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历史军事>我去古代当夫子> 我去古代当夫子 第5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去古代当夫子 第52节(1 / 1)

程氏也是十分支持谢东的这个打算, 于是谢辞渊只能答应下来。谢春山和谢小聪在去年取得了秀才的功名,并且得到了推荐去了天鹿书院。去岁地动,二人表现十分突出,如今清河郡已经渐渐传出二人的名声来。同样考中秀才的还有杨涛。不过考中秀才以后,杨涛就发现自己志不在科举,便放弃科举去做其他了。据说他目前正在写话本,第一个话本据说是他看了刑律得来的灵感。他写话本取得号为勿言先生,如今大半个靖朝人都听说过,可见话本的精彩之处。他们各有归处,而当初村学里的那些孩子,也都各自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谢辞渊离开的时候,内心里也是感到十分安慰的。自己在杨河村待了六年,能够用六年的时间给杨河村带去这样的影响和变化,那他还是挺高兴的。“先生为何叹气?”谢东正在挑拣棋子,听到谢辞渊叹息的声音,连忙问道。许军医原本在闭目养神,闻言也转头看向了谢辞渊。谢辞渊说道:“只是心里觉得有些可惜罢了。”那个庄子是他一点一点建起来的,后来又有那么多人一点点将里面的各种东西完善。后来谢辞渊将那里更名为华夏大学,再后来,那里成为了许许多多人想要去的地方。尤其是一些走投无路被家人放弃的女孩子,那里成为了她们能够自救的地方。可如今,因为皇上和世家掀起的这一场争斗,他不得不放弃那里,自然是可惜的。许军医眼底也闪过一抹可惜,在来这里之前,他可从来没有想过,世界上还能有这样的地方。这样的与众不同,却又令人向往。“那是个好地方,我待得都不想离开,可谢先生你本身才是最宝贵的,不容有闪失的,所以如果是为了保全你,那还是离开的好。”谢东也赞同的点点头。谢辞渊摇摇头,说道:“我只是在想,留在那里的人,能不能将那里的东西保存一些下来。给一些人,留下一点希望来。”有人想学刺绣,有人想学厨艺,有人想认字儿,他们将那里当成是救赎他们的地方。身为弱者的子女,想要摆脱乃至于逃离原生家庭的压迫本就困难。女子生存更是不易。如今有了这么一个地方可以让他们看见希望。现在这样的地方突然就没有了,这比一开始就没有希望更叫人绝望吧?谢辞渊自己走了,可庄子还在,里面的设备都还在,留下来的人会不会坚持把这个希望留下呢?又或许现在留下了,但天长日久之后,又慢慢的变了。当然,这些跟谢辞渊本也没有什么关系了。只是这一去路途漫漫,他便忍不住会想东想西了。谢东说道:“会的。”当初去庄子资源教别人生存手段的那些人,只要有那么一两个人还有那样的意愿,就一定会的。或许谢先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那么有魔力的一个人。他平日里嘴角总带着平和的笑,做着给别人带去希望的事,还总觉得自己是个平凡的人。他就像是太阳一样,平凡的日日都能见着,却又伟大至极。而太阳总是惹人向往的,跟在谢先生身边久了,心中便也会升起一些普济世人的念头。所以,谢先生所希望的,一定会发生的。许军医的身体经过调理已经好了许多,只是女儿自从李副将死后,便没有再动过婚嫁的念头,这成为他如今的心病。当初在西北的时候,女儿就已经是十九岁的大姑娘了,如今三年已过,二十二了……刚开始催着女儿,女儿说自己身体不好,恐有碍生养,所以就不耽搁人家了。可是如今,她的身子调理的比自己还要好。她也给女儿把过脉,好的不能再好了,可还是不愿意想婚嫁之事。他现在年纪大了,就想看看外孙外孙女……他心里其实也有点别的想法:谢先生年纪也大了,跟女儿除了家世不相配,其他都格外相配啊。平日里谢先生有什么想法,自己都还听的云里雾里呢,女儿一下子就明白了。工作起来都是一样的专注认真,相处的时候似乎也挺有话说的,最关键的是,女儿在这边三年,身子养好了,皮肤也养好了,两个人郎才女貌,看着就养眼。许军医见谢辞渊皱着眉似是还有心事,便索性转了个话题问道:“谢先生今年也不小了吧?”谢辞渊:……多么熟悉的问话方式,他其实并不是很想回答。“家里该催了吧?”谢辞渊礼貌的笑了笑。许军医见他明显是不想说话的,索性也就不问了。但他内心是觉得,自己的女儿跟他还是有几分缘分的。过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听到许军医的声音,谢辞渊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催婚什么的,不管在哪个世界,都是恐怖如斯。谢东看着吃瘪的谢先生,抿唇笑了起来。这还是他头一次见谢先生吃瘪呢,还挺有意思的。不过,他也挺期待谢先生给他找个师娘的。谢辞渊瞪了谢东一眼,说道:“瓜香吗?”“嗯?”第071章 当地民风谢辞渊看着谢东的眼神, 就像看着在瓜田里徜徉的猹。当然谢东并不懂谢辞渊的梗。马车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便又开始赶路。一路上,他们也有遇到行商的人。商队中的人看到这么一大队人马, 都会投去好奇的目光, 一直到他们分开之后,商队之中都还在说着关于谢辞渊他们这一大队人马的种种。“哇, 刚刚那一队人你们看见了吗?看着实在是太有气势了。那马车,看着就跟我们的不太一样。”“你也不看看他们有多奢侈, 他们可是用玻璃当马车的窗户的, 就这一点, 谁家能做得到?咱们东家家里也有玻璃, 那玻璃窗确实舒服,但我注意留意了一下, 他们马车上用到的那玻璃跟东家家里的,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那马车有将近二十辆,后面拉货的还有十几二十辆, 真是难以想象谁家能有这样的排场。”“看他们的路线,似乎是往辽东那边去的, 那边最近可不太平啊, 好像又有海寇上岸, 杀了好些人呢。”“唉, 辽东那边也有不少好东西, 原本咱们东家也想将生意路线往那边通一通呢。只是, 那边太危险了, 动不动就会遇到海寇匪患,虽说能挣到不少银子,但风险也确实是太大了。”“这家看着就不怕呢, 希望他们到了辽东不要被抢吧。”期间,他们路上也有遇到一些小的商队。商队一小,走在路上便战战兢兢的,害怕遇到马匪,在遇到谢辞渊他们这一行人之后,这样的商队便会跟他们一起走。甚至有些还会修改原有的路线,跟上大半的路程。一路上,也确实得到了许多庇佑。走了半个多月,忽然下起了雨。因为是在夏日里,雨势还比较大,坐在马车里的人以及披着防雨布的货物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外头的人却受不住。谢辞渊下令停下来,先避避雨。妙缘大师从马车上下来,找到谢辞渊,说道:“再有半个月左右的路程,咱们便到了。”谢辞渊点点头,半个月的赶路,到底是将谢辞渊心底那些愁绪给冲散了。如今他想的更多的,是大同山那块地方,以及他们这么多人,到了那里之后,是否能顺利安置下来。他的心里总是有些不安,感觉得出点儿什么问题。妙缘大师念了一句佛号,说道:“贫僧早年也想要继承前辈的精神,想做一个苦行僧。可是贫僧擅长的工作你们也知道,这回出行,倒是圆了贫僧的梦了。这一路以来,路上的风景确实见识了许多。”山林、瀑布、宏伟的大山、深山中跟归零寺截然不同的风格的寺庙,没有见识过,是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这一趟出来,妙缘大师觉得,收获比他想象的还要大的多。见识这么多风景,他感觉自己的思想也开阔了许多。很多时候,他在做机关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思维似乎被限制住了,明明还能够有不少的变通,他却感觉自己做不出什么变化。他的水平也有很长时间没有提升了,仿佛被定格了一般。自己确实很喜欢做机关,可是他不喜欢这种水平被定格的感觉。就好像他此生最高成就也不过如此了,他需要突破,但往往又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但这一次,他感觉自己能打破瓶颈,突破了。雨在下着,华夏大学的研究人员、还有老师们聚集在一起,撑起一个打伞,在聊着对于到了辽东以后的畅想。到了那边以后,他们得着手做什么样的研究,招收多少学生做研究,把自己的研究室搞成什么样的……等雨都停了,他们还意犹未尽。雨停之后,他们又继续赶路。因为这一次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的东西有些杂,各自上了马车之后,他们闭着眼睛开始做起了计划,希望到了目的地之后能够尽快展开工作。所以在此出行的时候,马车上的氛围便相对安静了许多。又走了十来天,他们已经进入辽东以内了,虽说还不到大同山那一带,但经过这边的城镇,能够十分明显的感觉出来,这里民风跟之前他们经过的地方完全不一样。他们大胆而又热情,街上小贩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有卖各种海货的,还有卖珍珠的。这东西谢辞渊倒是没有什么兴趣,但想着谢府还有不少女孩子,她们应该都是喜欢这个的,便停下来看了看。卖珍珠的是个少年,他面前的珍珠大小不一,形状也不一,甚至其中还夹杂着几颗异色珍珠。即便是谢辞渊对这些没有研究,也知道这些珍珠放在现代,应该是什么价值。何况这些珍珠看起来还是天然的海珠。谢辞渊问过价格,皱了皱眉头,觉得真便宜。少年却以为谢辞渊是嫌贵,便急急地说道:“您要是嫌贵,我还可以再便宜一些的。”他父亲是赶海打鱼人,也会经常下海捞一些蚌壳出来,经常能出珍珠。只是前些天他爹下海不甚撞到礁石了,人虽然被同伴救了回来,但至今昏迷不醒。少年家中只有这些珍珠了,他爹看病得花不少钱,他想尽快将这些珍珠出出去。谢辞渊却摇摇头,说道:“你这些珍珠成色看着确实很好,而且你看这颗大的,就已经值这么多银钱了,你开价低了。”“您愿意买吗?”谢辞渊带着不少银子,来到此地之后,也确实想要给家里人送点此地的特产礼物回去。这珍珠确实相当不错,闻言谢辞渊点头说道:“买,你就按照他们之前的价值开价吧。”少年显然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还能碰上这样的人,呆愣着“啊”了一声,谢辞渊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少年这才报了个数字。等到谢辞渊人走远了,他看着手里的银钱,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今日运气确实不错,碰上好人了。此地距离大同山还有三四天的路程,谢辞渊准备在这儿歇歇脚,顺便打听打听情况,再动身。一行人找了此地最大的客栈歇下了,之后他们便分开在这城中逛了起来。大靖朝水泥已经用作堤坝建筑,铺设官道等等。但辽东距离京城确实很远,城内的道路还是以青石板路为主,目前来看,水泥应该是尚未传到这边来。不过红薯和玉米此地已经有了,两边还有种子铺,正在卖棉花种子。玻璃这些器具,则是在珍玩店里头,价格不菲。一圈转下来,谢辞渊对于此地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大同山那边的情况,还需要找个当地人打听打听才能知道情况。第072章 此地安全谢辞渊出来找人打听情况的时候, 刚好遇上了卖珍珠的那个少年。“你不是卖珍珠的吗?怎么也干这一行?”少年见是熟人,便说道:“我是什么都干,像我这样没有店铺的, 只有早上能过来摆摊, 不过一般旁人瞧我这摊子寒碜,也不会过来。过了摆摊时间, 我就找点儿其他的活儿做做。我们城里已经很久没有新鲜面孔了,所以我也很久没有开张了。”大概是谢辞渊上午的慷慨叫少年对他的印象十分不错, 少年话也多了一些, “你有什么想打听的?我从小都在这边长大, 跟我父亲赶过海, 去的地方不少,你想打听什么, 保不准我知道。”“你也不看看他们有多奢侈, 他们可是用玻璃当马车的窗户的, 就这一点, 谁家能做得到?咱们东家家里也有玻璃, 那玻璃窗确实舒服,但我注意留意了一下, 他们马车上用到的那玻璃跟东家家里的,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那马车有将近二十辆,后面拉货的还有十几二十辆, 真是难以想象谁家能有这样的排场。”“看他们的路线,似乎是往辽东那边去的, 那边最近可不太平啊, 好像又有海寇上岸, 杀了好些人呢。”“唉, 辽东那边也有不少好东西, 原本咱们东家也想将生意路线往那边通一通呢。只是, 那边太危险了, 动不动就会遇到海寇匪患,虽说能挣到不少银子,但风险也确实是太大了。”“这家看着就不怕呢, 希望他们到了辽东不要被抢吧。”期间,他们路上也有遇到一些小的商队。商队一小,走在路上便战战兢兢的,害怕遇到马匪,在遇到谢辞渊他们这一行人之后,这样的商队便会跟他们一起走。甚至有些还会修改原有的路线,跟上大半的路程。一路上,也确实得到了许多庇佑。走了半个多月,忽然下起了雨。因为是在夏日里,雨势还比较大,坐在马车里的人以及披着防雨布的货物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外头的人却受不住。谢辞渊下令停下来,先避避雨。妙缘大师从马车上下来,找到谢辞渊,说道:“再有半个月左右的路程,咱们便到了。”谢辞渊点点头,半个月的赶路,到底是将谢辞渊心底那些愁绪给冲散了。如今他想的更多的,是大同山那块地方,以及他们这么多人,到了那里之后,是否能顺利安置下来。他的心里总是有些不安,感觉得出点儿什么问题。妙缘大师念了一句佛号,说道:“贫僧早年也想要继承前辈的精神,想做一个苦行僧。可是贫僧擅长的工作你们也知道,这回出行,倒是圆了贫僧的梦了。这一路以来,路上的风景确实见识了许多。”山林、瀑布、宏伟的大山、深山中跟归零寺截然不同的风格的寺庙,没有见识过,是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这一趟出来,妙缘大师觉得,收获比他想象的还要大的多。见识这么多风景,他感觉自己的思想也开阔了许多。很多时候,他在做机关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思维似乎被限制住了,明明还能够有不少的变通,他却感觉自己做不出什么变化。他的水平也有很长时间没有提升了,仿佛被定格了一般。自己确实很喜欢做机关,可是他不喜欢这种水平被定格的感觉。就好像他此生最高成就也不过如此了,他需要突破,但往往又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但这一次,他感觉自己能打破瓶颈,突破了。雨在下着,华夏大学的研究人员、还有老师们聚集在一起,撑起一个打伞,在聊着对于到了辽东以后的畅想。到了那边以后,他们得着手做什么样的研究,招收多少学生做研究,把自己的研究室搞成什么样的……等雨都停了,他们还意犹未尽。雨停之后,他们又继续赶路。因为这一次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的东西有些杂,各自上了马车之后,他们闭着眼睛开始做起了计划,希望到了目的地之后能够尽快展开工作。所以在此出行的时候,马车上的氛围便相对安静了许多。又走了十来天,他们已经进入辽东以内了,虽说还不到大同山那一带,但经过这边的城镇,能够十分明显的感觉出来,这里民风跟之前他们经过的地方完全不一样。他们大胆而又热情,街上小贩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有卖各种海货的,还有卖珍珠的。这东西谢辞渊倒是没有什么兴趣,但想着谢府还有不少女孩子,她们应该都是喜欢这个的,便停下来看了看。卖珍珠的是个少年,他面前的珍珠大小不一,形状也不一,甚至其中还夹杂着几颗异色珍珠。即便是谢辞渊对这些没有研究,也知道这些珍珠放在现代,应该是什么价值。何况这些珍珠看起来还是天然的海珠。谢辞渊问过价格,皱了皱眉头,觉得真便宜。少年却以为谢辞渊是嫌贵,便急急地说道:“您要是嫌贵,我还可以再便宜一些的。”他父亲是赶海打鱼人,也会经常下海捞一些蚌壳出来,经常能出珍珠。只是前些天他爹下海不甚撞到礁石了,人虽然被同伴救了回来,但至今昏迷不醒。少年家中只有这些珍珠了,他爹看病得花不少钱,他想尽快将这些珍珠出出去。谢辞渊却摇摇头,说道:“你这些珍珠成色看着确实很好,而且你看这颗大的,就已经值这么多银钱了,你开价低了。”“您愿意买吗?”谢辞渊带着不少银子,来到此地之后,也确实想要给家里人送点此地的特产礼物回去。这珍珠确实相当不错,闻言谢辞渊点头说道:“买,你就按照他们之前的价值开价吧。”少年显然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还能碰上这样的人,呆愣着“啊”了一声,谢辞渊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少年这才报了个数字。等到谢辞渊人走远了,他看着手里的银钱,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今日运气确实不错,碰上好人了。此地距离大同山还有三四天的路程,谢辞渊准备在这儿歇歇脚,顺便打听打听情况,再动身。一行人找了此地最大的客栈歇下了,之后他们便分开在这城中逛了起来。大靖朝水泥已经用作堤坝建筑,铺设官道等等。但辽东距离京城确实很远,城内的道路还是以青石板路为主,目前来看,水泥应该是尚未传到这边来。不过红薯和玉米此地已经有了,两边还有种子铺,正在卖棉花种子。玻璃这些器具,则是在珍玩店里头,价格不菲。一圈转下来,谢辞渊对于此地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大同山那边的情况,还需要找个当地人打听打听才能知道情况。第072章 此地安全谢辞渊出来找人打听情况的时候, 刚好遇上了卖珍珠的那个少年。“你不是卖珍珠的吗?怎么也干这一行?”少年见是熟人,便说道:“我是什么都干,像我这样没有店铺的, 只有早上能过来摆摊, 不过一般旁人瞧我这摊子寒碜,也不会过来。过了摆摊时间, 我就找点儿其他的活儿做做。我们城里已经很久没有新鲜面孔了,所以我也很久没有开张了。”大概是谢辞渊上午的慷慨叫少年对他的印象十分不错, 少年话也多了一些, “你有什么想打听的?我从小都在这边长大, 跟我父亲赶过海, 去的地方不少,你想打听什么, 保不准我知道。”“你也不看看他们有多奢侈, 他们可是用玻璃当马车的窗户的, 就这一点, 谁家能做得到?咱们东家家里也有玻璃, 那玻璃窗确实舒服,但我注意留意了一下, 他们马车上用到的那玻璃跟东家家里的,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那马车有将近二十辆,后面拉货的还有十几二十辆, 真是难以想象谁家能有这样的排场。”“看他们的路线,似乎是往辽东那边去的, 那边最近可不太平啊, 好像又有海寇上岸, 杀了好些人呢。”“唉, 辽东那边也有不少好东西, 原本咱们东家也想将生意路线往那边通一通呢。只是, 那边太危险了, 动不动就会遇到海寇匪患,虽说能挣到不少银子,但风险也确实是太大了。”“这家看着就不怕呢, 希望他们到了辽东不要被抢吧。”期间,他们路上也有遇到一些小的商队。商队一小,走在路上便战战兢兢的,害怕遇到马匪,在遇到谢辞渊他们这一行人之后,这样的商队便会跟他们一起走。甚至有些还会修改原有的路线,跟上大半的路程。一路上,也确实得到了许多庇佑。走了半个多月,忽然下起了雨。因为是在夏日里,雨势还比较大,坐在马车里的人以及披着防雨布的货物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外头的人却受不住。谢辞渊下令停下来,先避避雨。妙缘大师从马车上下来,找到谢辞渊,说道:“再有半个月左右的路程,咱们便到了。”谢辞渊点点头,半个月的赶路,到底是将谢辞渊心底那些愁绪给冲散了。如今他想的更多的,是大同山那块地方,以及他们这么多人,到了那里之后,是否能顺利安置下来。他的心里总是有些不安,感觉得出点儿什么问题。妙缘大师念了一句佛号,说道:“贫僧早年也想要继承前辈的精神,想做一个苦行僧。可是贫僧擅长的工作你们也知道,这回出行,倒是圆了贫僧的梦了。这一路以来,路上的风景确实见识了许多。”山林、瀑布、宏伟的大山、深山中跟归零寺截然不同的风格的寺庙,没有见识过,是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这一趟出来,妙缘大师觉得,收获比他想象的还要大的多。见识这么多风景,他感觉自己的思想也开阔了许多。很多时候,他在做机关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思维似乎被限制住了,明明还能够有不少的变通,他却感觉自己做不出什么变化。他的水平也有很长时间没有提升了,仿佛被定格了一般。自己确实很喜欢做机关,可是他不喜欢这种水平被定格的感觉。就好像他此生最高成就也不过如此了,他需要突破,但往往又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但这一次,他感觉自己能打破瓶颈,突破了。雨在下着,华夏大学的研究人员、还有老师们聚集在一起,撑起一个打伞,在聊着对于到了辽东以后的畅想。到了那边以后,他们得着手做什么样的研究,招收多少学生做研究,把自己的研究室搞成什么样的……等雨都停了,他们还意犹未尽。雨停之后,他们又继续赶路。因为这一次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的东西有些杂,各自上了马车之后,他们闭着眼睛开始做起了计划,希望到了目的地之后能够尽快展开工作。所以在此出行的时候,马车上的氛围便相对安静了许多。又走了十来天,他们已经进入辽东以内了,虽说还不到大同山那一带,但经过这边的城镇,能够十分明显的感觉出来,这里民风跟之前他们经过的地方完全不一样。他们大胆而又热情,街上小贩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有卖各种海货的,还有卖珍珠的。这东西谢辞渊倒是没有什么兴趣,但想着谢府还有不少女孩子,她们应该都是喜欢这个的,便停下来看了看。卖珍珠的是个少年,他面前的珍珠大小不一,形状也不一,甚至其中还夹杂着几颗异色珍珠。即便是谢辞渊对这些没有研究,也知道这些珍珠放在现代,应该是什么价值。何况这些珍珠看起来还是天然的海珠。谢辞渊问过价格,皱了皱眉头,觉得真便宜。少年却以为谢辞渊是嫌贵,便急急地说道:“您要是嫌贵,我还可以再便宜一些的。”他父亲是赶海打鱼人,也会经常下海捞一些蚌壳出来,经常能出珍珠。只是前些天他爹下海不甚撞到礁石了,人虽然被同伴救了回来,但至今昏迷不醒。少年家中只有这些珍珠了,他爹看病得花不少钱,他想尽快将这些珍珠出出去。谢辞渊却摇摇头,说道:“你这些珍珠成色看着确实很好,而且你看这颗大的,就已经值这么多银钱了,你开价低了。”“您愿意买吗?”谢辞渊带着不少银子,来到此地之后,也确实想要给家里人送点此地的特产礼物回去。这珍珠确实相当不错,闻言谢辞渊点头说道:“买,你就按照他们之前的价值开价吧。”少年显然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还能碰上这样的人,呆愣着“啊”了一声,谢辞渊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少年这才报了个数字。等到谢辞渊人走远了,他看着手里的银钱,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今日运气确实不错,碰上好人了。此地距离大同山还有三四天的路程,谢辞渊准备在这儿歇歇脚,顺便打听打听情况,再动身。一行人找了此地最大的客栈歇下了,之后他们便分开在这城中逛了起来。大靖朝水泥已经用作堤坝建筑,铺设官道等等。但辽东距离京城确实很远,城内的道路还是以青石板路为主,目前来看,水泥应该是尚未传到这边来。不过红薯和玉米此地已经有了,两边还有种子铺,正在卖棉花种子。玻璃这些器具,则是在珍玩店里头,价格不菲。一圈转下来,谢辞渊对于此地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大同山那边的情况,还需要找个当地人打听打听才能知道情况。第072章 此地安全谢辞渊出来找人打听情况的时候, 刚好遇上了卖珍珠的那个少年。“你不是卖珍珠的吗?怎么也干这一行?”少年见是熟人,便说道:“我是什么都干,像我这样没有店铺的, 只有早上能过来摆摊, 不过一般旁人瞧我这摊子寒碜,也不会过来。过了摆摊时间, 我就找点儿其他的活儿做做。我们城里已经很久没有新鲜面孔了,所以我也很久没有开张了。”大概是谢辞渊上午的慷慨叫少年对他的印象十分不错, 少年话也多了一些, “你有什么想打听的?我从小都在这边长大, 跟我父亲赶过海, 去的地方不少,你想打听什么, 保不准我知道。”“你也不看看他们有多奢侈, 他们可是用玻璃当马车的窗户的, 就这一点, 谁家能做得到?咱们东家家里也有玻璃, 那玻璃窗确实舒服,但我注意留意了一下, 他们马车上用到的那玻璃跟东家家里的,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那马车有将近二十辆,后面拉货的还有十几二十辆, 真是难以想象谁家能有这样的排场。”“看他们的路线,似乎是往辽东那边去的, 那边最近可不太平啊, 好像又有海寇上岸, 杀了好些人呢。”“唉, 辽东那边也有不少好东西, 原本咱们东家也想将生意路线往那边通一通呢。只是, 那边太危险了, 动不动就会遇到海寇匪患,虽说能挣到不少银子,但风险也确实是太大了。”“这家看着就不怕呢, 希望他们到了辽东不要被抢吧。”期间,他们路上也有遇到一些小的商队。商队一小,走在路上便战战兢兢的,害怕遇到马匪,在遇到谢辞渊他们这一行人之后,这样的商队便会跟他们一起走。甚至有些还会修改原有的路线,跟上大半的路程。一路上,也确实得到了许多庇佑。走了半个多月,忽然下起了雨。因为是在夏日里,雨势还比较大,坐在马车里的人以及披着防雨布的货物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外头的人却受不住。谢辞渊下令停下来,先避避雨。妙缘大师从马车上下来,找到谢辞渊,说道:“再有半个月左右的路程,咱们便到了。”谢辞渊点点头,半个月的赶路,到底是将谢辞渊心底那些愁绪给冲散了。如今他想的更多的,是大同山那块地方,以及他们这么多人,到了那里之后,是否能顺利安置下来。他的心里总是有些不安,感觉得出点儿什么问题。妙缘大师念了一句佛号,说道:“贫僧早年也想要继承前辈的精神,想做一个苦行僧。可是贫僧擅长的工作你们也知道,这回出行,倒是圆了贫僧的梦了。这一路以来,路上的风景确实见识了许多。”山林、瀑布、宏伟的大山、深山中跟归零寺截然不同的风格的寺庙,没有见识过,是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这一趟出来,妙缘大师觉得,收获比他想象的还要大的多。见识这么多风景,他感觉自己的思想也开阔了许多。很多时候,他在做机关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思维似乎被限制住了,明明还能够有不少的变通,他却感觉自己做不出什么变化。他的水平也有很长时间没有提升了,仿佛被定格了一般。自己确实很喜欢做机关,可是他不喜欢这种水平被定格的感觉。就好像他此生最高成就也不过如此了,他需要突破,但往往又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但这一次,他感觉自己能打破瓶颈,突破了。雨在下着,华夏大学的研究人员、还有老师们聚集在一起,撑起一个打伞,在聊着对于到了辽东以后的畅想。到了那边以后,他们得着手做什么样的研究,招收多少学生做研究,把自己的研究室搞成什么样的……等雨都停了,他们还意犹未尽。雨停之后,他们又继续赶路。因为这一次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的东西有些杂,各自上了马车之后,他们闭着眼睛开始做起了计划,希望到了目的地之后能够尽快展开工作。所以在此出行的时候,马车上的氛围便相对安静了许多。又走了十来天,他们已经进入辽东以内了,虽说还不到大同山那一带,但经过这边的城镇,能够十分明显的感觉出来,这里民风跟之前他们经过的地方完全不一样。他们大胆而又热情,街上小贩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有卖各种海货的,还有卖珍珠的。这东西谢辞渊倒是没有什么兴趣,但想着谢府还有不少女孩子,她们应该都是喜欢这个的,便停下来看了看。卖珍珠的是个少年,他面前的珍珠大小不一,形状也不一,甚至其中还夹杂着几颗异色珍珠。即便是谢辞渊对这些没有研究,也知道这些珍珠放在现代,应该是什么价值。何况这些珍珠看起来还是天然的海珠。谢辞渊问过价格,皱了皱眉头,觉得真便宜。少年却以为谢辞渊是嫌贵,便急急地说道:“您要是嫌贵,我还可以再便宜一些的。”他父亲是赶海打鱼人,也会经常下海捞一些蚌壳出来,经常能出珍珠。只是前些天他爹下海不甚撞到礁石了,人虽然被同伴救了回来,但至今昏迷不醒。少年家中只有这些珍珠了,他爹看病得花不少钱,他想尽快将这些珍珠出出去。谢辞渊却摇摇头,说道:“你这些珍珠成色看着确实很好,而且你看这颗大的,就已经值这么多银钱了,你开价低了。”“您愿意买吗?”谢辞渊带着不少银子,来到此地之后,也确实想要给家里人送点此地的特产礼物回去。这珍珠确实相当不错,闻言谢辞渊点头说道:“买,你就按照他们之前的价值开价吧。”少年显然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还能碰上这样的人,呆愣着“啊”了一声,谢辞渊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少年这才报了个数字。等到谢辞渊人走远了,他看着手里的银钱,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今日运气确实不错,碰上好人了。此地距离大同山还有三四天的路程,谢辞渊准备在这儿歇歇脚,顺便打听打听情况,再动身。一行人找了此地最大的客栈歇下了,之后他们便分开在这城中逛了起来。大靖朝水泥已经用作堤坝建筑,铺设官道等等。但辽东距离京城确实很远,城内的道路还是以青石板路为主,目前来看,水泥应该是尚未传到这边来。不过红薯和玉米此地已经有了,两边还有种子铺,正在卖棉花种子。玻璃这些器具,则是在珍玩店里头,价格不菲。一圈转下来,谢辞渊对于此地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大同山那边的情况,还需要找个当地人打听打听才能知道情况。第072章 此地安全谢辞渊出来找人打听情况的时候, 刚好遇上了卖珍珠的那个少年。“你不是卖珍珠的吗?怎么也干这一行?”少年见是熟人,便说道:“我是什么都干,像我这样没有店铺的, 只有早上能过来摆摊, 不过一般旁人瞧我这摊子寒碜,也不会过来。过了摆摊时间, 我就找点儿其他的活儿做做。我们城里已经很久没有新鲜面孔了,所以我也很久没有开张了。”大概是谢辞渊上午的慷慨叫少年对他的印象十分不错, 少年话也多了一些, “你有什么想打听的?我从小都在这边长大, 跟我父亲赶过海, 去的地方不少,你想打听什么, 保不准我知道。”“你也不看看他们有多奢侈, 他们可是用玻璃当马车的窗户的, 就这一点, 谁家能做得到?咱们东家家里也有玻璃, 那玻璃窗确实舒服,但我注意留意了一下, 他们马车上用到的那玻璃跟东家家里的,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那马车有将近二十辆,后面拉货的还有十几二十辆, 真是难以想象谁家能有这样的排场。”“看他们的路线,似乎是往辽东那边去的, 那边最近可不太平啊, 好像又有海寇上岸, 杀了好些人呢。”“唉, 辽东那边也有不少好东西, 原本咱们东家也想将生意路线往那边通一通呢。只是, 那边太危险了, 动不动就会遇到海寇匪患,虽说能挣到不少银子,但风险也确实是太大了。”“这家看着就不怕呢, 希望他们到了辽东不要被抢吧。”期间,他们路上也有遇到一些小的商队。商队一小,走在路上便战战兢兢的,害怕遇到马匪,在遇到谢辞渊他们这一行人之后,这样的商队便会跟他们一起走。甚至有些还会修改原有的路线,跟上大半的路程。一路上,也确实得到了许多庇佑。走了半个多月,忽然下起了雨。因为是在夏日里,雨势还比较大,坐在马车里的人以及披着防雨布的货物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外头的人却受不住。谢辞渊下令停下来,先避避雨。妙缘大师从马车上下来,找到谢辞渊,说道:“再有半个月左右的路程,咱们便到了。”谢辞渊点点头,半个月的赶路,到底是将谢辞渊心底那些愁绪给冲散了。如今他想的更多的,是大同山那块地方,以及他们这么多人,到了那里之后,是否能顺利安置下来。他的心里总是有些不安,感觉得出点儿什么问题。妙缘大师念了一句佛号,说道:“贫僧早年也想要继承前辈的精神,想做一个苦行僧。可是贫僧擅长的工作你们也知道,这回出行,倒是圆了贫僧的梦了。这一路以来,路上的风景确实见识了许多。”山林、瀑布、宏伟的大山、深山中跟归零寺截然不同的风格的寺庙,没有见识过,是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这一趟出来,妙缘大师觉得,收获比他想象的还要大的多。见识这么多风景,他感觉自己的思想也开阔了许多。很多时候,他在做机关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思维似乎被限制住了,明明还能够有不少的变通,他却感觉自己做不出什么变化。他的水平也有很长时间没有提升了,仿佛被定格了一般。自己确实很喜欢做机关,可是他不喜欢这种水平被定格的感觉。就好像他此生最高成就也不过如此了,他需要突破,但往往又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但这一次,他感觉自己能打破瓶颈,突破了。雨在下着,华夏大学的研究人员、还有老师们聚集在一起,撑起一个打伞,在聊着对于到了辽东以后的畅想。到了那边以后,他们得着手做什么样的研究,招收多少学生做研究,把自己的研究室搞成什么样的……等雨都停了,他们还意犹未尽。雨停之后,他们又继续赶路。因为这一次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的东西有些杂,各自上了马车之后,他们闭着眼睛开始做起了计划,希望到了目的地之后能够尽快展开工作。所以在此出行的时候,马车上的氛围便相对安静了许多。又走了十来天,他们已经进入辽东以内了,虽说还不到大同山那一带,但经过这边的城镇,能够十分明显的感觉出来,这里民风跟之前他们经过的地方完全不一样。他们大胆而又热情,街上小贩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有卖各种海货的,还有卖珍珠的。这东西谢辞渊倒是没有什么兴趣,但想着谢府还有不少女孩子,她们应该都是喜欢这个的,便停下来看了看。卖珍珠的是个少年,他面前的珍珠大小不一,形状也不一,甚至其中还夹杂着几颗异色珍珠。即便是谢辞渊对这些没有研究,也知道这些珍珠放在现代,应该是什么价值。何况这些珍珠看起来还是天然的海珠。谢辞渊问过价格,皱了皱眉头,觉得真便宜。少年却以为谢辞渊是嫌贵,便急急地说道:“您要是嫌贵,我还可以再便宜一些的。”他父亲是赶海打鱼人,也会经常下海捞一些蚌壳出来,经常能出珍珠。只是前些天他爹下海不甚撞到礁石了,人虽然被同伴救了回来,但至今昏迷不醒。少年家中只有这些珍珠了,他爹看病得花不少钱,他想尽快将这些珍珠出出去。谢辞渊却摇摇头,说道:“你这些珍珠成色看着确实很好,而且你看这颗大的,就已经值这么多银钱了,你开价低了。”“您愿意买吗?”谢辞渊带着不少银子,来到此地之后,也确实想要给家里人送点此地的特产礼物回去。这珍珠确实相当不错,闻言谢辞渊点头说道:“买,你就按照他们之前的价值开价吧。”少年显然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还能碰上这样的人,呆愣着“啊”了一声,谢辞渊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少年这才报了个数字。等到谢辞渊人走远了,他看着手里的银钱,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今日运气确实不错,碰上好人了。此地距离大同山还有三四天的路程,谢辞渊准备在这儿歇歇脚,顺便打听打听情况,再动身。一行人找了此地最大的客栈歇下了,之后他们便分开在这城中逛了起来。大靖朝水泥已经用作堤坝建筑,铺设官道等等。但辽东距离京城确实很远,城内的道路还是以青石板路为主,目前来看,水泥应该是尚未传到这边来。不过红薯和玉米此地已经有了,两边还有种子铺,正在卖棉花种子。玻璃这些器具,则是在珍玩店里头,价格不菲。一圈转下来,谢辞渊对于此地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大同山那边的情况,还需要找个当地人打听打听才能知道情况。第072章 此地安全谢辞渊出来找人打听情况的时候, 刚好遇上了卖珍珠的那个少年。“你不是卖珍珠的吗?怎么也干这一行?”少年见是熟人,便说道:“我是什么都干,像我这样没有店铺的, 只有早上能过来摆摊, 不过一般旁人瞧我这摊子寒碜,也不会过来。过了摆摊时间, 我就找点儿其他的活儿做做。我们城里已经很久没有新鲜面孔了,所以我也很久没有开张了。”大概是谢辞渊上午的慷慨叫少年对他的印象十分不错, 少年话也多了一些, “你有什么想打听的?我从小都在这边长大, 跟我父亲赶过海, 去的地方不少,你想打听什么, 保不准我知道。”“你也不看看他们有多奢侈, 他们可是用玻璃当马车的窗户的, 就这一点, 谁家能做得到?咱们东家家里也有玻璃, 那玻璃窗确实舒服,但我注意留意了一下, 他们马车上用到的那玻璃跟东家家里的,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那马车有将近二十辆,后面拉货的还有十几二十辆, 真是难以想象谁家能有这样的排场。”“看他们的路线,似乎是往辽东那边去的, 那边最近可不太平啊, 好像又有海寇上岸, 杀了好些人呢。”“唉, 辽东那边也有不少好东西, 原本咱们东家也想将生意路线往那边通一通呢。只是, 那边太危险了, 动不动就会遇到海寇匪患,虽说能挣到不少银子,但风险也确实是太大了。”“这家看着就不怕呢, 希望他们到了辽东不要被抢吧。”期间,他们路上也有遇到一些小的商队。商队一小,走在路上便战战兢兢的,害怕遇到马匪,在遇到谢辞渊他们这一行人之后,这样的商队便会跟他们一起走。甚至有些还会修改原有的路线,跟上大半的路程。一路上,也确实得到了许多庇佑。走了半个多月,忽然下起了雨。因为是在夏日里,雨势还比较大,坐在马车里的人以及披着防雨布的货物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外头的人却受不住。谢辞渊下令停下来,先避避雨。妙缘大师从马车上下来,找到谢辞渊,说道:“再有半个月左右的路程,咱们便到了。”谢辞渊点点头,半个月的赶路,到底是将谢辞渊心底那些愁绪给冲散了。如今他想的更多的,是大同山那块地方,以及他们这么多人,到了那里之后,是否能顺利安置下来。他的心里总是有些不安,感觉得出点儿什么问题。妙缘大师念了一句佛号,说道:“贫僧早年也想要继承前辈的精神,想做一个苦行僧。可是贫僧擅长的工作你们也知道,这回出行,倒是圆了贫僧的梦了。这一路以来,路上的风景确实见识了许多。”山林、瀑布、宏伟的大山、深山中跟归零寺截然不同的风格的寺庙,没有见识过,是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这一趟出来,妙缘大师觉得,收获比他想象的还要大的多。见识这么多风景,他感觉自己的思想也开阔了许多。很多时候,他在做机关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思维似乎被限制住了,明明还能够有不少的变通,他却感觉自己做不出什么变化。他的水平也有很长时间没有提升了,仿佛被定格了一般。自己确实很喜欢做机关,可是他不喜欢这种水平被定格的感觉。就好像他此生最高成就也不过如此了,他需要突破,但往往又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但这一次,他感觉自己能打破瓶颈,突破了。雨在下着,华夏大学的研究人员、还有老师们聚集在一起,撑起一个打伞,在聊着对于到了辽东以后的畅想。到了那边以后,他们得着手做什么样的研究,招收多少学生做研究,把自己的研究室搞成什么样的……等雨都停了,他们还意犹未尽。雨停之后,他们又继续赶路。因为这一次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的东西有些杂,各自上了马车之后,他们闭着眼睛开始做起了计划,希望到了目的地之后能够尽快展开工作。所以在此出行的时候,马车上的氛围便相对安静了许多。又走了十来天,他们已经进入辽东以内了,虽说还不到大同山那一带,但经过这边的城镇,能够十分明显的感觉出来,这里民风跟之前他们经过的地方完全不一样。他们大胆而又热情,街上小贩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有卖各种海货的,还有卖珍珠的。这东西谢辞渊倒是没有什么兴趣,但想着谢府还有不少女孩子,她们应该都是喜欢这个的,便停下来看了看。卖珍珠的是个少年,他面前的珍珠大小不一,形状也不一,甚至其中还夹杂着几颗异色珍珠。即便是谢辞渊对这些没有研究,也知道这些珍珠放在现代,应该是什么价值。何况这些珍珠看起来还是天然的海珠。谢辞渊问过价格,皱了皱眉头,觉得真便宜。少年却以为谢辞渊是嫌贵,便急急地说道:“您要是嫌贵,我还可以再便宜一些的。”他父亲是赶海打鱼人,也会经常下海捞一些蚌壳出来,经常能出珍珠。只是前些天他爹下海不甚撞到礁石了,人虽然被同伴救了回来,但至今昏迷不醒。少年家中只有这些珍珠了,他爹看病得花不少钱,他想尽快将这些珍珠出出去。谢辞渊却摇摇头,说道:“你这些珍珠成色看着确实很好,而且你看这颗大的,就已经值这么多银钱了,你开价低了。”“您愿意买吗?”谢辞渊带着不少银子,来到此地之后,也确实想要给家里人送点此地的特产礼物回去。这珍珠确实相当不错,闻言谢辞渊点头说道:“买,你就按照他们之前的价值开价吧。”少年显然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还能碰上这样的人,呆愣着“啊”了一声,谢辞渊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少年这才报了个数字。等到谢辞渊人走远了,他看着手里的银钱,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今日运气确实不错,碰上好人了。此地距离大同山还有三四天的路程,谢辞渊准备在这儿歇歇脚,顺便打听打听情况,再动身。一行人找了此地最大的客栈歇下了,之后他们便分开在这城中逛了起来。大靖朝水泥已经用作堤坝建筑,铺设官道等等。但辽东距离京城确实很远,城内的道路还是以青石板路为主,目前来看,水泥应该是尚未传到这边来。不过红薯和玉米此地已经有了,两边还有种子铺,正在卖棉花种子。玻璃这些器具,则是在珍玩店里头,价格不菲。一圈转下来,谢辞渊对于此地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大同山那边的情况,还需要找个当地人打听打听才能知道情况。第072章 此地安全谢辞渊出来找人打听情况的时候, 刚好遇上了卖珍珠的那个少年。“你不是卖珍珠的吗?怎么也干这一行?”少年见是熟人,便说道:“我是什么都干,像我这样没有店铺的, 只有早上能过来摆摊, 不过一般旁人瞧我这摊子寒碜,也不会过来。过了摆摊时间, 我就找点儿其他的活儿做做。我们城里已经很久没有新鲜面孔了,所以我也很久没有开张了。”大概是谢辞渊上午的慷慨叫少年对他的印象十分不错, 少年话也多了一些, “你有什么想打听的?我从小都在这边长大, 跟我父亲赶过海, 去的地方不少,你想打听什么, 保不准我知道。”“你也不看看他们有多奢侈, 他们可是用玻璃当马车的窗户的, 就这一点, 谁家能做得到?咱们东家家里也有玻璃, 那玻璃窗确实舒服,但我注意留意了一下, 他们马车上用到的那玻璃跟东家家里的,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那马车有将近二十辆,后面拉货的还有十几二十辆, 真是难以想象谁家能有这样的排场。”“看他们的路线,似乎是往辽东那边去的, 那边最近可不太平啊, 好像又有海寇上岸, 杀了好些人呢。”“唉, 辽东那边也有不少好东西, 原本咱们东家也想将生意路线往那边通一通呢。只是, 那边太危险了, 动不动就会遇到海寇匪患,虽说能挣到不少银子,但风险也确实是太大了。”“这家看着就不怕呢, 希望他们到了辽东不要被抢吧。”期间,他们路上也有遇到一些小的商队。商队一小,走在路上便战战兢兢的,害怕遇到马匪,在遇到谢辞渊他们这一行人之后,这样的商队便会跟他们一起走。甚至有些还会修改原有的路线,跟上大半的路程。一路上,也确实得到了许多庇佑。走了半个多月,忽然下起了雨。因为是在夏日里,雨势还比较大,坐在马车里的人以及披着防雨布的货物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外头的人却受不住。谢辞渊下令停下来,先避避雨。妙缘大师从马车上下来,找到谢辞渊,说道:“再有半个月左右的路程,咱们便到了。”谢辞渊点点头,半个月的赶路,到底是将谢辞渊心底那些愁绪给冲散了。如今他想的更多的,是大同山那块地方,以及他们这么多人,到了那里之后,是否能顺利安置下来。他的心里总是有些不安,感觉得出点儿什么问题。妙缘大师念了一句佛号,说道:“贫僧早年也想要继承前辈的精神,想做一个苦行僧。可是贫僧擅长的工作你们也知道,这回出行,倒是圆了贫僧的梦了。这一路以来,路上的风景确实见识了许多。”山林、瀑布、宏伟的大山、深山中跟归零寺截然不同的风格的寺庙,没有见识过,是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这一趟出来,妙缘大师觉得,收获比他想象的还要大的多。见识这么多风景,他感觉自己的思想也开阔了许多。很多时候,他在做机关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思维似乎被限制住了,明明还能够有不少的变通,他却感觉自己做不出什么变化。他的水平也有很长时间没有提升了,仿佛被定格了一般。自己确实很喜欢做机关,可是他不喜欢这种水平被定格的感觉。就好像他此生最高成就也不过如此了,他需要突破,但往往又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但这一次,他感觉自己能打破瓶颈,突破了。雨在下着,华夏大学的研究人员、还有老师们聚集在一起,撑起一个打伞,在聊着对于到了辽东以后的畅想。到了那边以后,他们得着手做什么样的研究,招收多少学生做研究,把自己的研究室搞成什么样的……等雨都停了,他们还意犹未尽。雨停之后,他们又继续赶路。因为这一次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的东西有些杂,各自上了马车之后,他们闭着眼睛开始做起了计划,希望到了目的地之后能够尽快展开工作。所以在此出行的时候,马车上的氛围便相对安静了许多。又走了十来天,他们已经进入辽东以内了,虽说还不到大同山那一带,但经过这边的城镇,能够十分明显的感觉出来,这里民风跟之前他们经过的地方完全不一样。他们大胆而又热情,街上小贩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有卖各种海货的,还有卖珍珠的。这东西谢辞渊倒是没有什么兴趣,但想着谢府还有不少女孩子,她们应该都是喜欢这个的,便停下来看了看。卖珍珠的是个少年,他面前的珍珠大小不一,形状也不一,甚至其中还夹杂着几颗异色珍珠。即便是谢辞渊对这些没有研究,也知道这些珍珠放在现代,应该是什么价值。何况这些珍珠看起来还是天然的海珠。谢辞渊问过价格,皱了皱眉头,觉得真便宜。少年却以为谢辞渊是嫌贵,便急急地说道:“您要是嫌贵,我还可以再便宜一些的。”他父亲是赶海打鱼人,也会经常下海捞一些蚌壳出来,经常能出珍珠。只是前些天他爹下海不甚撞到礁石了,人虽然被同伴救了回来,但至今昏迷不醒。少年家中只有这些珍珠了,他爹看病得花不少钱,他想尽快将这些珍珠出出去。谢辞渊却摇摇头,说道:“你这些珍珠成色看着确实很好,而且你看这颗大的,就已经值这么多银钱了,你开价低了。”“您愿意买吗?”谢辞渊带着不少银子,来到此地之后,也确实想要给家里人送点此地的特产礼物回去。这珍珠确实相当不错,闻言谢辞渊点头说道:“买,你就按照他们之前的价值开价吧。”少年显然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还能碰上这样的人,呆愣着“啊”了一声,谢辞渊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少年这才报了个数字。等到谢辞渊人走远了,他看着手里的银钱,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今日运气确实不错,碰上好人了。此地距离大同山还有三四天的路程,谢辞渊准备在这儿歇歇脚,顺便打听打听情况,再动身。一行人找了此地最大的客栈歇下了,之后他们便分开在这城中逛了起来。大靖朝水泥已经用作堤坝建筑,铺设官道等等。但辽东距离京城确实很远,城内的道路还是以青石板路为主,目前来看,水泥应该是尚未传到这边来。不过红薯和玉米此地已经有了,两边还有种子铺,正在卖棉花种子。玻璃这些器具,则是在珍玩店里头,价格不菲。一圈转下来,谢辞渊对于此地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大同山那边的情况,还需要找个当地人打听打听才能知道情况。第072章 此地安全谢辞渊出来找人打听情况的时候, 刚好遇上了卖珍珠的那个少年。“你不是卖珍珠的吗?怎么也干这一行?”少年见是熟人,便说道:“我是什么都干,像我这样没有店铺的, 只有早上能过来摆摊, 不过一般旁人瞧我这摊子寒碜,也不会过来。过了摆摊时间, 我就找点儿其他的活儿做做。我们城里已经很久没有新鲜面孔了,所以我也很久没有开张了。”大概是谢辞渊上午的慷慨叫少年对他的印象十分不错, 少年话也多了一些, “你有什么想打听的?我从小都在这边长大, 跟我父亲赶过海, 去的地方不少,你想打听什么, 保不准我知道。”“你也不看看他们有多奢侈, 他们可是用玻璃当马车的窗户的, 就这一点, 谁家能做得到?咱们东家家里也有玻璃, 那玻璃窗确实舒服,但我注意留意了一下, 他们马车上用到的那玻璃跟东家家里的,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那马车有将近二十辆,后面拉货的还有十几二十辆, 真是难以想象谁家能有这样的排场。”“看他们的路线,似乎是往辽东那边去的, 那边最近可不太平啊, 好像又有海寇上岸, 杀了好些人呢。”“唉, 辽东那边也有不少好东西, 原本咱们东家也想将生意路线往那边通一通呢。只是, 那边太危险了, 动不动就会遇到海寇匪患,虽说能挣到不少银子,但风险也确实是太大了。”“这家看着就不怕呢, 希望他们到了辽东不要被抢吧。”期间,他们路上也有遇到一些小的商队。商队一小,走在路上便战战兢兢的,害怕遇到马匪,在遇到谢辞渊他们这一行人之后,这样的商队便会跟他们一起走。甚至有些还会修改原有的路线,跟上大半的路程。一路上,也确实得到了许多庇佑。走了半个多月,忽然下起了雨。因为是在夏日里,雨势还比较大,坐在马车里的人以及披着防雨布的货物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外头的人却受不住。谢辞渊下令停下来,先避避雨。妙缘大师从马车上下来,找到谢辞渊,说道:“再有半个月左右的路程,咱们便到了。”谢辞渊点点头,半个月的赶路,到底是将谢辞渊心底那些愁绪给冲散了。如今他想的更多的,是大同山那块地方,以及他们这么多人,到了那里之后,是否能顺利安置下来。他的心里总是有些不安,感觉得出点儿什么问题。妙缘大师念了一句佛号,说道:“贫僧早年也想要继承前辈的精神,想做一个苦行僧。可是贫僧擅长的工作你们也知道,这回出行,倒是圆了贫僧的梦了。这一路以来,路上的风景确实见识了许多。”山林、瀑布、宏伟的大山、深山中跟归零寺截然不同的风格的寺庙,没有见识过,是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这一趟出来,妙缘大师觉得,收获比他想象的还要大的多。见识这么多风景,他感觉自己的思想也开阔了许多。很多时候,他在做机关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思维似乎被限制住了,明明还能够有不少的变通,他却感觉自己做不出什么变化。他的水平也有很长时间没有提升了,仿佛被定格了一般。自己确实很喜欢做机关,可是他不喜欢这种水平被定格的感觉。就好像他此生最高成就也不过如此了,他需要突破,但往往又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但这一次,他感觉自己能打破瓶颈,突破了。雨在下着,华夏大学的研究人员、还有老师们聚集在一起,撑起一个打伞,在聊着对于到了辽东以后的畅想。到了那边以后,他们得着手做什么样的研究,招收多少学生做研究,把自己的研究室搞成什么样的……等雨都停了,他们还意犹未尽。雨停之后,他们又继续赶路。因为这一次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的东西有些杂,各自上了马车之后,他们闭着眼睛开始做起了计划,希望到了目的地之后能够尽快展开工作。所以在此出行的时候,马车上的氛围便相对安静了许多。又走了十来天,他们已经进入辽东以内了,虽说还不到大同山那一带,但经过这边的城镇,能够十分明显的感觉出来,这里民风跟之前他们经过的地方完全不一样。他们大胆而又热情,街上小贩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有卖各种海货的,还有卖珍珠的。这东西谢辞渊倒是没有什么兴趣,但想着谢府还有不少女孩子,她们应该都是喜欢这个的,便停下来看了看。卖珍珠的是个少年,他面前的珍珠大小不一,形状也不一,甚至其中还夹杂着几颗异色珍珠。即便是谢辞渊对这些没有研究,也知道这些珍珠放在现代,应该是什么价值。何况这些珍珠看起来还是天然的海珠。谢辞渊问过价格,皱了皱眉头,觉得真便宜。少年却以为谢辞渊是嫌贵,便急急地说道:“您要是嫌贵,我还可以再便宜一些的。”他父亲是赶海打鱼人,也会经常下海捞一些蚌壳出来,经常能出珍珠。只是前些天他爹下海不甚撞到礁石了,人虽然被同伴救了回来,但至今昏迷不醒。少年家中只有这些珍珠了,他爹看病得花不少钱,他想尽快将这些珍珠出出去。谢辞渊却摇摇头,说道:“你这些珍珠成色看着确实很好,而且你看这颗大的,就已经值这么多银钱了,你开价低了。”“您愿意买吗?”谢辞渊带着不少银子,来到此地之后,也确实想要给家里人送点此地的特产礼物回去。这珍珠确实相当不错,闻言谢辞渊点头说道:“买,你就按照他们之前的价值开价吧。”少年显然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还能碰上这样的人,呆愣着“啊”了一声,谢辞渊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少年这才报了个数字。等到谢辞渊人走远了,他看着手里的银钱,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今日运气确实不错,碰上好人了。此地距离大同山还有三四天的路程,谢辞渊准备在这儿歇歇脚,顺便打听打听情况,再动身。一行人找了此地最大的客栈歇下了,之后他们便分开在这城中逛了起来。大靖朝水泥已经用作堤坝建筑,铺设官道等等。但辽东距离京城确实很远,城内的道路还是以青石板路为主,目前来看,水泥应该是尚未传到这边来。不过红薯和玉米此地已经有了,两边还有种子铺,正在卖棉花种子。玻璃这些器具,则是在珍玩店里头,价格不菲。一圈转下来,谢辞渊对于此地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大同山那边的情况,还需要找个当地人打听打听才能知道情况。第072章 此地安全谢辞渊出来找人打听情况的时候, 刚好遇上了卖珍珠的那个少年。“你不是卖珍珠的吗?怎么也干这一行?”少年见是熟人,便说道:“我是什么都干,像我这样没有店铺的, 只有早上能过来摆摊, 不过一般旁人瞧我这摊子寒碜,也不会过来。过了摆摊时间, 我就找点儿其他的活儿做做。我们城里已经很久没有新鲜面孔了,所以我也很久没有开张了。”大概是谢辞渊上午的慷慨叫少年对他的印象十分不错, 少年话也多了一些, “你有什么想打听的?我从小都在这边长大, 跟我父亲赶过海, 去的地方不少,你想打听什么, 保不准我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