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追求军功,肯定会带来无穷灾难,而非长久的兴盛和安宁。现在最需要做的是革新吏制,励精图治,任用贤能,使得天下大治。若是追求军功开疆拓土,那么要想天下大治那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再说了,就现在的财力,根本就无法支撑军队打打大仗。”说到这里,卢小闲向姚崇问道“所以,老姚你才提出了几十年以内不追求军功,不开疆拓土的要求,我说的可对”
“一点没错”姚崇点头道。
卢小闲又看向李隆基“如今突厥、吐蕃对我大唐虎视眈眈,时不时劫掠我边境军民。前不久,孙佺又打了败仗。陛下现在已经没有了牵绊,若还对这些大敌隐忍不发,岂不是颜面扫地。更何况边境不宁,如何能算得上真正的大治。所以,这仗不能不打。陛下,你是这样想的,我猜的没错吧”
“是这样的”李隆基也点头道。
“老姚其实并不是反对打仗,只是反对劳民伤财的打仗。陛下也不是喜欢打仗,只是不愿意大唐天威受到挑衅,你们只须求大同存小异便可”
“如何求大同存小异”李隆基与姚崇异口同声问道。
“打仗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就看我们怎么运用了。我认为打仗要把握好这么几点。一是能用使臣解决的问题,就绝不打仗。二是就算打仗,也要以震慑敌人为主。第三,以最小的代价去打仗。第四,既然打仗,就要把敌人打疼,让他在很长时期不敢再兴兵。只有这样,打仗与天下大治就可以兼顾了。”
“定国公,你的意思是说将战争置于可控范围内,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姚崇问道。
“正是”
“那我同意了。”
“陛下,你看呢”卢小闲向李隆基问道。
“这样挺好,朕也同意。”
卢小闲笑道“陛下,这就是我说的求大同存小异。老姚,接着说你的第三条吧”
姚崇道“第三,以前女主临朝,宦官上传下达,势力不小,这是个隐患,臣请求以后不让宦官参与政事。”
李隆基很爽快道“宦官参政祸国殃民,朕早就想这么做了”
姚崇又道“第四,自则天太后当政以来,武氏一族就开始参与政事,后来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相继揽权,官员选用就更混乱了。臣请求自今以后,皇亲国戚不要担任重要官职,斜封官、员外官这些来路不明的杂牌官员一律罢免。如何
李隆基与卢小闲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姚崇莫名其妙地看着二人。
李隆基将卢小闲创建风花社一事对姚崇说了一遍,尔后道“对皇族之人,朕觉得小闲的办法挺好,至于些杂牌官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早该罢免他们了”
姚崇感慨道“我只是觉得皇亲国戚担任重要官职对朝廷不利,还没有想到具体解决办法,却不知定国公已经走到前面去了,定国公此法甚妙。”
李隆基又道“不过有一句话朕可得说在前面,你可不能把小闲也包括进那些皇亲国戚之内,以后我还要借重于他呢。”
姚崇笑道“我正想向陛下提这一条呢,陛下就先说出来了。”
卢小闲赶忙推辞道“别因为我破坏了朝廷制度,我在一旁给你们摇旗呐喊便可,不在意什么官不官的。”
李隆基斩钉截铁道“此事就这么定了,小闲你莫再说了。先生,你接着说。”
姚崇点头道第五,最近好多亲信之臣,即便犯了法,也都因为得宠免罪了,臣请求以后大臣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李隆基突然想起了昨日阅兵时王毛仲所做之事,他思虑了片刻道“这种事情有,朕以前做的不好,今后朕会尽力做到的。”
看着李隆基闪闪发亮的眼睛,姚崇又道第六,以前宗室和外戚都竞相给皇帝进贡各种珍宝,这种风气蔓延开来,各级官员也都争着给皇帝送礼。他们手中的珍宝从哪里来还不是搜刮老百姓的吗臣请求以后除了正常赋税之外,再也不要收任何额外的献贡。
李隆基笑道“没有百姓富庶,何谈天下太平,这条朕同意。”
“第七,则天皇帝造了福先寺,中宗皇帝造了圣善寺,太上皇又造了金仙观,都是劳民伤财的大工程。臣请求以后不要造这些没用的宫殿和寺观。”
李隆基感同身受道“每次朕看见你说的这些寺观,也觉得触目惊心,怎么敢自己再去造呢你放心”
“第八,以前几朝对大臣都不尊重,臣请求以后陛下以礼对待大臣。”
“本来就应该如此,有什么不可以的”
“第九,以前有好几个大臣都因为进谏获罪,这样的话谁还敢再进谏臣请求以后所有的大臣都可以劝谏皇帝,批评时政。”
“朕保证自己有这个容人之量,只要说得对,朕一定照办就算说得不对,朕也决不追究”
“第十,陛下知道外戚专权差一点就搞垮了西汉和东汉政权吗李唐王朝的情况比两汉时代还要糟糕,臣请求陛下把女主掌权的事情记在史书上,让后代永远记住,再也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李隆基一听姚崇这话,眼泪都流下来了,他长叹道这正是我觉得刻骨铭心的教训啊,我怎么会忘记呢”
姚崇见李隆基每一件事都认可了,这才道“陛下能够答应臣这十个要求,天下幸甚臣一定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开创太平盛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姚崇终于接受了首辅宰相的任命。
“小闲,朕这里已经决定了,让姚崇做宰相。你可是答应过朕的,剩下的事情就看你的了。”李隆基轻舒了一口气道。
一秒记住造化图小说 http://www.zaohuatu.com 免费小说天天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