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寡妇女[民国]> 寡妇女[民国] 分节阅读 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寡妇女[民国] 分节阅读 8(1 / 1)

d际,一切只能靠她自己来。容真真摇摇头:“算术不太懂,我学习不好,他们都不喜欢和我玩。”虽然很不愿意说这些,可只要被问了,她就不会撒谎。赵朋依旧是和善的笑着,安慰她:“那你要好好读书,等和大家熟了,就有朋友了。”正说着话,潘二娘端上了晚饭:热腾腾的白粥,香而暖的白菜肉丸,一碟酱萝卜丁,菜不多,份量却很足,能让每个人都吃饱。饭后潘二娘做着针线,赵朋盘着店里的账,容真真回房做作业,她是很刻苦的,虽然跟不上课程,可她学得比谁都认真。每一次上课属她听得最入神,有碰到听不懂的地方,会仔细记下来慢慢琢磨,她的作业也做得很用心,即便是最难的算术,也从不含糊。因为基础太差,为了完成课业,她回家后会花很长时间做作业,做完作业后,还要背国语,外文,常常忙到爹娘都睡了,她还在边念叨着,边抄着英文单词。那厢潘二娘看着闺女屋里的灯,忧虑道:“怎么这么晚了还在读书”赵朋泡着脚,舒服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她功课跟不上,可不得花时间赶进度”说起这个潘二娘更愁了:“就因书念得不好,其他同学都不同她玩,这唉”赵朋默了默,也长长叹口气:“哪里单是因她学习不好呢学里的孩子都是富贵人家出生,也就是福姐儿家境贫寒些,人家看她不起,要不给福姐儿的零用再涨些吧。”“零用倒是不必涨,她一个小人家哪里用得那么多,何况花钱也买不来朋友,你莫要太纵着了。”潘二娘挨着丈夫坐下,给他不轻不重的捶腿,“福姐儿有你这个爹真是天大的福气。”赵朋一笑:“是我想岔了,孩子的事儿还得看她自己,慢慢来吧。”两口子亲热了说了会儿话,一起歇下了,容真真学到打瞌睡时,也自个儿去缸里舀了瓢冷水,洗了脸冲了脚,上床歇息了。睡前她摸摸枕下的铜子儿,想了想,虽有些不舍,还是从好不容易存下的私房钱里,摸出三个放到衣兜里,加上明日娘会给两个铜板,就有五个了。她想着再遇到妞子,可以接济接济这个要好的,能说知心话的玩伴,但之后一连数日,她都没再遇到她。不过她很快就没心思去想妞子的事儿了,学堂里发生了一件与她有些许关联的事她爹兄弟的女儿,她的堂姐,要进她的班级读书了,这叫她还算平静的生活,凭空生出些波澜。第12章赵珍是赵朋异母兄弟赵志的女儿,赵志他老婆为他生了一儿一女,长子赵明,已经在上中学,次女赵珍一直在家里头呆着。照赵志的话来说:“丫头片子上什么学,白浪费钱。”事实上赵志一家可比赵朋富多了,他继承了他爹当初平京人称赵爷的那位的家业,赵爷原也是草根出生,挣了大半辈子,打过群架玩过命,好不容易挣下一个诺大的车行,全交给了后头老婆生的儿子。赵爷原配就是赵朋他娘,是同他一个村里出来的,话说赵爷也是个人物,从一穷二白的境地,赤手空拳在平京置下一份家业,可底下爬上去的小人物一朝得了势,不免会犯些暴发户常犯的毛病,贪花好色,喜新厌旧。当然,他自个儿不会说他好美色,他只会说他那原配“村气,拿不出手,带到朋友面前叫人笑话”,于是他也学了人家的样儿,养了个女学生做姨太太,陪他见客。赵爷自觉情深义重,发达了也没把黄脸婆撵出去,你看,那黄脸婆啥也不会,他不照样供着她吃,供着她穿他那原配老婆呕都要呕死了,赵爷成日不着家,就在外头与狐狸精鬼混,连他亲儿子都十天半月见不到一回爹。后来外头的那个苏姨太太生了儿子,更是了不得,赵爷给她买衣裳买首饰,让她打扮得光鲜亮丽,与她比起来,屋里的正房大老婆反倒成了个灰头土脸的丫鬟了。赵朋他娘气不过,闹到苏姨太太门前,破口大骂狐狸精,尽晓得勾引人家丈夫,她是不敢骂她男人的,男人是天,她的吃穿,她儿子的吃穿,都要从她男人手里来。既然不敢骂丈夫,就只好逮着狐狸精骂,熟料赵爷正会客,嫌她在外头闹着丢他的脸,打发了客人后,当着苏姨太太的面儿,把大老婆打了一顿,又断了她的生活费,叫她里子面子丢得干干净净。赵朋娘受了这回气,彻底在三儿面前抬不起头来,回去后就气得起不了身,拖拖拉拉气了一年半载,活生生给呕死了。她这一死,却正合了赵爷和苏姨太太的意,赵爷索性就明媒正娶,叫苏姨太太做了他老婆,成了风风光光的赵太太。赵朋那时还年轻,他恨气死他娘的爹,恨妖里妖气的苏姨太太,也恨那总是与他争抢的弟弟,家里压抑得已没有他落脚之地,只要回去就只能听见他爹嫌恶的呵斥,于是他也学了他爹,成日在外头鬼混,与一帮狐朋狗友醉生梦死。他这样不成器,赵爷自然不会怪到自个儿身上,他没让他缺吃少穿,哪里对不住这个儿子了赵朋不学好,是让亲娘给教坏了。这样一想,他再难喜欢上长子,瞅瞅幺子,乖巧孝顺,很得他心,怎么都是做儿子的,哥哥却比不过弟弟显然是不同的娘有不同的根脉,他原配坏了他赵家的种再加上赵太太日日吹枕头风,因此百年后,赵爷理所当然的把几十年置办下的基业赵氏车行留给了小儿子,至于长子,他只打发了一些大洋,毕竟照他看来:“分给那小畜生再多家产,也得给我败光喽。”赵朋分的那点钱,还是他爹看在他好歹是自己一条血脉的份上,给他的一点安家费。赵爷死后,赵朋傻眼了,他被异母兄弟客客气气请出家门,昔日狐朋狗友也大多不愿再与他来往,他兜里只有一笔微薄的安家费。独自怅惘的走在街头,赵朋发现自己竟无处可去了,稀里糊涂混了二十多年,他终于醒悟了。他拿着安家费自己开了个小店,后来慢慢学了办红白喜事,成了这一片儿的小人物,人家办大事都来请他。可再怎么混,他也比不上他爹用一辈子挣下的家业,虽然赵氏车行在小赵爷赵志的经营下已大不如从前,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志的家产依旧是赵朋那家小店所不能比的。即便赵朋家境富裕,可也没想过要送女儿去上学,他可以给赵珍买好看的衣裳首饰,上学却很不必了,反正丫头学了这些也没用,男丁要打理产业,女娃只消一副嫁妆打发出去,安安分分守在夫家,为丈夫生儿育女,侍奉公婆,才是正理。赵珍自己也不喜欢读书的,读书哪有喝茶聊天,逛街看戏来得有趣可自从听说大伯家的便宜闺女都去上了学,她不干了,凭什么那穷丫头都能上学,偏她不能在家里吵闹了几日,赵太太被她吵得头疼,便遂了她的意,送她去学堂,她逛街是花钱,上学也是花钱,就当哄她玩了。也不知赵珍是怎样想的,她非要读容真真那个班,若说她读东明学堂是因为她哥哥在中学部上学,那她选容真真同一个班就很没道理了,铁定打了什么歪主意。容真真是没见过赵珍的,当赵珍穿着精致繁复的泡泡袖蕾丝洋裙,站在阳台上做自我介绍时,她完全没意识到这是爹说过的二叔家的女儿。当然,赵珍也不认识容真真,但她知道容真真在这个班,下课后打听一下她的名字,就知道是谁了。赵珍与容真真一样,也没念过书,区别在于后者是没机会念,而前者是不想念。但班里有几个她从小认识的手帕交,虽然这手帕交的交情不知掺了多少水分,可到底能同人家说上话。周秀便是赵珍关系最亲密的友人,她父亲是卫生署的副署长,与赵氏车行其实没有什么生意上的来往,不过正是由于没什么生意上的来往,赵珍才和她玩得到一块儿去。赵家要求着靠着的,赵珍不乐意去讨好人家,比赵家不如的,赵珍又打心底里瞧不起人家,故而能与她玩到一块儿的不多。周家姑娘父亲当的是卫生署的官,与车行生意八竿子打不着,但毕竟是当官的,赵珍觉得同她玩不掉份儿,且周秀头脑简单,赵珍说什么,她就信什么,同她在一起很有智力上的优越感。这会儿赵珍就在同周秀打听:“咱们班那个叫容真真的是谁啊”周秀昂了昂头:“呶,那不是,你打听她干嘛”赵珍往容真真的方向看了一眼,见一个身无二两肉的丫头片子,正端端正正的坐在座位上,认认真真的写写画画,笔尖在纸上摩擦出有规律的沙沙声。嗤,原来是这么个小豆丁。赵珍今岁十二,因打小吃好喝好,看起来都是个大姑娘了,而容真真才八岁,身体又亏得厉害,比实际年龄还显小些,像根没发好的豆芽菜。她谨慎的问了一句:“你觉得这人怎么样啊”周秀不以为然道:“还能怎么样听说没有一点基础就来读书了,而且好像家里也不怎么样,不过但凡家里好点的,也不会什么都不教就让她这么来上学吧都没人同她玩的。对了,你还没说哪,你打听她干嘛”赵珍嘴角微翘,在家里听长辈们说大伯的不是听多了,她一个没什么干系的小辈,也以斗败大伯家的人为荣,这会儿听见同学这么瞧不起这个假堂妹,她心里可舒坦了,好像打败了谁,得到了什么天大的胜利。她故作神秘,把容真真的来历讲给周秀听,附近的同学听到她说八卦,也都围过来,听得很起劲。赵珍见这么多人都乐意听她说话,仿佛她成了个什么重要人物,心里可得意了。她说得兴起:“我那大伯年轻时就浪荡得很,一点都不争气,听说我爷爷都是被他气死的。”大家都露出惊讶的模样。一个女同学问她:“容真真原来不是你大伯的女儿”赵珍讥笑道:“我大伯哪里生得出她是大伯娶的那个寡妇带来的。”众人听了,都面露鄙夷,不知鄙夷的是生不出儿子的赵朋,还是再嫁的寡妇,抑或是身为拖油瓶的容真真。原本过了这么久,班里的同学对容真真的新鲜劲儿都过了,可赵珍一闹,自己得意了,却叫人家陷入麻烦。坐在容真真前面的女孩子转过头来:“诶,你爹真不是你亲爹那你亲爹呢”第13章容真真皱起了眉,用这样的态度问她这种事情,她觉得很讨厌,她想起亲爹过世那一天,家里来了许多街坊邻居,挤得连屋子都站不下脚了,所有人都打着关切的幌子,名正言顺的看热闹。她们嘴里说着节哀顺变,却在潘二娘被念叨得止不住眼泪时感到心满意足,她人的悲苦使自己得到了某种慰藉。是的,生活已这样难,瞧见有人过得更悲惨,好像就可以劝慰自己:世上谁人不受苦,老天不独对我坏。不单如此,她们带着怜悯让人节哀时,事实上也不定有几分真心,真听了她们的话,哭得不够恸,又会有风言风语传出:连丈夫死了也不伤心,这样的女人心肠太毒太硬。看似体贴热心的劝慰并不是要让人真的得到安慰,而是使自己得到道德上的满足:我是一个如此心善的人。然而,这样虚伪的关怀总比把看热闹写在脸上要好得多,与容真真一个班级的女孩子年纪都不大,小的只有七八岁,大的也才十一二岁,这样的年龄的孩子还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问她的那个女孩显然也是如此。“喂,你说话呀。”见容真真迟迟不回答自己,女孩不满的推了推她的胳膊,“你是哑巴吗”“我不想说。”容真真缩了缩胳膊,有些排斥的避开她。“你”那女孩子悻悻的住了嘴,虽然爱八卦了些,可她的教养不许她在人家拒绝自己时还寻根究底。可看戏看得正起劲的赵珍不愿这场好戏如此轻易地落幕,既然一个主演已经退场,那她就亲自来把这场戏唱下去。“嘁,你那不要脸的寡妇娘攀上了我那不孝的大伯,你当然说不出口,要是我爷爷知道大伯讨了个破鞋,说不得又要被气死一次。”听到这番刻薄的言语,容真真这才知道原来新来的同学就是二叔家的女儿,果然和爹说的一样,二叔一家都不是好人她很直白的纠正道:“我爹没有气死爷爷,你奶奶气死了我奶奶,我娘是爹爹抬轿子娶的,不是破鞋,你奶奶不是抬轿子娶的,那才是破鞋。”赵珍被噎得满脸通红,憋了半天才愤愤骂了一句:“穷鬼。”容真真不开心道:“二叔有钱是爷爷给的,我家虽然没你家有钱,但都是我爹自己挣的。”“你”赵珍先是气愤,转而一想,却又得意了,“哼,爷爷乐意把家产留给我爹,是大伯自己不争气,一个子儿也不给他留。”容真真觉得她好烦,有些不耐:“你为什么一直找我吵架,我不想理你,你可以走远点吗我要背课文了。”赵珍把她的课本从桌上抓起来,不屑的打量了两眼:“作出一副好学生的样子,当谁不知道你考试没及格呢。”容真真不满的把课本从她手里夺回来:“我没及格是因为我以前没学过,所以课程跟不上,你没有不及格是因为你压根儿没考。”她爱惜的抚平书上的褶皱,心容真真是没见过赵珍的,当赵珍穿着精致繁复的泡泡袖蕾丝洋裙,站在阳台上做自我介绍时,她完全没意识到这是爹说过的二叔家的女儿。当然,赵珍也不认识容真真,但她知道容真真在这个班,下课后打听一下她的名字,就知道是谁了。赵珍与容真真一样,也没念过书,区别在于后者是没机会念,而前者是不想念。但班里有几个她从小认识的手帕交,虽然这手帕交的交情不知掺了多少水分,可到底能同人家说上话。周秀便是赵珍关系最亲密的友人,她父亲是卫生署的副署长,与赵氏车行其实没有什么生意上的来往,不过正是由于没什么生意上的来往,赵珍才和她玩得到一块儿去。赵家要求着靠着的,赵珍不乐意去讨好人家,比赵家不如的,赵珍又打心底里瞧不起人家,故而能与她玩到一块儿的不多。周家姑娘父亲当的是卫生署的官,与车行生意八竿子打不着,但毕竟是当官的,赵珍觉得同她玩不掉份儿,且周秀头脑简单,赵珍说什么,她就信什么,同她在一起很有智力上的优越感。这会儿赵珍就在同周秀打听:“咱们班那个叫容真真的是谁啊”周秀昂了昂头:“呶,那不是,你打听她干嘛”赵珍往容真真的方向看了一眼,见一个身无二两肉的丫头片子,正端端正正的坐在座位上,认认真真的写写画画,笔尖在纸上摩擦出有规律的沙沙声。嗤,原来是这么个小豆丁。赵珍今岁十二,因打小吃好喝好,看起来都是个大姑娘了,而容真真才八岁,身体又亏得厉害,比实际年龄还显小些,像根没发好的豆芽菜。她谨慎的问了一句:“你觉得这人怎么样啊”周秀不以为然道:“还能怎么样听说没有一点基础就来读书了,而且好像家里也不怎么样,不过但凡家里好点的,也不会什么都不教就让她这么来上学吧都没人同她玩的。对了,你还没说哪,你打听她干嘛”赵珍嘴角微翘,在家里听长辈们说大伯的不是听多了,她一个没什么干系的小辈,也以斗败大伯家的人为荣,这会儿听见同学这么瞧不起这个假堂妹,她心里可舒坦了,好像打败了谁,得到了什么天大的胜利。她故作神秘,把容真真的来历讲给周秀听,附近的同学听到她说八卦,也都围过来,听得很起劲。赵珍见这么多人都乐意听她说话,仿佛她成了个什么重要人物,心里可得意了。她说得兴起:“我那大伯年轻时就浪荡得很,一点都不争气,听说我爷爷都是被他气死的。”大家都露出惊讶的模样。一个女同学问她:“容真真原来不是你大伯的女儿”赵珍讥笑道:“我大伯哪里生得出她是大伯娶的那个寡妇带来的。”众人听了,都面露鄙夷,不知鄙夷的是生不出儿子的赵朋,还是再嫁的寡妇,抑或是身为拖油瓶的容真真。原本过了这么久,班里的同学对容真真的新鲜劲儿都过了,可赵珍一闹,自己得意了,却叫人家陷入麻烦。坐在容真真前面的女孩子转过头来:“诶,你爹真不是你亲爹那你亲爹呢”第13章容真真皱起了眉,用这样的态度问她这种事情,她觉得很讨厌,她想起亲爹过世那一天,家里来了许多街坊邻居,挤得连屋子都站不下脚了,所有人都打着关切的幌子,名正言顺的看热闹。她们嘴里说着节哀顺变,却在潘二娘被念叨得止不住眼泪时感到心满意足,她人的悲苦使自己得到了某种慰藉。是的,生活已这样难,瞧见有人过得更悲惨,好像就可以劝慰自己:世上谁人不受苦,老天不独对我坏。不单如此,她们带着怜悯让人节哀时,事实上也不定有几分真心,真听了她们的话,哭得不够恸,又会有风言风语传出:连丈夫死了也不伤心,这样的女人心肠太毒太硬。看似体贴热心的劝慰并不是要让人真的得到安慰,而是使自己得到道德上的满足:我是一个如此心善的人。然而,这样虚伪的关怀总比把看热闹写在脸上要好得多,与容真真一个班级的女孩子年纪都不大,小的只有七八岁,大的也才十一二岁,这样的年龄的孩子还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问她的那个女孩显然也是如此。“喂,你说话呀。”见容真真迟迟不回答自己,女孩不满的推了推她的胳膊,“你是哑巴吗”“我不想说。”容真真缩了缩胳膊,有些排斥的避开她。“你”那女孩子悻悻的住了嘴,虽然爱八卦了些,可她的教养不许她在人家拒绝自己时还寻根究底。可看戏看得正起劲的赵珍不愿这场好戏如此轻易地落幕,既然一个主演已经退场,那她就亲自来把这场戏唱下去。“嘁,你那不要脸的寡妇娘攀上了我那不孝的大伯,你当然说不出口,要是我爷爷知道大伯讨了个破鞋,说不得又要被气死一次。”听到这番刻薄的言语,容真真这才知道原来新来的同学就是二叔家的女儿,果然和爹说的一样,二叔一家都不是好人她很直白的纠正道:“我爹没有气死爷爷,你奶奶气死了我奶奶,我娘是爹爹抬轿子娶的,不是破鞋,你奶奶不是抬轿子娶的,那才是破鞋。”赵珍被噎得满脸通红,憋了半天才愤愤骂了一句:“穷鬼。”容真真不开心道:“二叔有钱是爷爷给的,我家虽然没你家有钱,但都是我爹自己挣的。”“你”赵珍先是气愤,转而一想,却又得意了,“哼,爷爷乐意把家产留给我爹,是大伯自己不争气,一个子儿也不给他留。”容真真觉得她好烦,有些不耐:“你为什么一直找我吵架,我不想理你,你可以走远点吗我要背课文了。”赵珍把她的课本从桌上抓起来,不屑的打量了两眼:“作出一副好学生的样子,当谁不知道你考试没及格呢。”容真真不满的把课本从她手里夺回来:“我没及格是因为我以前没学过,所以课程跟不上,你没有不及格是因为你压根儿没考。”她爱惜的抚平书上的褶皱,心容真真是没见过赵珍的,当赵珍穿着精致繁复的泡泡袖蕾丝洋裙,站在阳台上做自我介绍时,她完全没意识到这是爹说过的二叔家的女儿。当然,赵珍也不认识容真真,但她知道容真真在这个班,下课后打听一下她的名字,就知道是谁了。赵珍与容真真一样,也没念过书,区别在于后者是没机会念,而前者是不想念。但班里有几个她从小认识的手帕交,虽然这手帕交的交情不知掺了多少水分,可到底能同人家说上话。周秀便是赵珍关系最亲密的友人,她父亲是卫生署的副署长,与赵氏车行其实没有什么生意上的来往,不过正是由于没什么生意上的来往,赵珍才和她玩得到一块儿去。赵家要求着靠着的,赵珍不乐意去讨好人家,比赵家不如的,赵珍又打心底里瞧不起人家,故而能与她玩到一块儿的不多。周家姑娘父亲当的是卫生署的官,与车行生意八竿子打不着,但毕竟是当官的,赵珍觉得同她玩不掉份儿,且周秀头脑简单,赵珍说什么,她就信什么,同她在一起很有智力上的优越感。这会儿赵珍就在同周秀打听:“咱们班那个叫容真真的是谁啊”周秀昂了昂头:“呶,那不是,你打听她干嘛”赵珍往容真真的方向看了一眼,见一个身无二两肉的丫头片子,正端端正正的坐在座位上,认认真真的写写画画,笔尖在纸上摩擦出有规律的沙沙声。嗤,原来是这么个小豆丁。赵珍今岁十二,因打小吃好喝好,看起来都是个大姑娘了,而容真真才八岁,身体又亏得厉害,比实际年龄还显小些,像根没发好的豆芽菜。她谨慎的问了一句:“你觉得这人怎么样啊”周秀不以为然道:“还能怎么样听说没有一点基础就来读书了,而且好像家里也不怎么样,不过但凡家里好点的,也不会什么都不教就让她这么来上学吧都没人同她玩的。对了,你还没说哪,你打听她干嘛”赵珍嘴角微翘,在家里听长辈们说大伯的不是听多了,她一个没什么干系的小辈,也以斗败大伯家的人为荣,这会儿听见同学这么瞧不起这个假堂妹,她心里可舒坦了,好像打败了谁,得到了什么天大的胜利。她故作神秘,把容真真的来历讲给周秀听,附近的同学听到她说八卦,也都围过来,听得很起劲。赵珍见这么多人都乐意听她说话,仿佛她成了个什么重要人物,心里可得意了。她说得兴起:“我那大伯年轻时就浪荡得很,一点都不争气,听说我爷爷都是被他气死的。”大家都露出惊讶的模样。一个女同学问她:“容真真原来不是你大伯的女儿”赵珍讥笑道:“我大伯哪里生得出她是大伯娶的那个寡妇带来的。”众人听了,都面露鄙夷,不知鄙夷的是生不出儿子的赵朋,还是再嫁的寡妇,抑或是身为拖油瓶的容真真。原本过了这么久,班里的同学对容真真的新鲜劲儿都过了,可赵珍一闹,自己得意了,却叫人家陷入麻烦。坐在容真真前面的女孩子转过头来:“诶,你爹真不是你亲爹那你亲爹呢”第13章容真真皱起了眉,用这样的态度问她这种事情,她觉得很讨厌,她想起亲爹过世那一天,家里来了许多街坊邻居,挤得连屋子都站不下脚了,所有人都打着关切的幌子,名正言顺的看热闹。她们嘴里说着节哀顺变,却在潘二娘被念叨得止不住眼泪时感到心满意足,她人的悲苦使自己得到了某种慰藉。是的,生活已这样难,瞧见有人过得更悲惨,好像就可以劝慰自己:世上谁人不受苦,老天不独对我坏。不单如此,她们带着怜悯让人节哀时,事实上也不定有几分真心,真听了她们的话,哭得不够恸,又会有风言风语传出:连丈夫死了也不伤心,这样的女人心肠太毒太硬。看似体贴热心的劝慰并不是要让人真的得到安慰,而是使自己得到道德上的满足:我是一个如此心善的人。然而,这样虚伪的关怀总比把看热闹写在脸上要好得多,与容真真一个班级的女孩子年纪都不大,小的只有七八岁,大的也才十一二岁,这样的年龄的孩子还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问她的那个女孩显然也是如此。“喂,你说话呀。”见容真真迟迟不回答自己,女孩不满的推了推她的胳膊,“你是哑巴吗”“我不想说。”容真真缩了缩胳膊,有些排斥的避开她。“你”那女孩子悻悻的住了嘴,虽然爱八卦了些,可她的教养不许她在人家拒绝自己时还寻根究底。可看戏看得正起劲的赵珍不愿这场好戏如此轻易地落幕,既然一个主演已经退场,那她就亲自来把这场戏唱下去。“嘁,你那不要脸的寡妇娘攀上了我那不孝的大伯,你当然说不出口,要是我爷爷知道大伯讨了个破鞋,说不得又要被气死一次。”听到这番刻薄的言语,容真真这才知道原来新来的同学就是二叔家的女儿,果然和爹说的一样,二叔一家都不是好人她很直白的纠正道:“我爹没有气死爷爷,你奶奶气死了我奶奶,我娘是爹爹抬轿子娶的,不是破鞋,你奶奶不是抬轿子娶的,那才是破鞋。”赵珍被噎得满脸通红,憋了半天才愤愤骂了一句:“穷鬼。”容真真不开心道:“二叔有钱是爷爷给的,我家虽然没你家有钱,但都是我爹自己挣的。”“你”赵珍先是气愤,转而一想,却又得意了,“哼,爷爷乐意把家产留给我爹,是大伯自己不争气,一个子儿也不给他留。”容真真觉得她好烦,有些不耐:“你为什么一直找我吵架,我不想理你,你可以走远点吗我要背课文了。”赵珍把她的课本从桌上抓起来,不屑的打量了两眼:“作出一副好学生的样子,当谁不知道你考试没及格呢。”容真真不满的把课本从她手里夺回来:“我没及格是因为我以前没学过,所以课程跟不上,你没有不及格是因为你压根儿没考。”她爱惜的抚平书上的褶皱,心容真真是没见过赵珍的,当赵珍穿着精致繁复的泡泡袖蕾丝洋裙,站在阳台上做自我介绍时,她完全没意识到这是爹说过的二叔家的女儿。当然,赵珍也不认识容真真,但她知道容真真在这个班,下课后打听一下她的名字,就知道是谁了。赵珍与容真真一样,也没念过书,区别在于后者是没机会念,而前者是不想念。但班里有几个她从小认识的手帕交,虽然这手帕交的交情不知掺了多少水分,可到底能同人家说上话。周秀便是赵珍关系最亲密的友人,她父亲是卫生署的副署长,与赵氏车行其实没有什么生意上的来往,不过正是由于没什么生意上的来往,赵珍才和她玩得到一块儿去。赵家要求着靠着的,赵珍不乐意去讨好人家,比赵家不如的,赵珍又打心底里瞧不起人家,故而能与她玩到一块儿的不多。周家姑娘父亲当的是卫生署的官,与车行生意八竿子打不着,但毕竟是当官的,赵珍觉得同她玩不掉份儿,且周秀头脑简单,赵珍说什么,她就信什么,同她在一起很有智力上的优越感。这会儿赵珍就在同周秀打听:“咱们班那个叫容真真的是谁啊”周秀昂了昂头:“呶,那不是,你打听她干嘛”赵珍往容真真的方向看了一眼,见一个身无二两肉的丫头片子,正端端正正的坐在座位上,认认真真的写写画画,笔尖在纸上摩擦出有规律的沙沙声。嗤,原来是这么个小豆丁。赵珍今岁十二,因打小吃好喝好,看起来都是个大姑娘了,而容真真才八岁,身体又亏得厉害,比实际年龄还显小些,像根没发好的豆芽菜。她谨慎的问了一句:“你觉得这人怎么样啊”周秀不以为然道:“还能怎么样听说没有一点基础就来读书了,而且好像家里也不怎么样,不过但凡家里好点的,也不会什么都不教就让她这么来上学吧都没人同她玩的。对了,你还没说哪,你打听她干嘛”赵珍嘴角微翘,在家里听长辈们说大伯的不是听多了,她一个没什么干系的小辈,也以斗败大伯家的人为荣,这会儿听见同学这么瞧不起这个假堂妹,她心里可舒坦了,好像打败了谁,得到了什么天大的胜利。她故作神秘,把容真真的来历讲给周秀听,附近的同学听到她说八卦,也都围过来,听得很起劲。赵珍见这么多人都乐意听她说话,仿佛她成了个什么重要人物,心里可得意了。她说得兴起:“我那大伯年轻时就浪荡得很,一点都不争气,听说我爷爷都是被他气死的。”大家都露出惊讶的模样。一个女同学问她:“容真真原来不是你大伯的女儿”赵珍讥笑道:“我大伯哪里生得出她是大伯娶的那个寡妇带来的。”众人听了,都面露鄙夷,不知鄙夷的是生不出儿子的赵朋,还是再嫁的寡妇,抑或是身为拖油瓶的容真真。原本过了这么久,班里的同学对容真真的新鲜劲儿都过了,可赵珍一闹,自己得意了,却叫人家陷入麻烦。坐在容真真前面的女孩子转过头来:“诶,你爹真不是你亲爹那你亲爹呢”第13章容真真皱起了眉,用这样的态度问她这种事情,她觉得很讨厌,她想起亲爹过世那一天,家里来了许多街坊邻居,挤得连屋子都站不下脚了,所有人都打着关切的幌子,名正言顺的看热闹。她们嘴里说着节哀顺变,却在潘二娘被念叨得止不住眼泪时感到心满意足,她人的悲苦使自己得到了某种慰藉。是的,生活已这样难,瞧见有人过得更悲惨,好像就可以劝慰自己:世上谁人不受苦,老天不独对我坏。不单如此,她们带着怜悯让人节哀时,事实上也不定有几分真心,真听了她们的话,哭得不够恸,又会有风言风语传出:连丈夫死了也不伤心,这样的女人心肠太毒太硬。看似体贴热心的劝慰并不是要让人真的得到安慰,而是使自己得到道德上的满足:我是一个如此心善的人。然而,这样虚伪的关怀总比把看热闹写在脸上要好得多,与容真真一个班级的女孩子年纪都不大,小的只有七八岁,大的也才十一二岁,这样的年龄的孩子还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问她的那个女孩显然也是如此。“喂,你说话呀。”见容真真迟迟不回答自己,女孩不满的推了推她的胳膊,“你是哑巴吗”“我不想说。”容真真缩了缩胳膊,有些排斥的避开她。“你”那女孩子悻悻的住了嘴,虽然爱八卦了些,可她的教养不许她在人家拒绝自己时还寻根究底。可看戏看得正起劲的赵珍不愿这场好戏如此轻易地落幕,既然一个主演已经退场,那她就亲自来把这场戏唱下去。“嘁,你那不要脸的寡妇娘攀上了我那不孝的大伯,你当然说不出口,要是我爷爷知道大伯讨了个破鞋,说不得又要被气死一次。”听到这番刻薄的言语,容真真这才知道原来新来的同学就是二叔家的女儿,果然和爹说的一样,二叔一家都不是好人她很直白的纠正道:“我爹没有气死爷爷,你奶奶气死了我奶奶,我娘是爹爹抬轿子娶的,不是破鞋,你奶奶不是抬轿子娶的,那才是破鞋。”赵珍被噎得满脸通红,憋了半天才愤愤骂了一句:“穷鬼。”容真真不开心道:“二叔有钱是爷爷给的,我家虽然没你家有钱,但都是我爹自己挣的。”“你”赵珍先是气愤,转而一想,却又得意了,“哼,爷爷乐意把家产留给我爹,是大伯自己不争气,一个子儿也不给他留。”容真真觉得她好烦,有些不耐:“你为什么一直找我吵架,我不想理你,你可以走远点吗我要背课文了。”赵珍把她的课本从桌上抓起来,不屑的打量了两眼:“作出一副好学生的样子,当谁不知道你考试没及格呢。”容真真不满的把课本从她手里夺回来:“我没及格是因为我以前没学过,所以课程跟不上,你没有不及格是因为你压根儿没考。”她爱惜的抚平书上的褶皱,心容真真是没见过赵珍的,当赵珍穿着精致繁复的泡泡袖蕾丝洋裙,站在阳台上做自我介绍时,她完全没意识到这是爹说过的二叔家的女儿。当然,赵珍也不认识容真真,但她知道容真真在这个班,下课后打听一下她的名字,就知道是谁了。赵珍与容真真一样,也没念过书,区别在于后者是没机会念,而前者是不想念。但班里有几个她从小认识的手帕交,虽然这手帕交的交情不知掺了多少水分,可到底能同人家说上话。周秀便是赵珍关系最亲密的友人,她父亲是卫生署的副署长,与赵氏车行其实没有什么生意上的来往,不过正是由于没什么生意上的来往,赵珍才和她玩得到一块儿去。赵家要求着靠着的,赵珍不乐意去讨好人家,比赵家不如的,赵珍又打心底里瞧不起人家,故而能与她玩到一块儿的不多。周家姑娘父亲当的是卫生署的官,与车行生意八竿子打不着,但毕竟是当官的,赵珍觉得同她玩不掉份儿,且周秀头脑简单,赵珍说什么,她就信什么,同她在一起很有智力上的优越感。这会儿赵珍就在同周秀打听:“咱们班那个叫容真真的是谁啊”周秀昂了昂头:“呶,那不是,你打听她干嘛”赵珍往容真真的方向看了一眼,见一个身无二两肉的丫头片子,正端端正正的坐在座位上,认认真真的写写画画,笔尖在纸上摩擦出有规律的沙沙声。嗤,原来是这么个小豆丁。赵珍今岁十二,因打小吃好喝好,看起来都是个大姑娘了,而容真真才八岁,身体又亏得厉害,比实际年龄还显小些,像根没发好的豆芽菜。她谨慎的问了一句:“你觉得这人怎么样啊”周秀不以为然道:“还能怎么样听说没有一点基础就来读书了,而且好像家里也不怎么样,不过但凡家里好点的,也不会什么都不教就让她这么来上学吧都没人同她玩的。对了,你还没说哪,你打听她干嘛”赵珍嘴角微翘,在家里听长辈们说大伯的不是听多了,她一个没什么干系的小辈,也以斗败大伯家的人为荣,这会儿听见同学这么瞧不起这个假堂妹,她心里可舒坦了,好像打败了谁,得到了什么天大的胜利。她故作神秘,把容真真的来历讲给周秀听,附近的同学听到她说八卦,也都围过来,听得很起劲。赵珍见这么多人都乐意听她说话,仿佛她成了个什么重要人物,心里可得意了。她说得兴起:“我那大伯年轻时就浪荡得很,一点都不争气,听说我爷爷都是被他气死的。”大家都露出惊讶的模样。一个女同学问她:“容真真原来不是你大伯的女儿”赵珍讥笑道:“我大伯哪里生得出她是大伯娶的那个寡妇带来的。”众人听了,都面露鄙夷,不知鄙夷的是生不出儿子的赵朋,还是再嫁的寡妇,抑或是身为拖油瓶的容真真。原本过了这么久,班里的同学对容真真的新鲜劲儿都过了,可赵珍一闹,自己得意了,却叫人家陷入麻烦。坐在容真真前面的女孩子转过头来:“诶,你爹真不是你亲爹那你亲爹呢”第13章容真真皱起了眉,用这样的态度问她这种事情,她觉得很讨厌,她想起亲爹过世那一天,家里来了许多街坊邻居,挤得连屋子都站不下脚了,所有人都打着关切的幌子,名正言顺的看热闹。她们嘴里说着节哀顺变,却在潘二娘被念叨得止不住眼泪时感到心满意足,她人的悲苦使自己得到了某种慰藉。是的,生活已这样难,瞧见有人过得更悲惨,好像就可以劝慰自己:世上谁人不受苦,老天不独对我坏。不单如此,她们带着怜悯让人节哀时,事实上也不定有几分真心,真听了她们的话,哭得不够恸,又会有风言风语传出:连丈夫死了也不伤心,这样的女人心肠太毒太硬。看似体贴热心的劝慰并不是要让人真的得到安慰,而是使自己得到道德上的满足:我是一个如此心善的人。然而,这样虚伪的关怀总比把看热闹写在脸上要好得多,与容真真一个班级的女孩子年纪都不大,小的只有七八岁,大的也才十一二岁,这样的年龄的孩子还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问她的那个女孩显然也是如此。“喂,你说话呀。”见容真真迟迟不回答自己,女孩不满的推了推她的胳膊,“你是哑巴吗”“我不想说。”容真真缩了缩胳膊,有些排斥的避开她。“你”那女孩子悻悻的住了嘴,虽然爱八卦了些,可她的教养不许她在人家拒绝自己时还寻根究底。可看戏看得正起劲的赵珍不愿这场好戏如此轻易地落幕,既然一个主演已经退场,那她就亲自来把这场戏唱下去。“嘁,你那不要脸的寡妇娘攀上了我那不孝的大伯,你当然说不出口,要是我爷爷知道大伯讨了个破鞋,说不得又要被气死一次。”听到这番刻薄的言语,容真真这才知道原来新来的同学就是二叔家的女儿,果然和爹说的一样,二叔一家都不是好人她很直白的纠正道:“我爹没有气死爷爷,你奶奶气死了我奶奶,我娘是爹爹抬轿子娶的,不是破鞋,你奶奶不是抬轿子娶的,那才是破鞋。”赵珍被噎得满脸通红,憋了半天才愤愤骂了一句:“穷鬼。”容真真不开心道:“二叔有钱是爷爷给的,我家虽然没你家有钱,但都是我爹自己挣的。”“你”赵珍先是气愤,转而一想,却又得意了,“哼,爷爷乐意把家产留给我爹,是大伯自己不争气,一个子儿也不给他留。”容真真觉得她好烦,有些不耐:“你为什么一直找我吵架,我不想理你,你可以走远点吗我要背课文了。”赵珍把她的课本从桌上抓起来,不屑的打量了两眼:“作出一副好学生的样子,当谁不知道你考试没及格呢。”容真真不满的把课本从她手里夺回来:“我没及格是因为我以前没学过,所以课程跟不上,你没有不及格是因为你压根儿没考。”她爱惜的抚平书上的褶皱,心容真真是没见过赵珍的,当赵珍穿着精致繁复的泡泡袖蕾丝洋裙,站在阳台上做自我介绍时,她完全没意识到这是爹说过的二叔家的女儿。当然,赵珍也不认识容真真,但她知道容真真在这个班,下课后打听一下她的名字,就知道是谁了。赵珍与容真真一样,也没念过书,区别在于后者是没机会念,而前者是不想念。但班里有几个她从小认识的手帕交,虽然这手帕交的交情不知掺了多少水分,可到底能同人家说上话。周秀便是赵珍关系最亲密的友人,她父亲是卫生署的副署长,与赵氏车行其实没有什么生意上的来往,不过正是由于没什么生意上的来往,赵珍才和她玩得到一块儿去。赵家要求着靠着的,赵珍不乐意去讨好人家,比赵家不如的,赵珍又打心底里瞧不起人家,故而能与她玩到一块儿的不多。周家姑娘父亲当的是卫生署的官,与车行生意八竿子打不着,但毕竟是当官的,赵珍觉得同她玩不掉份儿,且周秀头脑简单,赵珍说什么,她就信什么,同她在一起很有智力上的优越感。这会儿赵珍就在同周秀打听:“咱们班那个叫容真真的是谁啊”周秀昂了昂头:“呶,那不是,你打听她干嘛”赵珍往容真真的方向看了一眼,见一个身无二两肉的丫头片子,正端端正正的坐在座位上,认认真真的写写画画,笔尖在纸上摩擦出有规律的沙沙声。嗤,原来是这么个小豆丁。赵珍今岁十二,因打小吃好喝好,看起来都是个大姑娘了,而容真真才八岁,身体又亏得厉害,比实际年龄还显小些,像根没发好的豆芽菜。她谨慎的问了一句:“你觉得这人怎么样啊”周秀不以为然道:“还能怎么样听说没有一点基础就来读书了,而且好像家里也不怎么样,不过但凡家里好点的,也不会什么都不教就让她这么来上学吧都没人同她玩的。对了,你还没说哪,你打听她干嘛”赵珍嘴角微翘,在家里听长辈们说大伯的不是听多了,她一个没什么干系的小辈,也以斗败大伯家的人为荣,这会儿听见同学这么瞧不起这个假堂妹,她心里可舒坦了,好像打败了谁,得到了什么天大的胜利。她故作神秘,把容真真的来历讲给周秀听,附近的同学听到她说八卦,也都围过来,听得很起劲。赵珍见这么多人都乐意听她说话,仿佛她成了个什么重要人物,心里可得意了。她说得兴起:“我那大伯年轻时就浪荡得很,一点都不争气,听说我爷爷都是被他气死的。”大家都露出惊讶的模样。一个女同学问她:“容真真原来不是你大伯的女儿”赵珍讥笑道:“我大伯哪里生得出她是大伯娶的那个寡妇带来的。”众人听了,都面露鄙夷,不知鄙夷的是生不出儿子的赵朋,还是再嫁的寡妇,抑或是身为拖油瓶的容真真。原本过了这么久,班里的同学对容真真的新鲜劲儿都过了,可赵珍一闹,自己得意了,却叫人家陷入麻烦。坐在容真真前面的女孩子转过头来:“诶,你爹真不是你亲爹那你亲爹呢”第13章容真真皱起了眉,用这样的态度问她这种事情,她觉得很讨厌,她想起亲爹过世那一天,家里来了许多街坊邻居,挤得连屋子都站不下脚了,所有人都打着关切的幌子,名正言顺的看热闹。她们嘴里说着节哀顺变,却在潘二娘被念叨得止不住眼泪时感到心满意足,她人的悲苦使自己得到了某种慰藉。是的,生活已这样难,瞧见有人过得更悲惨,好像就可以劝慰自己:世上谁人不受苦,老天不独对我坏。不单如此,她们带着怜悯让人节哀时,事实上也不定有几分真心,真听了她们的话,哭得不够恸,又会有风言风语传出:连丈夫死了也不伤心,这样的女人心肠太毒太硬。看似体贴热心的劝慰并不是要让人真的得到安慰,而是使自己得到道德上的满足:我是一个如此心善的人。然而,这样虚伪的关怀总比把看热闹写在脸上要好得多,与容真真一个班级的女孩子年纪都不大,小的只有七八岁,大的也才十一二岁,这样的年龄的孩子还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问她的那个女孩显然也是如此。“喂,你说话呀。”见容真真迟迟不回答自己,女孩不满的推了推她的胳膊,“你是哑巴吗”“我不想说。”容真真缩了缩胳膊,有些排斥的避开她。“你”那女孩子悻悻的住了嘴,虽然爱八卦了些,可她的教养不许她在人家拒绝自己时还寻根究底。可看戏看得正起劲的赵珍不愿这场好戏如此轻易地落幕,既然一个主演已经退场,那她就亲自来把这场戏唱下去。“嘁,你那不要脸的寡妇娘攀上了我那不孝的大伯,你当然说不出口,要是我爷爷知道大伯讨了个破鞋,说不得又要被气死一次。”听到这番刻薄的言语,容真真这才知道原来新来的同学就是二叔家的女儿,果然和爹说的一样,二叔一家都不是好人她很直白的纠正道:“我爹没有气死爷爷,你奶奶气死了我奶奶,我娘是爹爹抬轿子娶的,不是破鞋,你奶奶不是抬轿子娶的,那才是破鞋。”赵珍被噎得满脸通红,憋了半天才愤愤骂了一句:“穷鬼。”容真真不开心道:“二叔有钱是爷爷给的,我家虽然没你家有钱,但都是我爹自己挣的。”“你”赵珍先是气愤,转而一想,却又得意了,“哼,爷爷乐意把家产留给我爹,是大伯自己不争气,一个子儿也不给他留。”容真真觉得她好烦,有些不耐:“你为什么一直找我吵架,我不想理你,你可以走远点吗我要背课文了。”赵珍把她的课本从桌上抓起来,不屑的打量了两眼:“作出一副好学生的样子,当谁不知道你考试没及格呢。”容真真不满的把课本从她手里夺回来:“我没及格是因为我以前没学过,所以课程跟不上,你没有不及格是因为你压根儿没考。”她爱惜的抚平书上的褶皱,心容真真是没见过赵珍的,当赵珍穿着精致繁复的泡泡袖蕾丝洋裙,站在阳台上做自我介绍时,她完全没意识到这是爹说过的二叔家的女儿。当然,赵珍也不认识容真真,但她知道容真真在这个班,下课后打听一下她的名字,就知道是谁了。赵珍与容真真一样,也没念过书,区别在于后者是没机会念,而前者是不想念。但班里有几个她从小认识的手帕交,虽然这手帕交的交情不知掺了多少水分,可到底能同人家说上话。周秀便是赵珍关系最亲密的友人,她父亲是卫生署的副署长,与赵氏车行其实没有什么生意上的来往,不过正是由于没什么生意上的来往,赵珍才和她玩得到一块儿去。赵家要求着靠着的,赵珍不乐意去讨好人家,比赵家不如的,赵珍又打心底里瞧不起人家,故而能与她玩到一块儿的不多。周家姑娘父亲当的是卫生署的官,与车行生意八竿子打不着,但毕竟是当官的,赵珍觉得同她玩不掉份儿,且周秀头脑简单,赵珍说什么,她就信什么,同她在一起很有智力上的优越感。这会儿赵珍就在同周秀打听:“咱们班那个叫容真真的是谁啊”周秀昂了昂头:“呶,那不是,你打听她干嘛”赵珍往容真真的方向看了一眼,见一个身无二两肉的丫头片子,正端端正正的坐在座位上,认认真真的写写画画,笔尖在纸上摩擦出有规律的沙沙声。嗤,原来是这么个小豆丁。赵珍今岁十二,因打小吃好喝好,看起来都是个大姑娘了,而容真真才八岁,身体又亏得厉害,比实际年龄还显小些,像根没发好的豆芽菜。她谨慎的问了一句:“你觉得这人怎么样啊”周秀不以为然道:“还能怎么样听说没有一点基础就来读书了,而且好像家里也不怎么样,不过但凡家里好点的,也不会什么都不教就让她这么来上学吧都没人同她玩的。对了,你还没说哪,你打听她干嘛”赵珍嘴角微翘,在家里听长辈们说大伯的不是听多了,她一个没什么干系的小辈,也以斗败大伯家的人为荣,这会儿听见同学这么瞧不起这个假堂妹,她心里可舒坦了,好像打败了谁,得到了什么天大的胜利。她故作神秘,把容真真的来历讲给周秀听,附近的同学听到她说八卦,也都围过来,听得很起劲。赵珍见这么多人都乐意听她说话,仿佛她成了个什么重要人物,心里可得意了。她说得兴起:“我那大伯年轻时就浪荡得很,一点都不争气,听说我爷爷都是被他气死的。”大家都露出惊讶的模样。一个女同学问她:“容真真原来不是你大伯的女儿”赵珍讥笑道:“我大伯哪里生得出她是大伯娶的那个寡妇带来的。”众人听了,都面露鄙夷,不知鄙夷的是生不出儿子的赵朋,还是再嫁的寡妇,抑或是身为拖油瓶的容真真。原本过了这么久,班里的同学对容真真的新鲜劲儿都过了,可赵珍一闹,自己得意了,却叫人家陷入麻烦。坐在容真真前面的女孩子转过头来:“诶,你爹真不是你亲爹那你亲爹呢”第13章容真真皱起了眉,用这样的态度问她这种事情,她觉得很讨厌,她想起亲爹过世那一天,家里来了许多街坊邻居,挤得连屋子都站不下脚了,所有人都打着关切的幌子,名正言顺的看热闹。她们嘴里说着节哀顺变,却在潘二娘被念叨得止不住眼泪时感到心满意足,她人的悲苦使自己得到了某种慰藉。是的,生活已这样难,瞧见有人过得更悲惨,好像就可以劝慰自己:世上谁人不受苦,老天不独对我坏。不单如此,她们带着怜悯让人节哀时,事实上也不定有几分真心,真听了她们的话,哭得不够恸,又会有风言风语传出:连丈夫死了也不伤心,这样的女人心肠太毒太硬。看似体贴热心的劝慰并不是要让人真的得到安慰,而是使自己得到道德上的满足:我是一个如此心善的人。然而,这样虚伪的关怀总比把看热闹写在脸上要好得多,与容真真一个班级的女孩子年纪都不大,小的只有七八岁,大的也才十一二岁,这样的年龄的孩子还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问她的那个女孩显然也是如此。“喂,你说话呀。”见容真真迟迟不回答自己,女孩不满的推了推她的胳膊,“你是哑巴吗”“我不想说。”容真真缩了缩胳膊,有些排斥的避开她。“你”那女孩子悻悻的住了嘴,虽然爱八卦了些,可她的教养不许她在人家拒绝自己时还寻根究底。可看戏看得正起劲的赵珍不愿这场好戏如此轻易地落幕,既然一个主演已经退场,那她就亲自来把这场戏唱下去。“嘁,你那不要脸的寡妇娘攀上了我那不孝的大伯,你当然说不出口,要是我爷爷知道大伯讨了个破鞋,说不得又要被气死一次。”听到这番刻薄的言语,容真真这才知道原来新来的同学就是二叔家的女儿,果然和爹说的一样,二叔一家都不是好人她很直白的纠正道:“我爹没有气死爷爷,你奶奶气死了我奶奶,我娘是爹爹抬轿子娶的,不是破鞋,你奶奶不是抬轿子娶的,那才是破鞋。”赵珍被噎得满脸通红,憋了半天才愤愤骂了一句:“穷鬼。”容真真不开心道:“二叔有钱是爷爷给的,我家虽然没你家有钱,但都是我爹自己挣的。”“你”赵珍先是气愤,转而一想,却又得意了,“哼,爷爷乐意把家产留给我爹,是大伯自己不争气,一个子儿也不给他留。”容真真觉得她好烦,有些不耐:“你为什么一直找我吵架,我不想理你,你可以走远点吗我要背课文了。”赵珍把她的课本从桌上抓起来,不屑的打量了两眼:“作出一副好学生的样子,当谁不知道你考试没及格呢。”容真真不满的把课本从她手里夺回来:“我没及格是因为我以前没学过,所以课程跟不上,你没有不及格是因为你压根儿没考。”她爱惜的抚平书上的褶皱,心容真真是没见过赵珍的,当赵珍穿着精致繁复的泡泡袖蕾丝洋裙,站在阳台上做自我介绍时,她完全没意识到这是爹说过的二叔家的女儿。当然,赵珍也不认识容真真,但她知道容真真在这个班,下课后打听一下她的名字,就知道是谁了。赵珍与容真真一样,也没念过书,区别在于后者是没机会念,而前者是不想念。但班里有几个她从小认识的手帕交,虽然这手帕交的交情不知掺了多少水分,可到底能同人家说上话。周秀便是赵珍关系最亲密的友人,她父亲是卫生署的副署长,与赵氏车行其实没有什么生意上的来往,不过正是由于没什么生意上的来往,赵珍才和她玩得到一块儿去。赵家要求着靠着的,赵珍不乐意去讨好人家,比赵家不如的,赵珍又打心底里瞧不起人家,故而能与她玩到一块儿的不多。周家姑娘父亲当的是卫生署的官,与车行生意八竿子打不着,但毕竟是当官的,赵珍觉得同她玩不掉份儿,且周秀头脑简单,赵珍说什么,她就信什么,同她在一起很有智力上的优越感。这会儿赵珍就在同周秀打听:“咱们班那个叫容真真的是谁啊”周秀昂了昂头:“呶,那不是,你打听她干嘛”赵珍往容真真的方向看了一眼,见一个身无二两肉的丫头片子,正端端正正的坐在座位上,认认真真的写写画画,笔尖在纸上摩擦出有规律的沙沙声。嗤,原来是这么个小豆丁。赵珍今岁十二,因打小吃好喝好,看起来都是个大姑娘了,而容真真才八岁,身体又亏得厉害,比实际年龄还显小些,像根没发好的豆芽菜。她谨慎的问了一句:“你觉得这人怎么样啊”周秀不以为然道:“还能怎么样听说没有一点基础就来读书了,而且好像家里也不怎么样,不过但凡家里好点的,也不会什么都不教就让她这么来上学吧都没人同她玩的。对了,你还没说哪,你打听她干嘛”赵珍嘴角微翘,在家里听长辈们说大伯的不是听多了,她一个没什么干系的小辈,也以斗败大伯家的人为荣,这会儿听见同学这么瞧不起这个假堂妹,她心里可舒坦了,好像打败了谁,得到了什么天大的胜利。她故作神秘,把容真真的来历讲给周秀听,附近的同学听到她说八卦,也都围过来,听得很起劲。赵珍见这么多人都乐意听她说话,仿佛她成了个什么重要人物,心里可得意了。她说得兴起:“我那大伯年轻时就浪荡得很,一点都不争气,听说我爷爷都是被他气死的。”大家都露出惊讶的模样。一个女同学问她:“容真真原来不是你大伯的女儿”赵珍讥笑道:“我大伯哪里生得出她是大伯娶的那个寡妇带来的。”众人听了,都面露鄙夷,不知鄙夷的是生不出儿子的赵朋,还是再嫁的寡妇,抑或是身为拖油瓶的容真真。原本过了这么久,班里的同学对容真真的新鲜劲儿都过了,可赵珍一闹,自己得意了,却叫人家陷入麻烦。坐在容真真前面的女孩子转过头来:“诶,你爹真不是你亲爹那你亲爹呢”第13章容真真皱起了眉,用这样的态度问她这种事情,她觉得很讨厌,她想起亲爹过世那一天,家里来了许多街坊邻居,挤得连屋子都站不下脚了,所有人都打着关切的幌子,名正言顺的看热闹。她们嘴里说着节哀顺变,却在潘二娘被念叨得止不住眼泪时感到心满意足,她人的悲苦使自己得到了某种慰藉。是的,生活已这样难,瞧见有人过得更悲惨,好像就可以劝慰自己:世上谁人不受苦,老天不独对我坏。不单如此,她们带着怜悯让人节哀时,事实上也不定有几分真心,真听了她们的话,哭得不够恸,又会有风言风语传出:连丈夫死了也不伤心,这样的女人心肠太毒太硬。看似体贴热心的劝慰并不是要让人真的得到安慰,而是使自己得到道德上的满足:我是一个如此心善的人。然而,这样虚伪的关怀总比把看热闹写在脸上要好得多,与容真真一个班级的女孩子年纪都不大,小的只有七八岁,大的也才十一二岁,这样的年龄的孩子还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问她的那个女孩显然也是如此。“喂,你说话呀。”见容真真迟迟不回答自己,女孩不满的推了推她的胳膊,“你是哑巴吗”“我不想说。”容真真缩了缩胳膊,有些排斥的避开她。“你”那女孩子悻悻的住了嘴,虽然爱八卦了些,可她的教养不许她在人家拒绝自己时还寻根究底。可看戏看得正起劲的赵珍不愿这场好戏如此轻易地落幕,既然一个主演已经退场,那她就亲自来把这场戏唱下去。“嘁,你那不要脸的寡妇娘攀上了我那不孝的大伯,你当然说不出口,要是我爷爷知道大伯讨了个破鞋,说不得又要被气死一次。”听到这番刻薄的言语,容真真这才知道原来新来的同学就是二叔家的女儿,果然和爹说的一样,二叔一家都不是好人她很直白的纠正道:“我爹没有气死爷爷,你奶奶气死了我奶奶,我娘是爹爹抬轿子娶的,不是破鞋,你奶奶不是抬轿子娶的,那才是破鞋。”赵珍被噎得满脸通红,憋了半天才愤愤骂了一句:“穷鬼。”容真真不开心道:“二叔有钱是爷爷给的,我家虽然没你家有钱,但都是我爹自己挣的。”“你”赵珍先是气愤,转而一想,却又得意了,“哼,爷爷乐意把家产留给我爹,是大伯自己不争气,一个子儿也不给他留。”容真真觉得她好烦,有些不耐:“你为什么一直找我吵架,我不想理你,你可以走远点吗我要背课文了。”赵珍把她的课本从桌上抓起来,不屑的打量了两眼:“作出一副好学生的样子,当谁不知道你考试没及格呢。”容真真不满的把课本从她手里夺回来:“我没及格是因为我以前没学过,所以课程跟不上,你没有不及格是因为你压根儿没考。”她爱惜的抚平书上的褶皱,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