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写给次辅魏广徽的,崔景荣在信中向魏广徽表达了自己要救杨魏六大臣的意思,劝魏广徽务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信写好后,右侍郎蒋旭正好进来,崔景荣不想让他误会自己和魏广徽有交,便客套两句,叫人把信送了出去,只字未提这事。
……………
“崔景荣与我素无交情,何以要写这封信的?也未听说他和东林党有什么交情啊?”
读完崔景荣的来信,魏广徽很是疑惑不解,也是颇感为难。构陷杨涟、魏大中等人,自己确实也在司礼监和袁大海一起出过策,但是自己的初衷只是借熊廷弼这个案子把杨涟他们的名声败坏掉,叫他们再也不可能东山再起,却是没有想过借此杀了他们。
但是现在已是骑虎难下,袁大海和王体乾、梁栋他们铁了心要处死杨涟他们,魏公公也拍了板,自己现在再去出面营救,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再说,恐怕自己也未必能救得了。袁大海马上就要成为魏忠贤的干女婿,又有王体乾和梁栋力撑,如今他一心要借杨涟他们更晋一层,如何能同意就此罢手?而且魏忠贤也必定会反对,说不得还会大骂自己一顿。
唉,这事棘手啊,自己出面,一会得罪魏忠贤,二会得罪袁大海和王体乾,想自己好不容易才挽回魏忠贤的信任和欢心,爬上这次辅的位置,眼看顾秉谦老得就快走不动了,这要是再节外生枝,自己仕途岂不是又要多生坎坷?
但转念又一想,崔景荣现掌吏部,吏部又是六部之首,权力极大,就连入阁的大学士也须由他推荐,今后用着他的地方还多着呢,要是就这般拒绝他,日后怕是会有麻烦?
权衡再三,魏广徽决定先给皇上写一封密信,以身为阁臣从不知有这样一份由内阁票拟的“五日一追比,完赃后送刑部拟罪”的御旨而感到不胜惊愕。接着他又说杨涟等人在今日虽是有罪之人,而昔日实为辅佐大臣,纵使赃私是真,也应发往刑部,若像现在逐日严审,死期将不远,这样做不但有违祖宗之制,而且会引起朝政日乱,与古代明君的做法大不同也!
写完密揭后,魏广徽又独自一人坐了许久,这才拿定决心,叫家人即刻从会极门送进宫去。
…………
走会极门的奏疏通常是会直送乾清宫,而且今日魏忠贤不在宫中,早早就回了东厂胡同的私宅,听说是在为他干女儿置办嫁状,因此魏广徽倒不担心这信会落到魏忠贤手里。王体乾和李永贞他们也都去了,宫里只有司礼监的随堂太监李炳元他们在主事。自己是内阁次辅,宫里人又都知道自己是魏公公的人,所以魏广徽不担心自己这道密揭会被司礼监给拦下来。
只要密揭能到皇上手里,那接下来的事情是好还是坏,自己便不管了,反正这事自己已经尽力了。
可是,世事的变化实在是无法猜度的,魏广徽千算万算,却算漏了一道最关键的,那就是今日会极门收发奏疏的人是谁。
今日、昨日、前日,已经连着三天,在会极门主持收发奏疏的人都是同一人,那就是司礼随堂太监周清。而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新任东厂二档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