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历史军事>我是老祖> 第五百五零章 拳打不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五零章 拳打不知(2 / 2)

而在实战中,如果在不知招的情况下,只是想着靠临时抱佛脚,寄希望于想临场超常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也往往是不现实的,其原因,就是于“唯快不破”原理。

在实战时的攻防速度,非常之快,折以动作尽可能小,避免对手预读后躲避,小动作也有两条出路,一条出路是纯靠手法袭击对方面部脆弱器官,身体不参与出力,另一条是手先动,身体到最后一刻才参与作功。

而发力距离尽可能短,减少自己出拳时花费的思考和计划时间。

人的本质,就是动物的一种,天生就具有保护自己、与敌人作战的能力。

在平常的生活中,人的这种能力,被掩盖了。进行武术训练,是为了恢复人的这种搏斗本能,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求功力,以求超越常人。

人在受到极度刺激的情况下,其反应速度是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大脑时候所作出的反应的速度的几倍到几十倍,这是人类保护自身的一种本能。

如果一个人想要在一场搏斗中恰如其分地果敢行动,敏锐的反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搏杀中,每一招发出后,一击不果,则有连续的招法紧随其后,依靠一系列的杀招变化,使敌人没有喘

息、反应、思考的时间余地,从而最终被战胜。

这种合理的搏杀招法,只要研习熟练,在任何情况下,不必经过思考,就能自然做出反应,发出相应的动作。

此正所谓“以不变应万变,以熟知打不知”。

所谓“感则能应,迫则能剑。”

把对抗双方视为一体,这便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所谓心械合一,势成自然,就是所有的动作都是条件反射,达到了杀敌技能的最高境界。

方天和对手都在追求一招制敌,但是一招制敌,又往往是很难实现的。

两个实力相近的对手,经常会出现以体力互拼的相互纠缠的局面,即使是斗刀,也要经过很久的较量,并且以刀相斗的后果,也更为凶险。

正如碑文中所说,刀枪剑棍,兵器拳脚,其理法,都是相通的。

而招法实质上是'制人而不制于人’的徒手,或持械战斗的技术。

是将经过锻炼而获得的各种功能内在地、外在地统一起来,组成'形神合一、内外协调’的在意识指挥下胜人的方法。

这刀的实战技术贵精不贵多,由于刀的搏杀特点,即一击必杀性,决定了它绝不会出现相互纠缠的局面,两人相互碰撞的瞬间同时也就是分出高低上下的瞬间,谁抓住机会作到抢先一击得手,谁就有可能是赢家。

所以,方天和对手追求的是快速、凶狠,一击必杀,而不过分追求体力的旺盛和招数的繁多。

即千招会不如一招熟,惟简能快,惟快不破,速者无解。

而刀法攻击技法间的合理衔接,从理论上讲,有两种方式,一种叫“赋形造势”,另一种叫“因形就势”。

其中赋形造势是指对最先起动的攻击技法而言,一般在攻击启动时最先用于攻击对手的技法动作结束时,要为后续实施的攻击技法的启动创造最佳的时机与位势。

而因形就势则是承接前边的攻击技法,也就是说后来启动的攻击技法,要借助于前面的攻击技法结束时为其创造的有利位势与时机顺势启动。

这样就能在前后攻击动作之间,剔除不必要的复位动作,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了连续攻击的速度与密度。

方天得自碑文中的双刀刀法,就以数字“8”字形或无穷大符号“∞”字形,来有机地连接前后攻击或防守动作的,通过沿不同形状与位势的“8”或“∞”的轨迹运动,可以把所有的攻击技法有机合理地衔接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