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小饶有兴致的看着张守义的脸干瘪了下去,他的皮肉枯腐,胡须失去光泽,那身已经腐朽不堪的战袍挂在他空荡荡的身体之上,昭显着他当年大将军的身份。
他的皮肤飞快的腐化变黑,顷刻之间从一具鲜活的生命,化为一具行走的干尸。
那双眼睛像是风干的葡萄,失去了光泽,却带着瘮人的浓重阴气。
被他持在手中的弓箭也跟着腐朽而老化,但相比起先前的崭新的模样,终于令宋青小感应到了一丝杀气。
这才是百年之后的张守义!
被困在梦境之中未醒的他,哪怕身强力壮,手持利器,却因为身在‘百年’前的局中,不可能相隔着百年的时光,射中宋青小。
可此时被宋青小强行从大梦之中唤醒的张守义,已经明白自己身处百年之后。
那弓虽已经不再像当年一样锋利,可却没有了时空的阻隔,再加上张守义蓄积了百年的怨力,所以才真正拥有了强大的煞气。
且因为此弓随同百年前的张守义南征北战,杀死多条人命,在沈庄魔煞之气的滋养之下,其煞气惊人,竟不亚于一件,倒微微松了口气。
从张守义此时的反应看来,他并不像传闻中疯癫的样子,受到了败于李国朝手下的刺激,丧心病狂的屠杀无辜的百姓。
他的脸已经失去了血肉,可那种灰心丧气、后悔至极到悲痛的神情,宋青小却从他身上感应出来了。
“我想起来了。”
这位遗臭百年的大将军并没有装疯作傻,否认一切。
他的语调之中带着痛苦:
“我大错铸成,自知罪该万死。”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
“若非姑娘当头棒喝,我可能还沉溺于当日的梦中,难以清醒。”
一梦百年,醒来已经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既然将军民已经清醒,我倒是有些疑问。”
宋青小与他并肩而站,看着沈庄内尸堆成山,血流成河的场景,眼中露出轻叹、怜悯:
“这些人死于非命,恐怕到死前,仍不知将军杀人的原因。”
她说完这话之后,张守义的身形再度开始震抖,仿佛内心遭受了巨大的折磨。
“将军当年为何要下令屠城?”
张守义的牙关咬得很紧,那薄黑的枯皮颤个不停,可以看出他牙齿紧咬的痕迹,显见他心中并不能平静。
“不瞒将军说。”
宋青小看了他一眼,说道:
“一百多年前,将军的屠城,并没有令事件完全平息,仅只是事件的开始而已。”
“此话怎讲?”
张守义一听这话,不由愣了一愣,沉声问了一句。
“一百年前的屠城事件里,使得此地出现大量的阴魂。”
百多年的时间,让这些游荡于人世的阴魂成了气候,变成了厉鬼。
“并且开始为祸百年之后,仍居住在沈庄内的人。”
宋青小正色道:
“我随家师、师兄受人所托,前往沈庄的过程中,遇到了厉鬼拦路,声称要将整个沈庄的人全部杀死。”
她将来时路上所发生的事大概一说,接着又道:
“冤有头,债有主,如果要想找出这些冤魂厉鬼的源头,便必定要找到当年令他们化鬼的原因。”
所以她冒险闯入红雾,进入百年前的场景,找到了这位造成沈庄悲剧的将军。
“……”
张守义听完她的话,长久的沉默。
那些原本驻守在城墙上,跟随他的士兵冤魂也一声不吭。
“是我的错。”许久之后,张守义才好像长长的叹了口气,语气沉重:
“没想到,这错误,竟会在百年之后还要延续。”
“沈庄的后人提起当年张将军,猜测你屠城的原因有两点。”
宋青小结合在牛车上从吴婶口中套出来的话,再加上自己根据一些线索而生的猜测,半真半假的道:
“他们认为,当年李国朝对朝廷造成了威胁,你在领兵出征之前,曾在皇帝面前立下军令状,不取李国朝首级,便愿意全家人头落地。”
当时张守义领兵在外,手握重权,皇帝心怀猜忌,留了他的父母妻儿在上京。
“所以你败于李国朝手中之后,无颜面对父老,又怕战败的消息传回京中,满门张氏人头落地。”
在这样的刺激之下,张守义心生怨恨,最终失去理智,下令屠城。
“不是!”
张守义一听这话,顿时身上杀气一盛,重重的反驳出声。
“还有一种可能。”
宋青小面对他突然暴发的杀机,却并不以为意,又接着说道:
“沈庄乃是传闻之中的绝佳养龙之地,你退守沈庄,并非贪图此地富裕、粮草丰沛,而是为了占据养龙之地。”
云虎山一脉出身的老道士当年从他的师傅口中得知沈庄地处特殊,是阴阳江汇的奇佳宝地。
若在此开山立派,便会气运鼎盛,养出人间帝王之气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