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女生言情>重生之美国大编剧> 第七卷第169节 老同事来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卷第169节 老同事来访(2 / 2)

“还好了。 唯一地问题就是中组部那边。 你知道,像市政府领导出国访问这一级别的,都是要经过中组部地批准才可以,几乎就耽误了行程。 到最后总算是批下来了。 ”

赵家东犹豫了一下:“那么……老田。 我们是老同事了,我也就直说了,你们这一次来,是有什么事吧?”

田雪峰脸微微一红:“老赵啊,我不想瞒你,这一次确实有事。 ”

“说吧。 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的,你们就说话!”

“其实也没有什么。 ”刘亮接上了话头:“老赵,因为……嗯,部门中的事情,让你当初受了委屈,这一次我们过来,主要是……”

赵家东一摆手:“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我现在在这里不也生活得挺好的吗?”

“那……好吧,我们不谈这种不愉快的事。 老赵,这一次我们过来是想请你帮助的。 你知道,贵报在大陆地区的销售情况非常好。 这件事已经引起了很多国内同行地重视。 嗯。 在前一段时间,在广东番禺召开的一次全国晚报会议上。 《新民晚报》的华总提出了一个针对《洛杉矶时报》中文版的狙击计划,就是说,大幅度的提高贵报在中国挂靠在各地报纸销售网点的费用问题,这件事虽然最后没有形成定论,但是我想,他们很有可能已经接开始计算要增加的费用问题了。 ”

赵家东觉得有点好笑的点上一支烟:“用增加费用地方法?不提美国人是不是会介意这一点经济上的损失,就说……华总这个人我见过,开会的时候也和他打过交道,他不是这种目光短浅的人啊!”

“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国情的不同和报纸风格的差异,他也没有更好地方法来对抗这份中文版报纸。 ”吴天成是个典型的书呆子型的报人,说起自己的工作倒是一把好手,但是在日常交往上就不行了,刚才一直在沉默,这一次终于找到机会发言了:“国际新闻上,因为一贯以来的新闻出版原则,他们不可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即使有了资源,也要考虑市场影响;娱乐版方面,中国的娱记也是刚刚起步,很多从香港过来的娱乐新闻都是像虞西硅那样的报道,根本和《洛杉矶时报》这样的大报抗衡!至于社会新闻,倒是内容多多,但是,这样地一种发生在自己身边地新闻总不像看到美国人生活中的趣事来得吸引人!”(注1)

赵家东点点头:“我也是干报纸地,我也知道你们说的问题。 那么,这件事的后文呢?”

刘亮笑了起来:“本来华总设计的蛮好,即使不能真的达到狙击的目的,也要让美国人尝尝来自中国的抵抗。 但是随着《洛杉矶时报》董事局出台的一个新决议,他的一切努力都化为泡影了!”

“是在中国建厂的决议吗?”

“没错!就是这个!我听《新民晚报》副刊部的老王和我说,华总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就傻了!美国人玩儿得真绝!这可真是釜底抽薪了。 对了,你们不会是收到什么消息了吧?”

赵家东微笑着摇摇头:“这件事我反正是没有收到任何的消息!只不过因为长途运输和广告成本的考虑,才出台这样一个决议的,是不是针对华总,我不知道。 ”

“这件事先不去管他。 ”田雪峰微笑着:“老赵,那么,这一次具体在哪里建厂,你有什么消息吗?”

赵家东立刻反应过来了:“老田,你不会认为我的能量可以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吧?这件事完全是美国人自己在研究并做决定的。 和我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也不可能说得上话,我在这家报社不过是个普通编辑,如果说一定有什么不同的话,只有一个,我是中国人的事实。 但是……”

“我明白你的意思。 但是我想,你作为《洛杉矶时报》中文版的老人,也算是这份报纸的元老之一,又是一个中国人,对于亨利总编总比我们更能说得上话吧?”

刘亮也劝道:“老赵,你不知道,在这件事上,报社常委也曾经开会讨论过,发行部也做过调查,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洛杉矶时报》中文版是一份又有趣,有好看的报纸,如果真的可以在中国发行印刷,并且降低售价的话,最后的销量一定是非常非常可观的!这还不算,我们大约统计了一下,如果中文版报纸在天津市建厂并且发行到劝过的话,对于增加本市的其他报纸的销售就会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本来《天津日报》的销售……你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如果再加上一个《洛杉矶时报》中文版的话,只怕连一个非官方用户也剩不下了!”

“等一等!”赵家东突然兰竹了田雪峰的话:“你的意思是说,让我尽可能的帮助你们的目的,是……最后不要让《洛杉矶时报》落户在天津市?”

“你认为呢?”田雪峰楞了一下:“我的天啊!你不会以为……”

赵家东苦笑起来:“我的想象和你们正好相反!如果你们真的不希望这份报纸落户在天津市,这一次为什么又要随团来《时报》参观呢?”

“其实也没有什么。 只是想看看能不能学习一下美国同行的工作经验。 ”刘亮苦笑着:“老赵,这件事我们也不想瞒你。 老田说的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事实也差不多。 《洛杉矶时报》落户在任何一个城市,对于该市的新闻出版来说,都会带来很大的压力!我想,也只有《人民日报》这样的大头不怕,其他的嘛……嘿嘿,都够呛!”

“我……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但是,你们这一次到这里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吗?呵呵,我……”他真不知道接下去应该怎么说了。

注1:“……虞西硅……”如果有读者是天津人的话,可能对这个名字不会很陌生,在90年代的时候,一些来自香港的娱乐新闻一直是她采写的,其实,她所写的这些报道全部都是在香港的报纸上摘抄的。 这也算是在没有娱记年代里出现的一个特别有趣的状况了。。.。

..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