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1 / 1)

这天,素锅串串卖得很成功,一文一文看着不贵,利润却足。这钱依旧分成四份,陈玉平和陈老爹是一样的得四成,陈原冬兄弟俩各得一成。还是要做生意呢。柳桂香感叹着:这才多久,搁家里坐着,还没怎么忙活,都攒了两三百文,托平哥儿的福,这钱挣得可真轻松容易呢。陈老爹乐呵呵的笑:平哥儿手艺好,换成咱们还真挣不来这钱。陈老汉悠悠闲闲的捧着浓茶喝,没说话,眉眼却透了得意。陈原秋陈原冬兄弟俩一人拖着根竹子回来,背上还扛着大捆柴禾,趁着天光好,眼下有点空闲,准备多削些竹签备着。这玩意儿用得老快了。陈老爹起身将柴禾归置,用刀砍成小段,堆柴棚里搁着。陈玉春踩着暮色过来,他是陈家的大儿子,嫁在本村张家,住村南边。阿父。你来了。陈老汉吧嗒了口旱烟:孩子呢?志为看着,没带过来。在屋后洗衣服的陈老爹听着说话声,走了过来:春哥儿来了。父子三个说了会话,陈玉春问:怎么不见平哥儿?他正在洗澡,还得有一会。我听村里说得沸沸扬扬,一直想过来看看,就是抽不出时间。陈老爹看了眼大儿子:家里都挺好,平哥儿也见开朗了些,我和你阿父商量着,待这边田间地头拾掇好,就去张家看看你。我把大壮放老屋里,上午那会天还不热,就带安哥儿下地帮衬着,志为也是个能干的,今年田间地头不用你们帮衬。大壮放老屋怎么能行?万一再被开水烫着怎么办!陈老爹有点着急,声音都大了些:春哥儿你怎么这么糊涂!陈老汉也皱起了眉头:都说了我们会过去帮衬,你看好两个孩子就行。大哥二哥家的孩子能管着,凭什么我家的孩子就不能,左右都是他的孙子,阿父阿爹累的没法喘气还要顾念我,他们倒好,在家里轻轻松松。陈玉平从屋后过来,听着这话,瞧了眼:大哥。当初让你把新屋往这边建,你不听,挨得近些也好有个照应。陈老爹语气不太好。陈玉春压低着声音,话里也带了点火气:张家不同意,非要闹我们有什么办法。顿了顿,又说:阿爹,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咱们就别说了,都过去了。平哥儿,我就是过来看看你,还是前阵儿你生病时瞧了眼。陈玉春仔细打量着三弟,笑了:看着是见胖了不少,也见精神了。伸手拍拍他的肩膀:我听不少人说起,你做的吃食味道特别好,打小你就爱捣鼓这些,如今算是有出息了。陈玉平抿着嘴浅浅的笑,看着仿佛有几分羞:大哥今个住这边,明儿清早也尝尝我的手艺。不了,家里事多,我要是住上一晚上,家里不知道得乱成什么样。陈玉春本来就是过来瞧一眼,见着都挺好,他也没多坐,眼见天色快暗透了,还没洗澡洗衣服,留明儿是不成的,明儿得下地干活。陈玉春匆匆忙忙的来匆匆忙忙的走了。陈老汉和陈老爹坐在屋檐下,一个赛一个的皱紧着眉头,半响半响不见说话。阿爹阿父怎么了?你大哥把大壮扔张家老屋放着,我这心里头不得劲。陈老汉看着老伴:你明天去把大壮接过来,春哥儿逞强要下地干活,就随着他去,不用帮衬他们,田间地头有我和原秋足够,如今家里事情也多,你就留在家里。也好。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想吃猫的鱼扔了1个地雷么啾~第13章大壮今年满的两岁,是个走路都不太稳当的小娃儿。大壮一点都不壮,瘦瘦的,浑身脏兮兮,是个很安静的孩子。他叫张明成,喊他大壮是想着他能长壮实点。陈老爹领着外孙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兑了盆温水,动作轻柔细致,帮外孙从头到脚洗了个干净。洗完澡的大壮,其实是个挺白净的娃儿,眉眼像他阿爹,很清秀。乖,坐你三舅身边。陈老爹拎着脏衣服往井边去。陈玉平朝着大壮招了招手,笑得一团和气:过来。手里拿着半个虾酱馒头,虾酱抹得厚实,闻起来很香:来,吃馒头。大壮拿眼偷偷的瞄,却没有挪动脚步。陈玉平等了会,见他没有动作,只好起身朝他走去,蹲着身,笑容柔柔的看向他:吃馒头吗?都说舅舅做的馒头好吃,你闻闻,是不是很香。想了下,又添了句:你阿爹也喜欢吃。谢谢舅舅。大壮细声细气的说着话,透着股奶味儿口齿不甚清晰,伸手接过了馒头,他吃得慢,小口小口的咬,眼睛却四下张望着,仿佛在防备着什么般,处在一个紧张的状态。陈玉平没敢打扰他,见他吃着馒头,便又忙活手头的事,心头却有些泛酸。幸好阿爹将人接过来了。陈老爹洗完脏衣裳,扭头看着站在原地吃馒头的外孙,也没说什么,自顾自的帮三儿子干活,却会时不时的回头看一眼,等他吃完半个馒头,赶紧倒了碗温开水:喝点水。大壮很听话,乖乖的喝着水。到灶屋坐着。陈老爹牵着他的手,让他坐到了小凳子上,还揉了揉他的发顶。柳桂香抱着巧妞儿过来,进了灶屋,一看,顿时就笑了:好久没见大壮了,大壮还记得我吗?我是你二舅娘,这是你巧表妹。巧妞儿见大壮看她,咧着嘴就笑,扑腾着小胳膊,像是要抱抱般,显得很是活泼。二舅娘。嗳。柳桂香甜甜地应着:阿爹,你帮我看着点巧妞儿,我把窝箩拿过来。我去。没事儿,阿爹,我去就成。陈老爹只得接过大孙女。柳桂香不仅拿了窝箩过来,还拿了包蜜角子:大壮给你吃,甜甜的,不能咬哟,只能放在嘴里抿着。怕他噎着,就掰了个小尖儿送进他嘴里。嘴里的甜味儿,大壮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他看着二舅娘,露出个浅浅的笑,显得害羞极了。咱们大壮笑起来有酒窝。陈玉平心坎软乎乎。陈老爹说:像他阿父。大壮你带妹妹玩好不好?柳桂香将巧妞儿放窝箩里,将窝箩移到了大壮跟前。大壮点点头,好奇的伸出手,轻轻地握了握妹妹的手,反被巧妞儿一把揪住了食指,巧妞儿扯着他的食指,咧着嘴笑啊笑,很开心的模样,大壮看着,也跟着笑了起来。柳桂香见他俩相处的好,便放心的帮着三弟干活。家里来了个小客人,陈玉平琢磨着中午弄两个适合小客人吃的菜。虾仁豆腐,清炒玉米粒,家里没松仁,就把五花肉剁碎,煸出香味微微泛黄时放玉米粒,炒出来也很香。烧个三鲜汤,攒着的小鱼煎的酥香脆爽,撒点儿盐就已经很美味,最后再来个五花肉蒸梅干菜,拍两条黄瓜凉拌。大壮才两岁,能自己吃饭,而且吃得很乖,没有撒得到处都是。夹给他的虾仁豆腐和玉米粒他都吃完了,又喝了碗三鲜汤,再问他要不要时,他摇摇头放下了碗筷。喜欢吃舅舅烧的菜吗?陈玉平笑着问他。许是相处了一上午有点熟悉,大壮眼神儿亮亮的,点着头应喜欢。饭后没多久,陈玉春过来了。阿爹!坐在窝箩旁的大壮,瞧见阿爹,连声音都大了些,眼睛闪着光,迈着小胳膊小腿飞扑过去。陈玉春一把抱起干干净净的大儿子,眼角微微泛湿。还是亲爹好。陈老汉抬头瞥了眼大儿子:你说你,怎么就舍得把他扔老屋里。安哥儿呢?陈老爹问。小外孙才四个月大。有他阿父在,正睡着呢。孩子留在这边你放心,傍晚再接回去。陈玉春抿了抿嘴:家里事情也多不多。陈老汉截了他的话:我和你阿爹商量着,白天孩子放这边,你要下地干活就去,回头我和你阿爹就不上张家帮衬。大哥,你就把大壮留在这边吧,他乖巧的很,特别好带。陈玉平笑着说了句。柳桂香也接道:巧妞儿喜欢哥哥呢,俩小孩上午玩的可好了。左一句右一句,陈玉春听着心坎热乎乎,本来是不想麻烦阿父阿爹,最后还是把大壮留了下来。孩子放在陈家确实更好,他也更放心。陈老爹不下地干活,陈玉平也能出去走动走动,他打算进山看看,有蘑菇和木耳就捡些回来,没有捡捆柴禾也是好的。我进山去,你留在家里。陈老爹不同意,这么热的天,往山里去得多热。这阵儿我不知道进了多少次山里,熟悉的很。再说,阿爹你才认得几种能吃的蘑菇,我进山去会注意会小心的。陈玉平背了个竹蒌进了山。过来买串串的村邻,见着他不在,顺嘴问了句。陈老爹有点无奈:这孩子说不听,大热的天,还想往山里去,拦不住。进山干什么?家里晒的蘑菇没剩多少了,你们都爱吃。都小半个月没下雨,哪来的蘑菇捡。对了,陈老叔你问问平哥儿,收不收干蘑菇,我家有不少。好,我回头问问他。人走了后,柳桂香才道:不仅仅是干蘑菇,菜园里的青蔬也没剩多少了。陈家就一个菜园子,陈原冬虽分出去了,却也依旧上老屋摘菜,夫妻俩吃得不多,隔三差五的还上老屋蹭饭,再开个菜园不值得,挺浪费时间。一个菜园子顾两家人用,尽够了吃,还能晒不少干菜。现在有素锅串串,生意好,需要的青蔬多,一个菜园子明显不太够了。这要是往村里买,是不是挣不到什么钱?陈老爹思索着:你看,一文钱两串,原是咱们自家地里有,没什么成本,要出去买就要算成本了。柳桂香想想也是:等平哥儿回来问问他,看他是怎么想的,咱菜园子里的菜,撑几天还是撑得住,就是不能晒干菜了。这倒没什么,咱们冬天也不怎么吃干菜。离傍晚还远着呢,陈玉平就回来了,竹蒌空荡荡,也没见捆柴禾。不过,他的怀里抱了个小婴儿。第14章阿爹,我在山里捡的,看着月份不大。柳桂香凑近瞧了眼:看着比巧妞儿要瘦小,满打满算也就三个月吧,是个哥儿呢。眉心的孕痣很浅,几乎看不见颜色。这也太缺德了。恐怕跟胎记也有点关系。陈老爹指了指小婴儿的左额眉尾处,有块黑乎乎的胎记,特别的打眼。真可怜。陈玉平小声问:能养住吗?活生生的一条人命,没看到还好,被他给碰见了,视而不见的话,良心难安。平哥儿想养着?柳桂香秀眉轻轻蹙起:可说不太准。有些话,她这个当儿媳的不好说,三弟婚姻艰难,若是再养个被别人丢弃的婴儿,纵然厨艺出色能挣钱,这成亲一事,恐怕会更难。退一步讲,阿父阿爹都是厚道人,对自个的孩子特别看重,宁愿自己吃苦头也不想累着孩子。平哥儿打定主意想养着这个婴儿,这事最后,指不定就落到了阿父阿爹身上,阿父阿爹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平哥儿为着个孩子搭上后半辈子,孤零零的连个伴都没有。陈老爹养过几个孩子,经验还算足,他将婴儿从三儿子怀里抱起,仔仔细细的检查着:身子骨是没什么问题,就是瞧着弱瘦了些,到底几个月还真说不准,他一直睡着?我听见哭声才发现他的,可能是哭累了,回来的路上才睡着。哭声大不大?很小,细细弱弱。陈老爹瞅着怀里熟睡的婴儿:真想养?总不能又将他扔进山里。顿了顿,陈玉平又说:没碰着还好,我碰着了,总不能见死不救,才这么小一点儿,怪可怜的。沉默良久,陈老爹道:想养就养着吧。明儿去趟镇里,把户籍落在我和你阿父名下,算是你们的弟弟,你看看,给取个什么名。柳桂香没有说话,心里想,她果然猜对了。养个孩子可不容易,才这么点儿,阿父阿爹年纪大了,精力远不如从前。她觉得,平哥儿挺不懂事,到底年纪小,没成亲,不知道养孩子的难处,不是给口吃有件衣裳穿就成的。阿爹,这孩子算我的。什么意思?陈老爹看着三儿子,说话声都紧了两分。陈玉平将婴儿重新抱回怀里,看着他熟睡的小脸儿:阿爹,把孩子搁我名下吧,我能不能成亲还是两说,有个孩子在,也算有个依靠。说着,又添了句:便是能找着个靠谱的伴,也总得有个孩子才成,我在山里捡到了他,就是缘份。陈老爹有很多话想说,话到了嘴边又觉得没法说出口,半响,他妥协了:行吧。明天进镇,一会我去你大伯家借点果粉来,今个先凑和着喂。柳桂香在旁边接话:巧妞儿穿的衣裳鞋帽都还好着呢,回头我拿过来,就不用特意置办了,孩子小,长得快,穿不了几回的。谢谢二嫂。一家人用不着客气。家里来了个小客人,陈玉平琢磨着中午弄两个适合小客人吃的菜。虾仁豆腐,清炒玉米粒,家里没松仁,就把五花肉剁碎,煸出香味微微泛黄时放玉米粒,炒出来也很香。烧个三鲜汤,攒着的小鱼煎的酥香脆爽,撒点儿盐就已经很美味,最后再来个五花肉蒸梅干菜,拍两条黄瓜凉拌。大壮才两岁,能自己吃饭,而且吃得很乖,没有撒得到处都是。夹给他的虾仁豆腐和玉米粒他都吃完了,又喝了碗三鲜汤,再问他要不要时,他摇摇头放下了碗筷。喜欢吃舅舅烧的菜吗?陈玉平笑着问他。许是相处了一上午有点熟悉,大壮眼神儿亮亮的,点着头应喜欢。饭后没多久,陈玉春过来了。阿爹!坐在窝箩旁的大壮,瞧见阿爹,连声音都大了些,眼睛闪着光,迈着小胳膊小腿飞扑过去。陈玉春一把抱起干干净净的大儿子,眼角微微泛湿。还是亲爹好。陈老汉抬头瞥了眼大儿子:你说你,怎么就舍得把他扔老屋里。安哥儿呢?陈老爹问。小外孙才四个月大。有他阿父在,正睡着呢。孩子留在这边你放心,傍晚再接回去。陈玉春抿了抿嘴:家里事情也多不多。陈老汉截了他的话:我和你阿爹商量着,白天孩子放这边,你要下地干活就去,回头我和你阿爹就不上张家帮衬。大哥,你就把大壮留在这边吧,他乖巧的很,特别好带。陈玉平笑着说了句。柳桂香也接道:巧妞儿喜欢哥哥呢,俩小孩上午玩的可好了。左一句右一句,陈玉春听着心坎热乎乎,本来是不想麻烦阿父阿爹,最后还是把大壮留了下来。孩子放在陈家确实更好,他也更放心。陈老爹不下地干活,陈玉平也能出去走动走动,他打算进山看看,有蘑菇和木耳就捡些回来,没有捡捆柴禾也是好的。我进山去,你留在家里。陈老爹不同意,这么热的天,往山里去得多热。这阵儿我不知道进了多少次山里,熟悉的很。再说,阿爹你才认得几种能吃的蘑菇,我进山去会注意会小心的。陈玉平背了个竹蒌进了山。过来买串串的村邻,见着他不在,顺嘴问了句。陈老爹有点无奈:这孩子说不听,大热的天,还想往山里去,拦不住。进山干什么?家里晒的蘑菇没剩多少了,你们都爱吃。都小半个月没下雨,哪来的蘑菇捡。对了,陈老叔你问问平哥儿,收不收干蘑菇,我家有不少。好,我回头问问他。人走了后,柳桂香才道:不仅仅是干蘑菇,菜园里的青蔬也没剩多少了。陈家就一个菜园子,陈原冬虽分出去了,却也依旧上老屋摘菜,夫妻俩吃得不多,隔三差五的还上老屋蹭饭,再开个菜园不值得,挺浪费时间。一个菜园子顾两家人用,尽够了吃,还能晒不少干菜。现在有素锅串串,生意好,需要的青蔬多,一个菜园子明显不太够了。这要是往村里买,是不是挣不到什么钱?陈老爹思索着:你看,一文钱两串,原是咱们自家地里有,没什么成本,要出去买就要算成本了。柳桂香想想也是:等平哥儿回来问问他,看他是怎么想的,咱菜园子里的菜,撑几天还是撑得住,就是不能晒干菜了。这倒没什么,咱们冬天也不怎么吃干菜。离傍晚还远着呢,陈玉平就回来了,竹蒌空荡荡,也没见捆柴禾。不过,他的怀里抱了个小婴儿。第14章阿爹,我在山里捡的,看着月份不大。柳桂香凑近瞧了眼:看着比巧妞儿要瘦小,满打满算也就三个月吧,是个哥儿呢。眉心的孕痣很浅,几乎看不见颜色。这也太缺德了。恐怕跟胎记也有点关系。陈老爹指了指小婴儿的左额眉尾处,有块黑乎乎的胎记,特别的打眼。真可怜。陈玉平小声问:能养住吗?活生生的一条人命,没看到还好,被他给碰见了,视而不见的话,良心难安。平哥儿想养着?柳桂香秀眉轻轻蹙起:可说不太准。有些话,她这个当儿媳的不好说,三弟婚姻艰难,若是再养个被别人丢弃的婴儿,纵然厨艺出色能挣钱,这成亲一事,恐怕会更难。退一步讲,阿父阿爹都是厚道人,对自个的孩子特别看重,宁愿自己吃苦头也不想累着孩子。平哥儿打定主意想养着这个婴儿,这事最后,指不定就落到了阿父阿爹身上,阿父阿爹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平哥儿为着个孩子搭上后半辈子,孤零零的连个伴都没有。陈老爹养过几个孩子,经验还算足,他将婴儿从三儿子怀里抱起,仔仔细细的检查着:身子骨是没什么问题,就是瞧着弱瘦了些,到底几个月还真说不准,他一直睡着?我听见哭声才发现他的,可能是哭累了,回来的路上才睡着。哭声大不大?很小,细细弱弱。陈老爹瞅着怀里熟睡的婴儿:真想养?总不能又将他扔进山里。顿了顿,陈玉平又说:没碰着还好,我碰着了,总不能见死不救,才这么小一点儿,怪可怜的。沉默良久,陈老爹道:想养就养着吧。明儿去趟镇里,把户籍落在我和你阿父名下,算是你们的弟弟,你看看,给取个什么名。柳桂香没有说话,心里想,她果然猜对了。养个孩子可不容易,才这么点儿,阿父阿爹年纪大了,精力远不如从前。她觉得,平哥儿挺不懂事,到底年纪小,没成亲,不知道养孩子的难处,不是给口吃有件衣裳穿就成的。阿爹,这孩子算我的。什么意思?陈老爹看着三儿子,说话声都紧了两分。陈玉平将婴儿重新抱回怀里,看着他熟睡的小脸儿:阿爹,把孩子搁我名下吧,我能不能成亲还是两说,有个孩子在,也算有个依靠。说着,又添了句:便是能找着个靠谱的伴,也总得有个孩子才成,我在山里捡到了他,就是缘份。陈老爹有很多话想说,话到了嘴边又觉得没法说出口,半响,他妥协了:行吧。明天进镇,一会我去你大伯家借点果粉来,今个先凑和着喂。柳桂香在旁边接话:巧妞儿穿的衣裳鞋帽都还好着呢,回头我拿过来,就不用特意置办了,孩子小,长得快,穿不了几回的。谢谢二嫂。一家人用不着客气。家里来了个小客人,陈玉平琢磨着中午弄两个适合小客人吃的菜。虾仁豆腐,清炒玉米粒,家里没松仁,就把五花肉剁碎,煸出香味微微泛黄时放玉米粒,炒出来也很香。烧个三鲜汤,攒着的小鱼煎的酥香脆爽,撒点儿盐就已经很美味,最后再来个五花肉蒸梅干菜,拍两条黄瓜凉拌。大壮才两岁,能自己吃饭,而且吃得很乖,没有撒得到处都是。夹给他的虾仁豆腐和玉米粒他都吃完了,又喝了碗三鲜汤,再问他要不要时,他摇摇头放下了碗筷。喜欢吃舅舅烧的菜吗?陈玉平笑着问他。许是相处了一上午有点熟悉,大壮眼神儿亮亮的,点着头应喜欢。饭后没多久,陈玉春过来了。阿爹!坐在窝箩旁的大壮,瞧见阿爹,连声音都大了些,眼睛闪着光,迈着小胳膊小腿飞扑过去。陈玉春一把抱起干干净净的大儿子,眼角微微泛湿。还是亲爹好。陈老汉抬头瞥了眼大儿子:你说你,怎么就舍得把他扔老屋里。安哥儿呢?陈老爹问。小外孙才四个月大。有他阿父在,正睡着呢。孩子留在这边你放心,傍晚再接回去。陈玉春抿了抿嘴:家里事情也多不多。陈老汉截了他的话:我和你阿爹商量着,白天孩子放这边,你要下地干活就去,回头我和你阿爹就不上张家帮衬。大哥,你就把大壮留在这边吧,他乖巧的很,特别好带。陈玉平笑着说了句。柳桂香也接道:巧妞儿喜欢哥哥呢,俩小孩上午玩的可好了。左一句右一句,陈玉春听着心坎热乎乎,本来是不想麻烦阿父阿爹,最后还是把大壮留了下来。孩子放在陈家确实更好,他也更放心。陈老爹不下地干活,陈玉平也能出去走动走动,他打算进山看看,有蘑菇和木耳就捡些回来,没有捡捆柴禾也是好的。我进山去,你留在家里。陈老爹不同意,这么热的天,往山里去得多热。这阵儿我不知道进了多少次山里,熟悉的很。再说,阿爹你才认得几种能吃的蘑菇,我进山去会注意会小心的。陈玉平背了个竹蒌进了山。过来买串串的村邻,见着他不在,顺嘴问了句。陈老爹有点无奈:这孩子说不听,大热的天,还想往山里去,拦不住。进山干什么?家里晒的蘑菇没剩多少了,你们都爱吃。都小半个月没下雨,哪来的蘑菇捡。对了,陈老叔你问问平哥儿,收不收干蘑菇,我家有不少。好,我回头问问他。人走了后,柳桂香才道:不仅仅是干蘑菇,菜园里的青蔬也没剩多少了。陈家就一个菜园子,陈原冬虽分出去了,却也依旧上老屋摘菜,夫妻俩吃得不多,隔三差五的还上老屋蹭饭,再开个菜园不值得,挺浪费时间。一个菜园子顾两家人用,尽够了吃,还能晒不少干菜。现在有素锅串串,生意好,需要的青蔬多,一个菜园子明显不太够了。这要是往村里买,是不是挣不到什么钱?陈老爹思索着:你看,一文钱两串,原是咱们自家地里有,没什么成本,要出去买就要算成本了。柳桂香想想也是:等平哥儿回来问问他,看他是怎么想的,咱菜园子里的菜,撑几天还是撑得住,就是不能晒干菜了。这倒没什么,咱们冬天也不怎么吃干菜。离傍晚还远着呢,陈玉平就回来了,竹蒌空荡荡,也没见捆柴禾。不过,他的怀里抱了个小婴儿。第14章阿爹,我在山里捡的,看着月份不大。柳桂香凑近瞧了眼:看着比巧妞儿要瘦小,满打满算也就三个月吧,是个哥儿呢。眉心的孕痣很浅,几乎看不见颜色。这也太缺德了。恐怕跟胎记也有点关系。陈老爹指了指小婴儿的左额眉尾处,有块黑乎乎的胎记,特别的打眼。真可怜。陈玉平小声问:能养住吗?活生生的一条人命,没看到还好,被他给碰见了,视而不见的话,良心难安。平哥儿想养着?柳桂香秀眉轻轻蹙起:可说不太准。有些话,她这个当儿媳的不好说,三弟婚姻艰难,若是再养个被别人丢弃的婴儿,纵然厨艺出色能挣钱,这成亲一事,恐怕会更难。退一步讲,阿父阿爹都是厚道人,对自个的孩子特别看重,宁愿自己吃苦头也不想累着孩子。平哥儿打定主意想养着这个婴儿,这事最后,指不定就落到了阿父阿爹身上,阿父阿爹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平哥儿为着个孩子搭上后半辈子,孤零零的连个伴都没有。陈老爹养过几个孩子,经验还算足,他将婴儿从三儿子怀里抱起,仔仔细细的检查着:身子骨是没什么问题,就是瞧着弱瘦了些,到底几个月还真说不准,他一直睡着?我听见哭声才发现他的,可能是哭累了,回来的路上才睡着。哭声大不大?很小,细细弱弱。陈老爹瞅着怀里熟睡的婴儿:真想养?总不能又将他扔进山里。顿了顿,陈玉平又说:没碰着还好,我碰着了,总不能见死不救,才这么小一点儿,怪可怜的。沉默良久,陈老爹道:想养就养着吧。明儿去趟镇里,把户籍落在我和你阿父名下,算是你们的弟弟,你看看,给取个什么名。柳桂香没有说话,心里想,她果然猜对了。养个孩子可不容易,才这么点儿,阿父阿爹年纪大了,精力远不如从前。她觉得,平哥儿挺不懂事,到底年纪小,没成亲,不知道养孩子的难处,不是给口吃有件衣裳穿就成的。阿爹,这孩子算我的。什么意思?陈老爹看着三儿子,说话声都紧了两分。陈玉平将婴儿重新抱回怀里,看着他熟睡的小脸儿:阿爹,把孩子搁我名下吧,我能不能成亲还是两说,有个孩子在,也算有个依靠。说着,又添了句:便是能找着个靠谱的伴,也总得有个孩子才成,我在山里捡到了他,就是缘份。陈老爹有很多话想说,话到了嘴边又觉得没法说出口,半响,他妥协了:行吧。明天进镇,一会我去你大伯家借点果粉来,今个先凑和着喂。柳桂香在旁边接话:巧妞儿穿的衣裳鞋帽都还好着呢,回头我拿过来,就不用特意置办了,孩子小,长得快,穿不了几回的。谢谢二嫂。一家人用不着客气。家里来了个小客人,陈玉平琢磨着中午弄两个适合小客人吃的菜。虾仁豆腐,清炒玉米粒,家里没松仁,就把五花肉剁碎,煸出香味微微泛黄时放玉米粒,炒出来也很香。烧个三鲜汤,攒着的小鱼煎的酥香脆爽,撒点儿盐就已经很美味,最后再来个五花肉蒸梅干菜,拍两条黄瓜凉拌。大壮才两岁,能自己吃饭,而且吃得很乖,没有撒得到处都是。夹给他的虾仁豆腐和玉米粒他都吃完了,又喝了碗三鲜汤,再问他要不要时,他摇摇头放下了碗筷。喜欢吃舅舅烧的菜吗?陈玉平笑着问他。许是相处了一上午有点熟悉,大壮眼神儿亮亮的,点着头应喜欢。饭后没多久,陈玉春过来了。阿爹!坐在窝箩旁的大壮,瞧见阿爹,连声音都大了些,眼睛闪着光,迈着小胳膊小腿飞扑过去。陈玉春一把抱起干干净净的大儿子,眼角微微泛湿。还是亲爹好。陈老汉抬头瞥了眼大儿子:你说你,怎么就舍得把他扔老屋里。安哥儿呢?陈老爹问。小外孙才四个月大。有他阿父在,正睡着呢。孩子留在这边你放心,傍晚再接回去。陈玉春抿了抿嘴:家里事情也多不多。陈老汉截了他的话:我和你阿爹商量着,白天孩子放这边,你要下地干活就去,回头我和你阿爹就不上张家帮衬。大哥,你就把大壮留在这边吧,他乖巧的很,特别好带。陈玉平笑着说了句。柳桂香也接道:巧妞儿喜欢哥哥呢,俩小孩上午玩的可好了。左一句右一句,陈玉春听着心坎热乎乎,本来是不想麻烦阿父阿爹,最后还是把大壮留了下来。孩子放在陈家确实更好,他也更放心。陈老爹不下地干活,陈玉平也能出去走动走动,他打算进山看看,有蘑菇和木耳就捡些回来,没有捡捆柴禾也是好的。我进山去,你留在家里。陈老爹不同意,这么热的天,往山里去得多热。这阵儿我不知道进了多少次山里,熟悉的很。再说,阿爹你才认得几种能吃的蘑菇,我进山去会注意会小心的。陈玉平背了个竹蒌进了山。过来买串串的村邻,见着他不在,顺嘴问了句。陈老爹有点无奈:这孩子说不听,大热的天,还想往山里去,拦不住。进山干什么?家里晒的蘑菇没剩多少了,你们都爱吃。都小半个月没下雨,哪来的蘑菇捡。对了,陈老叔你问问平哥儿,收不收干蘑菇,我家有不少。好,我回头问问他。人走了后,柳桂香才道:不仅仅是干蘑菇,菜园里的青蔬也没剩多少了。陈家就一个菜园子,陈原冬虽分出去了,却也依旧上老屋摘菜,夫妻俩吃得不多,隔三差五的还上老屋蹭饭,再开个菜园不值得,挺浪费时间。一个菜园子顾两家人用,尽够了吃,还能晒不少干菜。现在有素锅串串,生意好,需要的青蔬多,一个菜园子明显不太够了。这要是往村里买,是不是挣不到什么钱?陈老爹思索着:你看,一文钱两串,原是咱们自家地里有,没什么成本,要出去买就要算成本了。柳桂香想想也是:等平哥儿回来问问他,看他是怎么想的,咱菜园子里的菜,撑几天还是撑得住,就是不能晒干菜了。这倒没什么,咱们冬天也不怎么吃干菜。离傍晚还远着呢,陈玉平就回来了,竹蒌空荡荡,也没见捆柴禾。不过,他的怀里抱了个小婴儿。第14章阿爹,我在山里捡的,看着月份不大。柳桂香凑近瞧了眼:看着比巧妞儿要瘦小,满打满算也就三个月吧,是个哥儿呢。眉心的孕痣很浅,几乎看不见颜色。这也太缺德了。恐怕跟胎记也有点关系。陈老爹指了指小婴儿的左额眉尾处,有块黑乎乎的胎记,特别的打眼。真可怜。陈玉平小声问:能养住吗?活生生的一条人命,没看到还好,被他给碰见了,视而不见的话,良心难安。平哥儿想养着?柳桂香秀眉轻轻蹙起:可说不太准。有些话,她这个当儿媳的不好说,三弟婚姻艰难,若是再养个被别人丢弃的婴儿,纵然厨艺出色能挣钱,这成亲一事,恐怕会更难。退一步讲,阿父阿爹都是厚道人,对自个的孩子特别看重,宁愿自己吃苦头也不想累着孩子。平哥儿打定主意想养着这个婴儿,这事最后,指不定就落到了阿父阿爹身上,阿父阿爹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平哥儿为着个孩子搭上后半辈子,孤零零的连个伴都没有。陈老爹养过几个孩子,经验还算足,他将婴儿从三儿子怀里抱起,仔仔细细的检查着:身子骨是没什么问题,就是瞧着弱瘦了些,到底几个月还真说不准,他一直睡着?我听见哭声才发现他的,可能是哭累了,回来的路上才睡着。哭声大不大?很小,细细弱弱。陈老爹瞅着怀里熟睡的婴儿:真想养?总不能又将他扔进山里。顿了顿,陈玉平又说:没碰着还好,我碰着了,总不能见死不救,才这么小一点儿,怪可怜的。沉默良久,陈老爹道:想养就养着吧。明儿去趟镇里,把户籍落在我和你阿父名下,算是你们的弟弟,你看看,给取个什么名。柳桂香没有说话,心里想,她果然猜对了。养个孩子可不容易,才这么点儿,阿父阿爹年纪大了,精力远不如从前。她觉得,平哥儿挺不懂事,到底年纪小,没成亲,不知道养孩子的难处,不是给口吃有件衣裳穿就成的。阿爹,这孩子算我的。什么意思?陈老爹看着三儿子,说话声都紧了两分。陈玉平将婴儿重新抱回怀里,看着他熟睡的小脸儿:阿爹,把孩子搁我名下吧,我能不能成亲还是两说,有个孩子在,也算有个依靠。说着,又添了句:便是能找着个靠谱的伴,也总得有个孩子才成,我在山里捡到了他,就是缘份。陈老爹有很多话想说,话到了嘴边又觉得没法说出口,半响,他妥协了:行吧。明天进镇,一会我去你大伯家借点果粉来,今个先凑和着喂。柳桂香在旁边接话:巧妞儿穿的衣裳鞋帽都还好着呢,回头我拿过来,就不用特意置办了,孩子小,长得快,穿不了几回的。谢谢二嫂。一家人用不着客气。家里来了个小客人,陈玉平琢磨着中午弄两个适合小客人吃的菜。虾仁豆腐,清炒玉米粒,家里没松仁,就把五花肉剁碎,煸出香味微微泛黄时放玉米粒,炒出来也很香。烧个三鲜汤,攒着的小鱼煎的酥香脆爽,撒点儿盐就已经很美味,最后再来个五花肉蒸梅干菜,拍两条黄瓜凉拌。大壮才两岁,能自己吃饭,而且吃得很乖,没有撒得到处都是。夹给他的虾仁豆腐和玉米粒他都吃完了,又喝了碗三鲜汤,再问他要不要时,他摇摇头放下了碗筷。喜欢吃舅舅烧的菜吗?陈玉平笑着问他。许是相处了一上午有点熟悉,大壮眼神儿亮亮的,点着头应喜欢。饭后没多久,陈玉春过来了。阿爹!坐在窝箩旁的大壮,瞧见阿爹,连声音都大了些,眼睛闪着光,迈着小胳膊小腿飞扑过去。陈玉春一把抱起干干净净的大儿子,眼角微微泛湿。还是亲爹好。陈老汉抬头瞥了眼大儿子:你说你,怎么就舍得把他扔老屋里。安哥儿呢?陈老爹问。小外孙才四个月大。有他阿父在,正睡着呢。孩子留在这边你放心,傍晚再接回去。陈玉春抿了抿嘴:家里事情也多不多。陈老汉截了他的话:我和你阿爹商量着,白天孩子放这边,你要下地干活就去,回头我和你阿爹就不上张家帮衬。大哥,你就把大壮留在这边吧,他乖巧的很,特别好带。陈玉平笑着说了句。柳桂香也接道:巧妞儿喜欢哥哥呢,俩小孩上午玩的可好了。左一句右一句,陈玉春听着心坎热乎乎,本来是不想麻烦阿父阿爹,最后还是把大壮留了下来。孩子放在陈家确实更好,他也更放心。陈老爹不下地干活,陈玉平也能出去走动走动,他打算进山看看,有蘑菇和木耳就捡些回来,没有捡捆柴禾也是好的。我进山去,你留在家里。陈老爹不同意,这么热的天,往山里去得多热。这阵儿我不知道进了多少次山里,熟悉的很。再说,阿爹你才认得几种能吃的蘑菇,我进山去会注意会小心的。陈玉平背了个竹蒌进了山。过来买串串的村邻,见着他不在,顺嘴问了句。陈老爹有点无奈:这孩子说不听,大热的天,还想往山里去,拦不住。进山干什么?家里晒的蘑菇没剩多少了,你们都爱吃。都小半个月没下雨,哪来的蘑菇捡。对了,陈老叔你问问平哥儿,收不收干蘑菇,我家有不少。好,我回头问问他。人走了后,柳桂香才道:不仅仅是干蘑菇,菜园里的青蔬也没剩多少了。陈家就一个菜园子,陈原冬虽分出去了,却也依旧上老屋摘菜,夫妻俩吃得不多,隔三差五的还上老屋蹭饭,再开个菜园不值得,挺浪费时间。一个菜园子顾两家人用,尽够了吃,还能晒不少干菜。现在有素锅串串,生意好,需要的青蔬多,一个菜园子明显不太够了。这要是往村里买,是不是挣不到什么钱?陈老爹思索着:你看,一文钱两串,原是咱们自家地里有,没什么成本,要出去买就要算成本了。柳桂香想想也是:等平哥儿回来问问他,看他是怎么想的,咱菜园子里的菜,撑几天还是撑得住,就是不能晒干菜了。这倒没什么,咱们冬天也不怎么吃干菜。离傍晚还远着呢,陈玉平就回来了,竹蒌空荡荡,也没见捆柴禾。不过,他的怀里抱了个小婴儿。第14章阿爹,我在山里捡的,看着月份不大。柳桂香凑近瞧了眼:看着比巧妞儿要瘦小,满打满算也就三个月吧,是个哥儿呢。眉心的孕痣很浅,几乎看不见颜色。这也太缺德了。恐怕跟胎记也有点关系。陈老爹指了指小婴儿的左额眉尾处,有块黑乎乎的胎记,特别的打眼。真可怜。陈玉平小声问:能养住吗?活生生的一条人命,没看到还好,被他给碰见了,视而不见的话,良心难安。平哥儿想养着?柳桂香秀眉轻轻蹙起:可说不太准。有些话,她这个当儿媳的不好说,三弟婚姻艰难,若是再养个被别人丢弃的婴儿,纵然厨艺出色能挣钱,这成亲一事,恐怕会更难。退一步讲,阿父阿爹都是厚道人,对自个的孩子特别看重,宁愿自己吃苦头也不想累着孩子。平哥儿打定主意想养着这个婴儿,这事最后,指不定就落到了阿父阿爹身上,阿父阿爹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平哥儿为着个孩子搭上后半辈子,孤零零的连个伴都没有。陈老爹养过几个孩子,经验还算足,他将婴儿从三儿子怀里抱起,仔仔细细的检查着:身子骨是没什么问题,就是瞧着弱瘦了些,到底几个月还真说不准,他一直睡着?我听见哭声才发现他的,可能是哭累了,回来的路上才睡着。哭声大不大?很小,细细弱弱。陈老爹瞅着怀里熟睡的婴儿:真想养?总不能又将他扔进山里。顿了顿,陈玉平又说:没碰着还好,我碰着了,总不能见死不救,才这么小一点儿,怪可怜的。沉默良久,陈老爹道:想养就养着吧。明儿去趟镇里,把户籍落在我和你阿父名下,算是你们的弟弟,你看看,给取个什么名。柳桂香没有说话,心里想,她果然猜对了。养个孩子可不容易,才这么点儿,阿父阿爹年纪大了,精力远不如从前。她觉得,平哥儿挺不懂事,到底年纪小,没成亲,不知道养孩子的难处,不是给口吃有件衣裳穿就成的。阿爹,这孩子算我的。什么意思?陈老爹看着三儿子,说话声都紧了两分。陈玉平将婴儿重新抱回怀里,看着他熟睡的小脸儿:阿爹,把孩子搁我名下吧,我能不能成亲还是两说,有个孩子在,也算有个依靠。说着,又添了句:便是能找着个靠谱的伴,也总得有个孩子才成,我在山里捡到了他,就是缘份。陈老爹有很多话想说,话到了嘴边又觉得没法说出口,半响,他妥协了:行吧。明天进镇,一会我去你大伯家借点果粉来,今个先凑和着喂。柳桂香在旁边接话:巧妞儿穿的衣裳鞋帽都还好着呢,回头我拿过来,就不用特意置办了,孩子小,长得快,穿不了几回的。谢谢二嫂。一家人用不着客气。家里来了个小客人,陈玉平琢磨着中午弄两个适合小客人吃的菜。虾仁豆腐,清炒玉米粒,家里没松仁,就把五花肉剁碎,煸出香味微微泛黄时放玉米粒,炒出来也很香。烧个三鲜汤,攒着的小鱼煎的酥香脆爽,撒点儿盐就已经很美味,最后再来个五花肉蒸梅干菜,拍两条黄瓜凉拌。大壮才两岁,能自己吃饭,而且吃得很乖,没有撒得到处都是。夹给他的虾仁豆腐和玉米粒他都吃完了,又喝了碗三鲜汤,再问他要不要时,他摇摇头放下了碗筷。喜欢吃舅舅烧的菜吗?陈玉平笑着问他。许是相处了一上午有点熟悉,大壮眼神儿亮亮的,点着头应喜欢。饭后没多久,陈玉春过来了。阿爹!坐在窝箩旁的大壮,瞧见阿爹,连声音都大了些,眼睛闪着光,迈着小胳膊小腿飞扑过去。陈玉春一把抱起干干净净的大儿子,眼角微微泛湿。还是亲爹好。陈老汉抬头瞥了眼大儿子:你说你,怎么就舍得把他扔老屋里。安哥儿呢?陈老爹问。小外孙才四个月大。有他阿父在,正睡着呢。孩子留在这边你放心,傍晚再接回去。陈玉春抿了抿嘴:家里事情也多不多。陈老汉截了他的话:我和你阿爹商量着,白天孩子放这边,你要下地干活就去,回头我和你阿爹就不上张家帮衬。大哥,你就把大壮留在这边吧,他乖巧的很,特别好带。陈玉平笑着说了句。柳桂香也接道:巧妞儿喜欢哥哥呢,俩小孩上午玩的可好了。左一句右一句,陈玉春听着心坎热乎乎,本来是不想麻烦阿父阿爹,最后还是把大壮留了下来。孩子放在陈家确实更好,他也更放心。陈老爹不下地干活,陈玉平也能出去走动走动,他打算进山看看,有蘑菇和木耳就捡些回来,没有捡捆柴禾也是好的。我进山去,你留在家里。陈老爹不同意,这么热的天,往山里去得多热。这阵儿我不知道进了多少次山里,熟悉的很。再说,阿爹你才认得几种能吃的蘑菇,我进山去会注意会小心的。陈玉平背了个竹蒌进了山。过来买串串的村邻,见着他不在,顺嘴问了句。陈老爹有点无奈:这孩子说不听,大热的天,还想往山里去,拦不住。进山干什么?家里晒的蘑菇没剩多少了,你们都爱吃。都小半个月没下雨,哪来的蘑菇捡。对了,陈老叔你问问平哥儿,收不收干蘑菇,我家有不少。好,我回头问问他。人走了后,柳桂香才道:不仅仅是干蘑菇,菜园里的青蔬也没剩多少了。陈家就一个菜园子,陈原冬虽分出去了,却也依旧上老屋摘菜,夫妻俩吃得不多,隔三差五的还上老屋蹭饭,再开个菜园不值得,挺浪费时间。一个菜园子顾两家人用,尽够了吃,还能晒不少干菜。现在有素锅串串,生意好,需要的青蔬多,一个菜园子明显不太够了。这要是往村里买,是不是挣不到什么钱?陈老爹思索着:你看,一文钱两串,原是咱们自家地里有,没什么成本,要出去买就要算成本了。柳桂香想想也是:等平哥儿回来问问他,看他是怎么想的,咱菜园子里的菜,撑几天还是撑得住,就是不能晒干菜了。这倒没什么,咱们冬天也不怎么吃干菜。离傍晚还远着呢,陈玉平就回来了,竹蒌空荡荡,也没见捆柴禾。不过,他的怀里抱了个小婴儿。第14章阿爹,我在山里捡的,看着月份不大。柳桂香凑近瞧了眼:看着比巧妞儿要瘦小,满打满算也就三个月吧,是个哥儿呢。眉心的孕痣很浅,几乎看不见颜色。这也太缺德了。恐怕跟胎记也有点关系。陈老爹指了指小婴儿的左额眉尾处,有块黑乎乎的胎记,特别的打眼。真可怜。陈玉平小声问:能养住吗?活生生的一条人命,没看到还好,被他给碰见了,视而不见的话,良心难安。平哥儿想养着?柳桂香秀眉轻轻蹙起:可说不太准。有些话,她这个当儿媳的不好说,三弟婚姻艰难,若是再养个被别人丢弃的婴儿,纵然厨艺出色能挣钱,这成亲一事,恐怕会更难。退一步讲,阿父阿爹都是厚道人,对自个的孩子特别看重,宁愿自己吃苦头也不想累着孩子。平哥儿打定主意想养着这个婴儿,这事最后,指不定就落到了阿父阿爹身上,阿父阿爹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平哥儿为着个孩子搭上后半辈子,孤零零的连个伴都没有。陈老爹养过几个孩子,经验还算足,他将婴儿从三儿子怀里抱起,仔仔细细的检查着:身子骨是没什么问题,就是瞧着弱瘦了些,到底几个月还真说不准,他一直睡着?我听见哭声才发现他的,可能是哭累了,回来的路上才睡着。哭声大不大?很小,细细弱弱。陈老爹瞅着怀里熟睡的婴儿:真想养?总不能又将他扔进山里。顿了顿,陈玉平又说:没碰着还好,我碰着了,总不能见死不救,才这么小一点儿,怪可怜的。沉默良久,陈老爹道:想养就养着吧。明儿去趟镇里,把户籍落在我和你阿父名下,算是你们的弟弟,你看看,给取个什么名。柳桂香没有说话,心里想,她果然猜对了。养个孩子可不容易,才这么点儿,阿父阿爹年纪大了,精力远不如从前。她觉得,平哥儿挺不懂事,到底年纪小,没成亲,不知道养孩子的难处,不是给口吃有件衣裳穿就成的。阿爹,这孩子算我的。什么意思?陈老爹看着三儿子,说话声都紧了两分。陈玉平将婴儿重新抱回怀里,看着他熟睡的小脸儿:阿爹,把孩子搁我名下吧,我能不能成亲还是两说,有个孩子在,也算有个依靠。说着,又添了句:便是能找着个靠谱的伴,也总得有个孩子才成,我在山里捡到了他,就是缘份。陈老爹有很多话想说,话到了嘴边又觉得没法说出口,半响,他妥协了:行吧。明天进镇,一会我去你大伯家借点果粉来,今个先凑和着喂。柳桂香在旁边接话:巧妞儿穿的衣裳鞋帽都还好着呢,回头我拿过来,就不用特意置办了,孩子小,长得快,穿不了几回的。谢谢二嫂。一家人用不着客气。家里来了个小客人,陈玉平琢磨着中午弄两个适合小客人吃的菜。虾仁豆腐,清炒玉米粒,家里没松仁,就把五花肉剁碎,煸出香味微微泛黄时放玉米粒,炒出来也很香。烧个三鲜汤,攒着的小鱼煎的酥香脆爽,撒点儿盐就已经很美味,最后再来个五花肉蒸梅干菜,拍两条黄瓜凉拌。大壮才两岁,能自己吃饭,而且吃得很乖,没有撒得到处都是。夹给他的虾仁豆腐和玉米粒他都吃完了,又喝了碗三鲜汤,再问他要不要时,他摇摇头放下了碗筷。喜欢吃舅舅烧的菜吗?陈玉平笑着问他。许是相处了一上午有点熟悉,大壮眼神儿亮亮的,点着头应喜欢。饭后没多久,陈玉春过来了。阿爹!坐在窝箩旁的大壮,瞧见阿爹,连声音都大了些,眼睛闪着光,迈着小胳膊小腿飞扑过去。陈玉春一把抱起干干净净的大儿子,眼角微微泛湿。还是亲爹好。陈老汉抬头瞥了眼大儿子:你说你,怎么就舍得把他扔老屋里。安哥儿呢?陈老爹问。小外孙才四个月大。有他阿父在,正睡着呢。孩子留在这边你放心,傍晚再接回去。陈玉春抿了抿嘴:家里事情也多不多。陈老汉截了他的话:我和你阿爹商量着,白天孩子放这边,你要下地干活就去,回头我和你阿爹就不上张家帮衬。大哥,你就把大壮留在这边吧,他乖巧的很,特别好带。陈玉平笑着说了句。柳桂香也接道:巧妞儿喜欢哥哥呢,俩小孩上午玩的可好了。左一句右一句,陈玉春听着心坎热乎乎,本来是不想麻烦阿父阿爹,最后还是把大壮留了下来。孩子放在陈家确实更好,他也更放心。陈老爹不下地干活,陈玉平也能出去走动走动,他打算进山看看,有蘑菇和木耳就捡些回来,没有捡捆柴禾也是好的。我进山去,你留在家里。陈老爹不同意,这么热的天,往山里去得多热。这阵儿我不知道进了多少次山里,熟悉的很。再说,阿爹你才认得几种能吃的蘑菇,我进山去会注意会小心的。陈玉平背了个竹蒌进了山。过来买串串的村邻,见着他不在,顺嘴问了句。陈老爹有点无奈:这孩子说不听,大热的天,还想往山里去,拦不住。进山干什么?家里晒的蘑菇没剩多少了,你们都爱吃。都小半个月没下雨,哪来的蘑菇捡。对了,陈老叔你问问平哥儿,收不收干蘑菇,我家有不少。好,我回头问问他。人走了后,柳桂香才道:不仅仅是干蘑菇,菜园里的青蔬也没剩多少了。陈家就一个菜园子,陈原冬虽分出去了,却也依旧上老屋摘菜,夫妻俩吃得不多,隔三差五的还上老屋蹭饭,再开个菜园不值得,挺浪费时间。一个菜园子顾两家人用,尽够了吃,还能晒不少干菜。现在有素锅串串,生意好,需要的青蔬多,一个菜园子明显不太够了。这要是往村里买,是不是挣不到什么钱?陈老爹思索着:你看,一文钱两串,原是咱们自家地里有,没什么成本,要出去买就要算成本了。柳桂香想想也是:等平哥儿回来问问他,看他是怎么想的,咱菜园子里的菜,撑几天还是撑得住,就是不能晒干菜了。这倒没什么,咱们冬天也不怎么吃干菜。离傍晚还远着呢,陈玉平就回来了,竹蒌空荡荡,也没见捆柴禾。不过,他的怀里抱了个小婴儿。第14章阿爹,我在山里捡的,看着月份不大。柳桂香凑近瞧了眼:看着比巧妞儿要瘦小,满打满算也就三个月吧,是个哥儿呢。眉心的孕痣很浅,几乎看不见颜色。这也太缺德了。恐怕跟胎记也有点关系。陈老爹指了指小婴儿的左额眉尾处,有块黑乎乎的胎记,特别的打眼。真可怜。陈玉平小声问:能养住吗?活生生的一条人命,没看到还好,被他给碰见了,视而不见的话,良心难安。平哥儿想养着?柳桂香秀眉轻轻蹙起:可说不太准。有些话,她这个当儿媳的不好说,三弟婚姻艰难,若是再养个被别人丢弃的婴儿,纵然厨艺出色能挣钱,这成亲一事,恐怕会更难。退一步讲,阿父阿爹都是厚道人,对自个的孩子特别看重,宁愿自己吃苦头也不想累着孩子。平哥儿打定主意想养着这个婴儿,这事最后,指不定就落到了阿父阿爹身上,阿父阿爹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平哥儿为着个孩子搭上后半辈子,孤零零的连个伴都没有。陈老爹养过几个孩子,经验还算足,他将婴儿从三儿子怀里抱起,仔仔细细的检查着:身子骨是没什么问题,就是瞧着弱瘦了些,到底几个月还真说不准,他一直睡着?我听见哭声才发现他的,可能是哭累了,回来的路上才睡着。哭声大不大?很小,细细弱弱。陈老爹瞅着怀里熟睡的婴儿:真想养?总不能又将他扔进山里。顿了顿,陈玉平又说:没碰着还好,我碰着了,总不能见死不救,才这么小一点儿,怪可怜的。沉默良久,陈老爹道:想养就养着吧。明儿去趟镇里,把户籍落在我和你阿父名下,算是你们的弟弟,你看看,给取个什么名。柳桂香没有说话,心里想,她果然猜对了。养个孩子可不容易,才这么点儿,阿父阿爹年纪大了,精力远不如从前。她觉得,平哥儿挺不懂事,到底年纪小,没成亲,不知道养孩子的难处,不是给口吃有件衣裳穿就成的。阿爹,这孩子算我的。什么意思?陈老爹看着三儿子,说话声都紧了两分。陈玉平将婴儿重新抱回怀里,看着他熟睡的小脸儿:阿爹,把孩子搁我名下吧,我能不能成亲还是两说,有个孩子在,也算有个依靠。说着,又添了句:便是能找着个靠谱的伴,也总得有个孩子才成,我在山里捡到了他,就是缘份。陈老爹有很多话想说,话到了嘴边又觉得没法说出口,半响,他妥协了:行吧。明天进镇,一会我去你大伯家借点果粉来,今个先凑和着喂。柳桂香在旁边接话:巧妞儿穿的衣裳鞋帽都还好着呢,回头我拿过来,就不用特意置办了,孩子小,长得快,穿不了几回的。谢谢二嫂。一家人用不着客气。家里来了个小客人,陈玉平琢磨着中午弄两个适合小客人吃的菜。虾仁豆腐,清炒玉米粒,家里没松仁,就把五花肉剁碎,煸出香味微微泛黄时放玉米粒,炒出来也很香。烧个三鲜汤,攒着的小鱼煎的酥香脆爽,撒点儿盐就已经很美味,最后再来个五花肉蒸梅干菜,拍两条黄瓜凉拌。大壮才两岁,能自己吃饭,而且吃得很乖,没有撒得到处都是。夹给他的虾仁豆腐和玉米粒他都吃完了,又喝了碗三鲜汤,再问他要不要时,他摇摇头放下了碗筷。喜欢吃舅舅烧的菜吗?陈玉平笑着问他。许是相处了一上午有点熟悉,大壮眼神儿亮亮的,点着头应喜欢。饭后没多久,陈玉春过来了。阿爹!坐在窝箩旁的大壮,瞧见阿爹,连声音都大了些,眼睛闪着光,迈着小胳膊小腿飞扑过去。陈玉春一把抱起干干净净的大儿子,眼角微微泛湿。还是亲爹好。陈老汉抬头瞥了眼大儿子:你说你,怎么就舍得把他扔老屋里。安哥儿呢?陈老爹问。小外孙才四个月大。有他阿父在,正睡着呢。孩子留在这边你放心,傍晚再接回去。陈玉春抿了抿嘴:家里事情也多不多。陈老汉截了他的话:我和你阿爹商量着,白天孩子放这边,你要下地干活就去,回头我和你阿爹就不上张家帮衬。大哥,你就把大壮留在这边吧,他乖巧的很,特别好带。陈玉平笑着说了句。柳桂香也接道:巧妞儿喜欢哥哥呢,俩小孩上午玩的可好了。左一句右一句,陈玉春听着心坎热乎乎,本来是不想麻烦阿父阿爹,最后还是把大壮留了下来。孩子放在陈家确实更好,他也更放心。陈老爹不下地干活,陈玉平也能出去走动走动,他打算进山看看,有蘑菇和木耳就捡些回来,没有捡捆柴禾也是好的。我进山去,你留在家里。陈老爹不同意,这么热的天,往山里去得多热。这阵儿我不知道进了多少次山里,熟悉的很。再说,阿爹你才认得几种能吃的蘑菇,我进山去会注意会小心的。陈玉平背了个竹蒌进了山。过来买串串的村邻,见着他不在,顺嘴问了句。陈老爹有点无奈:这孩子说不听,大热的天,还想往山里去,拦不住。进山干什么?家里晒的蘑菇没剩多少了,你们都爱吃。都小半个月没下雨,哪来的蘑菇捡。对了,陈老叔你问问平哥儿,收不收干蘑菇,我家有不少。好,我回头问问他。人走了后,柳桂香才道:不仅仅是干蘑菇,菜园里的青蔬也没剩多少了。陈家就一个菜园子,陈原冬虽分出去了,却也依旧上老屋摘菜,夫妻俩吃得不多,隔三差五的还上老屋蹭饭,再开个菜园不值得,挺浪费时间。一个菜园子顾两家人用,尽够了吃,还能晒不少干菜。现在有素锅串串,生意好,需要的青蔬多,一个菜园子明显不太够了。这要是往村里买,是不是挣不到什么钱?陈老爹思索着:你看,一文钱两串,原是咱们自家地里有,没什么成本,要出去买就要算成本了。柳桂香想想也是:等平哥儿回来问问他,看他是怎么想的,咱菜园子里的菜,撑几天还是撑得住,就是不能晒干菜了。这倒没什么,咱们冬天也不怎么吃干菜。离傍晚还远着呢,陈玉平就回来了,竹蒌空荡荡,也没见捆柴禾。不过,他的怀里抱了个小婴儿。第14章阿爹,我在山里捡的,看着月份不大。柳桂香凑近瞧了眼:看着比巧妞儿要瘦小,满打满算也就三个月吧,是个哥儿呢。眉心的孕痣很浅,几乎看不见颜色。这也太缺德了。恐怕跟胎记也有点关系。陈老爹指了指小婴儿的左额眉尾处,有块黑乎乎的胎记,特别的打眼。真可怜。陈玉平小声问:能养住吗?活生生的一条人命,没看到还好,被他给碰见了,视而不见的话,良心难安。平哥儿想养着?柳桂香秀眉轻轻蹙起:可说不太准。有些话,她这个当儿媳的不好说,三弟婚姻艰难,若是再养个被别人丢弃的婴儿,纵然厨艺出色能挣钱,这成亲一事,恐怕会更难。退一步讲,阿父阿爹都是厚道人,对自个的孩子特别看重,宁愿自己吃苦头也不想累着孩子。平哥儿打定主意想养着这个婴儿,这事最后,指不定就落到了阿父阿爹身上,阿父阿爹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平哥儿为着个孩子搭上后半辈子,孤零零的连个伴都没有。陈老爹养过几个孩子,经验还算足,他将婴儿从三儿子怀里抱起,仔仔细细的检查着:身子骨是没什么问题,就是瞧着弱瘦了些,到底几个月还真说不准,他一直睡着?我听见哭声才发现他的,可能是哭累了,回来的路上才睡着。哭声大不大?很小,细细弱弱。陈老爹瞅着怀里熟睡的婴儿:真想养?总不能又将他扔进山里。顿了顿,陈玉平又说:没碰着还好,我碰着了,总不能见死不救,才这么小一点儿,怪可怜的。沉默良久,陈老爹道:想养就养着吧。明儿去趟镇里,把户籍落在我和你阿父名下,算是你们的弟弟,你看看,给取个什么名。柳桂香没有说话,心里想,她果然猜对了。养个孩子可不容易,才这么点儿,阿父阿爹年纪大了,精力远不如从前。她觉得,平哥儿挺不懂事,到底年纪小,没成亲,不知道养孩子的难处,不是给口吃有件衣裳穿就成的。阿爹,这孩子算我的。什么意思?陈老爹看着三儿子,说话声都紧了两分。陈玉平将婴儿重新抱回怀里,看着他熟睡的小脸儿:阿爹,把孩子搁我名下吧,我能不能成亲还是两说,有个孩子在,也算有个依靠。说着,又添了句:便是能找着个靠谱的伴,也总得有个孩子才成,我在山里捡到了他,就是缘份。陈老爹有很多话想说,话到了嘴边又觉得没法说出口,半响,他妥协了:行吧。明天进镇,一会我去你大伯家借点果粉来,今个先凑和着喂。柳桂香在旁边接话:巧妞儿穿的衣裳鞋帽都还好着呢,回头我拿过来,就不用特意置办了,孩子小,长得快,穿不了几回的。谢谢二嫂。一家人用不着客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