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楼开张,连累太后威望受损,进宫给太后赔个不是也应该。”“朕陪你们一块儿去。”皇上会陪他们去见太后,这是姜绾和齐墨远意料之中的事。太后明知道万卷楼背后是皇上在撑腰,所挣的银钱会拿来开书院之用,只是从宫里拿了些孤本善本去撑场子,太后为了报护国公府老夫人曾经的救命之恩,就给皇上施压。懿德长公主会去和王妃说这事,显然皇上不同意收回孤本善本交给太后,懿德长公主谁也劝不了,只能请王妃出面让他们退让。虽然不是皇上主动开的口,但多少落了皇上的脸面,现在这么好的找回场子的机会,皇上肯定不会错过。再说了,皇上怕老夫人责罚他们,都派常公公去给他们撑腰了,现在他们要面对的是太后,皇上能不护着他们吗?太后住的顺宁宫距离皇上的御书房有点远,走了好一会儿才到。殿内,太后正坐在那里生气呢,嬷嬷已经回宫了,把在靖安王府的事一五一十的禀告太后知道。刚禀告完,小公公就上前道,“太后,皇上来了。”禀告完,小公公退到一旁。皇上迈步走了进去,姜绾和齐墨远跟在皇上身后。太后深呼一口气,把怒气从脸上压下去,笑道,“皇上朝政处理完了?”皇上行礼道,“让太后久等了,太后之前派人去找朕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太后觉得已经没有说的必要了,她眸光落在姜绾和齐墨远身上。两人上前给太后请安。皇上道,“今儿是万卷楼重新开张的日子,没想到会连累太后威望受损,他们是特地来给太后赔罪的。”太后脸阴沉下来。是真没想到,还是故意为之,她这个太后心里有数。她正要训斥,皇上先一步道,“也是朕疏忽了,一时怜悯万卷楼还未开张便损失惨重,就允许他们把誊抄好的孤本善本放在万卷楼里头卖,没想过万卷楼和惜字斋交恶,不会互相通气,竟没把价格定一样。”太后一口怒气都涌到胸口了,皇上帮姜绾和齐墨远说话,硬生生的逼着她把怒气给咽了下去。不咽下去能怎么办?原本也是万卷楼先卖孤本善本,是她仗着自己是太后,借口要还护国公府的恩情逼着皇上把卖孤本善本的权力交给惜字斋。皇上本就不甘不愿,又怎么可能让万卷楼把誊抄好的书毁掉?皇上要真这么做了,帝王威严何在?说到底,这事错在惜字斋。可惜字斋是她要向着的,哪怕为了自己的脸面,太后也不会当着皇上的面数落惜字斋的不是,太后道,“惜字斋也是想多挣些钱,上交给皇上开书院之用。”说完,太后望着姜绾和齐墨远,“万卷楼的书卖的那么便宜,当真有利润可言?”姜绾点头,“皇上想天下人都能读的起书,万卷楼自然不以挣钱为目的,利润养活个书院就够了。”就……够了……皇上一脸黑线。常公公有点怀疑世子妃知不知道开间书院要多少钱了。万卷楼每年的利润没有一两万两,很难把书院开起来啊。这书院还没开,已经把名声给打出去了,还不止是要开起来,而且要开的好,没有两万两是打不住的。京都铺店林立,一年能挣两万两的铺子屈指可数啊。明明很挣钱,却愣是给人一种赔钱还不自知的懵懂感觉,世子妃好本事,常公公打心眼里佩服。太后看了皇上一眼,她怀疑万卷楼只能做到前一半,不以挣钱为目的,甚至可能赔钱,别到最后皇上为了脸面,从国库了拨银两开书院,虽然是好事,但她绝不答应。太后道,“既然万卷楼这么有把握,以后那些孤本善本……。”太后话还没说完,皇上便打断她,“孤本善本不论谁卖,都是为了朕能把书院开起来,既然太后已经交给惜字斋了,以后还是让惜字斋卖吧。”姜绾站在那里,有点想笑。惜字斋这回是抢了个烫手山芋,还是想扔都扔不掉的那种。太后帮护国公抢孤本善本,抢到手了,现在想不干了,哪有这么便宜啊,就算她和齐墨远答应,皇上也不会答应啊,谁让他护国公不识趣。明知道万卷楼背后撑腰的是皇上,还让太后给皇上施压,这不明摆着没把皇上放在眼里吗?想想惜字斋,姜绾都替护国公心疼了。万卷楼就开张惜字斋对面,书还卖的那么便宜,惜字斋以后别想挣钱了。那些孤本善本虽然以后万卷楼不卖了,但价格已经传开了,惜字斋卖的贵,那是心太黑,可要卖的便宜,不仅赔本,还赚不来吆喝。重要的是,卖孤本善本的利润还要上缴用来开书院,赔钱也要上缴利润啊。更更重要的是,惜字斋为了卖这些孤本善本,没法关门歇业了……那么好的地段,拿来开一间赔钱的书斋,想想姜绾就忍不住想大笑。第二百七十四章 细致也不知道是不是怕她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皇上没敢让他们久待,直接就把他们打发了。姜绾早想走了,在太后跟前,她不敢笑,可憋笑太辛苦了啊。出了顺宁宫,姜绾的肩膀就抖的肆无忌惮了,抖的齐墨远都看不过眼,眸底不自觉的带了一丝他都没察觉的宠溺。“有那么高兴吗?”他含笑道。姜绾瞅了齐墨远一眼,“我原以为把惜字斋逼的关门大吉就算是狠狠的给自己和大哥出气了。”“结果没想到最狠的报复是让惜字斋连关门大吉都做不到,开一天赔一天。”齐墨远看她眉飞色舞的模样,实在不忍心泼她冷水,“你太小瞧护国公了。”姜绾斜着他道,“你也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果你是护国公,你怎么解决这事?”这一问,直接把齐墨远问难住了。让惜字斋卖孤本善本的是皇上和太后,护国公就算再厉害,他也不敢公然抗旨。顺宁宫。姜绾和齐墨远走了,但皇上没有走。太后留他说话,太后道,“皇上要开书院,心系天下,先皇泉下有知,必深感欣慰。”“但皇上想过没有,天下人都能读的起书,当真是件好事吗?”皇上眉头一皱,“太后觉得这是件坏事?”太后道,“聪明人多了,朝廷不好管束。”百姓们,还是蠢点儿好。皇上眉头皱的紧紧的,太后继续道,“皇上觉得天下读书人多了,能从中挑选不少栋梁之才,可皇上想过朝中那些大臣没有?”“朝廷的官职就那么多,提拔的读书人多了,那些大臣的子孙后代该如何?”这也是为什么朝廷想开书院艰难的原因。因为那些官员不会同意。他们不缺钱,儿子孙子不缺先生教导,为什么要赞同朝廷开书院培养那些庶民之子来跟他们抢官职?太后站在文武百官的立场劝皇上打消开书院的念头,但太后不知道,她的话反倒激起了皇上开书院的决心。朝廷庸才太多了,他需要提拔人才,可提拔一个又一个不是这个官员的儿子,就是那个官员的孙子,再不就是拐着弯的亲戚,这些裙带关系更助长了朝廷结党营私,官官相护之风。皇上端起茶盏,轻轻拨弄了几下,道,“太后考虑的不无道理。”“但朕要开书院的事,百官都知道,无一人阻止,想来都有把握自己的子孙不会被庶民比下去。”之子怕被寒门子弟比下去,传出去不得笑掉人大牙?太后嗓子一噎,劝说的话再说不出口了。百官都不担心,她一个太后担心这么多做什么,这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吗?喝了两口茶,皇上把茶盏放下,起身道,“御书房还有些奏折没有批完,朕就先退下了。”看着皇上走远,太后眸光久久收不回来。嬷嬷站在一旁,唤道,“太后?”太后眸光低垂,“看来皇上是真想做个明君。”嬷嬷不敢接话。太后端起茶盏,轻轻浓浓了几下,道,“皇上有多久没有选秀了?”姜绾以为齐墨远带她直接出宫,结果走到一半,她才反应过来,这是去御书房的路。“去御书房做什么?”姜绾不解道。皇上人都还在太后那儿呢。他们去御书房前吹风吗?这要吹风,在哪儿吹不一样啊,御书房门前的风也不会格外凉快些。齐墨远道,“领了赏再出宫不迟。”姜绾,“……。”“你确定皇上会赏我们?”姜绾黑线道。“不然皇上为何让常公公去靖安王府?”齐墨远问道。“……。”无法反驳。第二百七十四章 细致也不知道是不是怕她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皇上没敢让他们久待,直接就把他们打发了。姜绾早想走了,在太后跟前,她不敢笑,可憋笑太辛苦了啊。出了顺宁宫,姜绾的肩膀就抖的肆无忌惮了,抖的齐墨远都看不过眼,眸底不自觉的带了一丝他都没察觉的宠溺。“有那么高兴吗?”他含笑道。姜绾瞅了齐墨远一眼,“我原以为把惜字斋逼的关门大吉就算是狠狠的给自己和大哥出气了。”“结果没想到最狠的报复是让惜字斋连关门大吉都做不到,开一天赔一天。”齐墨远看她眉飞色舞的模样,实在不忍心泼她冷水,“你太小瞧护国公了。”姜绾斜着他道,“你也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果你是护国公,你怎么解决这事?”这一问,直接把齐墨远问难住了。让惜字斋卖孤本善本的是皇上和太后,护国公就算再厉害,他也不敢公然抗旨。顺宁宫。姜绾和齐墨远走了,但皇上没有走。太后留他说话,太后道,“皇上要开书院,心系天下,先皇泉下有知,必深感欣慰。”“但皇上想过没有,天下人都能读的起书,当真是件好事吗?”皇上眉头一皱,“太后觉得这是件坏事?”太后道,“聪明人多了,朝廷不好管束。”百姓们,还是蠢点儿好。皇上眉头皱的紧紧的,太后继续道,“皇上觉得天下读书人多了,能从中挑选不少栋梁之才,可皇上想过朝中那些大臣没有?”“朝廷的官职就那么多,提拔的读书人多了,那些大臣的子孙后代该如何?”这也是为什么朝廷想开书院艰难的原因。因为那些官员不会同意。他们不缺钱,儿子孙子不缺先生教导,为什么要赞同朝廷开书院培养那些庶民之子来跟他们抢官职?太后站在文武百官的立场劝皇上打消开书院的念头,但太后不知道,她的话反倒激起了皇上开书院的决心。朝廷庸才太多了,他需要提拔人才,可提拔一个又一个不是这个官员的儿子,就是那个官员的孙子,再不就是拐着弯的亲戚,这些裙带关系更助长了朝廷结党营私,官官相护之风。皇上端起茶盏,轻轻拨弄了几下,道,“太后考虑的不无道理。”“但朕要开书院的事,百官都知道,无一人阻止,想来都有把握自己的子孙不会被庶民比下去。”之子怕被寒门子弟比下去,传出去不得笑掉人大牙?太后嗓子一噎,劝说的话再说不出口了。百官都不担心,她一个太后担心这么多做什么,这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吗?喝了两口茶,皇上把茶盏放下,起身道,“御书房还有些奏折没有批完,朕就先退下了。”看着皇上走远,太后眸光久久收不回来。嬷嬷站在一旁,唤道,“太后?”太后眸光低垂,“看来皇上是真想做个明君。”嬷嬷不敢接话。太后端起茶盏,轻轻浓浓了几下,道,“皇上有多久没有选秀了?”姜绾以为齐墨远带她直接出宫,结果走到一半,她才反应过来,这是去御书房的路。“去御书房做什么?”姜绾不解道。皇上人都还在太后那儿呢。他们去御书房前吹风吗?这要吹风,在哪儿吹不一样啊,御书房门前的风也不会格外凉快些。齐墨远道,“领了赏再出宫不迟。”姜绾,“……。”“你确定皇上会赏我们?”姜绾黑线道。“不然皇上为何让常公公去靖安王府?”齐墨远问道。“……。”无法反驳。第二百七十四章 细致也不知道是不是怕她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皇上没敢让他们久待,直接就把他们打发了。姜绾早想走了,在太后跟前,她不敢笑,可憋笑太辛苦了啊。出了顺宁宫,姜绾的肩膀就抖的肆无忌惮了,抖的齐墨远都看不过眼,眸底不自觉的带了一丝他都没察觉的宠溺。“有那么高兴吗?”他含笑道。姜绾瞅了齐墨远一眼,“我原以为把惜字斋逼的关门大吉就算是狠狠的给自己和大哥出气了。”“结果没想到最狠的报复是让惜字斋连关门大吉都做不到,开一天赔一天。”齐墨远看她眉飞色舞的模样,实在不忍心泼她冷水,“你太小瞧护国公了。”姜绾斜着他道,“你也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果你是护国公,你怎么解决这事?”这一问,直接把齐墨远问难住了。让惜字斋卖孤本善本的是皇上和太后,护国公就算再厉害,他也不敢公然抗旨。顺宁宫。姜绾和齐墨远走了,但皇上没有走。太后留他说话,太后道,“皇上要开书院,心系天下,先皇泉下有知,必深感欣慰。”“但皇上想过没有,天下人都能读的起书,当真是件好事吗?”皇上眉头一皱,“太后觉得这是件坏事?”太后道,“聪明人多了,朝廷不好管束。”百姓们,还是蠢点儿好。皇上眉头皱的紧紧的,太后继续道,“皇上觉得天下读书人多了,能从中挑选不少栋梁之才,可皇上想过朝中那些大臣没有?”“朝廷的官职就那么多,提拔的读书人多了,那些大臣的子孙后代该如何?”这也是为什么朝廷想开书院艰难的原因。因为那些官员不会同意。他们不缺钱,儿子孙子不缺先生教导,为什么要赞同朝廷开书院培养那些庶民之子来跟他们抢官职?太后站在文武百官的立场劝皇上打消开书院的念头,但太后不知道,她的话反倒激起了皇上开书院的决心。朝廷庸才太多了,他需要提拔人才,可提拔一个又一个不是这个官员的儿子,就是那个官员的孙子,再不就是拐着弯的亲戚,这些裙带关系更助长了朝廷结党营私,官官相护之风。皇上端起茶盏,轻轻拨弄了几下,道,“太后考虑的不无道理。”“但朕要开书院的事,百官都知道,无一人阻止,想来都有把握自己的子孙不会被庶民比下去。”之子怕被寒门子弟比下去,传出去不得笑掉人大牙?太后嗓子一噎,劝说的话再说不出口了。百官都不担心,她一个太后担心这么多做什么,这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吗?喝了两口茶,皇上把茶盏放下,起身道,“御书房还有些奏折没有批完,朕就先退下了。”看着皇上走远,太后眸光久久收不回来。嬷嬷站在一旁,唤道,“太后?”太后眸光低垂,“看来皇上是真想做个明君。”嬷嬷不敢接话。太后端起茶盏,轻轻浓浓了几下,道,“皇上有多久没有选秀了?”姜绾以为齐墨远带她直接出宫,结果走到一半,她才反应过来,这是去御书房的路。“去御书房做什么?”姜绾不解道。皇上人都还在太后那儿呢。他们去御书房前吹风吗?这要吹风,在哪儿吹不一样啊,御书房门前的风也不会格外凉快些。齐墨远道,“领了赏再出宫不迟。”姜绾,“……。”“你确定皇上会赏我们?”姜绾黑线道。“不然皇上为何让常公公去靖安王府?”齐墨远问道。“……。”无法反驳。第二百七十四章 细致也不知道是不是怕她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皇上没敢让他们久待,直接就把他们打发了。姜绾早想走了,在太后跟前,她不敢笑,可憋笑太辛苦了啊。出了顺宁宫,姜绾的肩膀就抖的肆无忌惮了,抖的齐墨远都看不过眼,眸底不自觉的带了一丝他都没察觉的宠溺。“有那么高兴吗?”他含笑道。姜绾瞅了齐墨远一眼,“我原以为把惜字斋逼的关门大吉就算是狠狠的给自己和大哥出气了。”“结果没想到最狠的报复是让惜字斋连关门大吉都做不到,开一天赔一天。”齐墨远看她眉飞色舞的模样,实在不忍心泼她冷水,“你太小瞧护国公了。”姜绾斜着他道,“你也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果你是护国公,你怎么解决这事?”这一问,直接把齐墨远问难住了。让惜字斋卖孤本善本的是皇上和太后,护国公就算再厉害,他也不敢公然抗旨。顺宁宫。姜绾和齐墨远走了,但皇上没有走。太后留他说话,太后道,“皇上要开书院,心系天下,先皇泉下有知,必深感欣慰。”“但皇上想过没有,天下人都能读的起书,当真是件好事吗?”皇上眉头一皱,“太后觉得这是件坏事?”太后道,“聪明人多了,朝廷不好管束。”百姓们,还是蠢点儿好。皇上眉头皱的紧紧的,太后继续道,“皇上觉得天下读书人多了,能从中挑选不少栋梁之才,可皇上想过朝中那些大臣没有?”“朝廷的官职就那么多,提拔的读书人多了,那些大臣的子孙后代该如何?”这也是为什么朝廷想开书院艰难的原因。因为那些官员不会同意。他们不缺钱,儿子孙子不缺先生教导,为什么要赞同朝廷开书院培养那些庶民之子来跟他们抢官职?太后站在文武百官的立场劝皇上打消开书院的念头,但太后不知道,她的话反倒激起了皇上开书院的决心。朝廷庸才太多了,他需要提拔人才,可提拔一个又一个不是这个官员的儿子,就是那个官员的孙子,再不就是拐着弯的亲戚,这些裙带关系更助长了朝廷结党营私,官官相护之风。皇上端起茶盏,轻轻拨弄了几下,道,“太后考虑的不无道理。”“但朕要开书院的事,百官都知道,无一人阻止,想来都有把握自己的子孙不会被庶民比下去。”之子怕被寒门子弟比下去,传出去不得笑掉人大牙?太后嗓子一噎,劝说的话再说不出口了。百官都不担心,她一个太后担心这么多做什么,这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吗?喝了两口茶,皇上把茶盏放下,起身道,“御书房还有些奏折没有批完,朕就先退下了。”看着皇上走远,太后眸光久久收不回来。嬷嬷站在一旁,唤道,“太后?”太后眸光低垂,“看来皇上是真想做个明君。”嬷嬷不敢接话。太后端起茶盏,轻轻浓浓了几下,道,“皇上有多久没有选秀了?”姜绾以为齐墨远带她直接出宫,结果走到一半,她才反应过来,这是去御书房的路。“去御书房做什么?”姜绾不解道。皇上人都还在太后那儿呢。他们去御书房前吹风吗?这要吹风,在哪儿吹不一样啊,御书房门前的风也不会格外凉快些。齐墨远道,“领了赏再出宫不迟。”姜绾,“……。”“你确定皇上会赏我们?”姜绾黑线道。“不然皇上为何让常公公去靖安王府?”齐墨远问道。“……。”无法反驳。第二百七十四章 细致也不知道是不是怕她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皇上没敢让他们久待,直接就把他们打发了。姜绾早想走了,在太后跟前,她不敢笑,可憋笑太辛苦了啊。出了顺宁宫,姜绾的肩膀就抖的肆无忌惮了,抖的齐墨远都看不过眼,眸底不自觉的带了一丝他都没察觉的宠溺。“有那么高兴吗?”他含笑道。姜绾瞅了齐墨远一眼,“我原以为把惜字斋逼的关门大吉就算是狠狠的给自己和大哥出气了。”“结果没想到最狠的报复是让惜字斋连关门大吉都做不到,开一天赔一天。”齐墨远看她眉飞色舞的模样,实在不忍心泼她冷水,“你太小瞧护国公了。”姜绾斜着他道,“你也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果你是护国公,你怎么解决这事?”这一问,直接把齐墨远问难住了。让惜字斋卖孤本善本的是皇上和太后,护国公就算再厉害,他也不敢公然抗旨。顺宁宫。姜绾和齐墨远走了,但皇上没有走。太后留他说话,太后道,“皇上要开书院,心系天下,先皇泉下有知,必深感欣慰。”“但皇上想过没有,天下人都能读的起书,当真是件好事吗?”皇上眉头一皱,“太后觉得这是件坏事?”太后道,“聪明人多了,朝廷不好管束。”百姓们,还是蠢点儿好。皇上眉头皱的紧紧的,太后继续道,“皇上觉得天下读书人多了,能从中挑选不少栋梁之才,可皇上想过朝中那些大臣没有?”“朝廷的官职就那么多,提拔的读书人多了,那些大臣的子孙后代该如何?”这也是为什么朝廷想开书院艰难的原因。因为那些官员不会同意。他们不缺钱,儿子孙子不缺先生教导,为什么要赞同朝廷开书院培养那些庶民之子来跟他们抢官职?太后站在文武百官的立场劝皇上打消开书院的念头,但太后不知道,她的话反倒激起了皇上开书院的决心。朝廷庸才太多了,他需要提拔人才,可提拔一个又一个不是这个官员的儿子,就是那个官员的孙子,再不就是拐着弯的亲戚,这些裙带关系更助长了朝廷结党营私,官官相护之风。皇上端起茶盏,轻轻拨弄了几下,道,“太后考虑的不无道理。”“但朕要开书院的事,百官都知道,无一人阻止,想来都有把握自己的子孙不会被庶民比下去。”之子怕被寒门子弟比下去,传出去不得笑掉人大牙?太后嗓子一噎,劝说的话再说不出口了。百官都不担心,她一个太后担心这么多做什么,这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吗?喝了两口茶,皇上把茶盏放下,起身道,“御书房还有些奏折没有批完,朕就先退下了。”看着皇上走远,太后眸光久久收不回来。嬷嬷站在一旁,唤道,“太后?”太后眸光低垂,“看来皇上是真想做个明君。”嬷嬷不敢接话。太后端起茶盏,轻轻浓浓了几下,道,“皇上有多久没有选秀了?”姜绾以为齐墨远带她直接出宫,结果走到一半,她才反应过来,这是去御书房的路。“去御书房做什么?”姜绾不解道。皇上人都还在太后那儿呢。他们去御书房前吹风吗?这要吹风,在哪儿吹不一样啊,御书房门前的风也不会格外凉快些。齐墨远道,“领了赏再出宫不迟。”姜绾,“……。”“你确定皇上会赏我们?”姜绾黑线道。“不然皇上为何让常公公去靖安王府?”齐墨远问道。“……。”无法反驳。第二百七十四章 细致也不知道是不是怕她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皇上没敢让他们久待,直接就把他们打发了。姜绾早想走了,在太后跟前,她不敢笑,可憋笑太辛苦了啊。出了顺宁宫,姜绾的肩膀就抖的肆无忌惮了,抖的齐墨远都看不过眼,眸底不自觉的带了一丝他都没察觉的宠溺。“有那么高兴吗?”他含笑道。姜绾瞅了齐墨远一眼,“我原以为把惜字斋逼的关门大吉就算是狠狠的给自己和大哥出气了。”“结果没想到最狠的报复是让惜字斋连关门大吉都做不到,开一天赔一天。”齐墨远看她眉飞色舞的模样,实在不忍心泼她冷水,“你太小瞧护国公了。”姜绾斜着他道,“你也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果你是护国公,你怎么解决这事?”这一问,直接把齐墨远问难住了。让惜字斋卖孤本善本的是皇上和太后,护国公就算再厉害,他也不敢公然抗旨。顺宁宫。姜绾和齐墨远走了,但皇上没有走。太后留他说话,太后道,“皇上要开书院,心系天下,先皇泉下有知,必深感欣慰。”“但皇上想过没有,天下人都能读的起书,当真是件好事吗?”皇上眉头一皱,“太后觉得这是件坏事?”太后道,“聪明人多了,朝廷不好管束。”百姓们,还是蠢点儿好。皇上眉头皱的紧紧的,太后继续道,“皇上觉得天下读书人多了,能从中挑选不少栋梁之才,可皇上想过朝中那些大臣没有?”“朝廷的官职就那么多,提拔的读书人多了,那些大臣的子孙后代该如何?”这也是为什么朝廷想开书院艰难的原因。因为那些官员不会同意。他们不缺钱,儿子孙子不缺先生教导,为什么要赞同朝廷开书院培养那些庶民之子来跟他们抢官职?太后站在文武百官的立场劝皇上打消开书院的念头,但太后不知道,她的话反倒激起了皇上开书院的决心。朝廷庸才太多了,他需要提拔人才,可提拔一个又一个不是这个官员的儿子,就是那个官员的孙子,再不就是拐着弯的亲戚,这些裙带关系更助长了朝廷结党营私,官官相护之风。皇上端起茶盏,轻轻拨弄了几下,道,“太后考虑的不无道理。”“但朕要开书院的事,百官都知道,无一人阻止,想来都有把握自己的子孙不会被庶民比下去。”之子怕被寒门子弟比下去,传出去不得笑掉人大牙?太后嗓子一噎,劝说的话再说不出口了。百官都不担心,她一个太后担心这么多做什么,这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吗?喝了两口茶,皇上把茶盏放下,起身道,“御书房还有些奏折没有批完,朕就先退下了。”看着皇上走远,太后眸光久久收不回来。嬷嬷站在一旁,唤道,“太后?”太后眸光低垂,“看来皇上是真想做个明君。”嬷嬷不敢接话。太后端起茶盏,轻轻浓浓了几下,道,“皇上有多久没有选秀了?”姜绾以为齐墨远带她直接出宫,结果走到一半,她才反应过来,这是去御书房的路。“去御书房做什么?”姜绾不解道。皇上人都还在太后那儿呢。他们去御书房前吹风吗?这要吹风,在哪儿吹不一样啊,御书房门前的风也不会格外凉快些。齐墨远道,“领了赏再出宫不迟。”姜绾,“……。”“你确定皇上会赏我们?”姜绾黑线道。“不然皇上为何让常公公去靖安王府?”齐墨远问道。“……。”无法反驳。第二百七十四章 细致也不知道是不是怕她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皇上没敢让他们久待,直接就把他们打发了。姜绾早想走了,在太后跟前,她不敢笑,可憋笑太辛苦了啊。出了顺宁宫,姜绾的肩膀就抖的肆无忌惮了,抖的齐墨远都看不过眼,眸底不自觉的带了一丝他都没察觉的宠溺。“有那么高兴吗?”他含笑道。姜绾瞅了齐墨远一眼,“我原以为把惜字斋逼的关门大吉就算是狠狠的给自己和大哥出气了。”“结果没想到最狠的报复是让惜字斋连关门大吉都做不到,开一天赔一天。”齐墨远看她眉飞色舞的模样,实在不忍心泼她冷水,“你太小瞧护国公了。”姜绾斜着他道,“你也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果你是护国公,你怎么解决这事?”这一问,直接把齐墨远问难住了。让惜字斋卖孤本善本的是皇上和太后,护国公就算再厉害,他也不敢公然抗旨。顺宁宫。姜绾和齐墨远走了,但皇上没有走。太后留他说话,太后道,“皇上要开书院,心系天下,先皇泉下有知,必深感欣慰。”“但皇上想过没有,天下人都能读的起书,当真是件好事吗?”皇上眉头一皱,“太后觉得这是件坏事?”太后道,“聪明人多了,朝廷不好管束。”百姓们,还是蠢点儿好。皇上眉头皱的紧紧的,太后继续道,“皇上觉得天下读书人多了,能从中挑选不少栋梁之才,可皇上想过朝中那些大臣没有?”“朝廷的官职就那么多,提拔的读书人多了,那些大臣的子孙后代该如何?”这也是为什么朝廷想开书院艰难的原因。因为那些官员不会同意。他们不缺钱,儿子孙子不缺先生教导,为什么要赞同朝廷开书院培养那些庶民之子来跟他们抢官职?太后站在文武百官的立场劝皇上打消开书院的念头,但太后不知道,她的话反倒激起了皇上开书院的决心。朝廷庸才太多了,他需要提拔人才,可提拔一个又一个不是这个官员的儿子,就是那个官员的孙子,再不就是拐着弯的亲戚,这些裙带关系更助长了朝廷结党营私,官官相护之风。皇上端起茶盏,轻轻拨弄了几下,道,“太后考虑的不无道理。”“但朕要开书院的事,百官都知道,无一人阻止,想来都有把握自己的子孙不会被庶民比下去。”之子怕被寒门子弟比下去,传出去不得笑掉人大牙?太后嗓子一噎,劝说的话再说不出口了。百官都不担心,她一个太后担心这么多做什么,这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吗?喝了两口茶,皇上把茶盏放下,起身道,“御书房还有些奏折没有批完,朕就先退下了。”看着皇上走远,太后眸光久久收不回来。嬷嬷站在一旁,唤道,“太后?”太后眸光低垂,“看来皇上是真想做个明君。”嬷嬷不敢接话。太后端起茶盏,轻轻浓浓了几下,道,“皇上有多久没有选秀了?”姜绾以为齐墨远带她直接出宫,结果走到一半,她才反应过来,这是去御书房的路。“去御书房做什么?”姜绾不解道。皇上人都还在太后那儿呢。他们去御书房前吹风吗?这要吹风,在哪儿吹不一样啊,御书房门前的风也不会格外凉快些。齐墨远道,“领了赏再出宫不迟。”姜绾,“……。”“你确定皇上会赏我们?”姜绾黑线道。“不然皇上为何让常公公去靖安王府?”齐墨远问道。“……。”无法反驳。第二百七十四章 细致也不知道是不是怕她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皇上没敢让他们久待,直接就把他们打发了。姜绾早想走了,在太后跟前,她不敢笑,可憋笑太辛苦了啊。出了顺宁宫,姜绾的肩膀就抖的肆无忌惮了,抖的齐墨远都看不过眼,眸底不自觉的带了一丝他都没察觉的宠溺。“有那么高兴吗?”他含笑道。姜绾瞅了齐墨远一眼,“我原以为把惜字斋逼的关门大吉就算是狠狠的给自己和大哥出气了。”“结果没想到最狠的报复是让惜字斋连关门大吉都做不到,开一天赔一天。”齐墨远看她眉飞色舞的模样,实在不忍心泼她冷水,“你太小瞧护国公了。”姜绾斜着他道,“你也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果你是护国公,你怎么解决这事?”这一问,直接把齐墨远问难住了。让惜字斋卖孤本善本的是皇上和太后,护国公就算再厉害,他也不敢公然抗旨。顺宁宫。姜绾和齐墨远走了,但皇上没有走。太后留他说话,太后道,“皇上要开书院,心系天下,先皇泉下有知,必深感欣慰。”“但皇上想过没有,天下人都能读的起书,当真是件好事吗?”皇上眉头一皱,“太后觉得这是件坏事?”太后道,“聪明人多了,朝廷不好管束。”百姓们,还是蠢点儿好。皇上眉头皱的紧紧的,太后继续道,“皇上觉得天下读书人多了,能从中挑选不少栋梁之才,可皇上想过朝中那些大臣没有?”“朝廷的官职就那么多,提拔的读书人多了,那些大臣的子孙后代该如何?”这也是为什么朝廷想开书院艰难的原因。因为那些官员不会同意。他们不缺钱,儿子孙子不缺先生教导,为什么要赞同朝廷开书院培养那些庶民之子来跟他们抢官职?太后站在文武百官的立场劝皇上打消开书院的念头,但太后不知道,她的话反倒激起了皇上开书院的决心。朝廷庸才太多了,他需要提拔人才,可提拔一个又一个不是这个官员的儿子,就是那个官员的孙子,再不就是拐着弯的亲戚,这些裙带关系更助长了朝廷结党营私,官官相护之风。皇上端起茶盏,轻轻拨弄了几下,道,“太后考虑的不无道理。”“但朕要开书院的事,百官都知道,无一人阻止,想来都有把握自己的子孙不会被庶民比下去。”之子怕被寒门子弟比下去,传出去不得笑掉人大牙?太后嗓子一噎,劝说的话再说不出口了。百官都不担心,她一个太后担心这么多做什么,这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吗?喝了两口茶,皇上把茶盏放下,起身道,“御书房还有些奏折没有批完,朕就先退下了。”看着皇上走远,太后眸光久久收不回来。嬷嬷站在一旁,唤道,“太后?”太后眸光低垂,“看来皇上是真想做个明君。”嬷嬷不敢接话。太后端起茶盏,轻轻浓浓了几下,道,“皇上有多久没有选秀了?”姜绾以为齐墨远带她直接出宫,结果走到一半,她才反应过来,这是去御书房的路。“去御书房做什么?”姜绾不解道。皇上人都还在太后那儿呢。他们去御书房前吹风吗?这要吹风,在哪儿吹不一样啊,御书房门前的风也不会格外凉快些。齐墨远道,“领了赏再出宫不迟。”姜绾,“……。”“你确定皇上会赏我们?”姜绾黑线道。“不然皇上为何让常公公去靖安王府?”齐墨远问道。“……。”无法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