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啊,你们给三尺红布,三尺花布就够了。闪舞网这两样家里有,到时候我帮你们准备好。”</p>
“啊,那这样挺好,挺好!”慕容老爷子听到吴氏这般说,忙不迭的点着头。随礼的事情说完,老爷子突然想起自己的事儿,便又开口道,</p>
“老三啊,明儿我就得回去了,要不后天,你自己去给他们家随礼吧。”</p>
吴氏闻言,惊讶的看着他,显然没想到他会走。小七直接放下手里的豆沙团子,挪到他身边依偎。佟雪莹皱眉,试探性的问道:</p>
“是要回山庄吗?”</p>
慕容老爷子搂着小七点点头,轻捏孩子的脸蛋说:“要过年了,我得回去陪老伴儿过年。这老家伙不走,到时候你们一起过年。”</p>
佟雪莹听了“嗯”一声,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回去陪老伴儿过年,说白了就是陪一块灵牌,多孤独啊!不过也恰好说明了他长情,看重感情。</p>
夫妻分开这么多年,居然还能每年都遵守约定,实属难得!</p>
董老爹把手里的豆包放好后,看着他、点点头道:“知道了,你就别操心了,明天庄上来马车接吗?”</p>
“嗯,老路会过来。”</p>
董老爹喃喃的道:“那挺好,挺好。”</p>
事情说完,屋内安静了好一会儿。大家都因为他的离开,赶到有些失落。平日里每天都聚到一起,佟雪莹真的以为过年,会大家在一起。</p>
可没想到,这就突然走了一个。听他们俩的对话,好像往年也是这般。</p>
“情”这个字,终究是害人不浅啊!</p>
包豆包进行到三分之一时,天黑了。吴氏捡了两盖帘,拿到厨房放锅里蒸。晚饭就吃这个了。小七拿着火折子,把蜡烛点上,大家继续包豆包。</p>
一刻钟过去,吴氏从外面进来,手里拿了碗跟筷子。大家又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收拾桌子准备吃饭。</p>
新出锅的豆包,粘、糯,特别的香。蘸上白糖,十分的美味。不过,却不能一直这么吃,需要配上酸菜汤或者咸菜才行,以免吃多了烧心。</p>
烧心,刘家庄土话。其实就是粘东西吃多了,胃不舒服。胃口那里又叫心口,故而这词就是这么来的。</p>
两盖帘的豆包,四个大人、一个小孩儿,吃的那叫一个干净。慕容老爷子吃饱喝足之后,拍拍肚子,满足的舒了口气,说:</p>
“还是自己家包的好吃。多少年了,就惦记这口,可一直都吃不上。”</p>
董老爹听到这话,也忙不迭的点起头,帮着把碗摞在一起道:“上次咱俩吃,还是在北疆的时候吧。在二子他们家,他那个老娘给包的。”</p>
“嗯,可不是咋地。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那户人家还活着不。”慕容老爷子说完,接过小七递过来的豆沙团,开始继续包。</p>
佟雪莹再旁听着,听两位老爷子缅怀过去,说着以前的事情。吴氏从外面走进来,一边用帕子擦手,一边说:</p>
“我缓了几个冻梨,一会儿包完大家都吃点。要不积食,咱们这年岁可经不起。”</p>
董老爹跟慕容老爷子听了,都忙点头说“甚好”。</p>
冻梨,就是上冻的时候,把山上的秋梨也就是花盖梨,拿到外面冻上。冻得表皮成黑色、梨心结实。等吃的时候,用凉水缓透,吃起来很酸甜爽口。</p>
农家包豆包,基本都要包到二半夜。因为慕容老爷子喜欢吃,他们特意多包了一些,让他明日拿到庄上,等慕容枫回来,爷俩一起吃……</p>
……</p>
转天一早,山庄的马车到了。车里带了不少东西,茶叶、糕点、牛羊肉等等。也来不及清点,就直接全部卸到了佟雪莹他们家的厢房内。</p>
来接慕容老爷子的人,据说是跟在他身边许多年的老路。自从老爷子来到镇上自己生活后,老路就守在山庄内,只有腊月的时候过来,把人接走。</p>
佟雪莹听到慕容老爷子介绍,礼貌的侧身行礼一下,老路忙说“不敢当”,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双手呈上的说:</p>
“佟娘子,这是给您的。”</p>
“呃……”</p>
佟雪莹有些狐疑,可看老路点头的样子,蹙眉、伸手、把信接了过来。没有打开,而是揣进了袖口。</p>
慕容老爷子拍了拍她的肩头,然后头也不回的朝马车走去、坐上、离开了刘家庄。</p>
很突然,突然到连个话别的时间都没给。小七红着眼睛,站在原地看了许久。马车都不见踪影了,还没有任何动作。吴氏跟董老爹谁都没有拉他进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