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乡亲村邻也不说话了,好些围了过去,眼巴巴地看着他。待他吃完,这才纷纷张嘴寻问。怎么样?是个什么味道?好不好吃?香不香?辣不辣?是清淡的吗?赶紧说话啊。说不上来。汉子憨憨地笑了笑,又咬了口馒头,馒头上没了腐乳,吃起来干巴巴:我觉得比虾酱馒头好吃,有点辣,要说怎么个好吃法,还真形容不出来,就是有点儿怪,怪香怪香。麻辣口,很香,特别下饭,看着是少,吃着还挺够劲儿。你们吃的是麻辣口?我吃的一点都不辣也不见麻,很香很香,细滑松软口感醇厚,才一口腐乳,我都可以吃下整碗白米粥。难怪一文钱两块,不亏啊。平哥儿这手艺太神奇了。随着试吃结束,尝过其滋味的人,都在叭叭儿的说着话。有说特别好吃,有说怪香怪香,有说很下饭,也有说不好吃,吃不习惯,反正各有各的说法,把大伙儿听懵了。闻着香闻着臭有说好吃有说不好吃,平哥儿这新吃食,还真是口味独特啊!看似热闹,卖得人并不多,都还在观望中。比起一文钱两块的腐乳,还不如花一文钱买串卤猪肠,卤猪肠好吃,这腐乳肯定没有卤猪肠好吃。上午来的多是本村村邻,到了下午,有周边村子的乡亲过来了,沈家村的沈家子弟一来又是一群,足有七八个,远远地就听见他们在说着新吃食,经过一上午的时间,都知道陈家摊子又出了新吃食,这回的新吃食,格外的与众不同些。卤猪肠还有吗?先来十串。我要个茶叶蛋。听说出新吃食了?叫什么腐乳?还有吗?应该是这白盘子里的吧?这味儿确实有点怪,说香不香说臭不臭。咱们也来个两块尝尝?配着卤猪肠吃好不好吃?陈玉平笑着答:配清淡点的食物,更能体现出它的美妙滋味。就来几个馒头吧,别给抹虾酱,咱们一人半个怎么样?行,听四哥的。不用抹虾酱,陈玉平给了他们四块红方腐乳,馒头依旧一文钱一个照收。陈老爹搬了椅子出来,让他们坐着吃,这群沈家子弟经常过来买,出手阔气性情也好,很得他的好感。咦,有点意思啊。确实有点意思,怪香怪香,我感觉自己还可以吃个馒头。你还吃?午饭吃了才多久,又是茶叶蛋又是卤猪肠,半个馒头下肚,你差不多可以了,当心撑着胃。闻着不怎么样,看起来挺有食欲,吃着也还算香,比抹虾酱要强。光吃更有滋味儿。咱们吃的是同一块腐乳吗?他简直要怀疑自己的舌头了:我怎么吃着不太得劲,你们都是认真的?一个两个津津有味,只有他格格不入?还行,可以买。这个是不是比较耐放?陈玉平点点头:现在天不热,可以放个一两天,如果直接买一坛子回家,可以吃上一个月都行,坛边注意放水。一坛子多少钱?二十五文。行,给我们一坛子,你们想吃了,就自个拿碗过来夹。陈玉平瞧着这群小伙子接受良好,旋即生了个主意:上回的虾酱我攒得不多,没办法大量买卖,这回的腐乳倒是可以。若贵酒楼想购买腐乳,可以过来与我详细谈谈。当然,得十月中旬才行。沈家在镇上有个酒楼,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沈记。生意特别好,之前的虾酱就有沈记的人过来问能不能出售,这里头利润太低,他没接这事儿。腐乳却不一样,豆腐自家可以做,大大降低了成本,利润空间大,沈记想要大量进购,这买卖是可以做的。好,我回家拿给长辈尝尝,看他们怎么说。腐乳不仅可以配早食,还能烧菜,也有人喜欢拿它下酒。陈玉平想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狠心一咬牙抛了个饵:我这有道腐乳蒸肉,有兴趣的话,我现在就张罗出来,你们可以带回家给长辈尝尝,这道菜的做法我也可以手把手教。还有这好事,成,你现在去做。沈家子弟吃了个肚饱,手里拎着只竹篮,篮子里放着只小陶锅,是道刚刚做好的腐乳蒸肉,锅子盖得严实,只有一点点香味儿从缝隙飘出,若有似无的勾着沈家子弟的心魂,分明才刚刚吃撑了,却仍控制不住,眼睛使劲往篮子里瞧啊瞧。我看这买卖八成能成。陈家三哥儿的手艺是真好,我去过县城也去过不少富贵人家,要说这吃食,还就属陈家三哥儿做得最好。上回往京城寄的冰皮月饼,二伯还特意回信说好吃,想要多买,得知卖完了,又特意叮嘱明年要多买些寄京城去,可见陈家三哥儿便是往京城去,也能稳得住脚。说话间,他们回到了沈家。和沈家做买卖这事,能成或不能成,陈玉平并没怎么放心上。成了,是好事。没成,也不妨碍过日子。傍晚时分,沈记的掌柜提着两盒上等糕点过来时,陈玉平有点意外。这么快就过来了?腐乳蒸肉的魅力还真不小。沈掌柜,请喝茶。陈家三哥儿,多日不见,愈发见精神了。沈掌柜恭维了句。商业互吹,陈玉平也会:不及沈掌柜春风满面。俩人你来我往,彩虹屁吹了一个又一个,瞧着气氛越来越好,这才渐渐进入主题。许是见天色有些晚,沈掌柜也是个利索人,很开门见山的甩出条件:沈记想要陈家的腐乳,价格不变,可以依旧是二十五文一坛,但陈家不能把腐乳卖给其余酒楼或饭馆,县城及周边镇子也不行。腐乳蒸肉这道菜,还得劳烦陈家三哥儿手把手教会,当然,沈记会给酬劳,八十两银子。若陈家三哥儿手里还有别的腐乳菜色,沈家愿意高价购买。条件是没什么问题,但有件事陈玉平得提前告之:烧菜也讲究天赋,就算我手把手的教,可烧菜的人不同,做出来的菜,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差别,沈掌柜最好是请个比较有天赋的厨子过来,就算是这样,也极有可能烧不出同样味道的腐乳蒸肉,毕竟我是我,他是他。他有金手指,他是老天的亲儿子,开了外挂的。这个可以理解,我会挑选好人送过来。没问题的话,咱们先签份契约书,十月中旬我派人过来,这八十两银子你先收好。出八十两买腐乳蒸肉这道菜,价格给的不高,陈玉平能够清楚沈掌柜的思量。这是他下的饵,沈记接了,也很有眼色,二十五文一坛子的腐乳并没有要求要进货价,腐乳没要求给进货价,腐乳蒸肉自然就卖不出高价来。说白了腐乳蒸肉纯粹就是个添头,沈记能给八十两银子,也还算大方。作者有话要说:开v辣!今日v章内留评,有小红包掉落感谢宝贝们的支持,比心~第32章送走了沈掌柜,陈玉平撸了袖子张罗晚饭。陈老爹带着草哥儿坐在屋檐下, 他是想着进灶屋帮着烧火, 三儿子不让, 怕熏着草哥儿。平哥儿是不是得让你阿父做些豆腐出来?还得多买几个大坛子吧?不急这一两天, 待过了这阵秋收再来忙乎也不迟。十月金秋, 田间地头的事繁杂的很,陈玉平琢磨着,腐乳在摊子上可能卖不出多少,主力还得看沈记,有之前做的几坛子在,撑个十天半个月没问题。这一忙起来,得十几天功夫,真不会耽搁事?陈玉平肯定的应:不会, 咱们之前还做了几大坛子,撑得住。焖了半个窝瓜, 这瓜儿粉甜粉甜, 口感软糯,味道特别好。莲藕炖排骨,豆角炒肉片。夹了几块红方腐乳,半碗红油辣子鸡, 鸡肉炸的黄金酥脆, 鸡骨头嚼起来嘎嘣爽,是越嚼越香,里面还放了花生和芝麻, 特别的下饭,用来搭配各种早食也是相当的可口。自家吃,舍得用料,吃着贼拉香,摆摊子上买卖却是不行,成本太高没什么利润。今年这窝瓜好吃,又粉又糯还很甜,得多留点种子。陈老爹见三儿子喜欢吃,便叮嘱着老伴。陈老汉点点头:明年多种两藤,咱去年自家留的种没这么好吃,这是大哥给的。你喝碗汤,别一个劲儿的吃辣子鸡。陈玉平对自家老幺很是无奈:下回我得多放点辣椒。我有什么办法?陈原秋也很无奈啊:还不是三哥做得太好吃,这鸡块是越吃越香,一口一块,根本停不下筷子!他的脑子完全管不住自己的手,没办法的,放弃吧,享受美味才是正经事。陈老爹给小儿子盛了碗莲藕排骨汤:你是得少吃点,嘴角都有些上火了。明早煮绿豆粥喝。暮色四合,夜风徐徐吹拂,带来丝丝缕缕的清凉。农忙时节里难得的半刻闲暇,一家子坐在屋前纳凉说话。陈玉平说起和沈记酒楼的买卖,又问道:建个三合院是不是得百来两银子?这八十两还不太够吧?看你想建个什么样,要讲究点,估计得一百往上,我记得村长家的院子,是花了近一百六十两银子,费了不少心思琢磨,搁十里八乡也是很拿得出手。陈老爹接着老伴的话:还不止呢,回头你得添桌椅衣柜床榻等等,这些家具都是没法省的,还有日常琐碎物什,方方面面桩桩件件全是钱,两百是个坎。这建房屋,是越讲究就越烧钱。村长家的院子大,住着近二十口人,三哥想要建个院子,用不着费那功夫吧?陈原秋嘀咕着:正屋两间,加东西厢房各两间,有六间屋子足够用了。陈老汉点点头:这倒是真的,不过,也得百来两银子。我刚还觉得自己挣了笔大钱,足足八十两!陈玉平叹了口气:没想到,连个像样的院子都建不成。你可知足吧你,咱们村里多少人半辈子都挣不来这么笔大钱。陈老爹提醒着三儿子:这钱呐,你得捂严实点。这孩子是个手松的,手头有点钱就开始飘,去趟镇里恨不得把整个镇子都搬回家。对,听你阿爹的,自己找个地方藏严实,还得防着有老鼠虫蚁啃咬,家里摆着个摊子,日常花销是够用,用不着动这笔钱。陈原秋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我记得去年村里就有过一桩,信不过家里的儿子儿媳,非得把钱换成银票贴身藏身上,结果,什么时候没了都不晓得,想起时,伸手一摸,发现不见了,这才慌了起来。银票有什么好,还是银子实在,沉甸甸的多有手感。三哥,你要藏银子,可千万别换成银票,银票轻飘飘的一张纸,一点都不像钱,没点阔气样儿。沈掌柜给的就是八十两的银票,回头可以上沈记钱庄取。陈玉平说着话,满脸诧异,坚定的摇着头:藏起来?我没这么傻,我才不藏起来,挣了钱不用来花,找个地方藏起来,这钱就是死的,我得想办法把这钱变成活钱,给我钱生钱,这样,明年一准儿能轻轻松松的建个敞亮舒适的三合院。他说得得意洋洋,陈老爹看着他:你想干什么?很是警惕仿佛他要做什么坏事般,炯炯有神的盯着他。我,我自然是用来做生意,难不成还能胡乱给败光了?可说不准。就三儿子大手大脚的花钱程度,陈老爹还真不相信他。陈玉平为自己辩解:阿爹,我像是这么没成算的人吗?他瞅着自个就特靠谱,沉稳,百分百的安全感,踏实!陈老汉喝了口浓茶:你想做什么生意?看看镇子上的铺面怎么卖,碰着有适合的先买个铺面,我有手艺在,开个吃食铺子保证不亏。陈原秋十足的迷弟模样:肯定会大赚特赚!说得斩钉截铁,无比的自信:三哥,这事儿能成!那瞬间,陈玉平像是在阿弟眼里看到了万丈光芒,吓得他立即一哆嗦,赶紧搓了两下手臂。这主意也不错。陈老汉比较赞同:让亲戚朋友帮着留意留意,有好的铺面咱们买个,往后不想做生意了,也能租给旁人,左右亏不了。陈老爹道:往镇上开吃食铺子,还得额外请人手吧?要不然,咱们忙不过来。家里的田地要顾着,还有草哥儿要照应,摊子上的生意也不能丢,还有屋里屋外的琐碎事等等。这个不急,先看看有没有人想要卖铺子,等买了铺子,人手这事好解决。陈玉平觉得阿父说得对。也是,买铺子这事儿就跟买牛差不多,都得碰运气。陈老爹乐呵呵地笑:咱们家买的牛,倒是着了回好运道,希望这回平哥儿买铺子也一样。听说三弟想要往镇上买个铺子,价钱在八九十两左右,正好有段日子没回娘家,柳桂香便带着巧妞儿让丈夫送她们娘俩去了趟镇上,看望爹娘吃了个午饭,顺便把铺子的事说了说。这回是正给碰着了,还真有间铺子要卖。柳桂香见有了信儿不敢多耽搁,阔气的租了个牛车,带着巧妞儿匆匆忙忙的回了苦竹村。都没进自个屋里,直接往老屋去。阿爹,三弟。就回来了?陈老爹从灶屋出来,笑着接过孙女。陈玉平笑了笑:二嫂。南街街尾,正好有间铺子要卖,门面儿不大,位置不算显眼,价格倒是不贵,只要七十五两银子。柳桂香说着自己知道的消息:以前是卖包子,生意不好不坏勉强混口饭吃,李家老俩口年岁大了,就想着住乡下去,过过清闲日子。李记包子铺对不对?陈老爹有点印象:我吃过一回,肉包子里头就是股葱姜味儿,三文钱两个还算便宜,就是味道差了些,这铺子也有些年头了吧。这个可以理解,我会挑选好人送过来。没问题的话,咱们先签份契约书,十月中旬我派人过来,这八十两银子你先收好。出八十两买腐乳蒸肉这道菜,价格给的不高,陈玉平能够清楚沈掌柜的思量。这是他下的饵,沈记接了,也很有眼色,二十五文一坛子的腐乳并没有要求要进货价,腐乳没要求给进货价,腐乳蒸肉自然就卖不出高价来。说白了腐乳蒸肉纯粹就是个添头,沈记能给八十两银子,也还算大方。作者有话要说:开v辣!今日v章内留评,有小红包掉落感谢宝贝们的支持,比心~第32章送走了沈掌柜,陈玉平撸了袖子张罗晚饭。陈老爹带着草哥儿坐在屋檐下, 他是想着进灶屋帮着烧火, 三儿子不让, 怕熏着草哥儿。平哥儿是不是得让你阿父做些豆腐出来?还得多买几个大坛子吧?不急这一两天, 待过了这阵秋收再来忙乎也不迟。十月金秋, 田间地头的事繁杂的很,陈玉平琢磨着,腐乳在摊子上可能卖不出多少,主力还得看沈记,有之前做的几坛子在,撑个十天半个月没问题。这一忙起来,得十几天功夫,真不会耽搁事?陈玉平肯定的应:不会, 咱们之前还做了几大坛子,撑得住。焖了半个窝瓜, 这瓜儿粉甜粉甜, 口感软糯,味道特别好。莲藕炖排骨,豆角炒肉片。夹了几块红方腐乳,半碗红油辣子鸡, 鸡肉炸的黄金酥脆, 鸡骨头嚼起来嘎嘣爽,是越嚼越香,里面还放了花生和芝麻, 特别的下饭,用来搭配各种早食也是相当的可口。自家吃,舍得用料,吃着贼拉香,摆摊子上买卖却是不行,成本太高没什么利润。今年这窝瓜好吃,又粉又糯还很甜,得多留点种子。陈老爹见三儿子喜欢吃,便叮嘱着老伴。陈老汉点点头:明年多种两藤,咱去年自家留的种没这么好吃,这是大哥给的。你喝碗汤,别一个劲儿的吃辣子鸡。陈玉平对自家老幺很是无奈:下回我得多放点辣椒。我有什么办法?陈原秋也很无奈啊:还不是三哥做得太好吃,这鸡块是越吃越香,一口一块,根本停不下筷子!他的脑子完全管不住自己的手,没办法的,放弃吧,享受美味才是正经事。陈老爹给小儿子盛了碗莲藕排骨汤:你是得少吃点,嘴角都有些上火了。明早煮绿豆粥喝。暮色四合,夜风徐徐吹拂,带来丝丝缕缕的清凉。农忙时节里难得的半刻闲暇,一家子坐在屋前纳凉说话。陈玉平说起和沈记酒楼的买卖,又问道:建个三合院是不是得百来两银子?这八十两还不太够吧?看你想建个什么样,要讲究点,估计得一百往上,我记得村长家的院子,是花了近一百六十两银子,费了不少心思琢磨,搁十里八乡也是很拿得出手。陈老爹接着老伴的话:还不止呢,回头你得添桌椅衣柜床榻等等,这些家具都是没法省的,还有日常琐碎物什,方方面面桩桩件件全是钱,两百是个坎。这建房屋,是越讲究就越烧钱。村长家的院子大,住着近二十口人,三哥想要建个院子,用不着费那功夫吧?陈原秋嘀咕着:正屋两间,加东西厢房各两间,有六间屋子足够用了。陈老汉点点头:这倒是真的,不过,也得百来两银子。我刚还觉得自己挣了笔大钱,足足八十两!陈玉平叹了口气:没想到,连个像样的院子都建不成。你可知足吧你,咱们村里多少人半辈子都挣不来这么笔大钱。陈老爹提醒着三儿子:这钱呐,你得捂严实点。这孩子是个手松的,手头有点钱就开始飘,去趟镇里恨不得把整个镇子都搬回家。对,听你阿爹的,自己找个地方藏严实,还得防着有老鼠虫蚁啃咬,家里摆着个摊子,日常花销是够用,用不着动这笔钱。陈原秋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我记得去年村里就有过一桩,信不过家里的儿子儿媳,非得把钱换成银票贴身藏身上,结果,什么时候没了都不晓得,想起时,伸手一摸,发现不见了,这才慌了起来。银票有什么好,还是银子实在,沉甸甸的多有手感。三哥,你要藏银子,可千万别换成银票,银票轻飘飘的一张纸,一点都不像钱,没点阔气样儿。沈掌柜给的就是八十两的银票,回头可以上沈记钱庄取。陈玉平说着话,满脸诧异,坚定的摇着头:藏起来?我没这么傻,我才不藏起来,挣了钱不用来花,找个地方藏起来,这钱就是死的,我得想办法把这钱变成活钱,给我钱生钱,这样,明年一准儿能轻轻松松的建个敞亮舒适的三合院。他说得得意洋洋,陈老爹看着他:你想干什么?很是警惕仿佛他要做什么坏事般,炯炯有神的盯着他。我,我自然是用来做生意,难不成还能胡乱给败光了?可说不准。就三儿子大手大脚的花钱程度,陈老爹还真不相信他。陈玉平为自己辩解:阿爹,我像是这么没成算的人吗?他瞅着自个就特靠谱,沉稳,百分百的安全感,踏实!陈老汉喝了口浓茶:你想做什么生意?看看镇子上的铺面怎么卖,碰着有适合的先买个铺面,我有手艺在,开个吃食铺子保证不亏。陈原秋十足的迷弟模样:肯定会大赚特赚!说得斩钉截铁,无比的自信:三哥,这事儿能成!那瞬间,陈玉平像是在阿弟眼里看到了万丈光芒,吓得他立即一哆嗦,赶紧搓了两下手臂。这主意也不错。陈老汉比较赞同:让亲戚朋友帮着留意留意,有好的铺面咱们买个,往后不想做生意了,也能租给旁人,左右亏不了。陈老爹道:往镇上开吃食铺子,还得额外请人手吧?要不然,咱们忙不过来。家里的田地要顾着,还有草哥儿要照应,摊子上的生意也不能丢,还有屋里屋外的琐碎事等等。这个不急,先看看有没有人想要卖铺子,等买了铺子,人手这事好解决。陈玉平觉得阿父说得对。也是,买铺子这事儿就跟买牛差不多,都得碰运气。陈老爹乐呵呵地笑:咱们家买的牛,倒是着了回好运道,希望这回平哥儿买铺子也一样。听说三弟想要往镇上买个铺子,价钱在八九十两左右,正好有段日子没回娘家,柳桂香便带着巧妞儿让丈夫送她们娘俩去了趟镇上,看望爹娘吃了个午饭,顺便把铺子的事说了说。这回是正给碰着了,还真有间铺子要卖。柳桂香见有了信儿不敢多耽搁,阔气的租了个牛车,带着巧妞儿匆匆忙忙的回了苦竹村。都没进自个屋里,直接往老屋去。阿爹,三弟。就回来了?陈老爹从灶屋出来,笑着接过孙女。陈玉平笑了笑:二嫂。南街街尾,正好有间铺子要卖,门面儿不大,位置不算显眼,价格倒是不贵,只要七十五两银子。柳桂香说着自己知道的消息:以前是卖包子,生意不好不坏勉强混口饭吃,李家老俩口年岁大了,就想着住乡下去,过过清闲日子。李记包子铺对不对?陈老爹有点印象:我吃过一回,肉包子里头就是股葱姜味儿,三文钱两个还算便宜,就是味道差了些,这铺子也有些年头了吧。这个可以理解,我会挑选好人送过来。没问题的话,咱们先签份契约书,十月中旬我派人过来,这八十两银子你先收好。出八十两买腐乳蒸肉这道菜,价格给的不高,陈玉平能够清楚沈掌柜的思量。这是他下的饵,沈记接了,也很有眼色,二十五文一坛子的腐乳并没有要求要进货价,腐乳没要求给进货价,腐乳蒸肉自然就卖不出高价来。说白了腐乳蒸肉纯粹就是个添头,沈记能给八十两银子,也还算大方。作者有话要说:开v辣!今日v章内留评,有小红包掉落感谢宝贝们的支持,比心~第32章送走了沈掌柜,陈玉平撸了袖子张罗晚饭。陈老爹带着草哥儿坐在屋檐下, 他是想着进灶屋帮着烧火, 三儿子不让, 怕熏着草哥儿。平哥儿是不是得让你阿父做些豆腐出来?还得多买几个大坛子吧?不急这一两天, 待过了这阵秋收再来忙乎也不迟。十月金秋, 田间地头的事繁杂的很,陈玉平琢磨着,腐乳在摊子上可能卖不出多少,主力还得看沈记,有之前做的几坛子在,撑个十天半个月没问题。这一忙起来,得十几天功夫,真不会耽搁事?陈玉平肯定的应:不会, 咱们之前还做了几大坛子,撑得住。焖了半个窝瓜, 这瓜儿粉甜粉甜, 口感软糯,味道特别好。莲藕炖排骨,豆角炒肉片。夹了几块红方腐乳,半碗红油辣子鸡, 鸡肉炸的黄金酥脆, 鸡骨头嚼起来嘎嘣爽,是越嚼越香,里面还放了花生和芝麻, 特别的下饭,用来搭配各种早食也是相当的可口。自家吃,舍得用料,吃着贼拉香,摆摊子上买卖却是不行,成本太高没什么利润。今年这窝瓜好吃,又粉又糯还很甜,得多留点种子。陈老爹见三儿子喜欢吃,便叮嘱着老伴。陈老汉点点头:明年多种两藤,咱去年自家留的种没这么好吃,这是大哥给的。你喝碗汤,别一个劲儿的吃辣子鸡。陈玉平对自家老幺很是无奈:下回我得多放点辣椒。我有什么办法?陈原秋也很无奈啊:还不是三哥做得太好吃,这鸡块是越吃越香,一口一块,根本停不下筷子!他的脑子完全管不住自己的手,没办法的,放弃吧,享受美味才是正经事。陈老爹给小儿子盛了碗莲藕排骨汤:你是得少吃点,嘴角都有些上火了。明早煮绿豆粥喝。暮色四合,夜风徐徐吹拂,带来丝丝缕缕的清凉。农忙时节里难得的半刻闲暇,一家子坐在屋前纳凉说话。陈玉平说起和沈记酒楼的买卖,又问道:建个三合院是不是得百来两银子?这八十两还不太够吧?看你想建个什么样,要讲究点,估计得一百往上,我记得村长家的院子,是花了近一百六十两银子,费了不少心思琢磨,搁十里八乡也是很拿得出手。陈老爹接着老伴的话:还不止呢,回头你得添桌椅衣柜床榻等等,这些家具都是没法省的,还有日常琐碎物什,方方面面桩桩件件全是钱,两百是个坎。这建房屋,是越讲究就越烧钱。村长家的院子大,住着近二十口人,三哥想要建个院子,用不着费那功夫吧?陈原秋嘀咕着:正屋两间,加东西厢房各两间,有六间屋子足够用了。陈老汉点点头:这倒是真的,不过,也得百来两银子。我刚还觉得自己挣了笔大钱,足足八十两!陈玉平叹了口气:没想到,连个像样的院子都建不成。你可知足吧你,咱们村里多少人半辈子都挣不来这么笔大钱。陈老爹提醒着三儿子:这钱呐,你得捂严实点。这孩子是个手松的,手头有点钱就开始飘,去趟镇里恨不得把整个镇子都搬回家。对,听你阿爹的,自己找个地方藏严实,还得防着有老鼠虫蚁啃咬,家里摆着个摊子,日常花销是够用,用不着动这笔钱。陈原秋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我记得去年村里就有过一桩,信不过家里的儿子儿媳,非得把钱换成银票贴身藏身上,结果,什么时候没了都不晓得,想起时,伸手一摸,发现不见了,这才慌了起来。银票有什么好,还是银子实在,沉甸甸的多有手感。三哥,你要藏银子,可千万别换成银票,银票轻飘飘的一张纸,一点都不像钱,没点阔气样儿。沈掌柜给的就是八十两的银票,回头可以上沈记钱庄取。陈玉平说着话,满脸诧异,坚定的摇着头:藏起来?我没这么傻,我才不藏起来,挣了钱不用来花,找个地方藏起来,这钱就是死的,我得想办法把这钱变成活钱,给我钱生钱,这样,明年一准儿能轻轻松松的建个敞亮舒适的三合院。他说得得意洋洋,陈老爹看着他:你想干什么?很是警惕仿佛他要做什么坏事般,炯炯有神的盯着他。我,我自然是用来做生意,难不成还能胡乱给败光了?可说不准。就三儿子大手大脚的花钱程度,陈老爹还真不相信他。陈玉平为自己辩解:阿爹,我像是这么没成算的人吗?他瞅着自个就特靠谱,沉稳,百分百的安全感,踏实!陈老汉喝了口浓茶:你想做什么生意?看看镇子上的铺面怎么卖,碰着有适合的先买个铺面,我有手艺在,开个吃食铺子保证不亏。陈原秋十足的迷弟模样:肯定会大赚特赚!说得斩钉截铁,无比的自信:三哥,这事儿能成!那瞬间,陈玉平像是在阿弟眼里看到了万丈光芒,吓得他立即一哆嗦,赶紧搓了两下手臂。这主意也不错。陈老汉比较赞同:让亲戚朋友帮着留意留意,有好的铺面咱们买个,往后不想做生意了,也能租给旁人,左右亏不了。陈老爹道:往镇上开吃食铺子,还得额外请人手吧?要不然,咱们忙不过来。家里的田地要顾着,还有草哥儿要照应,摊子上的生意也不能丢,还有屋里屋外的琐碎事等等。这个不急,先看看有没有人想要卖铺子,等买了铺子,人手这事好解决。陈玉平觉得阿父说得对。也是,买铺子这事儿就跟买牛差不多,都得碰运气。陈老爹乐呵呵地笑:咱们家买的牛,倒是着了回好运道,希望这回平哥儿买铺子也一样。听说三弟想要往镇上买个铺子,价钱在八九十两左右,正好有段日子没回娘家,柳桂香便带着巧妞儿让丈夫送她们娘俩去了趟镇上,看望爹娘吃了个午饭,顺便把铺子的事说了说。这回是正给碰着了,还真有间铺子要卖。柳桂香见有了信儿不敢多耽搁,阔气的租了个牛车,带着巧妞儿匆匆忙忙的回了苦竹村。都没进自个屋里,直接往老屋去。阿爹,三弟。就回来了?陈老爹从灶屋出来,笑着接过孙女。陈玉平笑了笑:二嫂。南街街尾,正好有间铺子要卖,门面儿不大,位置不算显眼,价格倒是不贵,只要七十五两银子。柳桂香说着自己知道的消息:以前是卖包子,生意不好不坏勉强混口饭吃,李家老俩口年岁大了,就想着住乡下去,过过清闲日子。李记包子铺对不对?陈老爹有点印象:我吃过一回,肉包子里头就是股葱姜味儿,三文钱两个还算便宜,就是味道差了些,这铺子也有些年头了吧。这个可以理解,我会挑选好人送过来。没问题的话,咱们先签份契约书,十月中旬我派人过来,这八十两银子你先收好。出八十两买腐乳蒸肉这道菜,价格给的不高,陈玉平能够清楚沈掌柜的思量。这是他下的饵,沈记接了,也很有眼色,二十五文一坛子的腐乳并没有要求要进货价,腐乳没要求给进货价,腐乳蒸肉自然就卖不出高价来。说白了腐乳蒸肉纯粹就是个添头,沈记能给八十两银子,也还算大方。作者有话要说:开v辣!今日v章内留评,有小红包掉落感谢宝贝们的支持,比心~第32章送走了沈掌柜,陈玉平撸了袖子张罗晚饭。陈老爹带着草哥儿坐在屋檐下, 他是想着进灶屋帮着烧火, 三儿子不让, 怕熏着草哥儿。平哥儿是不是得让你阿父做些豆腐出来?还得多买几个大坛子吧?不急这一两天, 待过了这阵秋收再来忙乎也不迟。十月金秋, 田间地头的事繁杂的很,陈玉平琢磨着,腐乳在摊子上可能卖不出多少,主力还得看沈记,有之前做的几坛子在,撑个十天半个月没问题。这一忙起来,得十几天功夫,真不会耽搁事?陈玉平肯定的应:不会, 咱们之前还做了几大坛子,撑得住。焖了半个窝瓜, 这瓜儿粉甜粉甜, 口感软糯,味道特别好。莲藕炖排骨,豆角炒肉片。夹了几块红方腐乳,半碗红油辣子鸡, 鸡肉炸的黄金酥脆, 鸡骨头嚼起来嘎嘣爽,是越嚼越香,里面还放了花生和芝麻, 特别的下饭,用来搭配各种早食也是相当的可口。自家吃,舍得用料,吃着贼拉香,摆摊子上买卖却是不行,成本太高没什么利润。今年这窝瓜好吃,又粉又糯还很甜,得多留点种子。陈老爹见三儿子喜欢吃,便叮嘱着老伴。陈老汉点点头:明年多种两藤,咱去年自家留的种没这么好吃,这是大哥给的。你喝碗汤,别一个劲儿的吃辣子鸡。陈玉平对自家老幺很是无奈:下回我得多放点辣椒。我有什么办法?陈原秋也很无奈啊:还不是三哥做得太好吃,这鸡块是越吃越香,一口一块,根本停不下筷子!他的脑子完全管不住自己的手,没办法的,放弃吧,享受美味才是正经事。陈老爹给小儿子盛了碗莲藕排骨汤:你是得少吃点,嘴角都有些上火了。明早煮绿豆粥喝。暮色四合,夜风徐徐吹拂,带来丝丝缕缕的清凉。农忙时节里难得的半刻闲暇,一家子坐在屋前纳凉说话。陈玉平说起和沈记酒楼的买卖,又问道:建个三合院是不是得百来两银子?这八十两还不太够吧?看你想建个什么样,要讲究点,估计得一百往上,我记得村长家的院子,是花了近一百六十两银子,费了不少心思琢磨,搁十里八乡也是很拿得出手。陈老爹接着老伴的话:还不止呢,回头你得添桌椅衣柜床榻等等,这些家具都是没法省的,还有日常琐碎物什,方方面面桩桩件件全是钱,两百是个坎。这建房屋,是越讲究就越烧钱。村长家的院子大,住着近二十口人,三哥想要建个院子,用不着费那功夫吧?陈原秋嘀咕着:正屋两间,加东西厢房各两间,有六间屋子足够用了。陈老汉点点头:这倒是真的,不过,也得百来两银子。我刚还觉得自己挣了笔大钱,足足八十两!陈玉平叹了口气:没想到,连个像样的院子都建不成。你可知足吧你,咱们村里多少人半辈子都挣不来这么笔大钱。陈老爹提醒着三儿子:这钱呐,你得捂严实点。这孩子是个手松的,手头有点钱就开始飘,去趟镇里恨不得把整个镇子都搬回家。对,听你阿爹的,自己找个地方藏严实,还得防着有老鼠虫蚁啃咬,家里摆着个摊子,日常花销是够用,用不着动这笔钱。陈原秋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我记得去年村里就有过一桩,信不过家里的儿子儿媳,非得把钱换成银票贴身藏身上,结果,什么时候没了都不晓得,想起时,伸手一摸,发现不见了,这才慌了起来。银票有什么好,还是银子实在,沉甸甸的多有手感。三哥,你要藏银子,可千万别换成银票,银票轻飘飘的一张纸,一点都不像钱,没点阔气样儿。沈掌柜给的就是八十两的银票,回头可以上沈记钱庄取。陈玉平说着话,满脸诧异,坚定的摇着头:藏起来?我没这么傻,我才不藏起来,挣了钱不用来花,找个地方藏起来,这钱就是死的,我得想办法把这钱变成活钱,给我钱生钱,这样,明年一准儿能轻轻松松的建个敞亮舒适的三合院。他说得得意洋洋,陈老爹看着他:你想干什么?很是警惕仿佛他要做什么坏事般,炯炯有神的盯着他。我,我自然是用来做生意,难不成还能胡乱给败光了?可说不准。就三儿子大手大脚的花钱程度,陈老爹还真不相信他。陈玉平为自己辩解:阿爹,我像是这么没成算的人吗?他瞅着自个就特靠谱,沉稳,百分百的安全感,踏实!陈老汉喝了口浓茶:你想做什么生意?看看镇子上的铺面怎么卖,碰着有适合的先买个铺面,我有手艺在,开个吃食铺子保证不亏。陈原秋十足的迷弟模样:肯定会大赚特赚!说得斩钉截铁,无比的自信:三哥,这事儿能成!那瞬间,陈玉平像是在阿弟眼里看到了万丈光芒,吓得他立即一哆嗦,赶紧搓了两下手臂。这主意也不错。陈老汉比较赞同:让亲戚朋友帮着留意留意,有好的铺面咱们买个,往后不想做生意了,也能租给旁人,左右亏不了。陈老爹道:往镇上开吃食铺子,还得额外请人手吧?要不然,咱们忙不过来。家里的田地要顾着,还有草哥儿要照应,摊子上的生意也不能丢,还有屋里屋外的琐碎事等等。这个不急,先看看有没有人想要卖铺子,等买了铺子,人手这事好解决。陈玉平觉得阿父说得对。也是,买铺子这事儿就跟买牛差不多,都得碰运气。陈老爹乐呵呵地笑:咱们家买的牛,倒是着了回好运道,希望这回平哥儿买铺子也一样。听说三弟想要往镇上买个铺子,价钱在八九十两左右,正好有段日子没回娘家,柳桂香便带着巧妞儿让丈夫送她们娘俩去了趟镇上,看望爹娘吃了个午饭,顺便把铺子的事说了说。这回是正给碰着了,还真有间铺子要卖。柳桂香见有了信儿不敢多耽搁,阔气的租了个牛车,带着巧妞儿匆匆忙忙的回了苦竹村。都没进自个屋里,直接往老屋去。阿爹,三弟。就回来了?陈老爹从灶屋出来,笑着接过孙女。陈玉平笑了笑:二嫂。南街街尾,正好有间铺子要卖,门面儿不大,位置不算显眼,价格倒是不贵,只要七十五两银子。柳桂香说着自己知道的消息:以前是卖包子,生意不好不坏勉强混口饭吃,李家老俩口年岁大了,就想着住乡下去,过过清闲日子。李记包子铺对不对?陈老爹有点印象:我吃过一回,肉包子里头就是股葱姜味儿,三文钱两个还算便宜,就是味道差了些,这铺子也有些年头了吧。这个可以理解,我会挑选好人送过来。没问题的话,咱们先签份契约书,十月中旬我派人过来,这八十两银子你先收好。出八十两买腐乳蒸肉这道菜,价格给的不高,陈玉平能够清楚沈掌柜的思量。这是他下的饵,沈记接了,也很有眼色,二十五文一坛子的腐乳并没有要求要进货价,腐乳没要求给进货价,腐乳蒸肉自然就卖不出高价来。说白了腐乳蒸肉纯粹就是个添头,沈记能给八十两银子,也还算大方。作者有话要说:开v辣!今日v章内留评,有小红包掉落感谢宝贝们的支持,比心~第32章送走了沈掌柜,陈玉平撸了袖子张罗晚饭。陈老爹带着草哥儿坐在屋檐下, 他是想着进灶屋帮着烧火, 三儿子不让, 怕熏着草哥儿。平哥儿是不是得让你阿父做些豆腐出来?还得多买几个大坛子吧?不急这一两天, 待过了这阵秋收再来忙乎也不迟。十月金秋, 田间地头的事繁杂的很,陈玉平琢磨着,腐乳在摊子上可能卖不出多少,主力还得看沈记,有之前做的几坛子在,撑个十天半个月没问题。这一忙起来,得十几天功夫,真不会耽搁事?陈玉平肯定的应:不会, 咱们之前还做了几大坛子,撑得住。焖了半个窝瓜, 这瓜儿粉甜粉甜, 口感软糯,味道特别好。莲藕炖排骨,豆角炒肉片。夹了几块红方腐乳,半碗红油辣子鸡, 鸡肉炸的黄金酥脆, 鸡骨头嚼起来嘎嘣爽,是越嚼越香,里面还放了花生和芝麻, 特别的下饭,用来搭配各种早食也是相当的可口。自家吃,舍得用料,吃着贼拉香,摆摊子上买卖却是不行,成本太高没什么利润。今年这窝瓜好吃,又粉又糯还很甜,得多留点种子。陈老爹见三儿子喜欢吃,便叮嘱着老伴。陈老汉点点头:明年多种两藤,咱去年自家留的种没这么好吃,这是大哥给的。你喝碗汤,别一个劲儿的吃辣子鸡。陈玉平对自家老幺很是无奈:下回我得多放点辣椒。我有什么办法?陈原秋也很无奈啊:还不是三哥做得太好吃,这鸡块是越吃越香,一口一块,根本停不下筷子!他的脑子完全管不住自己的手,没办法的,放弃吧,享受美味才是正经事。陈老爹给小儿子盛了碗莲藕排骨汤:你是得少吃点,嘴角都有些上火了。明早煮绿豆粥喝。暮色四合,夜风徐徐吹拂,带来丝丝缕缕的清凉。农忙时节里难得的半刻闲暇,一家子坐在屋前纳凉说话。陈玉平说起和沈记酒楼的买卖,又问道:建个三合院是不是得百来两银子?这八十两还不太够吧?看你想建个什么样,要讲究点,估计得一百往上,我记得村长家的院子,是花了近一百六十两银子,费了不少心思琢磨,搁十里八乡也是很拿得出手。陈老爹接着老伴的话:还不止呢,回头你得添桌椅衣柜床榻等等,这些家具都是没法省的,还有日常琐碎物什,方方面面桩桩件件全是钱,两百是个坎。这建房屋,是越讲究就越烧钱。村长家的院子大,住着近二十口人,三哥想要建个院子,用不着费那功夫吧?陈原秋嘀咕着:正屋两间,加东西厢房各两间,有六间屋子足够用了。陈老汉点点头:这倒是真的,不过,也得百来两银子。我刚还觉得自己挣了笔大钱,足足八十两!陈玉平叹了口气:没想到,连个像样的院子都建不成。你可知足吧你,咱们村里多少人半辈子都挣不来这么笔大钱。陈老爹提醒着三儿子:这钱呐,你得捂严实点。这孩子是个手松的,手头有点钱就开始飘,去趟镇里恨不得把整个镇子都搬回家。对,听你阿爹的,自己找个地方藏严实,还得防着有老鼠虫蚁啃咬,家里摆着个摊子,日常花销是够用,用不着动这笔钱。陈原秋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我记得去年村里就有过一桩,信不过家里的儿子儿媳,非得把钱换成银票贴身藏身上,结果,什么时候没了都不晓得,想起时,伸手一摸,发现不见了,这才慌了起来。银票有什么好,还是银子实在,沉甸甸的多有手感。三哥,你要藏银子,可千万别换成银票,银票轻飘飘的一张纸,一点都不像钱,没点阔气样儿。沈掌柜给的就是八十两的银票,回头可以上沈记钱庄取。陈玉平说着话,满脸诧异,坚定的摇着头:藏起来?我没这么傻,我才不藏起来,挣了钱不用来花,找个地方藏起来,这钱就是死的,我得想办法把这钱变成活钱,给我钱生钱,这样,明年一准儿能轻轻松松的建个敞亮舒适的三合院。他说得得意洋洋,陈老爹看着他:你想干什么?很是警惕仿佛他要做什么坏事般,炯炯有神的盯着他。我,我自然是用来做生意,难不成还能胡乱给败光了?可说不准。就三儿子大手大脚的花钱程度,陈老爹还真不相信他。陈玉平为自己辩解:阿爹,我像是这么没成算的人吗?他瞅着自个就特靠谱,沉稳,百分百的安全感,踏实!陈老汉喝了口浓茶:你想做什么生意?看看镇子上的铺面怎么卖,碰着有适合的先买个铺面,我有手艺在,开个吃食铺子保证不亏。陈原秋十足的迷弟模样:肯定会大赚特赚!说得斩钉截铁,无比的自信:三哥,这事儿能成!那瞬间,陈玉平像是在阿弟眼里看到了万丈光芒,吓得他立即一哆嗦,赶紧搓了两下手臂。这主意也不错。陈老汉比较赞同:让亲戚朋友帮着留意留意,有好的铺面咱们买个,往后不想做生意了,也能租给旁人,左右亏不了。陈老爹道:往镇上开吃食铺子,还得额外请人手吧?要不然,咱们忙不过来。家里的田地要顾着,还有草哥儿要照应,摊子上的生意也不能丢,还有屋里屋外的琐碎事等等。这个不急,先看看有没有人想要卖铺子,等买了铺子,人手这事好解决。陈玉平觉得阿父说得对。也是,买铺子这事儿就跟买牛差不多,都得碰运气。陈老爹乐呵呵地笑:咱们家买的牛,倒是着了回好运道,希望这回平哥儿买铺子也一样。听说三弟想要往镇上买个铺子,价钱在八九十两左右,正好有段日子没回娘家,柳桂香便带着巧妞儿让丈夫送她们娘俩去了趟镇上,看望爹娘吃了个午饭,顺便把铺子的事说了说。这回是正给碰着了,还真有间铺子要卖。柳桂香见有了信儿不敢多耽搁,阔气的租了个牛车,带着巧妞儿匆匆忙忙的回了苦竹村。都没进自个屋里,直接往老屋去。阿爹,三弟。就回来了?陈老爹从灶屋出来,笑着接过孙女。陈玉平笑了笑:二嫂。南街街尾,正好有间铺子要卖,门面儿不大,位置不算显眼,价格倒是不贵,只要七十五两银子。柳桂香说着自己知道的消息:以前是卖包子,生意不好不坏勉强混口饭吃,李家老俩口年岁大了,就想着住乡下去,过过清闲日子。李记包子铺对不对?陈老爹有点印象:我吃过一回,肉包子里头就是股葱姜味儿,三文钱两个还算便宜,就是味道差了些,这铺子也有些年头了吧。这个可以理解,我会挑选好人送过来。没问题的话,咱们先签份契约书,十月中旬我派人过来,这八十两银子你先收好。出八十两买腐乳蒸肉这道菜,价格给的不高,陈玉平能够清楚沈掌柜的思量。这是他下的饵,沈记接了,也很有眼色,二十五文一坛子的腐乳并没有要求要进货价,腐乳没要求给进货价,腐乳蒸肉自然就卖不出高价来。说白了腐乳蒸肉纯粹就是个添头,沈记能给八十两银子,也还算大方。作者有话要说:开v辣!今日v章内留评,有小红包掉落感谢宝贝们的支持,比心~第32章送走了沈掌柜,陈玉平撸了袖子张罗晚饭。陈老爹带着草哥儿坐在屋檐下, 他是想着进灶屋帮着烧火, 三儿子不让, 怕熏着草哥儿。平哥儿是不是得让你阿父做些豆腐出来?还得多买几个大坛子吧?不急这一两天, 待过了这阵秋收再来忙乎也不迟。十月金秋, 田间地头的事繁杂的很,陈玉平琢磨着,腐乳在摊子上可能卖不出多少,主力还得看沈记,有之前做的几坛子在,撑个十天半个月没问题。这一忙起来,得十几天功夫,真不会耽搁事?陈玉平肯定的应:不会, 咱们之前还做了几大坛子,撑得住。焖了半个窝瓜, 这瓜儿粉甜粉甜, 口感软糯,味道特别好。莲藕炖排骨,豆角炒肉片。夹了几块红方腐乳,半碗红油辣子鸡, 鸡肉炸的黄金酥脆, 鸡骨头嚼起来嘎嘣爽,是越嚼越香,里面还放了花生和芝麻, 特别的下饭,用来搭配各种早食也是相当的可口。自家吃,舍得用料,吃着贼拉香,摆摊子上买卖却是不行,成本太高没什么利润。今年这窝瓜好吃,又粉又糯还很甜,得多留点种子。陈老爹见三儿子喜欢吃,便叮嘱着老伴。陈老汉点点头:明年多种两藤,咱去年自家留的种没这么好吃,这是大哥给的。你喝碗汤,别一个劲儿的吃辣子鸡。陈玉平对自家老幺很是无奈:下回我得多放点辣椒。我有什么办法?陈原秋也很无奈啊:还不是三哥做得太好吃,这鸡块是越吃越香,一口一块,根本停不下筷子!他的脑子完全管不住自己的手,没办法的,放弃吧,享受美味才是正经事。陈老爹给小儿子盛了碗莲藕排骨汤:你是得少吃点,嘴角都有些上火了。明早煮绿豆粥喝。暮色四合,夜风徐徐吹拂,带来丝丝缕缕的清凉。农忙时节里难得的半刻闲暇,一家子坐在屋前纳凉说话。陈玉平说起和沈记酒楼的买卖,又问道:建个三合院是不是得百来两银子?这八十两还不太够吧?看你想建个什么样,要讲究点,估计得一百往上,我记得村长家的院子,是花了近一百六十两银子,费了不少心思琢磨,搁十里八乡也是很拿得出手。陈老爹接着老伴的话:还不止呢,回头你得添桌椅衣柜床榻等等,这些家具都是没法省的,还有日常琐碎物什,方方面面桩桩件件全是钱,两百是个坎。这建房屋,是越讲究就越烧钱。村长家的院子大,住着近二十口人,三哥想要建个院子,用不着费那功夫吧?陈原秋嘀咕着:正屋两间,加东西厢房各两间,有六间屋子足够用了。陈老汉点点头:这倒是真的,不过,也得百来两银子。我刚还觉得自己挣了笔大钱,足足八十两!陈玉平叹了口气:没想到,连个像样的院子都建不成。你可知足吧你,咱们村里多少人半辈子都挣不来这么笔大钱。陈老爹提醒着三儿子:这钱呐,你得捂严实点。这孩子是个手松的,手头有点钱就开始飘,去趟镇里恨不得把整个镇子都搬回家。对,听你阿爹的,自己找个地方藏严实,还得防着有老鼠虫蚁啃咬,家里摆着个摊子,日常花销是够用,用不着动这笔钱。陈原秋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我记得去年村里就有过一桩,信不过家里的儿子儿媳,非得把钱换成银票贴身藏身上,结果,什么时候没了都不晓得,想起时,伸手一摸,发现不见了,这才慌了起来。银票有什么好,还是银子实在,沉甸甸的多有手感。三哥,你要藏银子,可千万别换成银票,银票轻飘飘的一张纸,一点都不像钱,没点阔气样儿。沈掌柜给的就是八十两的银票,回头可以上沈记钱庄取。陈玉平说着话,满脸诧异,坚定的摇着头:藏起来?我没这么傻,我才不藏起来,挣了钱不用来花,找个地方藏起来,这钱就是死的,我得想办法把这钱变成活钱,给我钱生钱,这样,明年一准儿能轻轻松松的建个敞亮舒适的三合院。他说得得意洋洋,陈老爹看着他:你想干什么?很是警惕仿佛他要做什么坏事般,炯炯有神的盯着他。我,我自然是用来做生意,难不成还能胡乱给败光了?可说不准。就三儿子大手大脚的花钱程度,陈老爹还真不相信他。陈玉平为自己辩解:阿爹,我像是这么没成算的人吗?他瞅着自个就特靠谱,沉稳,百分百的安全感,踏实!陈老汉喝了口浓茶:你想做什么生意?看看镇子上的铺面怎么卖,碰着有适合的先买个铺面,我有手艺在,开个吃食铺子保证不亏。陈原秋十足的迷弟模样:肯定会大赚特赚!说得斩钉截铁,无比的自信:三哥,这事儿能成!那瞬间,陈玉平像是在阿弟眼里看到了万丈光芒,吓得他立即一哆嗦,赶紧搓了两下手臂。这主意也不错。陈老汉比较赞同:让亲戚朋友帮着留意留意,有好的铺面咱们买个,往后不想做生意了,也能租给旁人,左右亏不了。陈老爹道:往镇上开吃食铺子,还得额外请人手吧?要不然,咱们忙不过来。家里的田地要顾着,还有草哥儿要照应,摊子上的生意也不能丢,还有屋里屋外的琐碎事等等。这个不急,先看看有没有人想要卖铺子,等买了铺子,人手这事好解决。陈玉平觉得阿父说得对。也是,买铺子这事儿就跟买牛差不多,都得碰运气。陈老爹乐呵呵地笑:咱们家买的牛,倒是着了回好运道,希望这回平哥儿买铺子也一样。听说三弟想要往镇上买个铺子,价钱在八九十两左右,正好有段日子没回娘家,柳桂香便带着巧妞儿让丈夫送她们娘俩去了趟镇上,看望爹娘吃了个午饭,顺便把铺子的事说了说。这回是正给碰着了,还真有间铺子要卖。柳桂香见有了信儿不敢多耽搁,阔气的租了个牛车,带着巧妞儿匆匆忙忙的回了苦竹村。都没进自个屋里,直接往老屋去。阿爹,三弟。就回来了?陈老爹从灶屋出来,笑着接过孙女。陈玉平笑了笑:二嫂。南街街尾,正好有间铺子要卖,门面儿不大,位置不算显眼,价格倒是不贵,只要七十五两银子。柳桂香说着自己知道的消息:以前是卖包子,生意不好不坏勉强混口饭吃,李家老俩口年岁大了,就想着住乡下去,过过清闲日子。李记包子铺对不对?陈老爹有点印象:我吃过一回,肉包子里头就是股葱姜味儿,三文钱两个还算便宜,就是味道差了些,这铺子也有些年头了吧。这个可以理解,我会挑选好人送过来。没问题的话,咱们先签份契约书,十月中旬我派人过来,这八十两银子你先收好。出八十两买腐乳蒸肉这道菜,价格给的不高,陈玉平能够清楚沈掌柜的思量。这是他下的饵,沈记接了,也很有眼色,二十五文一坛子的腐乳并没有要求要进货价,腐乳没要求给进货价,腐乳蒸肉自然就卖不出高价来。说白了腐乳蒸肉纯粹就是个添头,沈记能给八十两银子,也还算大方。作者有话要说:开v辣!今日v章内留评,有小红包掉落感谢宝贝们的支持,比心~第32章送走了沈掌柜,陈玉平撸了袖子张罗晚饭。陈老爹带着草哥儿坐在屋檐下, 他是想着进灶屋帮着烧火, 三儿子不让, 怕熏着草哥儿。平哥儿是不是得让你阿父做些豆腐出来?还得多买几个大坛子吧?不急这一两天, 待过了这阵秋收再来忙乎也不迟。十月金秋, 田间地头的事繁杂的很,陈玉平琢磨着,腐乳在摊子上可能卖不出多少,主力还得看沈记,有之前做的几坛子在,撑个十天半个月没问题。这一忙起来,得十几天功夫,真不会耽搁事?陈玉平肯定的应:不会, 咱们之前还做了几大坛子,撑得住。焖了半个窝瓜, 这瓜儿粉甜粉甜, 口感软糯,味道特别好。莲藕炖排骨,豆角炒肉片。夹了几块红方腐乳,半碗红油辣子鸡, 鸡肉炸的黄金酥脆, 鸡骨头嚼起来嘎嘣爽,是越嚼越香,里面还放了花生和芝麻, 特别的下饭,用来搭配各种早食也是相当的可口。自家吃,舍得用料,吃着贼拉香,摆摊子上买卖却是不行,成本太高没什么利润。今年这窝瓜好吃,又粉又糯还很甜,得多留点种子。陈老爹见三儿子喜欢吃,便叮嘱着老伴。陈老汉点点头:明年多种两藤,咱去年自家留的种没这么好吃,这是大哥给的。你喝碗汤,别一个劲儿的吃辣子鸡。陈玉平对自家老幺很是无奈:下回我得多放点辣椒。我有什么办法?陈原秋也很无奈啊:还不是三哥做得太好吃,这鸡块是越吃越香,一口一块,根本停不下筷子!他的脑子完全管不住自己的手,没办法的,放弃吧,享受美味才是正经事。陈老爹给小儿子盛了碗莲藕排骨汤:你是得少吃点,嘴角都有些上火了。明早煮绿豆粥喝。暮色四合,夜风徐徐吹拂,带来丝丝缕缕的清凉。农忙时节里难得的半刻闲暇,一家子坐在屋前纳凉说话。陈玉平说起和沈记酒楼的买卖,又问道:建个三合院是不是得百来两银子?这八十两还不太够吧?看你想建个什么样,要讲究点,估计得一百往上,我记得村长家的院子,是花了近一百六十两银子,费了不少心思琢磨,搁十里八乡也是很拿得出手。陈老爹接着老伴的话:还不止呢,回头你得添桌椅衣柜床榻等等,这些家具都是没法省的,还有日常琐碎物什,方方面面桩桩件件全是钱,两百是个坎。这建房屋,是越讲究就越烧钱。村长家的院子大,住着近二十口人,三哥想要建个院子,用不着费那功夫吧?陈原秋嘀咕着:正屋两间,加东西厢房各两间,有六间屋子足够用了。陈老汉点点头:这倒是真的,不过,也得百来两银子。我刚还觉得自己挣了笔大钱,足足八十两!陈玉平叹了口气:没想到,连个像样的院子都建不成。你可知足吧你,咱们村里多少人半辈子都挣不来这么笔大钱。陈老爹提醒着三儿子:这钱呐,你得捂严实点。这孩子是个手松的,手头有点钱就开始飘,去趟镇里恨不得把整个镇子都搬回家。对,听你阿爹的,自己找个地方藏严实,还得防着有老鼠虫蚁啃咬,家里摆着个摊子,日常花销是够用,用不着动这笔钱。陈原秋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我记得去年村里就有过一桩,信不过家里的儿子儿媳,非得把钱换成银票贴身藏身上,结果,什么时候没了都不晓得,想起时,伸手一摸,发现不见了,这才慌了起来。银票有什么好,还是银子实在,沉甸甸的多有手感。三哥,你要藏银子,可千万别换成银票,银票轻飘飘的一张纸,一点都不像钱,没点阔气样儿。沈掌柜给的就是八十两的银票,回头可以上沈记钱庄取。陈玉平说着话,满脸诧异,坚定的摇着头:藏起来?我没这么傻,我才不藏起来,挣了钱不用来花,找个地方藏起来,这钱就是死的,我得想办法把这钱变成活钱,给我钱生钱,这样,明年一准儿能轻轻松松的建个敞亮舒适的三合院。他说得得意洋洋,陈老爹看着他:你想干什么?很是警惕仿佛他要做什么坏事般,炯炯有神的盯着他。我,我自然是用来做生意,难不成还能胡乱给败光了?可说不准。就三儿子大手大脚的花钱程度,陈老爹还真不相信他。陈玉平为自己辩解:阿爹,我像是这么没成算的人吗?他瞅着自个就特靠谱,沉稳,百分百的安全感,踏实!陈老汉喝了口浓茶:你想做什么生意?看看镇子上的铺面怎么卖,碰着有适合的先买个铺面,我有手艺在,开个吃食铺子保证不亏。陈原秋十足的迷弟模样:肯定会大赚特赚!说得斩钉截铁,无比的自信:三哥,这事儿能成!那瞬间,陈玉平像是在阿弟眼里看到了万丈光芒,吓得他立即一哆嗦,赶紧搓了两下手臂。这主意也不错。陈老汉比较赞同:让亲戚朋友帮着留意留意,有好的铺面咱们买个,往后不想做生意了,也能租给旁人,左右亏不了。陈老爹道:往镇上开吃食铺子,还得额外请人手吧?要不然,咱们忙不过来。家里的田地要顾着,还有草哥儿要照应,摊子上的生意也不能丢,还有屋里屋外的琐碎事等等。这个不急,先看看有没有人想要卖铺子,等买了铺子,人手这事好解决。陈玉平觉得阿父说得对。也是,买铺子这事儿就跟买牛差不多,都得碰运气。陈老爹乐呵呵地笑:咱们家买的牛,倒是着了回好运道,希望这回平哥儿买铺子也一样。听说三弟想要往镇上买个铺子,价钱在八九十两左右,正好有段日子没回娘家,柳桂香便带着巧妞儿让丈夫送她们娘俩去了趟镇上,看望爹娘吃了个午饭,顺便把铺子的事说了说。这回是正给碰着了,还真有间铺子要卖。柳桂香见有了信儿不敢多耽搁,阔气的租了个牛车,带着巧妞儿匆匆忙忙的回了苦竹村。都没进自个屋里,直接往老屋去。阿爹,三弟。就回来了?陈老爹从灶屋出来,笑着接过孙女。陈玉平笑了笑:二嫂。南街街尾,正好有间铺子要卖,门面儿不大,位置不算显眼,价格倒是不贵,只要七十五两银子。柳桂香说着自己知道的消息:以前是卖包子,生意不好不坏勉强混口饭吃,李家老俩口年岁大了,就想着住乡下去,过过清闲日子。李记包子铺对不对?陈老爹有点印象:我吃过一回,肉包子里头就是股葱姜味儿,三文钱两个还算便宜,就是味道差了些,这铺子也有些年头了吧。这个可以理解,我会挑选好人送过来。没问题的话,咱们先签份契约书,十月中旬我派人过来,这八十两银子你先收好。出八十两买腐乳蒸肉这道菜,价格给的不高,陈玉平能够清楚沈掌柜的思量。这是他下的饵,沈记接了,也很有眼色,二十五文一坛子的腐乳并没有要求要进货价,腐乳没要求给进货价,腐乳蒸肉自然就卖不出高价来。说白了腐乳蒸肉纯粹就是个添头,沈记能给八十两银子,也还算大方。作者有话要说:开v辣!今日v章内留评,有小红包掉落感谢宝贝们的支持,比心~第32章送走了沈掌柜,陈玉平撸了袖子张罗晚饭。陈老爹带着草哥儿坐在屋檐下, 他是想着进灶屋帮着烧火, 三儿子不让, 怕熏着草哥儿。平哥儿是不是得让你阿父做些豆腐出来?还得多买几个大坛子吧?不急这一两天, 待过了这阵秋收再来忙乎也不迟。十月金秋, 田间地头的事繁杂的很,陈玉平琢磨着,腐乳在摊子上可能卖不出多少,主力还得看沈记,有之前做的几坛子在,撑个十天半个月没问题。这一忙起来,得十几天功夫,真不会耽搁事?陈玉平肯定的应:不会, 咱们之前还做了几大坛子,撑得住。焖了半个窝瓜, 这瓜儿粉甜粉甜, 口感软糯,味道特别好。莲藕炖排骨,豆角炒肉片。夹了几块红方腐乳,半碗红油辣子鸡, 鸡肉炸的黄金酥脆, 鸡骨头嚼起来嘎嘣爽,是越嚼越香,里面还放了花生和芝麻, 特别的下饭,用来搭配各种早食也是相当的可口。自家吃,舍得用料,吃着贼拉香,摆摊子上买卖却是不行,成本太高没什么利润。今年这窝瓜好吃,又粉又糯还很甜,得多留点种子。陈老爹见三儿子喜欢吃,便叮嘱着老伴。陈老汉点点头:明年多种两藤,咱去年自家留的种没这么好吃,这是大哥给的。你喝碗汤,别一个劲儿的吃辣子鸡。陈玉平对自家老幺很是无奈:下回我得多放点辣椒。我有什么办法?陈原秋也很无奈啊:还不是三哥做得太好吃,这鸡块是越吃越香,一口一块,根本停不下筷子!他的脑子完全管不住自己的手,没办法的,放弃吧,享受美味才是正经事。陈老爹给小儿子盛了碗莲藕排骨汤:你是得少吃点,嘴角都有些上火了。明早煮绿豆粥喝。暮色四合,夜风徐徐吹拂,带来丝丝缕缕的清凉。农忙时节里难得的半刻闲暇,一家子坐在屋前纳凉说话。陈玉平说起和沈记酒楼的买卖,又问道:建个三合院是不是得百来两银子?这八十两还不太够吧?看你想建个什么样,要讲究点,估计得一百往上,我记得村长家的院子,是花了近一百六十两银子,费了不少心思琢磨,搁十里八乡也是很拿得出手。陈老爹接着老伴的话:还不止呢,回头你得添桌椅衣柜床榻等等,这些家具都是没法省的,还有日常琐碎物什,方方面面桩桩件件全是钱,两百是个坎。这建房屋,是越讲究就越烧钱。村长家的院子大,住着近二十口人,三哥想要建个院子,用不着费那功夫吧?陈原秋嘀咕着:正屋两间,加东西厢房各两间,有六间屋子足够用了。陈老汉点点头:这倒是真的,不过,也得百来两银子。我刚还觉得自己挣了笔大钱,足足八十两!陈玉平叹了口气:没想到,连个像样的院子都建不成。你可知足吧你,咱们村里多少人半辈子都挣不来这么笔大钱。陈老爹提醒着三儿子:这钱呐,你得捂严实点。这孩子是个手松的,手头有点钱就开始飘,去趟镇里恨不得把整个镇子都搬回家。对,听你阿爹的,自己找个地方藏严实,还得防着有老鼠虫蚁啃咬,家里摆着个摊子,日常花销是够用,用不着动这笔钱。陈原秋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我记得去年村里就有过一桩,信不过家里的儿子儿媳,非得把钱换成银票贴身藏身上,结果,什么时候没了都不晓得,想起时,伸手一摸,发现不见了,这才慌了起来。银票有什么好,还是银子实在,沉甸甸的多有手感。三哥,你要藏银子,可千万别换成银票,银票轻飘飘的一张纸,一点都不像钱,没点阔气样儿。沈掌柜给的就是八十两的银票,回头可以上沈记钱庄取。陈玉平说着话,满脸诧异,坚定的摇着头:藏起来?我没这么傻,我才不藏起来,挣了钱不用来花,找个地方藏起来,这钱就是死的,我得想办法把这钱变成活钱,给我钱生钱,这样,明年一准儿能轻轻松松的建个敞亮舒适的三合院。他说得得意洋洋,陈老爹看着他:你想干什么?很是警惕仿佛他要做什么坏事般,炯炯有神的盯着他。我,我自然是用来做生意,难不成还能胡乱给败光了?可说不准。就三儿子大手大脚的花钱程度,陈老爹还真不相信他。陈玉平为自己辩解:阿爹,我像是这么没成算的人吗?他瞅着自个就特靠谱,沉稳,百分百的安全感,踏实!陈老汉喝了口浓茶:你想做什么生意?看看镇子上的铺面怎么卖,碰着有适合的先买个铺面,我有手艺在,开个吃食铺子保证不亏。陈原秋十足的迷弟模样:肯定会大赚特赚!说得斩钉截铁,无比的自信:三哥,这事儿能成!那瞬间,陈玉平像是在阿弟眼里看到了万丈光芒,吓得他立即一哆嗦,赶紧搓了两下手臂。这主意也不错。陈老汉比较赞同:让亲戚朋友帮着留意留意,有好的铺面咱们买个,往后不想做生意了,也能租给旁人,左右亏不了。陈老爹道:往镇上开吃食铺子,还得额外请人手吧?要不然,咱们忙不过来。家里的田地要顾着,还有草哥儿要照应,摊子上的生意也不能丢,还有屋里屋外的琐碎事等等。这个不急,先看看有没有人想要卖铺子,等买了铺子,人手这事好解决。陈玉平觉得阿父说得对。也是,买铺子这事儿就跟买牛差不多,都得碰运气。陈老爹乐呵呵地笑:咱们家买的牛,倒是着了回好运道,希望这回平哥儿买铺子也一样。听说三弟想要往镇上买个铺子,价钱在八九十两左右,正好有段日子没回娘家,柳桂香便带着巧妞儿让丈夫送她们娘俩去了趟镇上,看望爹娘吃了个午饭,顺便把铺子的事说了说。这回是正给碰着了,还真有间铺子要卖。柳桂香见有了信儿不敢多耽搁,阔气的租了个牛车,带着巧妞儿匆匆忙忙的回了苦竹村。都没进自个屋里,直接往老屋去。阿爹,三弟。就回来了?陈老爹从灶屋出来,笑着接过孙女。陈玉平笑了笑:二嫂。南街街尾,正好有间铺子要卖,门面儿不大,位置不算显眼,价格倒是不贵,只要七十五两银子。柳桂香说着自己知道的消息:以前是卖包子,生意不好不坏勉强混口饭吃,李家老俩口年岁大了,就想着住乡下去,过过清闲日子。李记包子铺对不对?陈老爹有点印象:我吃过一回,肉包子里头就是股葱姜味儿,三文钱两个还算便宜,就是味道差了些,这铺子也有些年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