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宣帝太建五年的北伐,吴明彻率十万陈军渡过长江,讨伐北齐淮南地区,面对羸弱不堪的北齐,一举得胜,若宣帝进取心再足一些,收回淮南之后,再取徐州、兖州,继而灭齐,三分下,陈有其二,与北周宇文氏争衡下,孰胜孰负不言而喻。
再有百来年的繁衍生息,以我南朝的风流,缔造“贞观”“开元”相匹的盛世,想来亦非难事。
沈七郎听着七十多岁的叔祖父越谈越起劲,哑然失笑。
沈白石犯了键盘侠最常见的错误,历史没有如果。
沈白石感慨道:“今日见宣帝之后,此人灵气逼人,贵不可言——偏偏他的命格,我看不透!”
沈七郎吃了一惊:“还有叔祖看不透的人?”
陈成也没有想到,今日在沈白石面前奢谈风水,那是一种“班门弄斧”的愚蠢行为,因为沈白石正是《易经》大家,象地理,算卦看相,无不精通,在临溪本地,简直是“大魔导师”的存在。只要得他一卦,后半生的运势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陈成凭着一本9块9包邮的风水伪书,竟然在这种宗师级别的人物面前指责经他首肯的祠堂选址,可谓“不知死活”。
只是沈白石并没有当场与陈成诘问,因为陈那古怪的“命格”让玄学大师沈老爷子百思不解。
他哪知道,陈两世为人,“事业线”早就凌乱了……
百思不解之下,沈大师便断定:
这子,有真龙之相!
因为只有真龙子,才能让人看不清,算不准!
“噗!”叔祖父竟然得出这么个结论,简直令沈七郎再次啼笑皆非了。
这都哪跟哪啊!
“不不!”沈白石皱着眉头,这个结论,并不是他草率得出,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
何况——
“你注意到了吗?”沈白石指着手臂:“他的右臂上,有一条怪异的‘青龙’!”
沈七回想了一下,的确,陈成撸起袖子指点江山的时候,是有一条蜿蜒绵长的淤青似的印记,可是,也不能那就是一条“龙”的印记啊?
嗯,想起陈宣帝曾在众目睽睽之下化身为龙的事迹,这还真有可能是一条“龙记”!
“我问他,这痕迹是什么时候有的,他回答——便是在来临溪之前有的!”沈白石感慨道:“以前没有,偏生到了临溪遇到我便有了——岂不是上来启发老夫,他的身份么?”
“如果在他跌落青云,名声微末之际,老夫以举家之力,佐他干一番大事业,也不是让沈氏重立朝堂,替牧守一方的大好机会吗?”谈到此,老头子的脸上浮出一片红潮,呼吸也急促起来。
沈七郎听老头子分明在“谋反”一事,简直是目瞪口呆,不能言语!
太平盛世,竟然有如此荒诞不羁的想法,还要拉着整个家族以身犯险,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这话要是被陈知道,那恐怕就更加啼笑皆非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跟人街头斗殴、被人痛扁一顿之后留下的淤伤,会被《易经》大师视为“真龙之兆”,套用《大话西游》的词那就是:
“一百年前陈后主为了陈朝江山后继有人,献祭了他自己……你之所以还没有变成真正的复辟陈朝的真龙,这是因为你还没有遇上那个给你右臂上一条‘青龙’的人,当你遇上他之后你的一生就会改变。”
陈恐怕也跟第一次听观音画像画外音时的至尊宝一个反应:大哥没搞错吧,陈我的目标的是登顶诗榜,成为“诗王之王”的男人,不是争霸下!拜拜了您嘞!(争霸不争霸,真到了那个时候,是你自己能左右的吗?)
沈七也觉得叔祖父事事谨慎,偏这次是太无厘头了,无奈笑道:
“好了好了,叔祖您老人家这么多也累了,侄孙劝您还是活在当下,认清现实吧!当今子奄有四海,万国来朝,缔造的盛世,那是古往今来,三皇五帝都未曾有过的!以圣子的体魄,不万岁,再来个二十年,完完全全不是问题,竟然已经有了一个真龙子,又何必再去找另外一个呢?”
沈七郎连连摇头,你如果想要家族兴旺的话,凭您的本事,我们给你包装包装,就好像通玄先生张果老那样的事迹,给你来一箩筐,也把你进献给圣子,再抱太子的大腿,富贵来稳妥得多。
下有那么多条飞黄腾达的道路,干嘛偏要选择“造反”这条呢?
此路不通啊!
沈七以前可惜叔祖父空有经纬地之能,却深隐江湖,不显山露水。
好容易他激起了斗志吧,一上来就提“谋反”——
您的“叛逆期”来得也未免太晚了一点吧?
沈白石却并不在意侄孙视他为疯子的这种行为。
而陈也知道,明朝就有一个一定要劝燕王朱棣造反的无聊妖僧——姚广孝。
“当今子,确是真龙子。”沈白石微微笑,给李隆基刻了一个“通过印证”的章,“可不知为何,今年以来,至尊的运势,我却是越来越看得清了。”
沈七嘴巴又张开——
叔祖父,真龙子的命格,是看不清的。
一旦看清了,岂不是,当今子的“真龙”的成色,日渐消减么?
恕沈七我愚钝,我是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可能,能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在一夕间分崩离析、能让皇权无比巩固的圣子大权旁落!
就是栓条狗在兴庆宫,大唐也还是回蒸蒸日上啊!
难道是梁武帝那样的疯狂佞佛?
子也不信佛啊,别的爱好也不像是能疯魔的样子……
沈白石不去给沈七解释疑惑,继续淡淡道:“谁又一时不可有两个真龙子?莫老皇新皇多为父子——我只一条,秦始皇比汉高祖只大三岁。”
他俩的大部分生涯都重合。
秦始皇和刘邦,可能任谁也不会怀疑他俩“真龙子”的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