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1 / 1)

哥儿是神奇的存在,与汉子姑娘家不同,哥儿出生后,就赶紧落好户籍,然后拿着户籍本去镇上领果粉。果粉免费领取,要一直喝到满周岁。满了周岁,想要果粉就得出钱买。孕痣浅的哥儿,五岁前天天喝果粉,若无特殊情况,眉心孕痣颜色都会加深,生育不会有问题。但是果粉贵,每月最少得往里掏三百文,平均十文钱一天。也有贫穷人家,见哥儿身子骨壮实,索性就由着他,有买果粉的钱还不如长大后给他娶个哥儿或姑娘进门。陈老爹去大哥家拿果粉,前脚刚走,小奶娃后脚就醒了。哭起来像刚出生的小猫般,细弱弱的声,可怜兮兮。许是饿了。柳桂香摸了把尿布,很干净。好小,巧妞儿三个月的时候,抱着比这孩子要压手些,要更胖一点呢。说着,又问:三弟要不要先给他取个贱名?就叫草哥儿吧。春风吹又生。醒了?陈老爹匆匆的进了屋:我怕他醒,拿了果粉就回来了。刚醒呢,二嫂说许是饿了,一直在哭。陈老爹笑了:我去泡果粉,马上就给他吃。阿爹,我给取了个小名,叫草哥儿。草哥儿,草哥儿好。有了小名,大名慢慢想没事,咱先用小名落户,回头想好了大名再去添上。用温开水冲泡的果粉,拿个小木勺喂着。草哥儿一口一口吃得很急。瞧瞧这小嘴儿,吮得还挺厉害。陈老爹笑得满眼慈祥。这是平哥儿的孩子了,他的小孙子。肚子饱饱的草哥儿不哭也不闹,眼睛骨碌碌的转着,左看看右看看,巧妞儿和大壮对他都很好奇,凑着脑袋过来瞧。给他洗个澡,换身干净的衣裳。好。柳桂香把巧妞儿放窝箩里:我去拿小衣裳过来。洗澡时草哥儿也很乖巧。瘦是真瘦啊,陈玉平看着心疼极了。咱们好好养着,小孩子长得快,几天一个样,过不了多久就能白白胖胖了。陈老爹轻声慢语的说着话:你刚出生时也只有一丁点儿,你阿父特别担心养不住,夜里睡着比我还要警醒,你稍有点动静,他立即睁开了眼,你没动静吧,他也会醒来,伸手摸摸你的脸,那阵儿,他瘦得特别快,你倒是胖乎了。说着他笑了起来,眉眼流露出暖暖的幸福。陈老爹和陈玉平顾着草哥儿,顺便瞅瞅巧妞儿大壮,摊子上来了生意,是柳桂香支应的。好在下午也没多少人上门,临着傍晚时分,人才渐渐多了起来。这会儿,草哥儿已经被拾掇妥当,搁在竹榻上呼呼大睡,巧妞儿也睡着了,一边放一个,大壮就坐在竹榻旁,看看弟弟又看看妹妹,他是个安静的孩子,很省心。陈老汉父子三个从田间回来,看见睡在竹榻上的两个奶娃儿,都有些发愣。巧妞儿是认识的,另一个小奶娃是谁家的?平哥儿在山里捡的,瞧着怪可怜,就想养在身边,取了个小名叫草哥儿,明天落了户就去领果粉回来。陈老爹解释了句。陈老汉有点结巴,显然反应不过来:平哥儿想养着?才这么点大的娃儿咱平哥儿生育艰难,眼下捡了个婴儿,许是老天怜悯他,小点好,打小就养着,跟亲生的不差什么。好吧。老伴说得也在理。陈原秋笑笑嘻嘻,压根就不知道养个婴儿代表着什么,高兴的问:我要当叔叔了。都当了两回叔叔,可得懂事点。陈老爹趁机教育他:别一天到晚不着调。阿爹,我哪里不懂事了,又没有搁外面胡来乱来。陈老汉瞥了他眼:什么时候脑壳开窍,找个伴成亲过日子,才算真正的懂事。陈原秋郁闷了,一下窜到了竹榻旁:咱草哥儿睡得真香。看的津津有味。第15章陈玉春傍晚来接大壮回家,得知平哥儿捡了个孩子,打算养在自个身边。他带着大壮回家后,收拾了两身小衣裳拿了盒果粉匆匆的回了陈家。平哥儿,依我的想法,孩子先别急着落户,养几天看看情况,能养住再落户也不迟。对于三弟没成亲就想养个孩子这事,陈玉春倒没什么意见,三弟生育艰难,这孩子是个好的,能养得住,对三弟来说也算是桩好事。陈老爹还真没想到这茬:平哥儿我看你大哥说得对,要不,咱们先养几天?大儿子拿了盒果粉过来,就不着急往镇里去。好,先养几天看看。说完事,陈玉春准备起身离开,他还要回家张罗晚饭,给孩子洗澡洗衣裳,收拾屋里屋外的琐碎,事情一大堆。大哥先等等。陈玉平喊住人,拿出只碗,倒了半碗虾酱:烧菜时放上些,增香。吃馒头时抹上一层,也特别美味。我不要。陈玉春摇着头:逮着点虾子不容易,熬成酱才多少,留着卖钱,我不爱吃虾。这说话的语气咋这么熟悉,恍惚间,陈玉平像是听见他奶奶在耳边说话,我不爱肉,我不爱吃鸡腿,我不爱吃鱼。还真是,特别的无奈呢:大哥不爱吃,也拿回去让志为哥尝尝鲜。他也不爱吃。陈老爹熟知大儿子的性情,在旁边说道:平哥儿,素锅串串的汤底,你不是说今个晚上下面疙瘩吃吗?咱们用不了这么多,让你大哥拿一半回去,晚上也直接吃面疙瘩得了,这汤味道好的很,烫些青菜放里头,就更有滋味了。这汤底不能留到明天,不吃只能倒了,昨儿的汤底就倒了,我看着怪可惜,让平哥儿整点面疙瘩搁里头。拒绝的话都到了嘴边,听阿爹这么说,陈玉春点点头:三弟给我倒碗汤底吧。陈玉平不仅给大哥倒了一碗汤锅,还倒了小半碗辣酱。陈玉春端着匆匆忙忙的走了。明儿晚上炖了骨头汤,到时候也让大哥端些回去吃着。接触了两回,陈玉平对大哥有了点亲近感,见他黑瘦黑瘦,就有点不落忍。一眼看去,大哥好像不太好相处,实则也是个柔软的人。陈老头叹气:他出生时,是家里最最艰难的时候,这孩子打小就懂事,早早的替家里分担,那会儿忙,想的全是吃穿,根本没心思注意其它,待日子松泛了能喘口气时,才发现你大哥的性子已经养成,什么都想往自己身上揽,好让我俩轻省轻省,自个有什么事,就喜欢藏在心里,生怕添了麻烦,偏偏他主意正,说得再多他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你大哥自尊心也强。春哥儿刚过来了趟?陈老汉从屋后洗了澡出来,瞧见椅子上搁着的小衣裳,是大壮以前穿过来的,后来安哥儿捡着穿,眼下又轮到了草哥儿,想着他笑了起来:这小衣裳还是咱们送过去。陈老爹把衣裳拿在手里,细细翻看着:对啊,春哥儿爱惜的好,还很新呢。不好的他定不会拿过来。还送了盒果粉给草哥儿,让咱们先养几天看看情况,养得住再落户。春哥儿想的周到。陈原秋和陈原冬兄弟俩回来了。他俩进山拿笼子,这趟放得远,要往山里走小半个时辰,隔两天才取一回,收获颇丰。人回来了,开始张罗晚饭。吃得是面疙瘩,用锅底作汤,下了面疙瘩搁里头,喜欢吃辣的,可以放点辣酱,又烫了把青菜,味道很好,很入味鲜香可口。天天晚上吃这面疙瘩,我都不会腻。陈原秋嗦着面,欢天喜地的说着话,他吃得快,又放了辣酱,半碗下肚已是满头大汗:越吃越有劲儿。端起绿豆汤喝了两口:透心凉,爽!陈老汉嫌弃他: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味道确实好,我觉得比串串还要好吃。陈原冬感觉面疙瘩要更入味,嚼着有劲道越吃越有味。太重口了,可不能天天吃,偶尔吃一回还行。美味是美味,却不太健康,陈玉平特意给二嫂另外做了三鲜面汤,她在奶孩子,可吃不得这么重口。没两天,菜园子里的青蔬就供不起素锅串串了。因着整天都在摆摊,除本村外,还有周边邻村的过来买,青蔬消耗太大。向村里买食材来维持摆摊是不可能的,利润太低太低,陈玉平提不起兴趣。明天起,素锅串串先不卖。柳桂香想着还有点可惜,短短六七天功夫,靠着素锅串串,他们夫妻俩也分了两三百文呢。这生意看着钱少,一文钱两串,架不住买的人多,一文一文瞧着不显,傍晚收摊算钱时满满的全是惊喜。陈老汉捧着浓茶喝了口,享受般的眯起了眼睛,慢悠悠的说:农忙过后,咱们山坳里的地,不种苞谷了,翻整翻整改成种菜。我瞧着行。陈老爹想了想又说:地瓜也少种点,咱们多种点菜。陈原冬道:我家屋旁也有块菜地,改明儿就给拾掇出来。建屋时特意留了点地,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屋旁留点地种菜。听说明儿起暂时不卖素锅串串,大伙儿简直不敢相信,远比做恶梦还要来的可怕。平哥儿他们都在说你不打算卖串串了?三哥,是不是真的?你不卖串串了?怎么回事啊?这可不行啊,我还指望着串串解馋,没了串串吃,这日子可怎么过,夜里都要睡不踏实了。大伙儿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强烈要求继续卖串串,甚至有声音说,哪怕一文钱一串也没关系。陈玉平冷酷无情的拒绝了他们:天太热,少吃点串串对身体好。我觉得吃不到串串,整个人都要不好了。就是,吃嘛嘛不香。我现在就要不好了,快,来个人扶扶我,我承受不住往后没有串串吃的痛苦日子,我觉得我头好晕,四肢无力脑发昏。没想到,在古代也能看到戏精。陈玉平翻了个白眼:别装了,演得特别假。串串最近是没有,我看看,过几天把卤猪肠给整上,整不上也给你们捣鼓点别的新吃食出来。是不是和素锅串串一样,便宜又实惠,味道还顶个棒。有人顺着杆儿往上爬,贱兮兮的问着。这个说不准,我现在也不知道。平哥儿你可得赶紧的,吃习惯了你做的吃食,一天不吃,浑身不得劲儿,红烧肉和卤猪蹄又有点小贵,天天吃钱袋子遭不住。说起这事,我跟你们讲,我前两天还看见咱们村出了名的混混二山子,竟然跑镇里做苦力,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走近一瞧,还真是他。你们道为啥,就是馋平哥儿这摊子上的吃食,兜里没钱了,可不得想法子弄钱解馋。这还真是新奇,众人听着都笑了起来。平哥儿这吃食做得是真好吃,村长家那五个皮实的娃儿,据说为了吃口串串,现在都会扫地洗碗喂鸡帮着家里干活了。哈哈哈哈,三哥,我说你这串串还真不能说停就停,大伙说是不是啊。串串该停还是得停,大伙儿再怎么起哄瞎闹,陈玉平也还是把素锅串串停了。不用早起吊高汤整锅底,又可以睡个懒觉,幸福。摊子上只剩下虾酱馒头是整天有卖,生意也清淡了不少。作者有话要说:成功上榜,位置还挺不错,感谢宝贝们的支持,本章评论有小红包掉落比心~爱你们第16章每月逢七是赶集日。初六这天,陈老爹和陈玉平父子俩照例要去趟镇上买食材,顺便把草哥儿户籍的事落定,将这个月的果粉领回家,再给置办些婴儿所需的必需品,最后是买齐家里缺的日常品。事情很多也比较杂,中午是肯定赶不回家。出发前,特意把陈老汉父子俩的午饭张罗出来,两个凉拌菜,灶上炖了个汤,让柳桂香没事过来瞅两眼,配着虾酱馒头吃,午饭就算是齐活了。大壮是个很乖巧又安静的孩子,只有两岁的他,一点都不用操心,特别的省心好带。柳桂香表示,大壮留在家里没事,还能陪着巧妞儿玩,耽搁不了她。再加上一个草哥儿的话,她还真没有精力顾着。因此,草哥儿就由陈老爹父子俩带着进镇。去时搭着村里的顺风车,牛车往回返时,陈玉平父子俩还有好多事没有忙全乎,只得错过这免费的牛车。待他们把事情办妥该买的东西都买齐,已经是午时末,午饭在摊子上吃了碗鸡汤馄饨,皮薄肉鲜,五文钱一碗十个,个头比较大,倒也吃了个肚饱。我小的时候这馄饨摊子就在巷口摆着,一转眼几十年过去,这摊子还摆着,味道和从前一样,清淡又美味。别看摊子小,只有两个小矮桌,生意却红火的很,养活了一家八口人,现在摆摊的是他家的大儿子。陈玉平随口问了句:剩下的儿子不眼红?有什么可眼红的?几个孩子除大儿子外,都送着去当了学徒,分家单过时又给足了钱财。老摊主夫夫俩想事很周全。做生意哪有不周全,连个店面都没有,就在巷子口摆着,一摆几十年,到了儿子手里依旧红火,就足以看出来,这夫夫俩是有心思的。陈老爹指了指脑子,笑着说:聪明人呢。没有牛车可搭,父子俩只好走路回家。一路挑着树荫走,说着话慢慢悠悠,不知不觉就到了村口。陈二叔才从镇上回来呢?有村邻碰见,笑着打招呼。陈老爹和气的回应着。咋没租个牛车?幸好今天日头不是特别晒。顿了顿,瞧了眼睡着的草哥儿:这就是平哥儿在山里捡的孩子?养得不错,小脸看着见了点肉。陈原秋和陈原冬兄弟俩回来了。他俩进山拿笼子,这趟放得远,要往山里走小半个时辰,隔两天才取一回,收获颇丰。人回来了,开始张罗晚饭。吃得是面疙瘩,用锅底作汤,下了面疙瘩搁里头,喜欢吃辣的,可以放点辣酱,又烫了把青菜,味道很好,很入味鲜香可口。天天晚上吃这面疙瘩,我都不会腻。陈原秋嗦着面,欢天喜地的说着话,他吃得快,又放了辣酱,半碗下肚已是满头大汗:越吃越有劲儿。端起绿豆汤喝了两口:透心凉,爽!陈老汉嫌弃他: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味道确实好,我觉得比串串还要好吃。陈原冬感觉面疙瘩要更入味,嚼着有劲道越吃越有味。太重口了,可不能天天吃,偶尔吃一回还行。美味是美味,却不太健康,陈玉平特意给二嫂另外做了三鲜面汤,她在奶孩子,可吃不得这么重口。没两天,菜园子里的青蔬就供不起素锅串串了。因着整天都在摆摊,除本村外,还有周边邻村的过来买,青蔬消耗太大。向村里买食材来维持摆摊是不可能的,利润太低太低,陈玉平提不起兴趣。明天起,素锅串串先不卖。柳桂香想着还有点可惜,短短六七天功夫,靠着素锅串串,他们夫妻俩也分了两三百文呢。这生意看着钱少,一文钱两串,架不住买的人多,一文一文瞧着不显,傍晚收摊算钱时满满的全是惊喜。陈老汉捧着浓茶喝了口,享受般的眯起了眼睛,慢悠悠的说:农忙过后,咱们山坳里的地,不种苞谷了,翻整翻整改成种菜。我瞧着行。陈老爹想了想又说:地瓜也少种点,咱们多种点菜。陈原冬道:我家屋旁也有块菜地,改明儿就给拾掇出来。建屋时特意留了点地,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屋旁留点地种菜。听说明儿起暂时不卖素锅串串,大伙儿简直不敢相信,远比做恶梦还要来的可怕。平哥儿他们都在说你不打算卖串串了?三哥,是不是真的?你不卖串串了?怎么回事啊?这可不行啊,我还指望着串串解馋,没了串串吃,这日子可怎么过,夜里都要睡不踏实了。大伙儿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强烈要求继续卖串串,甚至有声音说,哪怕一文钱一串也没关系。陈玉平冷酷无情的拒绝了他们:天太热,少吃点串串对身体好。我觉得吃不到串串,整个人都要不好了。就是,吃嘛嘛不香。我现在就要不好了,快,来个人扶扶我,我承受不住往后没有串串吃的痛苦日子,我觉得我头好晕,四肢无力脑发昏。没想到,在古代也能看到戏精。陈玉平翻了个白眼:别装了,演得特别假。串串最近是没有,我看看,过几天把卤猪肠给整上,整不上也给你们捣鼓点别的新吃食出来。是不是和素锅串串一样,便宜又实惠,味道还顶个棒。有人顺着杆儿往上爬,贱兮兮的问着。这个说不准,我现在也不知道。平哥儿你可得赶紧的,吃习惯了你做的吃食,一天不吃,浑身不得劲儿,红烧肉和卤猪蹄又有点小贵,天天吃钱袋子遭不住。说起这事,我跟你们讲,我前两天还看见咱们村出了名的混混二山子,竟然跑镇里做苦力,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走近一瞧,还真是他。你们道为啥,就是馋平哥儿这摊子上的吃食,兜里没钱了,可不得想法子弄钱解馋。这还真是新奇,众人听着都笑了起来。平哥儿这吃食做得是真好吃,村长家那五个皮实的娃儿,据说为了吃口串串,现在都会扫地洗碗喂鸡帮着家里干活了。哈哈哈哈,三哥,我说你这串串还真不能说停就停,大伙说是不是啊。串串该停还是得停,大伙儿再怎么起哄瞎闹,陈玉平也还是把素锅串串停了。不用早起吊高汤整锅底,又可以睡个懒觉,幸福。摊子上只剩下虾酱馒头是整天有卖,生意也清淡了不少。作者有话要说:成功上榜,位置还挺不错,感谢宝贝们的支持,本章评论有小红包掉落比心~爱你们第16章每月逢七是赶集日。初六这天,陈老爹和陈玉平父子俩照例要去趟镇上买食材,顺便把草哥儿户籍的事落定,将这个月的果粉领回家,再给置办些婴儿所需的必需品,最后是买齐家里缺的日常品。事情很多也比较杂,中午是肯定赶不回家。出发前,特意把陈老汉父子俩的午饭张罗出来,两个凉拌菜,灶上炖了个汤,让柳桂香没事过来瞅两眼,配着虾酱馒头吃,午饭就算是齐活了。大壮是个很乖巧又安静的孩子,只有两岁的他,一点都不用操心,特别的省心好带。柳桂香表示,大壮留在家里没事,还能陪着巧妞儿玩,耽搁不了她。再加上一个草哥儿的话,她还真没有精力顾着。因此,草哥儿就由陈老爹父子俩带着进镇。去时搭着村里的顺风车,牛车往回返时,陈玉平父子俩还有好多事没有忙全乎,只得错过这免费的牛车。待他们把事情办妥该买的东西都买齐,已经是午时末,午饭在摊子上吃了碗鸡汤馄饨,皮薄肉鲜,五文钱一碗十个,个头比较大,倒也吃了个肚饱。我小的时候这馄饨摊子就在巷口摆着,一转眼几十年过去,这摊子还摆着,味道和从前一样,清淡又美味。别看摊子小,只有两个小矮桌,生意却红火的很,养活了一家八口人,现在摆摊的是他家的大儿子。陈玉平随口问了句:剩下的儿子不眼红?有什么可眼红的?几个孩子除大儿子外,都送着去当了学徒,分家单过时又给足了钱财。老摊主夫夫俩想事很周全。做生意哪有不周全,连个店面都没有,就在巷子口摆着,一摆几十年,到了儿子手里依旧红火,就足以看出来,这夫夫俩是有心思的。陈老爹指了指脑子,笑着说:聪明人呢。没有牛车可搭,父子俩只好走路回家。一路挑着树荫走,说着话慢慢悠悠,不知不觉就到了村口。陈二叔才从镇上回来呢?有村邻碰见,笑着打招呼。陈老爹和气的回应着。咋没租个牛车?幸好今天日头不是特别晒。顿了顿,瞧了眼睡着的草哥儿:这就是平哥儿在山里捡的孩子?养得不错,小脸看着见了点肉。陈原秋和陈原冬兄弟俩回来了。他俩进山拿笼子,这趟放得远,要往山里走小半个时辰,隔两天才取一回,收获颇丰。人回来了,开始张罗晚饭。吃得是面疙瘩,用锅底作汤,下了面疙瘩搁里头,喜欢吃辣的,可以放点辣酱,又烫了把青菜,味道很好,很入味鲜香可口。天天晚上吃这面疙瘩,我都不会腻。陈原秋嗦着面,欢天喜地的说着话,他吃得快,又放了辣酱,半碗下肚已是满头大汗:越吃越有劲儿。端起绿豆汤喝了两口:透心凉,爽!陈老汉嫌弃他: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味道确实好,我觉得比串串还要好吃。陈原冬感觉面疙瘩要更入味,嚼着有劲道越吃越有味。太重口了,可不能天天吃,偶尔吃一回还行。美味是美味,却不太健康,陈玉平特意给二嫂另外做了三鲜面汤,她在奶孩子,可吃不得这么重口。没两天,菜园子里的青蔬就供不起素锅串串了。因着整天都在摆摊,除本村外,还有周边邻村的过来买,青蔬消耗太大。向村里买食材来维持摆摊是不可能的,利润太低太低,陈玉平提不起兴趣。明天起,素锅串串先不卖。柳桂香想着还有点可惜,短短六七天功夫,靠着素锅串串,他们夫妻俩也分了两三百文呢。这生意看着钱少,一文钱两串,架不住买的人多,一文一文瞧着不显,傍晚收摊算钱时满满的全是惊喜。陈老汉捧着浓茶喝了口,享受般的眯起了眼睛,慢悠悠的说:农忙过后,咱们山坳里的地,不种苞谷了,翻整翻整改成种菜。我瞧着行。陈老爹想了想又说:地瓜也少种点,咱们多种点菜。陈原冬道:我家屋旁也有块菜地,改明儿就给拾掇出来。建屋时特意留了点地,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屋旁留点地种菜。听说明儿起暂时不卖素锅串串,大伙儿简直不敢相信,远比做恶梦还要来的可怕。平哥儿他们都在说你不打算卖串串了?三哥,是不是真的?你不卖串串了?怎么回事啊?这可不行啊,我还指望着串串解馋,没了串串吃,这日子可怎么过,夜里都要睡不踏实了。大伙儿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强烈要求继续卖串串,甚至有声音说,哪怕一文钱一串也没关系。陈玉平冷酷无情的拒绝了他们:天太热,少吃点串串对身体好。我觉得吃不到串串,整个人都要不好了。就是,吃嘛嘛不香。我现在就要不好了,快,来个人扶扶我,我承受不住往后没有串串吃的痛苦日子,我觉得我头好晕,四肢无力脑发昏。没想到,在古代也能看到戏精。陈玉平翻了个白眼:别装了,演得特别假。串串最近是没有,我看看,过几天把卤猪肠给整上,整不上也给你们捣鼓点别的新吃食出来。是不是和素锅串串一样,便宜又实惠,味道还顶个棒。有人顺着杆儿往上爬,贱兮兮的问着。这个说不准,我现在也不知道。平哥儿你可得赶紧的,吃习惯了你做的吃食,一天不吃,浑身不得劲儿,红烧肉和卤猪蹄又有点小贵,天天吃钱袋子遭不住。说起这事,我跟你们讲,我前两天还看见咱们村出了名的混混二山子,竟然跑镇里做苦力,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走近一瞧,还真是他。你们道为啥,就是馋平哥儿这摊子上的吃食,兜里没钱了,可不得想法子弄钱解馋。这还真是新奇,众人听着都笑了起来。平哥儿这吃食做得是真好吃,村长家那五个皮实的娃儿,据说为了吃口串串,现在都会扫地洗碗喂鸡帮着家里干活了。哈哈哈哈,三哥,我说你这串串还真不能说停就停,大伙说是不是啊。串串该停还是得停,大伙儿再怎么起哄瞎闹,陈玉平也还是把素锅串串停了。不用早起吊高汤整锅底,又可以睡个懒觉,幸福。摊子上只剩下虾酱馒头是整天有卖,生意也清淡了不少。作者有话要说:成功上榜,位置还挺不错,感谢宝贝们的支持,本章评论有小红包掉落比心~爱你们第16章每月逢七是赶集日。初六这天,陈老爹和陈玉平父子俩照例要去趟镇上买食材,顺便把草哥儿户籍的事落定,将这个月的果粉领回家,再给置办些婴儿所需的必需品,最后是买齐家里缺的日常品。事情很多也比较杂,中午是肯定赶不回家。出发前,特意把陈老汉父子俩的午饭张罗出来,两个凉拌菜,灶上炖了个汤,让柳桂香没事过来瞅两眼,配着虾酱馒头吃,午饭就算是齐活了。大壮是个很乖巧又安静的孩子,只有两岁的他,一点都不用操心,特别的省心好带。柳桂香表示,大壮留在家里没事,还能陪着巧妞儿玩,耽搁不了她。再加上一个草哥儿的话,她还真没有精力顾着。因此,草哥儿就由陈老爹父子俩带着进镇。去时搭着村里的顺风车,牛车往回返时,陈玉平父子俩还有好多事没有忙全乎,只得错过这免费的牛车。待他们把事情办妥该买的东西都买齐,已经是午时末,午饭在摊子上吃了碗鸡汤馄饨,皮薄肉鲜,五文钱一碗十个,个头比较大,倒也吃了个肚饱。我小的时候这馄饨摊子就在巷口摆着,一转眼几十年过去,这摊子还摆着,味道和从前一样,清淡又美味。别看摊子小,只有两个小矮桌,生意却红火的很,养活了一家八口人,现在摆摊的是他家的大儿子。陈玉平随口问了句:剩下的儿子不眼红?有什么可眼红的?几个孩子除大儿子外,都送着去当了学徒,分家单过时又给足了钱财。老摊主夫夫俩想事很周全。做生意哪有不周全,连个店面都没有,就在巷子口摆着,一摆几十年,到了儿子手里依旧红火,就足以看出来,这夫夫俩是有心思的。陈老爹指了指脑子,笑着说:聪明人呢。没有牛车可搭,父子俩只好走路回家。一路挑着树荫走,说着话慢慢悠悠,不知不觉就到了村口。陈二叔才从镇上回来呢?有村邻碰见,笑着打招呼。陈老爹和气的回应着。咋没租个牛车?幸好今天日头不是特别晒。顿了顿,瞧了眼睡着的草哥儿:这就是平哥儿在山里捡的孩子?养得不错,小脸看着见了点肉。陈原秋和陈原冬兄弟俩回来了。他俩进山拿笼子,这趟放得远,要往山里走小半个时辰,隔两天才取一回,收获颇丰。人回来了,开始张罗晚饭。吃得是面疙瘩,用锅底作汤,下了面疙瘩搁里头,喜欢吃辣的,可以放点辣酱,又烫了把青菜,味道很好,很入味鲜香可口。天天晚上吃这面疙瘩,我都不会腻。陈原秋嗦着面,欢天喜地的说着话,他吃得快,又放了辣酱,半碗下肚已是满头大汗:越吃越有劲儿。端起绿豆汤喝了两口:透心凉,爽!陈老汉嫌弃他: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味道确实好,我觉得比串串还要好吃。陈原冬感觉面疙瘩要更入味,嚼着有劲道越吃越有味。太重口了,可不能天天吃,偶尔吃一回还行。美味是美味,却不太健康,陈玉平特意给二嫂另外做了三鲜面汤,她在奶孩子,可吃不得这么重口。没两天,菜园子里的青蔬就供不起素锅串串了。因着整天都在摆摊,除本村外,还有周边邻村的过来买,青蔬消耗太大。向村里买食材来维持摆摊是不可能的,利润太低太低,陈玉平提不起兴趣。明天起,素锅串串先不卖。柳桂香想着还有点可惜,短短六七天功夫,靠着素锅串串,他们夫妻俩也分了两三百文呢。这生意看着钱少,一文钱两串,架不住买的人多,一文一文瞧着不显,傍晚收摊算钱时满满的全是惊喜。陈老汉捧着浓茶喝了口,享受般的眯起了眼睛,慢悠悠的说:农忙过后,咱们山坳里的地,不种苞谷了,翻整翻整改成种菜。我瞧着行。陈老爹想了想又说:地瓜也少种点,咱们多种点菜。陈原冬道:我家屋旁也有块菜地,改明儿就给拾掇出来。建屋时特意留了点地,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屋旁留点地种菜。听说明儿起暂时不卖素锅串串,大伙儿简直不敢相信,远比做恶梦还要来的可怕。平哥儿他们都在说你不打算卖串串了?三哥,是不是真的?你不卖串串了?怎么回事啊?这可不行啊,我还指望着串串解馋,没了串串吃,这日子可怎么过,夜里都要睡不踏实了。大伙儿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强烈要求继续卖串串,甚至有声音说,哪怕一文钱一串也没关系。陈玉平冷酷无情的拒绝了他们:天太热,少吃点串串对身体好。我觉得吃不到串串,整个人都要不好了。就是,吃嘛嘛不香。我现在就要不好了,快,来个人扶扶我,我承受不住往后没有串串吃的痛苦日子,我觉得我头好晕,四肢无力脑发昏。没想到,在古代也能看到戏精。陈玉平翻了个白眼:别装了,演得特别假。串串最近是没有,我看看,过几天把卤猪肠给整上,整不上也给你们捣鼓点别的新吃食出来。是不是和素锅串串一样,便宜又实惠,味道还顶个棒。有人顺着杆儿往上爬,贱兮兮的问着。这个说不准,我现在也不知道。平哥儿你可得赶紧的,吃习惯了你做的吃食,一天不吃,浑身不得劲儿,红烧肉和卤猪蹄又有点小贵,天天吃钱袋子遭不住。说起这事,我跟你们讲,我前两天还看见咱们村出了名的混混二山子,竟然跑镇里做苦力,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走近一瞧,还真是他。你们道为啥,就是馋平哥儿这摊子上的吃食,兜里没钱了,可不得想法子弄钱解馋。这还真是新奇,众人听着都笑了起来。平哥儿这吃食做得是真好吃,村长家那五个皮实的娃儿,据说为了吃口串串,现在都会扫地洗碗喂鸡帮着家里干活了。哈哈哈哈,三哥,我说你这串串还真不能说停就停,大伙说是不是啊。串串该停还是得停,大伙儿再怎么起哄瞎闹,陈玉平也还是把素锅串串停了。不用早起吊高汤整锅底,又可以睡个懒觉,幸福。摊子上只剩下虾酱馒头是整天有卖,生意也清淡了不少。作者有话要说:成功上榜,位置还挺不错,感谢宝贝们的支持,本章评论有小红包掉落比心~爱你们第16章每月逢七是赶集日。初六这天,陈老爹和陈玉平父子俩照例要去趟镇上买食材,顺便把草哥儿户籍的事落定,将这个月的果粉领回家,再给置办些婴儿所需的必需品,最后是买齐家里缺的日常品。事情很多也比较杂,中午是肯定赶不回家。出发前,特意把陈老汉父子俩的午饭张罗出来,两个凉拌菜,灶上炖了个汤,让柳桂香没事过来瞅两眼,配着虾酱馒头吃,午饭就算是齐活了。大壮是个很乖巧又安静的孩子,只有两岁的他,一点都不用操心,特别的省心好带。柳桂香表示,大壮留在家里没事,还能陪着巧妞儿玩,耽搁不了她。再加上一个草哥儿的话,她还真没有精力顾着。因此,草哥儿就由陈老爹父子俩带着进镇。去时搭着村里的顺风车,牛车往回返时,陈玉平父子俩还有好多事没有忙全乎,只得错过这免费的牛车。待他们把事情办妥该买的东西都买齐,已经是午时末,午饭在摊子上吃了碗鸡汤馄饨,皮薄肉鲜,五文钱一碗十个,个头比较大,倒也吃了个肚饱。我小的时候这馄饨摊子就在巷口摆着,一转眼几十年过去,这摊子还摆着,味道和从前一样,清淡又美味。别看摊子小,只有两个小矮桌,生意却红火的很,养活了一家八口人,现在摆摊的是他家的大儿子。陈玉平随口问了句:剩下的儿子不眼红?有什么可眼红的?几个孩子除大儿子外,都送着去当了学徒,分家单过时又给足了钱财。老摊主夫夫俩想事很周全。做生意哪有不周全,连个店面都没有,就在巷子口摆着,一摆几十年,到了儿子手里依旧红火,就足以看出来,这夫夫俩是有心思的。陈老爹指了指脑子,笑着说:聪明人呢。没有牛车可搭,父子俩只好走路回家。一路挑着树荫走,说着话慢慢悠悠,不知不觉就到了村口。陈二叔才从镇上回来呢?有村邻碰见,笑着打招呼。陈老爹和气的回应着。咋没租个牛车?幸好今天日头不是特别晒。顿了顿,瞧了眼睡着的草哥儿:这就是平哥儿在山里捡的孩子?养得不错,小脸看着见了点肉。陈原秋和陈原冬兄弟俩回来了。他俩进山拿笼子,这趟放得远,要往山里走小半个时辰,隔两天才取一回,收获颇丰。人回来了,开始张罗晚饭。吃得是面疙瘩,用锅底作汤,下了面疙瘩搁里头,喜欢吃辣的,可以放点辣酱,又烫了把青菜,味道很好,很入味鲜香可口。天天晚上吃这面疙瘩,我都不会腻。陈原秋嗦着面,欢天喜地的说着话,他吃得快,又放了辣酱,半碗下肚已是满头大汗:越吃越有劲儿。端起绿豆汤喝了两口:透心凉,爽!陈老汉嫌弃他: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味道确实好,我觉得比串串还要好吃。陈原冬感觉面疙瘩要更入味,嚼着有劲道越吃越有味。太重口了,可不能天天吃,偶尔吃一回还行。美味是美味,却不太健康,陈玉平特意给二嫂另外做了三鲜面汤,她在奶孩子,可吃不得这么重口。没两天,菜园子里的青蔬就供不起素锅串串了。因着整天都在摆摊,除本村外,还有周边邻村的过来买,青蔬消耗太大。向村里买食材来维持摆摊是不可能的,利润太低太低,陈玉平提不起兴趣。明天起,素锅串串先不卖。柳桂香想着还有点可惜,短短六七天功夫,靠着素锅串串,他们夫妻俩也分了两三百文呢。这生意看着钱少,一文钱两串,架不住买的人多,一文一文瞧着不显,傍晚收摊算钱时满满的全是惊喜。陈老汉捧着浓茶喝了口,享受般的眯起了眼睛,慢悠悠的说:农忙过后,咱们山坳里的地,不种苞谷了,翻整翻整改成种菜。我瞧着行。陈老爹想了想又说:地瓜也少种点,咱们多种点菜。陈原冬道:我家屋旁也有块菜地,改明儿就给拾掇出来。建屋时特意留了点地,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屋旁留点地种菜。听说明儿起暂时不卖素锅串串,大伙儿简直不敢相信,远比做恶梦还要来的可怕。平哥儿他们都在说你不打算卖串串了?三哥,是不是真的?你不卖串串了?怎么回事啊?这可不行啊,我还指望着串串解馋,没了串串吃,这日子可怎么过,夜里都要睡不踏实了。大伙儿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强烈要求继续卖串串,甚至有声音说,哪怕一文钱一串也没关系。陈玉平冷酷无情的拒绝了他们:天太热,少吃点串串对身体好。我觉得吃不到串串,整个人都要不好了。就是,吃嘛嘛不香。我现在就要不好了,快,来个人扶扶我,我承受不住往后没有串串吃的痛苦日子,我觉得我头好晕,四肢无力脑发昏。没想到,在古代也能看到戏精。陈玉平翻了个白眼:别装了,演得特别假。串串最近是没有,我看看,过几天把卤猪肠给整上,整不上也给你们捣鼓点别的新吃食出来。是不是和素锅串串一样,便宜又实惠,味道还顶个棒。有人顺着杆儿往上爬,贱兮兮的问着。这个说不准,我现在也不知道。平哥儿你可得赶紧的,吃习惯了你做的吃食,一天不吃,浑身不得劲儿,红烧肉和卤猪蹄又有点小贵,天天吃钱袋子遭不住。说起这事,我跟你们讲,我前两天还看见咱们村出了名的混混二山子,竟然跑镇里做苦力,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走近一瞧,还真是他。你们道为啥,就是馋平哥儿这摊子上的吃食,兜里没钱了,可不得想法子弄钱解馋。这还真是新奇,众人听着都笑了起来。平哥儿这吃食做得是真好吃,村长家那五个皮实的娃儿,据说为了吃口串串,现在都会扫地洗碗喂鸡帮着家里干活了。哈哈哈哈,三哥,我说你这串串还真不能说停就停,大伙说是不是啊。串串该停还是得停,大伙儿再怎么起哄瞎闹,陈玉平也还是把素锅串串停了。不用早起吊高汤整锅底,又可以睡个懒觉,幸福。摊子上只剩下虾酱馒头是整天有卖,生意也清淡了不少。作者有话要说:成功上榜,位置还挺不错,感谢宝贝们的支持,本章评论有小红包掉落比心~爱你们第16章每月逢七是赶集日。初六这天,陈老爹和陈玉平父子俩照例要去趟镇上买食材,顺便把草哥儿户籍的事落定,将这个月的果粉领回家,再给置办些婴儿所需的必需品,最后是买齐家里缺的日常品。事情很多也比较杂,中午是肯定赶不回家。出发前,特意把陈老汉父子俩的午饭张罗出来,两个凉拌菜,灶上炖了个汤,让柳桂香没事过来瞅两眼,配着虾酱馒头吃,午饭就算是齐活了。大壮是个很乖巧又安静的孩子,只有两岁的他,一点都不用操心,特别的省心好带。柳桂香表示,大壮留在家里没事,还能陪着巧妞儿玩,耽搁不了她。再加上一个草哥儿的话,她还真没有精力顾着。因此,草哥儿就由陈老爹父子俩带着进镇。去时搭着村里的顺风车,牛车往回返时,陈玉平父子俩还有好多事没有忙全乎,只得错过这免费的牛车。待他们把事情办妥该买的东西都买齐,已经是午时末,午饭在摊子上吃了碗鸡汤馄饨,皮薄肉鲜,五文钱一碗十个,个头比较大,倒也吃了个肚饱。我小的时候这馄饨摊子就在巷口摆着,一转眼几十年过去,这摊子还摆着,味道和从前一样,清淡又美味。别看摊子小,只有两个小矮桌,生意却红火的很,养活了一家八口人,现在摆摊的是他家的大儿子。陈玉平随口问了句:剩下的儿子不眼红?有什么可眼红的?几个孩子除大儿子外,都送着去当了学徒,分家单过时又给足了钱财。老摊主夫夫俩想事很周全。做生意哪有不周全,连个店面都没有,就在巷子口摆着,一摆几十年,到了儿子手里依旧红火,就足以看出来,这夫夫俩是有心思的。陈老爹指了指脑子,笑着说:聪明人呢。没有牛车可搭,父子俩只好走路回家。一路挑着树荫走,说着话慢慢悠悠,不知不觉就到了村口。陈二叔才从镇上回来呢?有村邻碰见,笑着打招呼。陈老爹和气的回应着。咋没租个牛车?幸好今天日头不是特别晒。顿了顿,瞧了眼睡着的草哥儿:这就是平哥儿在山里捡的孩子?养得不错,小脸看着见了点肉。陈原秋和陈原冬兄弟俩回来了。他俩进山拿笼子,这趟放得远,要往山里走小半个时辰,隔两天才取一回,收获颇丰。人回来了,开始张罗晚饭。吃得是面疙瘩,用锅底作汤,下了面疙瘩搁里头,喜欢吃辣的,可以放点辣酱,又烫了把青菜,味道很好,很入味鲜香可口。天天晚上吃这面疙瘩,我都不会腻。陈原秋嗦着面,欢天喜地的说着话,他吃得快,又放了辣酱,半碗下肚已是满头大汗:越吃越有劲儿。端起绿豆汤喝了两口:透心凉,爽!陈老汉嫌弃他: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味道确实好,我觉得比串串还要好吃。陈原冬感觉面疙瘩要更入味,嚼着有劲道越吃越有味。太重口了,可不能天天吃,偶尔吃一回还行。美味是美味,却不太健康,陈玉平特意给二嫂另外做了三鲜面汤,她在奶孩子,可吃不得这么重口。没两天,菜园子里的青蔬就供不起素锅串串了。因着整天都在摆摊,除本村外,还有周边邻村的过来买,青蔬消耗太大。向村里买食材来维持摆摊是不可能的,利润太低太低,陈玉平提不起兴趣。明天起,素锅串串先不卖。柳桂香想着还有点可惜,短短六七天功夫,靠着素锅串串,他们夫妻俩也分了两三百文呢。这生意看着钱少,一文钱两串,架不住买的人多,一文一文瞧着不显,傍晚收摊算钱时满满的全是惊喜。陈老汉捧着浓茶喝了口,享受般的眯起了眼睛,慢悠悠的说:农忙过后,咱们山坳里的地,不种苞谷了,翻整翻整改成种菜。我瞧着行。陈老爹想了想又说:地瓜也少种点,咱们多种点菜。陈原冬道:我家屋旁也有块菜地,改明儿就给拾掇出来。建屋时特意留了点地,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屋旁留点地种菜。听说明儿起暂时不卖素锅串串,大伙儿简直不敢相信,远比做恶梦还要来的可怕。平哥儿他们都在说你不打算卖串串了?三哥,是不是真的?你不卖串串了?怎么回事啊?这可不行啊,我还指望着串串解馋,没了串串吃,这日子可怎么过,夜里都要睡不踏实了。大伙儿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强烈要求继续卖串串,甚至有声音说,哪怕一文钱一串也没关系。陈玉平冷酷无情的拒绝了他们:天太热,少吃点串串对身体好。我觉得吃不到串串,整个人都要不好了。就是,吃嘛嘛不香。我现在就要不好了,快,来个人扶扶我,我承受不住往后没有串串吃的痛苦日子,我觉得我头好晕,四肢无力脑发昏。没想到,在古代也能看到戏精。陈玉平翻了个白眼:别装了,演得特别假。串串最近是没有,我看看,过几天把卤猪肠给整上,整不上也给你们捣鼓点别的新吃食出来。是不是和素锅串串一样,便宜又实惠,味道还顶个棒。有人顺着杆儿往上爬,贱兮兮的问着。这个说不准,我现在也不知道。平哥儿你可得赶紧的,吃习惯了你做的吃食,一天不吃,浑身不得劲儿,红烧肉和卤猪蹄又有点小贵,天天吃钱袋子遭不住。说起这事,我跟你们讲,我前两天还看见咱们村出了名的混混二山子,竟然跑镇里做苦力,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走近一瞧,还真是他。你们道为啥,就是馋平哥儿这摊子上的吃食,兜里没钱了,可不得想法子弄钱解馋。这还真是新奇,众人听着都笑了起来。平哥儿这吃食做得是真好吃,村长家那五个皮实的娃儿,据说为了吃口串串,现在都会扫地洗碗喂鸡帮着家里干活了。哈哈哈哈,三哥,我说你这串串还真不能说停就停,大伙说是不是啊。串串该停还是得停,大伙儿再怎么起哄瞎闹,陈玉平也还是把素锅串串停了。不用早起吊高汤整锅底,又可以睡个懒觉,幸福。摊子上只剩下虾酱馒头是整天有卖,生意也清淡了不少。作者有话要说:成功上榜,位置还挺不错,感谢宝贝们的支持,本章评论有小红包掉落比心~爱你们第16章每月逢七是赶集日。初六这天,陈老爹和陈玉平父子俩照例要去趟镇上买食材,顺便把草哥儿户籍的事落定,将这个月的果粉领回家,再给置办些婴儿所需的必需品,最后是买齐家里缺的日常品。事情很多也比较杂,中午是肯定赶不回家。出发前,特意把陈老汉父子俩的午饭张罗出来,两个凉拌菜,灶上炖了个汤,让柳桂香没事过来瞅两眼,配着虾酱馒头吃,午饭就算是齐活了。大壮是个很乖巧又安静的孩子,只有两岁的他,一点都不用操心,特别的省心好带。柳桂香表示,大壮留在家里没事,还能陪着巧妞儿玩,耽搁不了她。再加上一个草哥儿的话,她还真没有精力顾着。因此,草哥儿就由陈老爹父子俩带着进镇。去时搭着村里的顺风车,牛车往回返时,陈玉平父子俩还有好多事没有忙全乎,只得错过这免费的牛车。待他们把事情办妥该买的东西都买齐,已经是午时末,午饭在摊子上吃了碗鸡汤馄饨,皮薄肉鲜,五文钱一碗十个,个头比较大,倒也吃了个肚饱。我小的时候这馄饨摊子就在巷口摆着,一转眼几十年过去,这摊子还摆着,味道和从前一样,清淡又美味。别看摊子小,只有两个小矮桌,生意却红火的很,养活了一家八口人,现在摆摊的是他家的大儿子。陈玉平随口问了句:剩下的儿子不眼红?有什么可眼红的?几个孩子除大儿子外,都送着去当了学徒,分家单过时又给足了钱财。老摊主夫夫俩想事很周全。做生意哪有不周全,连个店面都没有,就在巷子口摆着,一摆几十年,到了儿子手里依旧红火,就足以看出来,这夫夫俩是有心思的。陈老爹指了指脑子,笑着说:聪明人呢。没有牛车可搭,父子俩只好走路回家。一路挑着树荫走,说着话慢慢悠悠,不知不觉就到了村口。陈二叔才从镇上回来呢?有村邻碰见,笑着打招呼。陈老爹和气的回应着。咋没租个牛车?幸好今天日头不是特别晒。顿了顿,瞧了眼睡着的草哥儿:这就是平哥儿在山里捡的孩子?养得不错,小脸看着见了点肉。陈原秋和陈原冬兄弟俩回来了。他俩进山拿笼子,这趟放得远,要往山里走小半个时辰,隔两天才取一回,收获颇丰。人回来了,开始张罗晚饭。吃得是面疙瘩,用锅底作汤,下了面疙瘩搁里头,喜欢吃辣的,可以放点辣酱,又烫了把青菜,味道很好,很入味鲜香可口。天天晚上吃这面疙瘩,我都不会腻。陈原秋嗦着面,欢天喜地的说着话,他吃得快,又放了辣酱,半碗下肚已是满头大汗:越吃越有劲儿。端起绿豆汤喝了两口:透心凉,爽!陈老汉嫌弃他: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味道确实好,我觉得比串串还要好吃。陈原冬感觉面疙瘩要更入味,嚼着有劲道越吃越有味。太重口了,可不能天天吃,偶尔吃一回还行。美味是美味,却不太健康,陈玉平特意给二嫂另外做了三鲜面汤,她在奶孩子,可吃不得这么重口。没两天,菜园子里的青蔬就供不起素锅串串了。因着整天都在摆摊,除本村外,还有周边邻村的过来买,青蔬消耗太大。向村里买食材来维持摆摊是不可能的,利润太低太低,陈玉平提不起兴趣。明天起,素锅串串先不卖。柳桂香想着还有点可惜,短短六七天功夫,靠着素锅串串,他们夫妻俩也分了两三百文呢。这生意看着钱少,一文钱两串,架不住买的人多,一文一文瞧着不显,傍晚收摊算钱时满满的全是惊喜。陈老汉捧着浓茶喝了口,享受般的眯起了眼睛,慢悠悠的说:农忙过后,咱们山坳里的地,不种苞谷了,翻整翻整改成种菜。我瞧着行。陈老爹想了想又说:地瓜也少种点,咱们多种点菜。陈原冬道:我家屋旁也有块菜地,改明儿就给拾掇出来。建屋时特意留了点地,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屋旁留点地种菜。听说明儿起暂时不卖素锅串串,大伙儿简直不敢相信,远比做恶梦还要来的可怕。平哥儿他们都在说你不打算卖串串了?三哥,是不是真的?你不卖串串了?怎么回事啊?这可不行啊,我还指望着串串解馋,没了串串吃,这日子可怎么过,夜里都要睡不踏实了。大伙儿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强烈要求继续卖串串,甚至有声音说,哪怕一文钱一串也没关系。陈玉平冷酷无情的拒绝了他们:天太热,少吃点串串对身体好。我觉得吃不到串串,整个人都要不好了。就是,吃嘛嘛不香。我现在就要不好了,快,来个人扶扶我,我承受不住往后没有串串吃的痛苦日子,我觉得我头好晕,四肢无力脑发昏。没想到,在古代也能看到戏精。陈玉平翻了个白眼:别装了,演得特别假。串串最近是没有,我看看,过几天把卤猪肠给整上,整不上也给你们捣鼓点别的新吃食出来。是不是和素锅串串一样,便宜又实惠,味道还顶个棒。有人顺着杆儿往上爬,贱兮兮的问着。这个说不准,我现在也不知道。平哥儿你可得赶紧的,吃习惯了你做的吃食,一天不吃,浑身不得劲儿,红烧肉和卤猪蹄又有点小贵,天天吃钱袋子遭不住。说起这事,我跟你们讲,我前两天还看见咱们村出了名的混混二山子,竟然跑镇里做苦力,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走近一瞧,还真是他。你们道为啥,就是馋平哥儿这摊子上的吃食,兜里没钱了,可不得想法子弄钱解馋。这还真是新奇,众人听着都笑了起来。平哥儿这吃食做得是真好吃,村长家那五个皮实的娃儿,据说为了吃口串串,现在都会扫地洗碗喂鸡帮着家里干活了。哈哈哈哈,三哥,我说你这串串还真不能说停就停,大伙说是不是啊。串串该停还是得停,大伙儿再怎么起哄瞎闹,陈玉平也还是把素锅串串停了。不用早起吊高汤整锅底,又可以睡个懒觉,幸福。摊子上只剩下虾酱馒头是整天有卖,生意也清淡了不少。作者有话要说:成功上榜,位置还挺不错,感谢宝贝们的支持,本章评论有小红包掉落比心~爱你们第16章每月逢七是赶集日。初六这天,陈老爹和陈玉平父子俩照例要去趟镇上买食材,顺便把草哥儿户籍的事落定,将这个月的果粉领回家,再给置办些婴儿所需的必需品,最后是买齐家里缺的日常品。事情很多也比较杂,中午是肯定赶不回家。出发前,特意把陈老汉父子俩的午饭张罗出来,两个凉拌菜,灶上炖了个汤,让柳桂香没事过来瞅两眼,配着虾酱馒头吃,午饭就算是齐活了。大壮是个很乖巧又安静的孩子,只有两岁的他,一点都不用操心,特别的省心好带。柳桂香表示,大壮留在家里没事,还能陪着巧妞儿玩,耽搁不了她。再加上一个草哥儿的话,她还真没有精力顾着。因此,草哥儿就由陈老爹父子俩带着进镇。去时搭着村里的顺风车,牛车往回返时,陈玉平父子俩还有好多事没有忙全乎,只得错过这免费的牛车。待他们把事情办妥该买的东西都买齐,已经是午时末,午饭在摊子上吃了碗鸡汤馄饨,皮薄肉鲜,五文钱一碗十个,个头比较大,倒也吃了个肚饱。我小的时候这馄饨摊子就在巷口摆着,一转眼几十年过去,这摊子还摆着,味道和从前一样,清淡又美味。别看摊子小,只有两个小矮桌,生意却红火的很,养活了一家八口人,现在摆摊的是他家的大儿子。陈玉平随口问了句:剩下的儿子不眼红?有什么可眼红的?几个孩子除大儿子外,都送着去当了学徒,分家单过时又给足了钱财。老摊主夫夫俩想事很周全。做生意哪有不周全,连个店面都没有,就在巷子口摆着,一摆几十年,到了儿子手里依旧红火,就足以看出来,这夫夫俩是有心思的。陈老爹指了指脑子,笑着说:聪明人呢。没有牛车可搭,父子俩只好走路回家。一路挑着树荫走,说着话慢慢悠悠,不知不觉就到了村口。陈二叔才从镇上回来呢?有村邻碰见,笑着打招呼。陈老爹和气的回应着。咋没租个牛车?幸好今天日头不是特别晒。顿了顿,瞧了眼睡着的草哥儿:这就是平哥儿在山里捡的孩子?养得不错,小脸看着见了点肉。陈原秋和陈原冬兄弟俩回来了。他俩进山拿笼子,这趟放得远,要往山里走小半个时辰,隔两天才取一回,收获颇丰。人回来了,开始张罗晚饭。吃得是面疙瘩,用锅底作汤,下了面疙瘩搁里头,喜欢吃辣的,可以放点辣酱,又烫了把青菜,味道很好,很入味鲜香可口。天天晚上吃这面疙瘩,我都不会腻。陈原秋嗦着面,欢天喜地的说着话,他吃得快,又放了辣酱,半碗下肚已是满头大汗:越吃越有劲儿。端起绿豆汤喝了两口:透心凉,爽!陈老汉嫌弃他: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味道确实好,我觉得比串串还要好吃。陈原冬感觉面疙瘩要更入味,嚼着有劲道越吃越有味。太重口了,可不能天天吃,偶尔吃一回还行。美味是美味,却不太健康,陈玉平特意给二嫂另外做了三鲜面汤,她在奶孩子,可吃不得这么重口。没两天,菜园子里的青蔬就供不起素锅串串了。因着整天都在摆摊,除本村外,还有周边邻村的过来买,青蔬消耗太大。向村里买食材来维持摆摊是不可能的,利润太低太低,陈玉平提不起兴趣。明天起,素锅串串先不卖。柳桂香想着还有点可惜,短短六七天功夫,靠着素锅串串,他们夫妻俩也分了两三百文呢。这生意看着钱少,一文钱两串,架不住买的人多,一文一文瞧着不显,傍晚收摊算钱时满满的全是惊喜。陈老汉捧着浓茶喝了口,享受般的眯起了眼睛,慢悠悠的说:农忙过后,咱们山坳里的地,不种苞谷了,翻整翻整改成种菜。我瞧着行。陈老爹想了想又说:地瓜也少种点,咱们多种点菜。陈原冬道:我家屋旁也有块菜地,改明儿就给拾掇出来。建屋时特意留了点地,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屋旁留点地种菜。听说明儿起暂时不卖素锅串串,大伙儿简直不敢相信,远比做恶梦还要来的可怕。平哥儿他们都在说你不打算卖串串了?三哥,是不是真的?你不卖串串了?怎么回事啊?这可不行啊,我还指望着串串解馋,没了串串吃,这日子可怎么过,夜里都要睡不踏实了。大伙儿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强烈要求继续卖串串,甚至有声音说,哪怕一文钱一串也没关系。陈玉平冷酷无情的拒绝了他们:天太热,少吃点串串对身体好。我觉得吃不到串串,整个人都要不好了。就是,吃嘛嘛不香。我现在就要不好了,快,来个人扶扶我,我承受不住往后没有串串吃的痛苦日子,我觉得我头好晕,四肢无力脑发昏。没想到,在古代也能看到戏精。陈玉平翻了个白眼:别装了,演得特别假。串串最近是没有,我看看,过几天把卤猪肠给整上,整不上也给你们捣鼓点别的新吃食出来。是不是和素锅串串一样,便宜又实惠,味道还顶个棒。有人顺着杆儿往上爬,贱兮兮的问着。这个说不准,我现在也不知道。平哥儿你可得赶紧的,吃习惯了你做的吃食,一天不吃,浑身不得劲儿,红烧肉和卤猪蹄又有点小贵,天天吃钱袋子遭不住。说起这事,我跟你们讲,我前两天还看见咱们村出了名的混混二山子,竟然跑镇里做苦力,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走近一瞧,还真是他。你们道为啥,就是馋平哥儿这摊子上的吃食,兜里没钱了,可不得想法子弄钱解馋。这还真是新奇,众人听着都笑了起来。平哥儿这吃食做得是真好吃,村长家那五个皮实的娃儿,据说为了吃口串串,现在都会扫地洗碗喂鸡帮着家里干活了。哈哈哈哈,三哥,我说你这串串还真不能说停就停,大伙说是不是啊。串串该停还是得停,大伙儿再怎么起哄瞎闹,陈玉平也还是把素锅串串停了。不用早起吊高汤整锅底,又可以睡个懒觉,幸福。摊子上只剩下虾酱馒头是整天有卖,生意也清淡了不少。作者有话要说:成功上榜,位置还挺不错,感谢宝贝们的支持,本章评论有小红包掉落比心~爱你们第16章每月逢七是赶集日。初六这天,陈老爹和陈玉平父子俩照例要去趟镇上买食材,顺便把草哥儿户籍的事落定,将这个月的果粉领回家,再给置办些婴儿所需的必需品,最后是买齐家里缺的日常品。事情很多也比较杂,中午是肯定赶不回家。出发前,特意把陈老汉父子俩的午饭张罗出来,两个凉拌菜,灶上炖了个汤,让柳桂香没事过来瞅两眼,配着虾酱馒头吃,午饭就算是齐活了。大壮是个很乖巧又安静的孩子,只有两岁的他,一点都不用操心,特别的省心好带。柳桂香表示,大壮留在家里没事,还能陪着巧妞儿玩,耽搁不了她。再加上一个草哥儿的话,她还真没有精力顾着。因此,草哥儿就由陈老爹父子俩带着进镇。去时搭着村里的顺风车,牛车往回返时,陈玉平父子俩还有好多事没有忙全乎,只得错过这免费的牛车。待他们把事情办妥该买的东西都买齐,已经是午时末,午饭在摊子上吃了碗鸡汤馄饨,皮薄肉鲜,五文钱一碗十个,个头比较大,倒也吃了个肚饱。我小的时候这馄饨摊子就在巷口摆着,一转眼几十年过去,这摊子还摆着,味道和从前一样,清淡又美味。别看摊子小,只有两个小矮桌,生意却红火的很,养活了一家八口人,现在摆摊的是他家的大儿子。陈玉平随口问了句:剩下的儿子不眼红?有什么可眼红的?几个孩子除大儿子外,都送着去当了学徒,分家单过时又给足了钱财。老摊主夫夫俩想事很周全。做生意哪有不周全,连个店面都没有,就在巷子口摆着,一摆几十年,到了儿子手里依旧红火,就足以看出来,这夫夫俩是有心思的。陈老爹指了指脑子,笑着说:聪明人呢。没有牛车可搭,父子俩只好走路回家。一路挑着树荫走,说着话慢慢悠悠,不知不觉就到了村口。陈二叔才从镇上回来呢?有村邻碰见,笑着打招呼。陈老爹和气的回应着。咋没租个牛车?幸好今天日头不是特别晒。顿了顿,瞧了眼睡着的草哥儿:这就是平哥儿在山里捡的孩子?养得不错,小脸看着见了点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