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综合其他>春和景明> 第3章 第 3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第 3 章(2 / 2)

侍女即刻转了出来,立在阶上,似笑不笑地说了句“王爷请二位大人。”

小厮便引着唐翊和刘子墨一同进屋,唐翊略扫一眼便瞧出这屋里的陈设比前头花厅里更添了一重富贵,皇亲贵胄之家的气象确不是旁人能比的。正屋中榻上并没有人,他才走进屋里就听见了西边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响。他暗暗纳闷,怎么西屋之中不是一个人么?

他才转过身去,那边的帘子就被人从里面忽地甩开,一个身量极高的年轻公子走了出来,穿一身绛紫色的箭袖圆领袍,腰间束着虎头革带,一应的荷包玉佩玩物都无,只挽着一把鲨鞘短刀,腿边簇拥着两只及腰高的猎犬。

这便是安苏郡王了。

他出得门来,唇边含笑,展眼望了堂中的两人一眼,笑道,“这便是清秘堂中冠绝时辈的二位才子了,今日得见,果真名不虚传。”

两人几乎都愣在了当地,这会才回过神来拜见王爷,一面又按着觐见的规矩各述姓名履历。那王爷只是含笑点头,伸手虚扶二人起身,赐座。他自向堂上中间的榻上坐了,丫鬟早捧了茶过来。

唐翊在一把紫檀木的椅子上坐下才回过神来,几乎不记得自己方才应对之时说了什么,满心里都是错愕。他倒不能说安苏郡王有什么不合式之处,本来天家贵胄就该如此做派风度,可也正是因为他就如此,才真是做了怪了。除了他带了两条狗出来见客之外,别的地方哪里有一点轻浮姿态,不过他回过神来也想起来,自己都是被郡王的翩翩风度给混过去了,忘了他竟然还带两条猎狗在正堂。如今那两只狗就一左一右地蹲伏在郡王左右,弄的好好一个郡王俨然二郎神君一般。

唐翊禁不住仔细打量上头的安苏郡王,只觉他眉目疏朗,声姿高畅,昂昂藏藏颇有些英雄气。太子他也见过一面,人物之不凡是不消说的,如今观这安苏郡王,气度竟不在太子之下,实在不能不令人疑惑。思索之间,三人已叙了许多寒暖。

因他二人是文士,将来又是要长日伴读郡王身边的,安苏郡王在闲谈中也考了他们几句学问,刘子墨素来长于咏对,有捷思,见了郡王是这等人物,他更是起了谈性,抖擞精神,但凡郡王有所问,他必答得极快。

唐翊心思不在这个上头,况郡王所出之题其实也算不得高明。不过他也瞧出郡王在这上头并没兴头,不过是循着常例应景。

果然略试二人才学之后,安苏郡王便不再出题,随口称赞了几句,又问道,“听闻二位都是博学之士,通诗文,解音律,明义理,晓佛法。只是不知你二位可通青鸟之术?”

唐翊微怔了一下,说道,“承王爷谬赞,诗文义理臣还能说上略通一二,音律佛法已不敢言,青鸟之术更是不曾触着半点皮毛。”

他一边说,刘子墨一边点头,随着说道,“不但我二人不知,怕是翰林院里也没人知道。”说完就去拿茶盏,他方才话多,已经说得口干舌燥。

安苏郡王刘衍听了,只好点头,面上露出好些遗憾之色。

唐翊看在眼里,接着说道,“据臣所知,青鸟之术虽也算门学问,却是家传之学,且寻常人学它也无用。不知王爷问这个做什么?”

刘衍坦然说道,“自然是想改改我那坟的风水。”

刘子墨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刘衍在上头溜了他一眼,他有些讪讪的,可也不是十分在意,转眼想跟唐翊换个眼色。不想看见唐翊面色沉得厉害,一双眼略带愠色看着上头的郡王,没看见他通过去的眼色。

唐翊说道,“王爷风华正茂之年,思虑身后事似乎有些早了。”

“不早。”刘衍倒不生气,一双黑沉沉的眸子直直地对着唐翊,挑衅一般,“人生一世连白驹过隙那么长都算不上,是电化火石的一瞬罢了,身后之事自然该早做准备。再说我听人言,若是坟上的风水好,自家运气也好。我连日的背运,被囚在笼中,人又往我的笼子里塞了好些呱噪的雀儿,烦不胜烦。只怕改改坟上的风水,就从此耳根清净呢。”

刘子墨脸上的笑意一下没了,再想不到方才彬彬有礼的少年竟然毫不给人留半点余地,这才明白王爷问那话是什么刻毒意思。又怕唐翊按捺不住书生意气,话赶话的冲撞了王爷,白惹羞辱,不禁心都怦怦跳了起来。

唐翊脸色都没有变,也没有更恼,好像真听不出来刘衍的挖苦,认真说道,“王爷,坟上的风水保佑的是后世子孙的运势,王爷如今赶着改自己的陵墓,也只好赶上王爷的孙子受用好处。”

刘衍倒噗嗤一声乐了,“原来如此,我竟只听了人家的半句话。那依你说,我该怎么修现世才得善果?”

“简单。”唐翊冷着脸不卑不亢地说道,“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啪”地一声,刘衍一巴掌拍在几上,刘子墨吓得一哆嗦,那少年郡王哈哈大笑,“说的好!”

一番会面,算是话不投机,不欢而散。

二人出了王府,上马直走出王府那条街,刘子墨才吐了口气,心有余悸地说道,“东园何必跟他认真,他是贵胄少年,这也不过是他的本色罢了。他那番话是为警醒咱们,叫咱们两个愚书生离他远着点,咱们随他心意就罢了。他再荒诞也是郡王,是当今皇上的爱子,将来皇上的亲弟弟,真恼了他,咱们虽不至于粉身碎骨,可一番屈辱却是免不了的。何必惹那些没意思?他是好是歹,与我们何干?难道朝廷还真等着他东征西讨或是匡扶社稷?”

唐翊骑在马上,半晌只说了一句,“真没趣。”

刘子墨一笑,“宦海哪有定数,兄弟保重,自己要想得开。”

唐翊心中一动,问他道,“皓之兄在翰林院做了几年编修?”

“六年。”刘子墨说完哈哈一笑,“当日一同入翰林院的同僚,如今多半已做到四品了,我却还是个从六品。惭愧。”

唐翊略吃了一惊,想安慰他几句,他又满不在乎地岔开了话,邀他同去绘春楼会一会锦娘。唐翊没有心思去,两人也就在岔路口辞别了。唐翊一路闷闷地回了家,懒懒散散地想着若干年后,他是不是又一个刘子墨,一腔志向早成了灰,只在青楼之中与娼妓低吟浅唱消磨腹中才华。

不知不觉回到白石坂桥的自家门口,看见自己带来的老管家李忠正领着匠人在改大门。依着他如今的品级,这门是窄了点,不过他早吩咐过不用管这些小事。李忠当时就不肯,他嘴碎,唐翊最怕跟他争辩,忙忙地走了,果不其然老头子趁他不在家还是把家门给改了。

他在门口仰头瞧了会匠人做工,倒也没法子。李忠回头看见少主子回来了,急忙赶过来行礼,嘴里说道,“我回少爷,老爷和太太的家信已经到了,知道少爷委了京官怕这里人手不够,又从家里选了二十几个老实得用的家人过来,都等着见过少爷好委派差事呢。”

他听说父母亲来了书信,登时提起精神来,忙跑进家门,一路直奔书房。拆了书信,赶着先看到安康两字,也就放心了。将家信又看了两遍收好,外边叫李忠在院子里传齐家人,他先前进京的时候原带了两三个书童,三四个得用的大仆人,此外还有几个厨子,火夫这些用的着的杂役,一同跟着老家人李忠并几个家里买卖上惯常走道的伙计入得京。后来那几个伙计虽然打发回去了,京中这处宅子原还有四个看房子的,这些人再加上这次来的二十一个家人,家里总也有三四十口人了。

唐翊把这些家人一一看过,分了几个家人去门上总归唐勤管,陆晓几个人还是跟着他出门,另外从来的人里选了也读过些书的唐谨在书房里做签押家人,唐通带着几个人只管料理家务杂事,唐勤家的,唐通家的带着几个丫鬟在里头照应些琐碎家务,李忠揽总管着这些家人。片刻之间吩咐完了家事,便让李忠再训遍规矩,连带着分他们房舍。他自己袖着手,穿过层层房舍,直走到东边的园子里去闲看山水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