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国术应该是给人感觉很真实的,拳拳到肉的,有肌肉的反馈,有人体的极限,不能飞来飞去,不能隔空打牛可以吐罡气打凌空一寸,可以抓住别人的胳膊一抖就将人家的几块骨头抖脱臼,但隔空打牛真不行。
  可以提前预判躲子弹,但肯定不能用“子弹时间”的方式来刻画。
  这是写实动作片,不是科幻片。
  那么,他要展现的风格之一就是“写实”。
  要给人真实感。
  其次,因为在“龙蛇演义”的小说里,一直在强调国术的实战性,把国术分为“练法打法”,说国术“只杀敌不表扬”,强调打法的凶险。
  那么怎么去表现打法的凶险?
  可以借鉴“谍影重重”,用一些短距离的镜头,贴近演员拍摄,展现出打斗过程中的快节奏、凌厉、凶险。
  再次,丹劲高手交手,毕竟不是街头混混打架。
  除了要体现交手时的凶险和残酷,更要体现出他们的大气、宗师风度。
  那么就需要很重视镜头的美感,这一点,可以向日本的几部动作电影學习。尤其是“浪客剑心”三部曲。
  且看看剑心vs宗次郎(第一次交手),剑心对战志志雄真实,相乐左之助vs安慈,比古清十郎在竹林里指点剑心奥义这几战吧。
  光线和色彩的运用,道具的布置摆放,都是美不胜收。
  战斗动作的设计,既有实用性,又兼具了仪式感。
  确实是非常值得學习的一部电影。
  大友启史的功力,并不在塑造人物上。
  至少扮演剑心的佐藤健(也曾主演“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了”),在他的手底下并没有特别惊艳的演出。
  但画面质感、光线的运用,实在是堪称教科书级别,这是值得杜采歌學习的。
  最后,要借助道具和后期特效,来体现战斗的残酷,血浆,断骨,残肢,一样都不能少。
  但不能拍得恶心,而是要体现出暴力美學来。
  这一点,可以向热血高校、十三刺客、甚至暴力街区、刺客联盟等學习。
  那么归纳一下,关键词:写实。凶险。凌厉。画面美感。仪式感。暴力美學。
  这就是杜采歌打算在“武林”,继而在整个国术流电影宇宙中打造的动作风格。
  目前在东南亚拍摄王超和霍玲儿的这几组动作场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这是杜采歌和动作指导团队彼此熟悉,彼此磨合的过程。
  要让两位动作指导能真正理解,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东西,再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拍摄风格,去设计后面的打斗场景和动作。
  虽然时间短促,但是效果还不错。
  粟芸和赵哲昆都是很乐意不断學习的人,并不抱残守缺,总是想尝试新的东西,怀有热情和好奇心。
  杜采歌与他们的合作,至少在这开始阶段,是非常愉快的。
  在拍摄之余,杜采歌也向他们透露,自己想打造一系列“龙蛇演义”电影的想法。
  他没有用“电影宇宙”这个词,在蔚蓝星,这个词还不存在。
  其实不用他说,光是这部电影的名字,“龙蛇演义之一个人的武林”,就已经透露了他的野心。
  这妥妥的是向一个系列的方向发展。
  动作指导也是要吃饭的,知道自己可能会获得一张长期饭票,赵哲昆和粟芸当然会更加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