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行人不少,而且基本上每个人都背竹篓。冷依依兴奋的指着那些竹篓,开口解释说:
“东家,你看见那些篓子没?有些里面装的就是毛蟹或者贝壳。”
佟雪莹有些惊讶,微微蹙眉的看着她,不解的问:“每个人都背竹篓,为何?”
她听清了依依刚才的话。“有些”,并不是所有都装海鲜。
“淞阳县的习俗喽。”冷依依理所当然的说着。歪头靠着车厢,无辜的眨巴着眼睛道,“据说这是海神的法旨,让他们每个上街的人都被竹篓,说不上什么时候,竹篓里面就会有海物。”
“扯淡!”佟雪莹不信的随口而出。
冷依依见没唬住,不禁“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红霞只是听冷曦阳说过淞阳县,但具体为何每个人都背竹篓这事儿,她不知情。
冷曦阳在外,淡淡的开口道:“东家,这淞阳县产品竹跟海物。那竹篓就是用品竹编的。出来的百姓,习惯背上一个自家的竹篓,万一买东西,有地方装。”
哦,跟辽东府上街拿布袋子是一个道理。
佟雪莹明白的点点头,伸手轻点冷依依的脑门,抻哆着说:“连我都唬,欠揍了吧。”
“嘿嘿……”小丫头憨笑出声,倒也不是很在意。反正东家疼她们,根本不会对这样的玩笑放在心上。
说笑一会儿,马车停了。冷曦阳把车门打开,红霞率先跳了下车。把小板凳摆好,回手接佟雪莹。冷依依在后面,把车里的东西都收敛好,交给冷曦阳。
驿站的伙计走过来,对他们抱拳行礼。红霞从腰间取出腰牌,上面只有一个“宁”字。伙计见了,忙抱拳行礼,客气的道:
“不知贵客前来,上等房只剩二楼一间,贵客您看……”
“足够了。”佟雪莹点头,对于驿站的上等房规格,她是相当的清楚。无非就是多了套桌椅,有个梳妆台、铜镜罢了。
伙计见她这么好说话,忙不迭的说着“怠慢”之类的话。比划了个“请”的手势,把人带去了二楼。距离虽然短,不过驿站内特别的朝。
伙计口中的上等房,是在二楼最里面,旁边就是中等房。他们四个人倒是足够了。她跟冷依依一间、睡上等房,红霞跟冷曦阳睡中等房。
只是这么吵……
伙计把门推开,点头哈腰的道:“贵客莫怪,今儿驿站有散户商队,所以房间短缺一些、有点儿吵闹。”
“无妨。”佟雪莹摇头,表示自己不会介意。
伙计见她这么好说话,又说了一些别的。每年入秋的这个时候,淞阳县就是商队的宠儿。不管是大商队还是散户商队,大家都争前恐后的把海鲜拉出去,然后贩卖到各个地方。
红霞从隔壁过来,跟着伙计下去办手续,佟雪莹带着冷依依在房间内简单收拾、稍作休息。淞阳县临海,所以屋内特别的潮。一进屋里,就感觉到些许潮气。
冷依依刚要出去,房门被推开。来了两个伙计,手里拿了四个炭炉进来。放下之后,说:
“屋子里很潮,用炭炉烘一烘。”
“多谢。”冷依依说完,把四个炭炉拎起,分别放在屋内各个地方,床边放了俩。没法子,床上的褥子太潮。
伙计看着佟雪莹,抱拳行礼一下,道:“客官打算什么时候要热水?是现在还是晚点儿……”
“晚点儿的,我们一会儿打算出去吃饭。回来在麻烦你们送热水。”佟雪莹淡淡的回答。伙计闻言再次抱拳,拉着同伴躬身出去了。
佟雪莹闲来无事,在屋里踱步四处看看。说实话,这屋不咋地,想不透为何能称之为上等房。一张拔步床,然后是一张圆桌四把椅子,连个梳妆台、铜镜都没有。
四开的屏风后面是大浴桶,除此之外,一切皆无。地面是红砖的,虽然打扫的很干净,不过瞅着总有些不舒服。跟她住过的驿站相比,这屋的确是不咋地。
冷依依垮着一双肩膀走过来,满脸的苦大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