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当然不会让大唐帝国出现让后世觉得遗憾的事情了,他要做的就是让别的大国遗憾,比如让阿拉伯永远不能统一,让稍微大一些的国家变的小一些和弱一些,让小的国家变的更小,让不听话的国家变的越来越听话,总之,一切以大唐的利益为先,别的国家的利益都必须要符合大唐帝国的利益才行。
这一次李安卖了大量的武器给阿尔提克,除了要得到亚丁城和运河半岛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阿尔提克与曼苏尔互相制衡,从而分裂阿拉伯帝国,让阿拉伯帝国永远不能统一。
而在阿尔提克与曼苏尔鏖战的时候,李安还可以充当调停人,两头索要好处,最终让两股势力互相承认,从而正式实现分裂阿拉伯帝国的目的。
在李安看来,阿尔提克与曼苏尔集团很快就会筋疲力尽,毕竟,在取代倭马亚王朝的过程中,整个阿拉伯帝国被打的千疮百孔,工农业生产遭遇了极大的损失,粮食存量并不多,尤其是最核心的呼罗珊地区,是倭马亚王朝防守的重中之重,为此,也发生了更加激烈的战斗,并给这一地区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非常巨大的破坏,大大减弱了这一地区的农业产量,而大量的职业军人是消耗粮食的,但他们却不会生产粮食,如此一来,呼罗珊地区的粮食危机比如是非常严重了,而这也是李安为什么如此自信的原因。
只要粮食产量不足,艾布***的庞大军团所要面临的压力就会越大,而一旦他们不能快速获得胜利,后勤的压力就会将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压垮,而只要出现这样的情况,战争就打不下去了。
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双方对峙了一两年,几乎把整个国力都给掏空了,秦国的国力稍微强大一些,而赵国的国力就相对弱小许多了,国库里的粮食早就不够吃了,如此,就只能选择冒险出击了,结果却是中计了,大军损失极其惨重。
若是赵国有充足的粮草,不愁吃不完的情况下,自然没有必要冒险向强大的秦军发起进攻,从而一步步拖死秦国大军。
可历史没有假如,赵国先于秦国断粮,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冒险出击,这是不得不为的选择。
呼罗珊现在的情况,估计与赵国差不多,他们常年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生产力又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粮食供应的压力比如是非常巨大的。
同时,李安早就帮助阿尔提克训练了机动灵活的骑射小部队,这些小部队可以起到骚扰和干扰敌军粮道的作用,大规模敌军运输粮草,可能一口吃不下,但小规模的运输粮草,还是可以搞一下的,如此,积小胜为大胜,比如可以进一步增加呼罗珊的后勤压力,从而导致他们打不下去。
这一切的前提,是阿尔提克能够守住迈亚城,不被艾布***打败,若是很轻松的就被打败了,一切都无从谈起了。
为了让阿尔提克能够就越是困难。
因为已经算好了运河的宽度是一百米,所以,李安设计的桥梁宽度是三百米,除了架设在运河之上的一百米之外,两头的引桥各有一百米的距离。
这个距离一点也不长,若是需要建设铁路桥的话,这个距离还要增加一两倍才行。
另外,李安选择的这个点的地势还算比较高,比海面高了三十多米,所以,引桥各一百米就足够了,若是两岸的高度很矮,与海平面差不多,则在开挖的时候就要把引桥拉的很长了,否则,要么船只无法通过桥洞,要么两侧的车辆需要爬陡坡。
“大兄,这是最小的桥吧!您肯定还有更大的桥梁设计。”
李飞羽看了一眼,开口说道。
“哦,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李安开口问道。
“大兄,这就是普通的过路桥,都没有铁轨,若是再加上铁轨,大桥就更气派了。”
李飞羽开口说道。
李安满意的点头道:“你说的很对,这是大唐运河之上最小的一座桥梁了,更大的桥梁还在设计之中,不过,运河桥就这么宽,规模肯定不能与大唐的长江大桥相提并论了。”
“大兄,这运河还没有开始挖,为什么要先建造桥梁呢?不是应该现先有河,然后再建设桥梁吗?”
李飞羽疑惑的问道。
李安笑了笑,开口道:“你说的没错,是这个道理,不过,运河早晚是要建设的,而一旦运河挖通再去建设桥梁,建设的难度就要大大增加了,而且,还会耽误两岸的联系,你应该知道,建设桥梁,需要在水底立柱,而这个是很有难度的,若是直接在泥土里挖坑建设,就要容易的多了,所以,为了将降低施工的难度,也为了能更节约成本的建设桥梁,我们应该先建设桥梁,然后再去开挖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