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田野里除了耕种的农人,便是漫山遍野挖野菜的孩子们。
野菜伴着吃,熬粥,跟玉米面麦麸啥的伴着吃,能填饱肚子就成。
至于骆家这种白面饺子,酸菜肉馅儿的饺子,那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起初骆铁匠和王翠莲吃的时候还有些不自在,觉得自己在暴殄天物,奢侈到人神共愤了。
当杨若晴给他们几轮劝说和洗脑之后,他们现在也已经坦然了。
同样都是人,一个膀子纷纭,没个准数。
但有一点却很明确,那就是亲戚之间得送礼。
“五月底做寿是吧?那我们妥妥赶得回来。”
杨若晴又想到了自家大伯骆铁匠。
骆铁匠好像也是今年五十九,生辰在暑天。
“哈,这都赶到一块儿来了。”杨若晴懒洋洋靠在枕头上,突然抿着唇笑了。
看到杨若晴不仅笑了,还说出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孙氏诧了诧。
“啥意思啊?”
“娘,我大伯今年也是五十九呢。”
“呀?真的呀?”
“嗯,不会有错,棠伢子三十四,他被抱回来的那年大伯二十五,我以前听他们提过一回给记住了。”
孙氏原本也是靠在那里,听到这个确切的答复顿时坐直了身子。
“这可真是双喜临门,到时候定要好好的操办操办。”
杨若晴自然是点头。
这必须的呀,骆铁匠含辛茹苦把棠伢子拉扯大,不是亲爹,胜似亲爹。
“对了晴儿,棠伢子亲爹那边……近来可有啥消息么?”孙氏又问。
额……
说到棠伢子的那位亲爹,杨若晴顿时就觉得自己这脑子不好使了。
公爹是个怪人。
明明之前给娘这儿写过信联系上了,还让辰儿捎来一把梳子。
梳柄上镌刻着的两句诗,是当年跟婆婆定情的情话。
明明都联系上了,可一直不肯现身,更不来找婆婆。
而且这大半年来,两个人好像断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