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黄治和黄悟借宿在黄承彦的家里,回想起来,就像是发生在昨日,但时间真的过去了很久,一眨眼就是几年的时间。
黄治带着黄悟站在黄承彦的家门口,望着大门上的牌匾,心情惆怅。
时间过去的实在是太久了,一晃,他来到了这个时代已经有几个年头。
最后,黄治迈步上前,敲起了黄承彦的家门。
“砰砰……”
大门上的吊环,敲的大门砰砰作响。
好一会儿,大门才咯吱一声响,从里面拉开。
一个老者从里面探出了头来,看到黄治和黄悟一眼:“请问公子找谁?”
“管家,是您啊。”黄治露出了笑脸,当年就是这个管家来给他们开门的。
“你们是?”老管家还是没有想起黄治和黄悟是谁,不过他已经注意到了外面身强体壮的士兵,来了军人,让他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不知道这些人来干什么,是好事还是坏事。
“您还记得有一天晚上,有两个年轻人来这里借宿吗?还念了一首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黄治说道。
“原来是黄公子。”老管家眼睛一亮,恍然大悟。
“公子快请。”他邀请黄治进去。
黄治到来,自家老爷肯定是不会阻止的,而且,自家小姐好像和黄公子也有点关系。
再者,他是黄承彦的管家,自然得知的事情要比别人多,知道荆州已经被一个叫做黄治的年轻人接管了。
他虽然猜测,接管了荆州的黄治,是不是他认识的那个黄治,但是今天看来,应该没有错。
因为对方带着大队的军马到达这里,一看就不是寻常人。
“请。”黄治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让老管家在前面带路。
之后迈开大步,带着黄悟一起走进了府邸之中。
黄承彦的府中没有多少的下人,非常的节俭。
黄治和黄悟被老管家带到了大厅中之后,别让他们在这里等等,老管家则独自去通报了。
没多久,黄承彦带着老管家走了出来,看到黄治,喜笑颜开的道:“小友终于来了,自从上次一别,有几年未曾见过了,不知小友可有什么好诗?”
“有的。”黄治微笑道:“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这是黄治借用了唐代温庭筠的诗,不然的话要他自己去想,虽然也能够做得出来,但是需要花很多的时间。
“好诗。”听了黄治念出来的诗之后,黄承彦大声叫好。
这首诗是描写景物的,观察入微,写景逼真、细腻,语虽平淡,韵味颇足,对仗亦工。
“待我去将这首诗写下来,不知道老朽可否收藏这首诗?”黄承彦问道。
“当然可以了,老爷子请不要客气。”黄治可以随口说出来上百首诗,当然,都不是他自己做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只要黄承彦老爷子高兴,就比什么都重要,因为黄治等会还有大事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