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像个做娘的吗闺女出去那么久,只是担心你们两口子咋办,咋就没担心闺女跟外孙儿的安危。”</p>
话音刚落,就听到门口传来使劲儿跺脚的声音,接着脚步声越来越远,逐渐的没了。高氏转头,看着忙活拿东西的佟雪莹,走上前又说道:</p>
“丫头,既然分了家,就该有远有近。我不是挑拨你们母女的关系,不过今看你那爹娘的样子,也大抵猜到了你为啥分家,好好活,活出个样子来。至于那边……能少来往就少来往吧。”</p>
话说的很是含蓄,不过佟雪莹却也能猜出七七八八,重重的点头,感激地说:</p>
“多谢常山伯娘了,快回吧,天儿不早了。”</p>
高氏听到这话,“嗯”了一声,迈步离开了他们家。佟雪莹走上前,目送着高氏回了院子,这才把他们家的院门落了锁,继续忙活家里这摊。</p>
她跟小七晚饭都没有吃,所以还得先做晚饭。幸好回来的时候,趁着大集没散,她买了些肉、鱼、骨头啥的,不然晚上,又得吃烤土豆了。</p>
将大骨头用斧子劈开,然后洗净下锅、添水。趁着这个功夫,开始把买回来的油盐酱醋放到罐子里摆好。</p>
缸边挂着的那扇板油拿过来,用刀切成大小均匀的块。这个东西她是真不会,还是那的货郎,告诉她具体该怎么弄。</p>
在古代,豆油是相当贵的。他们家虽然算是有条件,不过长年吃豆油,还是吃不起。另一个灶下点火,小火慢慢靠油。</p>
此刻骨头汤已经开了,佟雪莹弄了一碗白面,兑上凉水,一点一点的和。弄成面疙瘩下到里面。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p>
小七这会儿在屋里呆着,佟雪莹在外面的厨房做饭,听到敲门声愣了一下。农村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着太阳过日子,这么晚了,是谁呢?</p>
用腰间的围裙擦了擦手,佟菇凉快步出了厨房,然后来到门口,问道:</p>
“谁啊?”</p>
“是我,开门。”</p>
是佟大生,身边还有一个喘息的声音,想来就是姚氏了。</p>
他们二人这么晚来是为啥,佟雪莹心里很明白。给他们开门?肯定不行!谁知道还得闹出什么幺蛾子。站在门内,清冷的说:</p>
“你们俩回吧,太晚了。有啥事儿,明儿白天再说。还有,你们不用看着我,既然当初我答应了你们不会走,那就一定不会走,别像防贼似的防着我,我不习惯。”</p>
扔下这话,转身就要走——</p>
“那送你回来的那人是谁?谁家的下人?”姚氏追问。</p>
佟雪莹停了下脚步,头也没回的扔下一句“是钱庄的人。”之后,又折回了厨房。至于门口那俩人,她就再无心情去管……</p>
……</p>
一夜无话,转天辰时末,佟雪莹母子俩才幽幽的醒过来。昨天回来吃完晚饭,收拾完东西,都已经是亥时了。睡到日晒三竿,貌似也说得过去。</p>
主要是那荤油比较费时间,小火靠油,差不多弄了快一个时辰。都收拾完,佟菇凉又烧了热水洗个澡,这才美美的睡觉了。</p>
早饭娘俩做的很简单,昨天的疙瘩汤吃完了,不过大骨头却没有动,里面烩上酸菜,又蒸了几个三和面的馒头。</p>
三和面:豆面,白面外加黍米面。这个是佟雪莹自创的,喧腾、好吃、抗饿。</p>
吃过早饭,佟雪莹把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先去的刘常山家。一来因为离得近;二来也是就坐一会儿,这样上午就能把两家走完。</p>
下午她好“闭关画图”。总要想法子赚钱,他们母子还要生活。更主要的是,她想替原主讨回公道。当然,这个是官方的说法。</p>
说白了,她就想有点儿资本,然后带着儿子出去吃喝玩乐,顺便去趟京城,弄清到底原主是咋回事。总不能什么都没有要,柳氏也摇头拒绝。不管佟菇凉怎么说、怎么劝,人家就是不要这礼。</p>
没办法,小妮子又不得不把布包带回去。领着小七,母子俩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会儿快到中午,太阳出来很是暖和。小七边走边跑,跑一会儿,停下来等母亲,然后再接着跑。</p>
如此反复,佟雪莹是觉得有些无聊,不过小七倒是乐此不疲。快要到家的时候,正好姚氏出来倒铬囔(就是垃圾的意思),小七一看见姚氏,就跟老鼠见猫似的,转身赶忙跑回了佟雪莹身边。</p>
姚氏倒完铬囔,并没有回家,而是站在原地等着……</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