单的,就算都是同龄人他也能分辨哪些是他的脚印,何况他也记得路,根本不会错的。夕哥儿听懂了,但是没看懂被他们和大人踩过的草地有什么区别,不过看雨后说得信誓旦旦,想起雨后接受过老神仙的教导,应该不会错的,就走他说的路的。一路上夕哥儿心惊胆跳怕走错路走进深山里出不来,等走出山林后不禁松了一口长长的气,一个放松还差点坐到地上去了。雨后知道自己还小,就算扶夕哥儿也帮不了他,就停下来等夕哥儿缓缓再一起走回去。雨后和夕哥儿刚进了家门,老赵氏看见了就抽了身边的一根棍子冲过来,“你这两个兔崽子又跑去玩不按时回来,大家都干活就你们偷懒”真想说要是他们是小兔崽子,你老赵氏就是老兔崽子还想问干活的大家是哪些人,家里的大爷们都去干活了没错,但是去了不代表做了,做了还分做得少和做得多的,想赵四和他夫郎就经常偷懒,借口不舒服到天边的草地上休息,赵大和他夫郎则是慢悠悠地做,一天下来根本没干多少活,赵二和他夫郎老实也认真,干了不少,赵三和王淑敏和二房的一样认真,但只有他们被分了大半的活,和这些人分开干,他们二人没干完就不能休息也不能吃饭。在雨后这一辈,大郎二郎三郎以及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哥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玩的时间比干活的时间长多了,年纪小的,除了雨后和夕哥儿,基本都是在玩,老赵氏有时会叫这些小的干活,但是他们没完成任务也只是说他们两句,从不会动手打他们,对待二房的三郎和两个哥儿最多也就克扣他们的食物,老赵氏倒是经常打三房的孩子,一个不称心就抽,简直就是把他对所有人的不满都发泄在他们三房的孩子身上。老赵氏给夕哥儿和雨哥儿的任务是早上打猪草一筐,下午打猪草一筐,他们两人只带了一个筐子出去,到了下午才回来,就算把筐子打满猪草也只是一筐,这个时间再去打第二筐猪草就来不及了,这就是他为什么说他们偷懒了。雨后也知道这样才说把兔子给老赵氏,好让他消气别对他们动手。“祖阿么,我们回来晚了是因为追这只兔子去了”雨后快速从筐底掏出受伤的兔子,在老赵氏动手打他之前用这只兔子哄他,否则他们挨打了,这只兔子贡献给老赵氏就白费了。雨后个儿很小,拧着只五六斤重兔子站都站不稳,老赵氏看他摇摇欲坠急忙把兔子抢过去,怕还能微微颤动的兔子跑掉了。作者闲话:014、分肉掂了掂兔子,估摸有五六斤,老赵氏很满意,但还是绷着脸瞪着雨后和夕哥儿:“你们竟然能抓到兔子,可不要是抢别人的”雨后真想吐槽,他们俩这小胳膊小腿,老赵氏都猜到他们连兔子都抓不了,他们又能从谁手里抢到兔子“我们在山林边打猪草,看到一只兔子就追了过去,兔子跑得急了撞到树上,树上缠着带刺的藤蔓,把兔子扎伤了,兔子跑不动,我们冲上去就把兔子捡回来了,但进了林子,我们找不到路,所以才这么晚回来。”这是雨后在路上教给夕哥儿,让他这样告诉老赵氏的。老赵氏确定这只兔子现在就是属于他们赵家的,嘴里骂骂咧咧说夕哥儿和雨后是懒虫、偷懒等等,但到底没有打他们了。夕哥儿和雨后中午没回来,午饭当然没能吃上,他本来也打算不让他们吃晚饭,看在这只兔子的份上还是让他们吃了。村里人一般只吃两顿,早上一顿,吃完就去干活,中午一顿,吃了下午才有力气干活,晚上这顿是没有的,反正晚上不干活,早点睡觉就是了,睡着了就不会觉得肚子饿了。也因此一天吃三顿的他们在赵家村是个特殊的存在,据说赵家很久以前其实是个地主,一天吃三顿,后来败了这个习惯还是保持下来了,就算现在老赵氏总抱怨日子过得艰难却没有改变这个习惯,因为他觉得赵家能吃三顿代表他们过得比村里其他人要好,这是个体面的习惯,能为他面子添光。雨后倒觉得现在赵家能保持这个习惯全因赵三和王淑敏等人勤奋做事,又甘愿被压榨,其他人才能多吃一顿。骂完后,老赵氏转过头就高兴地叫赵三把兔子处理了,让王淑“”重点是一筐猪草吗,重点是他们迟回去了,没在规定的上午时间内打满一箧猪草雨后详细解释了原因,但夕哥儿竟然表示愿意挨骂挨打也不肯把兔子交给老赵氏,因为他知道兔子上交给公家肯定没他们三房的份,后来还是雨后说他们没带打火石,没法将兔子弄熟吃下肚子,等明天把打火石带出来了就不会把抓到的猎物交给老赵氏了,夕哥儿这才同意了。作者闲话:013、上交猎物雨后把受伤的兔子放在筐底,上面铺了一层他们割的猪草,就没人知道他们两个孩子拿着的筐子有兔子了。虽然夕哥儿说村里的人大都很老实,不会抢孩子的东西,但雨后不熟悉村里的人,不能确保人的人性高于利益,要是如此在前世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了利益做出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了,他更相信自己,只要自己做得够隐秘,不被人发现,就不会出现人性和利益的考验了。他还想他这是为了他们好,不用他们为难是选择人性还是选择利益。准备要回去了,夕哥儿却惊呆了,他根本忘了他们是从哪个方向来了,不知道走哪条路回去了。雨后却毫不犹豫往一个方向走,夕哥儿拉住雨后,道:“雨哥儿,你别乱走,我再看看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别走错了,离家越来越远。”“我没乱走,我们就是从这个方向来的。”雨后指向前方,很确定地道。“你确定”雨后点头,见夕哥儿还有些不相信,就指着地上被脚踩踏过的草地痕迹解释:“这是我们来的时候踩的。”夕哥儿指着另一个方向道:“但这里的草也有被踩踏弯下去了,你怎么知道不是这个方向呢”“那是大人踩踏的痕迹,不是我们踩的,这里、这里、这里都是我们踩的,不过那些是我们设陷阱和抓兔子走过的路,不是来时的路,来时的路在这边。”雨后接连点了几个地方,手最后指向他一开始想前进的方向。夕哥儿看着那些痕迹,满脸茫然,他没看出有什么分别,为什么雨后能这么确定又不像在沙地或泥地上走路出现明显的脚印,能从脚印的大小分辨是大人还是小孩的脚印。雨后就跟他解释,他们还小,踩过的地方小草受损没这么严重,大人重,踩过的地方路上的草受损严重。这还是比较简单的,就算都是同龄人他也能分辨哪些是他的脚印,何况他也记得路,根本不会错的。夕哥儿听懂了,但是没看懂被他们和大人踩过的草地有什么区别,不过看雨后说得信誓旦旦,想起雨后接受过老神仙的教导,应该不会错的,就走他说的路的。一路上夕哥儿心惊胆跳怕走错路走进深山里出不来,等走出山林后不禁松了一口长长的气,一个放松还差点坐到地上去了。雨后知道自己还小,就算扶夕哥儿也帮不了他,就停下来等夕哥儿缓缓再一起走回去。雨后和夕哥儿刚进了家门,老赵氏看见了就抽了身边的一根棍子冲过来,“你这两个兔崽子又跑去玩不按时回来,大家都干活就你们偷懒”真想说要是他们是小兔崽子,你老赵氏就是老兔崽子还想问干活的大家是哪些人,家里的大爷们都去干活了没错,但是去了不代表做了,做了还分做得少和做得多的,想赵四和他夫郎就经常偷懒,借口不舒服到天边的草地上休息,赵大和他夫郎则是慢悠悠地做,一天下来根本没干多少活,赵二和他夫郎老实也认真,干了不少,赵三和王淑敏和二房的一样认真,但只有他们被分了大半的活,和这些人分开干,他们二人没干完就不能休息也不能吃饭。在雨后这一辈,大郎二郎三郎以及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哥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玩的时间比干活的时间长多了,年纪小的,除了雨后和夕哥儿,基本都是在玩,老赵氏有时会叫这些小的干活,但是他们没完成任务也只是说他们两句,从不会动手打他们,对待二房的三郎和两个哥儿最多也就克扣他们的食物,老赵氏倒是经常打三房的孩子,一个不称心就抽,简直就是把他对所有人的不满都发泄在他们三房的孩子身上。老赵氏给夕哥儿和雨哥儿的任务是早上打猪草一筐,下午打猪草一筐,他们两人只带了一个筐子出去,到了下午才回来,就算把筐子打满猪草也只是一筐,这个时间再去打第二筐猪草就来不及了,这就是他为什么说他们偷懒了。雨后也知道这样才说把兔子给老赵氏,好让他消气别对他们动手。“祖阿么,我们回来晚了是因为追这只兔子去了”雨后快速从筐底掏出受伤的兔子,在老赵氏动手打他之前用这只兔子哄他,否则他们挨打了,这只兔子贡献给老赵氏就白费了。雨后个儿很小,拧着只五六斤重兔子站都站不稳,老赵氏看他摇摇欲坠急忙把兔子抢过去,怕还能微微颤动的兔子跑掉了。作者闲话:014、分肉掂了掂兔子,估摸有五六斤,老赵氏很满意,但还是绷着脸瞪着雨后和夕哥儿:“你们竟然能抓到兔子,可不要是抢别人的”雨后真想吐槽,他们俩这小胳膊小腿,老赵氏都猜到他们连兔子都抓不了,他们又能从谁手里抢到兔子“我们在山林边打猪草,看到一只兔子就追了过去,兔子跑得急了撞到树上,树上缠着带刺的藤蔓,把兔子扎伤了,兔子跑不动,我们冲上去就把兔子捡回来了,但进了林子,我们找不到路,所以才这么晚回来。”这是雨后在路上教给夕哥儿,让他这样告诉老赵氏的。老赵氏确定这只兔子现在就是属于他们赵家的,嘴里骂骂咧咧说夕哥儿和雨后是懒虫、偷懒等等,但到底没有打他们了。夕哥儿和雨后中午没回来,午饭当然没能吃上,他本来也打算不让他们吃晚饭,看在这只兔子的份上还是让他们吃了。村里人一般只吃两顿,早上一顿,吃完就去干活,中午一顿,吃了下午才有力气干活,晚上这顿是没有的,反正晚上不干活,早点睡觉就是了,睡着了就不会觉得肚子饿了。也因此一天吃三顿的他们在赵家村是个特殊的存在,据说赵家很久以前其实是个地主,一天吃三顿,后来败了这个习惯还是保持下来了,就算现在老赵氏总抱怨日子过得艰难却没有改变这个习惯,因为他觉得赵家能吃三顿代表他们过得比村里其他人要好,这是个体面的习惯,能为他面子添光。雨后倒觉得现在赵家能保持这个习惯全因赵三和王淑敏等人勤奋做事,又甘愿被压榨,其他人才能多吃一顿。骂完后,老赵氏转过头就高兴地叫赵三把兔子处理了,让王淑“”重点是一筐猪草吗,重点是他们迟回去了,没在规定的上午时间内打满一箧猪草雨后详细解释了原因,但夕哥儿竟然表示愿意挨骂挨打也不肯把兔子交给老赵氏,因为他知道兔子上交给公家肯定没他们三房的份,后来还是雨后说他们没带打火石,没法将兔子弄熟吃下肚子,等明天把打火石带出来了就不会把抓到的猎物交给老赵氏了,夕哥儿这才同意了。作者闲话:013、上交猎物雨后把受伤的兔子放在筐底,上面铺了一层他们割的猪草,就没人知道他们两个孩子拿着的筐子有兔子了。虽然夕哥儿说村里的人大都很老实,不会抢孩子的东西,但雨后不熟悉村里的人,不能确保人的人性高于利益,要是如此在前世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了利益做出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了,他更相信自己,只要自己做得够隐秘,不被人发现,就不会出现人性和利益的考验了。他还想他这是为了他们好,不用他们为难是选择人性还是选择利益。准备要回去了,夕哥儿却惊呆了,他根本忘了他们是从哪个方向来了,不知道走哪条路回去了。雨后却毫不犹豫往一个方向走,夕哥儿拉住雨后,道:“雨哥儿,你别乱走,我再看看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别走错了,离家越来越远。”“我没乱走,我们就是从这个方向来的。”雨后指向前方,很确定地道。“你确定”雨后点头,见夕哥儿还有些不相信,就指着地上被脚踩踏过的草地痕迹解释:“这是我们来的时候踩的。”夕哥儿指着另一个方向道:“但这里的草也有被踩踏弯下去了,你怎么知道不是这个方向呢”“那是大人踩踏的痕迹,不是我们踩的,这里、这里、这里都是我们踩的,不过那些是我们设陷阱和抓兔子走过的路,不是来时的路,来时的路在这边。”雨后接连点了几个地方,手最后指向他一开始想前进的方向。夕哥儿看着那些痕迹,满脸茫然,他没看出有什么分别,为什么雨后能这么确定又不像在沙地或泥地上走路出现明显的脚印,能从脚印的大小分辨是大人还是小孩的脚印。雨后就跟他解释,他们还小,踩过的地方小草受损没这么严重,大人重,踩过的地方路上的草受损严重。这还是比较简单的,就算都是同龄人他也能分辨哪些是他的脚印,何况他也记得路,根本不会错的。夕哥儿听懂了,但是没看懂被他们和大人踩过的草地有什么区别,不过看雨后说得信誓旦旦,想起雨后接受过老神仙的教导,应该不会错的,就走他说的路的。一路上夕哥儿心惊胆跳怕走错路走进深山里出不来,等走出山林后不禁松了一口长长的气,一个放松还差点坐到地上去了。雨后知道自己还小,就算扶夕哥儿也帮不了他,就停下来等夕哥儿缓缓再一起走回去。雨后和夕哥儿刚进了家门,老赵氏看见了就抽了身边的一根棍子冲过来,“你这两个兔崽子又跑去玩不按时回来,大家都干活就你们偷懒”真想说要是他们是小兔崽子,你老赵氏就是老兔崽子还想问干活的大家是哪些人,家里的大爷们都去干活了没错,但是去了不代表做了,做了还分做得少和做得多的,想赵四和他夫郎就经常偷懒,借口不舒服到天边的草地上休息,赵大和他夫郎则是慢悠悠地做,一天下来根本没干多少活,赵二和他夫郎老实也认真,干了不少,赵三和王淑敏和二房的一样认真,但只有他们被分了大半的活,和这些人分开干,他们二人没干完就不能休息也不能吃饭。在雨后这一辈,大郎二郎三郎以及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哥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玩的时间比干活的时间长多了,年纪小的,除了雨后和夕哥儿,基本都是在玩,老赵氏有时会叫这些小的干活,但是他们没完成任务也只是说他们两句,从不会动手打他们,对待二房的三郎和两个哥儿最多也就克扣他们的食物,老赵氏倒是经常打三房的孩子,一个不称心就抽,简直就是把他对所有人的不满都发泄在他们三房的孩子身上。老赵氏给夕哥儿和雨哥儿的任务是早上打猪草一筐,下午打猪草一筐,他们两人只带了一个筐子出去,到了下午才回来,就算把筐子打满猪草也只是一筐,这个时间再去打第二筐猪草就来不及了,这就是他为什么说他们偷懒了。雨后也知道这样才说把兔子给老赵氏,好让他消气别对他们动手。“祖阿么,我们回来晚了是因为追这只兔子去了”雨后快速从筐底掏出受伤的兔子,在老赵氏动手打他之前用这只兔子哄他,否则他们挨打了,这只兔子贡献给老赵氏就白费了。雨后个儿很小,拧着只五六斤重兔子站都站不稳,老赵氏看他摇摇欲坠急忙把兔子抢过去,怕还能微微颤动的兔子跑掉了。作者闲话:014、分肉掂了掂兔子,估摸有五六斤,老赵氏很满意,但还是绷着脸瞪着雨后和夕哥儿:“你们竟然能抓到兔子,可不要是抢别人的”雨后真想吐槽,他们俩这小胳膊小腿,老赵氏都猜到他们连兔子都抓不了,他们又能从谁手里抢到兔子“我们在山林边打猪草,看到一只兔子就追了过去,兔子跑得急了撞到树上,树上缠着带刺的藤蔓,把兔子扎伤了,兔子跑不动,我们冲上去就把兔子捡回来了,但进了林子,我们找不到路,所以才这么晚回来。”这是雨后在路上教给夕哥儿,让他这样告诉老赵氏的。老赵氏确定这只兔子现在就是属于他们赵家的,嘴里骂骂咧咧说夕哥儿和雨后是懒虫、偷懒等等,但到底没有打他们了。夕哥儿和雨后中午没回来,午饭当然没能吃上,他本来也打算不让他们吃晚饭,看在这只兔子的份上还是让他们吃了。村里人一般只吃两顿,早上一顿,吃完就去干活,中午一顿,吃了下午才有力气干活,晚上这顿是没有的,反正晚上不干活,早点睡觉就是了,睡着了就不会觉得肚子饿了。也因此一天吃三顿的他们在赵家村是个特殊的存在,据说赵家很久以前其实是个地主,一天吃三顿,后来败了这个习惯还是保持下来了,就算现在老赵氏总抱怨日子过得艰难却没有改变这个习惯,因为他觉得赵家能吃三顿代表他们过得比村里其他人要好,这是个体面的习惯,能为他面子添光。雨后倒觉得现在赵家能保持这个习惯全因赵三和王淑敏等人勤奋做事,又甘愿被压榨,其他人才能多吃一顿。骂完后,老赵氏转过头就高兴地叫赵三把兔子处理了,让王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